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正1.社区心肺康复概述1.1背景心肺疾病是一系列涉及循环和呼吸系统的疾病,主要包括心脏疾病及肺疾病。迄今为止,药物、手术、支架、呼吸机等治疗手段仍不能完全有效改善心肺疾病患者的心肺功能减退和生活质量下降。随着心脏康复和肺康复的理论与技术不断发展,心肺康复成为改善心肺疾病患者心肺功能,提高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由于循环和呼吸系统解剖结构和生理作用的联系,单独进行心脏康复或肺康复往往达  相似文献   

2.
随着慢性心肺系统疾病患病率逐年增长,其致残率及死亡率不断升高并且发展成为我国的公共卫生问题。康复治疗尽早参与到疾病的防治中,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可预防的慢性疾病的发病和因疾病所致的残疾。因此心肺与重症康复事业的发展对心、肺系统疾病的防治至关重要。福建省心肺与重症康复的发展较全国水平仍在起步阶段,其原因在于患者知晓率及参与率低、供方(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服务能力和医保支付体系等方面的不足,可通过建立专业规范、加强学科宣传、重视人才培养、加强多学科团队合作、完善医保投入等举措来推动学科发展,探索一条适合福建省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心肺康复结合常规康复治疗帕金森对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在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康复中心康复治疗的100例帕金森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患者个性化心肺康复治疗。治疗后进行疗效对比。结果经过系统地康复治疗,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评分FMA、SAS、SDS及肺功能均明显改善;对比发现观察组疗效更好,两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肺康复结合常规康复治疗帕金森患者能够明显促进运动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4.
卒中是我国主要致死病因之一,致残率很高,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神经生理学及大量临床试验结果显示,神经康复可加速神经功能障碍的恢复,减低患者的依赖程度。心肺康复可改善卒中诱导的免疫抑制综合征,达到预防和减少脑卒中后相关性肺炎发生的目的,因此有必要对脑卒中患者心肺神经康复的现状、进行再认识,本文对脑卒中后心肺运动康复运动处方进行经验分享,以期为能广泛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武亮 《北京纪事》2014,(6):77-78
心脏和肺是维持人体生命的重要器官,心肺功能障碍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甚至影响到生命。心脏功能康复起源于冠心病的康复,已有40余年的历史,近30年来发展迅速,康复对象从开始的无合并症心肌梗死病人扩展到几乎所有心脏病病人,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康复体育对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机制,将57名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进行1年系统的康复体育锻炼)和对照组(除未进行康复体育锻炼外,其他条件与实验组相同),观察测定锻炼前后心肺机能相关指标和支气管哮喘发病次数、发病时症状表现.结果显示:实验组心肺功能能力明显增强,支气管哮喘发病次数显著性下降,发病时症状减轻;与实验前和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研究表明,康复体育能增强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心肺功能能力,提高抗病能力,改善哮喘病发病症状,对哮喘病具有明显康复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心脏康复治疗对心力衰竭患者运动心肺功能的临床影响。方法入选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的心力衰竭患者64例,按照随机的分配原则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基础上采用心脏康复治疗。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进行心肺运动试验,比较最大代谢当量(METs)、最大氧脉搏(Vo_(2max)/HR)和最大摄氧量(Vo_(2max)/HR)。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METs,Vo_(2max)/HR和Vo_(2max)/HR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METs,Vo_(2max)/HR和Vo_(2max)/HR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心脏康复治疗可明显改善心力衰竭患者运动心肺功能,促进患者的康复,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集束化康复护理对改善胸腰段脊髓损伤患者心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在我院脊髓损伤康复科住院的符合入组条件的100例胸腰段脊髓损伤患者,按简单数字随机抽样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集束化康复护理干预(常规康复护理+有氧运动+强化呼吸训练),两组患者在干预前后进行心肺运动功能指标(VO_(2max)、METs)、膈肌厚度及运动度、最大吸气压力(MIP)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的临床对比观察。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的VO_(2max)、METs、最大吸气压(MIP)等心肺运动功能指标、膈肌厚度及运动度和改良Barthel指数均有差异,且观察组的干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1)。结论集束化康复护理能有效改善胸腰段脊髓损伤患者的心肺功能,增强膈肌功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正前言呼吸系统疾病的患病率不断增高,重症呼吸系统疾病随之增加。由于疾病或外伤等因素,气体吸入、肺部气体交换、气体转运会受到不同程度影响,导致心肺功能障碍,增加死亡率或延长住院时间。为提高呼吸重症的患者的存活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呼吸重症康复尤为重要。国内呼吸、重症、康复等领域资深专家共同从康复医学、康复治疗、康复护理三个主要方面系统地介绍重症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治和康复流程及具体治疗方法,致力减轻呼吸重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有氧联合阻抗训练对肌力4级及以上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和心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2月至2016年3月于北京小汤山医院就诊的80例脑卒中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80例偏瘫患者均进行常规康复治疗,对照组仅进行常规康复治疗即运动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8周有氧运动联合阻抗训练。干预疗程为8周。两组在治疗前、治疗8周后均进行运动功能(FMA与BBS)和CPET运动心肺功能(踏车心电图负荷试验:AT与VO_2max)的评估,以组内和组间比较康复治疗前后运动功能和心肺功能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相比,对照组和治疗组干预治疗后的FMA,BBS,AT,VO_2max值均显著升高(P0.05);经过8周的干预,治疗组的FMA,AT,VO_2max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有氧联合阻抗训练能显著改善肌力4级及以上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和心肺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心脏运动康复治疗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方法对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4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2组,心肺运动康复组及对照组均进行慢性心力衰竭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进行4周的心肺运动康复训练,在入组时及干预结束后2周随访,进行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存质量(Minnesota living with heart failure questionnaire,MLHFQ)量表评分。结果与入组时相比,4周干预后心肺运动康复组较对照组SDNN明显升高:111.77±11.00ms:100.76±5.68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mSSD明显升高,38.41±5.53ms:32.63±6.15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结束2周后随访进行MLHFQ评分,两组患者MLHFQ评分:36.00±4.47:40.18±5.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肺运动康复可以提高慢性心衰患者心率变异性,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随着老年患者的生理变化,心肺、脑等主要脏器功能低下,反应性和应激能力降低,手术危险性较一般人明显增大,术后并发症较一般人多.随着医学的发展,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医疗设备的改进,绝大部分老年患者能顺利的通过手术关,但在术后顺利康复中,围手术期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气功保健康复是目前广大体育科学工作者和生命科学研究者积极探讨和研究的课题。通过对六期中华养身益智功一部功培训班的120名学员进行气功治病健身方面的调查。并对60名学员进行心率和肺活量的测试对比,认为气功锻炼能提高人体心肺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无创-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结合心肺康复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患者80例,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试验组在实施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无创-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结合心肺康复进行治疗,对照组在实施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进行治疗,比较两组在有创通气时间、总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VAP)的发生率、死亡率及出院前血气分析方面有无差异。结果试验组的有创通气时间[(3.2±1.5)天]、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VAP)的发生率(7.1%)、死亡率(7.1%)方面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通气时间[(10.1±2.9)天]、住院时间[(13±1.6)天]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前在室内空气情况下试验组血气分析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采用无创—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结合心肺康复的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冠心病系统心肺康复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及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将118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9例。两组均给予内科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系统的心肺康复训练,1个月后进行SF-36及SAS、SDS评分比较。结果观察组SF-36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SAS和SD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更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冠心病患者实施系统心肺康复训练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心肺功能,提高患者的运动耐力和生活质量,也可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  相似文献   

16.
社区康复(CBR)是目前国际社会提倡的残疾人发展战略,涵盖了残疾人发展的健康、教育、生计、社会和赋权领域,以残疾人社会融合为最高目标,强调社区在残疾人发展中的基础作用。根据国际上关于社区康复的重要文献,文章对国际社区康复的发展历史进行回顾,分析国际社区康复的演变特征,总结当前国际社区康复的最新理念。理清中国社区康复的发展历史,分析目前中国社区康复的特色和存在的问题,重点探讨中国社区康复的本土化发展模式,以期使中国社区康复在吸收国际经验的同时又符合中国残疾人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合并心源性休克的高危患者早期开展心脏康复训练的效果。方法收集患者病情信息,对病情进行危险分层,制定康复计划,具体方案:①尽早开展康复活动,减少由于长期卧床引起的并发症(失用性综合征)。②在监护下循序渐进的开展康复治疗活动。③方案个体化,制定阶段性目标。④活动负荷的增减,根据心率、症状、血压、心律变化而决定。⑤了解并掌握药物使用情况,注意药物可能影响活动能力和观察标准。结果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合并心源性休克的高危患者早期开展心脏康复训练,是一种可行、有效的治疗方法。结论心脏康复运动治疗可增强心血管疾病患者心肺运动耐量,改善心血管功能、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明显提高心血管疾病患者的预后生活质量;同时,也是心血管病药物、手术、器械和心理精神等治疗的有效补充手段。  相似文献   

18.
正常宁:江苏省中医院主任医师,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肺疾病,如急慢性咳嗽、呼吸道感染、高血压、冠心病、高脂血症、糖尿病和慢性胃炎等消化系统疾病。中医师承省名中医奚肇庆教授,2014和2015参加国医大师徐景藩教授的医疗救治,获得组织嘉奖近年来,中医药持续升温,随着人们养生康复、预防保健意识的增强,百姓对中医药的需求不断增加。江苏省中医院作为江苏省最大的综合  相似文献   

19.
社区康复模式的提出,与ICF理念的发展有着同样的社会背景,即对残疾人的帮助不应仅限于使其机体得到一定程度的康复,而是要通过改变不公平的外界环境,使残疾人能够回归社会,与普通人同等享受各类生活权利。我国社区康复事业的发展,目前较多注重医疗康复的社区化,这种理解上的误区,与中西方不同的思想进程及社会架构有关。随着与国际间差距的日益缩小,国内的社区康复必将渐近于西方。在当前发展阶段,国内开设社区康复专业的高校,应立足于培养合格的社区康复技术师。  相似文献   

20.
发展适合我国国情的社区康复是解决残疾人全面参与社会生活以及全社会迎接老龄化的最佳举措。课题组通过对济南市庆余里社区残疾人社区康复和社会支持工作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总结经验,发现不足,旨在为逐步完善城市社区康复工作、探索适合我国国情发展的社区康复模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