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智觉禅师自行录>缘起的考辨,指出<自行录>乃廷寿自述,其剃度弟子行明记录整理,后来流通的<自行录>又经释文冲重新校订;<自行录>序言既非延寿所作,亦非文冲所写,应是行明所撰;并介绍了延寿与行明亦师亦友的特殊关系.文章还通过对<自行录>所载一百八件佛事的分类归纳分析,论述了<自行录>所体现的延寿大师的僧范形象,及其融合思想在其行持中的履践,强调了延寿理事圆融、解行并进、言行一致的高僧本色;探讨了<自行录>在如实认识廷寿融合特色方面的特殊意义,它有助于厘清延寿研究中的某些争论问题和模糊观点,如它可从延寿自行这一侧面说明"禅净四料简"很可能是廷寿诸多已经佚失的著述中的一个部分.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雪峰义存语录的编次及刊刻情况进行了考察,认为林弘衍编次<雪峰真觉禅师语录>之前,宋、元、明各代皆有雪峰语录之编次与刊刻.林弘衍热心佛教事业,于崇祯年间对雪峰语录进行了校定,成为现在通行的雪峰语录的祖本.文中对林弘衍编次雪峰语录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考察,对日僧卍山道自修订雪峰语录之情况也做了粗略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从1907年中国留日学生团体--春柳社在东京演出<茶花女>和<黑奴吁天录>,到今天现代戏剧成为民族文化之林中不可替代的艺术形式,话剧已经走过了近百年的历史.  相似文献   

4.
许建良 《日本学刊》2004,(3):144-153
日本石门心学的始祖、商人伦理学家石田梅岩(1685-1744,以下简称梅岩),通称勘平,丹波桑田郡东悬村(今京都府龟冈市)人.从小在商家工作,一心探求人之所以为人的道理.1729年45岁时,迁居京都开始讲学,教材虽以四书、<孝经>、<小学>、<近思录>、性理字义等儒家经典为主,但也讲授<庄子>、<徒然草>等著作.讲义不限于解释字义,强调个人对此身体力行的自得,培养学生认知本性的资质.  相似文献   

5.
黄宗羲的代表作《明夷待访录》又称《待访录》、《黄梨洲先生明夷待访录》,《明夷留书》又称《留书》、《南雷黄子留书》。对这两种著作,前人多不了解其中关系,对其书名、卷数、刊刻情况等问题也存在种种误解。关于《明夷待访录》的写作年代,黄宗羲于癸卯年(康熙二年)所写题辞作了明确交代。他说:“前年壬寅复,条具为治大法,未卒数章,遇火而止。今年自蓝水返于故居,整理残帙,此卷犹未失落于担头舱底,儿子某某请完之。冬十月,雨窗削笔,喟然而叹。”据此,可知该书初成于康熙元年壬寅夏,完成于康熙二年癸卯冬,即公元一六六二至一六六三年。《明夷待访录》的书名、卷数问题,是和《明夷留书》问题联系在一起的。对于两书的关系,各家著录情况不一。黄宗羲本人著作只提及《待访录》之书名(见《破邪论自序》和《思旧  相似文献   

6.
释杭州《重建葛仙庵碑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杭州西湖抱朴道院存石碑一通,立于大门之外,为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重建葛仙庵碑记》(以下简称《碑记》)。《光绪杭州府志》第九七卷著录《碑记》之名,援引《武林访碑录》曰:“万历四十年二月,沈应文撰,王国祯书。”所录立碑时间和碑文撰者、书者姓名,均与原碑相符。碑文芳于处已漫漶不清,但大部尚可辨读。今摘其要者释之。一、葛洪生平和卜居西湖初阳台《碑记》曰:葛洪“初,学举子业,仕勾漏县令。以平复功升关内侯。耻爵禄不及其弟,弃职不受,归而  相似文献   

7.
浙江省缙云县河阳朱氏家族族谱收录了一篇<放生序>,从中可以看出清末中国乡村的生态意识来源于人的生命之感.村民保护生态的目的是为了尊重生命,为了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为了顺应宇宙大自然.其保护生态的方式是神道设教,即聘请道士师公,到河边设置水神灯,禳灾祈福.同时,将<放生序>刻成碑文,立于河畔,教育人们保护生态环境.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生态意识的确有其可取之处,但是,现代人需要在古人的生态意识中融入科学理性.  相似文献   

8.
尹安民 《唐都学刊》2014,(6):F0002-F0002
每天立足于天录兄的作品前,都会有一种静谧、恬淡、宛若天籁般的超逸之感。 天录兄的书法,多以古时经典诗文为主题,字体俊秀、隽永自然、不温不火,飘逸中更显风韵;安闲中充盈着文人的书卷气和雍容优雅之格调。用笔气凝神逸,体势宽博,开张浑成,静中寓动,行间萧散、雅致,更使作品气息清远、潇洒,处处体现出“醇和平淡”的情致。天录兄的书法,多以古时经典诗文为主题,字体俊秀、隽永自然、不温不火,飘逸中更显风韵;安闲中充盈着文人的书卷气和雍容优雅之格调。用笔气凝神逸,体势宽博,开张浑成,静中寓动,行间萧散、雅致,更使作品气息清远、潇洒,处处体现出“醇和平淡”的情致。  相似文献   

9.
《土风录》在我国已失传,而仅存于日本。由日本版本目录学家长泽规矩也主编,东京汲古书院1974年出版的《明清俗语辞书集成》(1-3)收有《土风录》。《土风录》十八卷,清顾张思撰。张思字雪亭,江苏太仓人,时称“博物君子”,学问遍及经史及诸子百家,平生著述不下数十种。《土风录》为其在吴门授徒之暇所撰,嘉庆三年(179年)刊行。卷首有乾降六十年(公元1795年)钱大昕序,嘉庆三年朱珪序各一。全书共搜辑罗列汉语中的俗语方言一千余条。不分门类,而每卷内容,大致以类相从。如卷一专记岁时风俗,卷二专记婚丧礼俗,等等。  相似文献   

10.
金雅 《浙江学刊》2004,(5):110-116
从现存资料看,梁启超的美学思想活动主要为1896至1928年间.其间以1918年欧游为界,可分为1896至1917年的萌芽期与1918至1928年的成型期.前期以<变法通议·论幼学>为起点,借<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和<惟心>奠定了审美、人生、艺术三位一体的美学思想的基石,并通过"力"与"移人"的范畴突出了艺术审美的功能问题.后期以<欧游心影录>为起点,借<"知不可而为主义"与"为而不有"主义>、<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等一批论著,论释了"趣味"这一极富特色的核心范畴,并通过"趣味"将美的人生价值层面与艺术的情感实践层面相联结,延续、丰富、深化了前期的美学思想.梁启超美学思想的前后期发展呈现出"变而非变"的演化特征,凸现了其人生论美学的基本学术立场和由社会政治理性观向文化人文价值观迈进的基本轨迹走向.  相似文献   

11.
元代的戏曲创作和演出空前繁荣,为戏曲理论的萌芽、产生提供了条件,因此陆续出现了一批有关戏曲的记叙性或论述性的著作,如燕南芝庵的《唱论》,周德清的《中原音韵》,钟嗣成的《录鬼簿》,夏庭芝的《青楼集》等。钟嗣成的《录鬼簿》是研究元代戏曲的重要著作,它不仅...  相似文献   

12.
民本思想是儒家一以贯之的价值观和政治理念.在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中,传统的民本思想不仅充其极,而且它越过传统的极限,开始考虑如何以权力制约权力的问题.因此我认为,黄宗羲的思想是从民本走向民主的开端.  相似文献   

13.
《明夷待访录》(原名《待访录》)是黄宗羲政治思想的代表作。令人遗憾的是,由于清代统治者大搞文字狱,致使《待访录》一书既未公开流传、也未全部刊刻,以致乾隆以后刊印的各种《明夷待访录》版本,仅为原书的三分之一。其余篇章或作为《南雷黄子留书》(一称《留书》)在民间流传、或散入《南雷文钞》一类传抄本中,从而得以部分地保存下来,但却鲜为人知了。笔者在寻访、考证黄宗羲遗著的过程中,有幸发现了埋没已久的《待访录》未刊文——《文质》和《封建》两篇很有价值的政论文。《文质》篇阐明了历史进化的合理与必然,  相似文献   

14.
刘亚科 《社科纵横》2012,(1):100-101
《幽明录》中的异类姻缘作品数量不多,却是全书写得最精彩的一部分。它以异化的形式、独特的视角为我们讲述了人神、人仙、人鬼和人妖之间一个个动人的爱情故事。  相似文献   

15.
也谈天一阁藏明代登科录——与骆兆平、李大东先生商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明代科举题名文献的流传形式、现存文献和利用情况作了比较系统的考察,认为天一阁藏明代登科录是独尊海内的,天一阁研究学者在现存明代登科录的考核方面做了不少基础性工作,为学界提供了很多的方便。但骆兆平先生和李大东先生的“天一阁现存明代科举文献百分之八十”之说不确;对《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的评价亦失公允;部分细节也欠斟酌。本文于献疑的同时,就登科录的概念、内容和实质以及天一阁藏明代登科录的地位与作用等问题提出了不同看法。  相似文献   

16.
清人选清诗是清代诗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常熟孙雄所著 《道咸同光四朝诗史》 是一部问世于清末的晚清诗歌选本.在此之前,孙雄编纂了规模更为宏大的 《道咸同光四朝诗史一斑录》.《道咸同光四朝诗史一斑录》 所涉名家及诗作颇丰,这既得益于孙雄丰富的家藏及好友的帮助,也与他在报刊登载征诗启示之举有关.孙雄在 《道咸同光四朝诗史一斑录》 中抛弃了雕版、 铅印、 石印等久已成熟的印刷方法,使用了在当时尚未普及的"钢笔版"印制工艺,极大地提高了刊印速度且节约了成本.这种印刷方式,也十分符合孙雄在编纂 《道咸同光四朝诗史一斑录》 中提出的"信手捏取"未为定本"等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7.
查继佐及其《罪惟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着重探讨查继佐的生平、著述、史学思想。认为查氏撰写的纪传体史书《罪惟录》,具有体例创新,“总论”与“论目”首尾呼应,分类细致,以类相从等特色,史料翔实宏富,史学价值很高。  相似文献   

18.
《幽明录》为南朝志怪小说集,刘义庆撰。义庆为刘宋宗室,祖望彭城。据《宋书》卷五一和《南史》卷一三本传,义庆为宋武帝刘裕之侄,长沙景王道怜之第二子,幼年出继于临川武烈王道规,永初元年(402年)袭封临川王。曾任豫州刺史,散骑常侍、秘书监、丹阳尹、尚书左仆射、中  相似文献   

19.
杨向艳 《探求》2004,(6):64-66
张萱(1558-1641),明后期广东著名的官员和学者。其现存的史著《西园闻见录》是明代后期著名的野史,蕴涵着重要的史学成就。本文旨在对此书的史学成就进行总结,揭示其蕴涵的资料价值。  相似文献   

20.
王筠《说文系传校录》(简称《校录》)对徐锴《说文系传》的字头、释义、音切等内容做了全面校勘和研究,成为清代《说文系传》校勘研究的集成性著作。该书初为校补朱文藻《说文系传考异》而作,后另择善本进行系统校勘。在征引传世文献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新见出土文献材料和已有研究成果,旁征博引,考证详尽,规模庞大,创见精审,取得了重要成就。《校录》一书集中体现了王筠对《说文系传》的研究成果,为其“《说文》四大家”之一的学术地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