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分析江苏省农村地区高血压患者防治知识知晓和依从性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探索农村高血压县乡村协作管理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率等描述性分析防治知识知晓和治疗依从性,通过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等推断性分析影响因素。结果:高血压防治知识知晓率为75.6%(苏南64.8%,苏中74.6%和苏北84.0%),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和地区是影响因素;88.2%患者的服药依从性较好(苏南92.9%,苏中92.6%和苏北79.0%),地区和防治知识知晓情况是影响因素。结论:不同地区需结合自身特点,组建县乡村高血压纵向协作团队,提高患者防治知识知晓和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2.
南京四所高校大学生性病、艾滋病知晓率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南京地区大学生性病?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和性态度?性行为现况,为高校开展预防性病?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南京地区四所高校中分层随机整群抽取600名大学生,采用匿名自填方式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高校大学生性病?艾滋病知识总体知晓率分别为21.4%?55.3%,大学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优于性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不同高校学生的性病知识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不同高校学生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结论:大学生性病?艾滋病的相关知识知晓情况不容乐观,性病/艾滋病知识水平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老年人高血压患病现状及相关危险因素,为我国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防控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在北京、南宁、宁夏多地社区抽取年龄≥65岁的3454名受访者作为调查对象,分析高血压患病现状及特点,采用卡方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在调查的3454名老年人中,男女患病率分别为53.10%、55.69%;高血压患病率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不同年龄组间患病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χ~2=165.63,P0.001);随着文化程度的增高,中国老年人高血压患病率呈上升趋势,不同文化程度老年人组间高血压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2.00,P0.001)。通过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年龄增大、高文化程度、吸烟、饮酒、糖尿病、脑卒中、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与老年人高血压密切相关。结论应加强对中国老年人血压监测及健康管理,积极开展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及高危人群健康教育与生活方式干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社区健康服务中心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CPAT)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根据Morisky评价标准将1680例社区高血压患者分为CPAT好、差两组,对比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治疗年限、经济收入、服药种类、医药费支付方式、高血压疾病认知情况、高血压疾病重视程度、生活方式等,将具有统计学差异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CPAT好和差患者在年龄、文化程度、经济收入、服药种类、对高血压的认知、对疾病重视程度等方面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且均为CPAT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或P0.01)。结论社区健康服务中心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较低,影响因素主要有年龄、文化程度、经济收入、服药种类、高血压认知程度、疾病重视程度,掌握这些因素,对于个性化健康指导,提高药物治疗依从性、高血压控制率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对脑卒中合并高血压患者的影响及效果。方法脑卒中合并高血压患者62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家庭护理,观察组实施社区护理干预。观察干预前后两组患者血压水平、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遵医行为及脑卒中复发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降压效果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及遵医行为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护理对提高脑卒中合并高血压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及遵医行为,控制血压,降低脑卒中复发率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高血压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水平、相关行为状况及疾病状况,为制定高血压综合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金山工业区已管理的492例高血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统计学分析。结果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的诊断标准知晓率为56.50%,对高血压发病危险因素知晓率为67.48%;高血压患者吸烟率为19.92%,体力活动不足率为31.50%,超重或肥胖率为24.39%;高血压患者治疗率为97.36%,血压控制率为57.11%;9.96%的患者采用联合用药治疗,12.40%的患者不能遵医嘱规律服药。33.13%的患者出现头晕、头痛等临床症状,25.81%的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结论本社区老年高血压存在知识知晓率较低、健康行为形成率低、规律服药率低、血压控制率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等问题,应加强患者健康教育,强化疾病认知,改善不健康生活行为。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社区健康教育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控制的积极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4月至2016年2月2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主要观察对象,根据随机方法进行分组(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患者。试验组患者接受社区健康教育,对照组患者采用一般护理干预模式,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护理干预效果及总体治疗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血压控制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存在明显差异(P0.05);试验组病情知晓、遵医嘱行为、健康信念等方面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社区健康教育临床护理干预效果明显,能够显著提高高血压患者预后水平,提高老年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江苏省部分城市社区居民在干预前后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掌握江苏省城市社区健康教育的实际情况,为江苏省城市社区健康教育的发展提供依据。方法:对12个社区的1 800名居民采用统一的方法进行问卷调查,评价健康教育干预后的效果。结果:"预防流感措施"、"糖尿病的诊断标准"、"35岁以上人群测量血压的频率"、"狗、猫咬伤后的处理"、"食用碘盐的好处"5项知识的知晓率低于50%,"正确使用抽油烟机"、"生熟刀分开"、"近一年参加过体检"、"三个月更换一次牙刷"、"正确的口腔卫生方法"、"洗澡毛巾晾挂在阳台"、"及时洗手"、"不随地吐痰"8项健康行为的形成率低于50%;健康教育干预后,社区居民在健康知识知晓率方面有显著提高,而健康行为形成率尚无显著提高。结论:继续加强城市社区健康教育,提高居民的健康知识水平,促进居民健康行为的形成。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分析志愿护理服务在社区高血压病居民中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将服务辖区社区内按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高血压病患者120例,2013年9月至2014年1月进行高血压病的相关知识、服药情况、生活方式等问卷调查,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2014年2月至10月针对问题和不足进行健康教育,观察志愿服务对高血压病防控效果。结果加强健康教育后服药依从性、生活方式改变、高血压病知识了解程度等均比健康教育前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对社区高血压病患者生活方式改变、血压控制、防止并发症等具有明显效果,护理志愿者在社区高血压患者群中开展健康教育志愿服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上海瑞金街道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控制水平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5年在上海市瑞金二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注册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84例,按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高血压控制水平分组,并进行了"血压控制水平影响因素问卷"调查。结果 184例高血压患者控制水平佳者119例(64.67%),控制水平差者65例(35.33%,对照组)。控制水平佳组的平均年龄、体质量指数、吸烟指数、缺乏锻炼例数、伴随多种慢性病例数、高血压分期、高血压分级及高血压管理级别均明显少于对照组,而前者平均文化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年龄、文化程度、肥胖、吸烟、缺乏锻炼、伴随多种慢性病以及高血压分期、高血压分级、高血压管理级别均可能成为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控制水平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连续综合干预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生活方式改变及服药行为等的影响,探究社区高血压干预的有效模式?方法:回顾性分析无锡市藕塘社区2009年12月至2012年12月采取连续综合干预的480例高血压患者,对比其干预前后的血压控制?生活习惯及服药依从性等变化情况,评估最终的干预效果?结果:经过3年的连续综合干预,藕塘社区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得到明显改善,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患者生活习惯中的吸烟及每周运动情况明显改善,分别由最初的70%和25%转变为59%和55%,前后对比有显著差异(P < 0.05);服药依从性评分由干预前的(4.78 ± 2.33)分提高到(7.31 ± 1.88)分(t=12.963,P=0.009)?结论:连续综合干预可以有效改善社区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和服药依从性,帮助患者更好地管理自身血压,提高生活质量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值得在其他社区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不同管理服务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各类疗效指标影响。方法 2015年后首次在我中心注册的老年初诊高血压患者51例(社区管理服务组),他们都接受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高血压管理服务(包括建立健康专项档案、随访管理、定期健康教育、坚持每年体检制度和签约全科医师)。对照组选择长期在瑞金二路某二甲医院就诊的老年初诊高血压患者57例。两组患者均在入选时和6个月后接受了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评估。结果首次评估中两组患者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均无明显区别(P0.05),6个月后两组患者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均明显高于首次评估值,同时社区管理服务组的高血压知晓率和高血压控制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果(P0.05,P0.01)。结论社区管理服务可明确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各类疗效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监狱内服刑高血压患者的疾病认知和健康行为,从而探讨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和防治措施。方法:采用自拟调查表对某监狱所有高血压患者的疾病认知和健康行为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采用Pearsonχ2检验等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00例高血压患者对疾病认知度总体较高,吸烟(χ2=56.43、P<0.001),饮酒(χ2=299.63、P<0.001),BMI≥24(χ2=89.71、P<0.001),每天睡眠时间小于6小时(χ2=69.36、P<0.001),不锻炼(χ2=32.67、P<0.001),不合理饮食(高钠等)(χ2=126.96、P<0.001),心情抑郁、紧张、焦虑(χ2=235.63、P<0.001)与高血压疾病密切相关。结论:服刑高血压患者的健康行为、BMI等与疾病相关性高,建议加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增加运动并控制体重指数,减轻精神压力以保持平衡心理。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不同状况下残疾人辅助器具的需求差异,找出原因,为制定辅助器具服务政策和合理配发辅助器具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基于全国残疾人基本服务状况和需求专项调查,通过横断面调查获取无锡市某区9个街道(镇)残疾人及疑似残疾儿童的调查问卷6 188份?调查内容包含基本信息?残疾类别?残疾等级?教育文化程度等?采用SPSS22.0 统计软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残疾人的辅助器具需求受到残疾种类(P < 0.001)?残疾等级(P < 0.001)?年龄(P = 0.024)?就业情况(P = 0.002)和前一年是否获得辅具(P < 0.001)的影响,性别(P = 0.805)?婚姻状况(P = 0.459)?社保状况(P = 0.195)与教育文化状况(P =0.451)无影响作用?结论:听力?视力?肢体?多重残疾会导致辅助器具需求升高,重度残疾?儿童和老人?未就业和前一年获得辅具都能预示人群较高的辅具需求?  相似文献   

15.
目的本文主要研究规范化随访在高血压患者院外自我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科出院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62例,其中8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实施规范化随访的82例设为研究组,对比两组患者高血压知识知晓率、服药治疗依从性、血压控制率。结果对照组的高血压知识知晓率、服药治疗依从性、血压控制率明显低于研究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规范化随访长期控压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文化程度对城市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自我管理水平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在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门诊就诊或住院治疗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79例,入选对象均在沈阳市区居住≥10年,按他们的文化程度分组,并进行高血压自我管理水平评估。结果 279例城市老年高血压患者中,大专及大专以上文化程度者185例(高文化程度组,66.31%),高中及高中以下文化程度者94例(对照组,33.69%)。自我管理水平问卷测试中,高文化程度组的生活方式管理条目、服药行为管理条目、疾病知识管理条目、心理情绪管理条目评分及自我管理水平总分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受教育年限对城市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自我管理水平有显著影响,制定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计划时应注意文化程度区别。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影响社区老年人平衡能力的相关因素。方法利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南宁市某社区1250名老年人(年龄≥60岁)进行调查,评估平衡能力,并对影响老年人平衡能力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及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80岁以上(OR=4.91,95%CI:2.674~9.014),男性(OR=1.838,95%CI:1.164~2.901)、抑郁(OR=12.307,95%CI:5.48~27.637)、服用抗精神药物(OR=2.489,95%CI:1.232~5.026)、患中枢系统疾病(OR=8.346,95%CI:5.173~13.466)、肌肉骨骼系统疾病(OR=2.542,95%CI:1.62~3.989)是老年人平衡能力的危险因素(P0.05)。运动(OR=0.266,95%CI:0.164~0.432)是平衡能力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避免抑郁等相关疾病的同时积极倡导运动,可延缓老年人平衡能力下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健康信念模式对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干预效果。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深圳市宝安区所辖区内随机抽取2个小区的高血压患者,均为121例,随机分为健康信念模式小组(干预组)和普通健康教育小组(对照组)。干预组除接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常规的健康教育外,还要接受以健康信念模式为理论基础的社区干预,干预时间为8周。对照组仅接受社区的常规健康教育管理。随访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健康信念变化情况、高血压的自我管理能力、高血压控制的效果;比较干预组内不同年龄段、不同教育程度、不同经济收入、不同社会支持情况的高血压患者干预效果的差异。期间采用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评估高血压自我管理能力,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eneric Quality of Life Inventory 74,GQOLI-74)评估生活质量。结果干预组患者较试验组患者更能深刻地认识到高血压病起因及简单的发病机制、危害性、治疗必要性及自我管理的必要性,相信自己一定能通过努力,克服困难,进行自我管理,达到防治高血压并发症、平稳血压的目的;干预组患者的高血压自我管理能力更强,血压控制更平稳、合理,生活质量更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中患者年龄越大、学历越低、经济收入越低、社会支持情况越差,高血压自我管理能力评分越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以健康信念模式为理论基础的综合干预可提高高血压患者对疾病的自我管理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及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社区居民健康状况,使社区慢病管理工作更有针对性和有效性。方法针对健康体检指标中代谢综合症的各个组分(体重指数、血脂、血糖、血压、血尿酸)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不同性别和年龄组之间的差异。结果在962名居民健康体检中发现各项体检项目均正常者22人占2.3%;肥胖者占57.7%;高脂血症占57.3%;高血压占22.9%;糖尿病占15.9%;高尿酸血症占12.7%;糖耐量异常占7%,其中肥胖、高脂血症的检出率最高;年龄在(40~60)岁阳性检出率最高(高尿酸血症除外);男性与女性之间在肥胖、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阳性检出率差异的比较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社区居民健康不容乐观,应加强社区干预、健康指导来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发生、发展、提高居民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为社区高血压患者的护理提供依据。方法用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感量表(MUNSH)和社会支持感量表对社区102位高血压患者主观幸福感和社会支持状况进行调查。结果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主观幸福感水平为(33.53±9.46)分,其影响因素为婚姻状况和付费方式;社会支持总分为(36.48±6.63)分,其影响因素为性别、付费方式、文化程度;高血压患者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呈中等程度的正相关(r=0.341,p=0.016)。结论社会支持对主观幸福感有预测作用,社区护士应通过各种不同的措施,增加患者的社会支持从而提高其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