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构建中国-东盟大陆桥与广西发展提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立 《学术论坛》2006,(12):94-98
文章立足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宏观背景,对广西的地理区位优势进行分析,对广西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的战略地位和功能作用进行客观评价,阐明发展对东盟的陆路贸易物流是广西未来发展的重要优势的观点,提出构建中国-东盟大陆桥,建设广西与东盟各国对接的陆路国际大道道的重要构想,并着力阐述建设这一大陆桥对广西全局发展上的重大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2.
广西区党委统战部和广西社科联于1999年12月14日在南宁联合举办澳门回归与广西经济发展座谈会。来自首府15个单位的50多位领导、专家学者出席了座谈会。区政协副主席王庆录出席了座谈会并作了重要讲话。广西社科联党组书记、主席周国丰主持座谈会。与会领导和代表就澳门回归与广西经济发展这个主题发表了意见,现综述如下:一、关于澳门回归的重要意义。与会代表认为澳门回归是本世纪末,中国继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后又一件使中国人民扬眉吐气的盛事,壮我国威,极大地增强了民族凝聚力。澳门回归再一次证明“一国两制”构想的正…  相似文献   

3.
《学术论坛》是广西社科类创刊最早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由广西社会科学院主办。二十多年来,刊物始终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开展理论探索,鼓励学术争鸣,刊登了不少有较高学术造诣的社科理论文章,培养了一大批社科理论人才,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学术论坛》已被列入“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并获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广西优秀期刊一等奖”、“广西十佳社科期刊”等殊荣。《学…  相似文献   

4.
凭祥市作为广西中越边境最大的开放城市,自古以来就是重要的商埠,是中国通往越南及整个中南半岛最大、最便捷的陆路通道和对外开放的窗口。在广西沿海、沿江、沿边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和区位优势。进入90年代,特别是1992年,国务院批准凭祥为边境对外开放城市,并赋予了特殊的优惠政策之后,凭祥的边境贸易和旅游业得到突破性发展,成为广西边贸和旅游热点;地方财政收入达4750万元,比1994年增长22%,比1980年增长57.64倍;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450元,比1980年增长28倍;城镇居民人均储蓄存款余额4000元,比1980…  相似文献   

5.
发展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可持续发展是当代人类的主题。因而,现代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21世纪人类发展的基本趋势。在当代中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人口、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生态协调发展,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这是我国实现跨世纪发展的自身需要和必然选择。由宋佰谦、杨真祝等同志著的《广西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研究》(广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5月出版),是广西“九五”哲学社会科学重点课题成果,也是地方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实践探索的重大突破。它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对广西经济社会可持…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广西少数民族干部分别在国民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积极组织农民运动,筹建广西党组织;建立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运动,积极执行革命任务,参加红军长征;积极奔赴前线,并坚守本土阵地;坚持游击战,迎接大军南下解放广西.他们是中国革命的重要力量,为中国革命作出了重要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7.
评三十年代新桂系的乡村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李宗仁、白崇德为首的新挂系,在三十年代统治广西时期颇为重视乡村问题,对乡村进行一系列的革故鼎新,推进各项建设。乡村建设使广西出现一种与其他省不同的气象,引起各界人士的瞩目。新枝系的乡村建设是蒋桂对峙时期新挂系推行“广西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探讨新枝系的乡村建设,有助于我们了解新挂系统治广西的历史,从二个侧面深入认识三十年代在国民党军阀混战、四分五裂下的中国社会。1930年后,经过蒋桂战争、中原大战等一连串的争战,新桂系连连惨败,实力损失殆尽,被迫退守广西老巢。但是,新挂系不甘惆处广西这个边睡之地,…  相似文献   

8.
对我国主流媒体《人民日报》在中国—东盟博览会举办以来近十年关于广西的报道的内容和文本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人民日报》中的广西报道量呈现出逐年增多呈曲线变化的趋势,其中,经济和政治是有关广西报道的重点议题,报道态度总体上呈现“肯定”为主、“中立”居次、批评“较少”的立场,构建了广西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形象,建构起广西底蕴深厚特色鲜明的文化形象、和谐的民族形象,同时也客观呈现了广西所存在的问题,全面呈现了完整的广西形象。  相似文献   

9.
秦永芳 《学术论坛》2008,31(2):185-188
重视耻感教育是中国传统教育的重要特征,也是现代德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强化耻感教育,对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对于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广西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在论述耻感教育的内涵、德育功能和对未成年人进行耻感教育的基础上,提出要结合广西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广西未成年人的成长实际,积极开拓和创新耻感教育的内容、路径与方法,提高耻感教育的实效.  相似文献   

10.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促进了广西产业的调整。中国与东盟的口译作为交流和沟通的桥梁,必须跟上发展的步伐,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广西对东盟口译发展落后,造成了本地人才资源闲置与市场需求量大的矛盾。结合广西产业发展需求,广西在东盟跨文化口译人才的培养上,应该扩大中国-东盟之间的文化交流合作,提高译员的跨文化意识,把高质量的语言服务真正转化为产业发展的推动力。  相似文献   

11.
广西比较经济学学会成立为适应深化改革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广西比较经济学学会最近在南宁成立。这是我国第一个以研究比较经济学为主的省级学术团体。该会宗旨是: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为建立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比较经济学作出贡...  相似文献   

12.
"法治广西"是法治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广西的重要内容,但不是法治的行政区域化,也不是"依法治水"、"依法治林"等的集合."法治广西"集中体现在广西立法、行政和司法活动在法治国家实现过程中结合区情进行的制度创新,只是这种创新必须以国家制定法框架为界,遵循保障人权等一些公认的普适价值.建设"法治广西"要走自上而下推进与自下而上全面参与相结合之路.  相似文献   

13.
论中央红军长征过广西的历史意义●彭源重1934年,中央红军长征经过广西北部的灌阳、兴安、全州、资源、龙胜5县,进行了英勇悲壮的湘江战役,通过了桂北少数民族区,在广西人民心中播下了革命的火种,铸造了伟大的红军精神。中央红军长征过广西是中国红军史上也是中...  相似文献   

14.
广西托派初探陈新建中国的托派问题,是中共党史和现代革命史研究中值得重视的一个问题。而广西的托派组织及其活动问题,由于历史上种种原因,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里曾被极“左”思想错误地认为与中共广西地方党组织有着牵连,以致造成了不少的历史冤案,在党内和革命队伍...  相似文献   

15.
《西部观察》2002,(9):39-39
公元2001年除夕夜。广西首府南宁万家灯火,在弃旧迎新之际,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朱镕基在此地宣布:“我是积极支持龙滩电站建设的,应该尽快开工建设,并加快施工步伐。龙滩电站工程是实施西部大开发的重大工程项目,也是广西乃至西南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加快经济发展的重大项目,是广西各族人民盼望已久的工程。希望广西和各有关方面尽快做好前期的各项准备工作,如期开工建设,并尽快建成投产,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把广西建设成为‘西电东送’的重要基地,为国家‘西电东送’的战略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6.
现阶段广西外语翻译人才的数量和质量还达不到市场发展的需求,在翻译人才培养上仍然存在较多问题。为了提高广西外语翻译人才质量,更好地服务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应确立合理的外语翻译人才培养目标,完善外语翻译教材的编写,改进外语翻译课程的设置,改革外语翻译课程教学模式,加强外语翻译师资队伍建设。同时,广西高校应加强与相关企业和东盟高校的联系、积极参与到中国—东盟博览会翻译中,广西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加大对外语翻译人才培养的支持力度。  相似文献   

17.
吴晓 《学术论坛》2005,(11):143-146
明清时期是广西经济发展史上的重要时期,其对外贸易占有特殊的地位。文章从广西的朝贡贸易、边境贸易及进出口主要商品作比较深入的研究,论述明清时期广西对外贸易的主要情况,对我们构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也有历史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张葆全教授     
中国当代著名社会科学家选介张葆全,广西师范大学校长,中文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专家。生于1936年4月,广西桂林市人,汉族,中国共产党党员。1952年至1957年在广西临佳县农村从事小学教育工作。1957年至1961年在广西师范学院...  相似文献   

19.
广西文化事业的一个丰碑──《广西百科全书》编纂出版评介王寿山作为中国地方百科全书系列的《广西百科全书》(下称《全书》即将问世。它是由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决定编纂出版的。从1991年10月底开始工作,经过三个寒暑的撰写和编纂...  相似文献   

20.
黄耀东 《学术论坛》2007,(10):94-99
"早期收获计划"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在货物贸易领域的一块"试验田",是拥有18亿人口的中国-东盟大市场走向全面自由贸易的一个重要里程碑①.具有众多国家一级口岸和二级口岸的广西是中国与东盟合作的最前沿,是"早期收获计划"最直接的受惠者和来自东盟冲击最直接的对象.兼有优势和挑战的广西在"早期收获计划"下现况如何?如何利用"早期收获计划",规避各种风险和劣势?这将是文章要着重讨论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