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求芝蓉 《西域研究》2023,(1):82-95+171-172
搠力蛮部探马军,是13世纪30年代蒙古派出西征并镇戍边境的军队。在搠力蛮、拜住的相继率领下,到13世纪50年代,这支军队盘踞外高加索地区,有了半独立倾向。伊利汗国建立后,为加强中央统治,不得不剪除这一军事、政治障碍。拉施特在《史集·部族志·雪泥部》中插叙了搠力蛮部探马军在伊利汗国时期的变迁,揭示了历代伊利汗通过各种手段,制约并削弱该部的过程。从旭烈兀到合赞,伊利汗国逐步蚕食这一帝国早期遗产,最终将其剪除。  相似文献   

2.
由成吉思汗研究所副所长沙日勒岱、武占海.刘毅政等组稿编辑的《成吉思汗研究文集》一书,已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本书较为全面地收录了1949—1990年,在全国报刊或文集中公开发表的一百余篇学术论文和资料,共约150万字,是一部大型学术论文专集,它集中地反映了国内学者对成吉思汗研究的丰硕成果.全书内容共分为8篇,包括成吉思汗家世生平,统一蒙古各部,创建蒙古汗国和对外军事远征的研究;对成吉思汗的军事、政治、哲学、法学、伦理、教育思想和宗教信仰以及对成吉思汗的逝  相似文献   

3.
《蒙古世系谱》,又名《蒙古族谱》,亦称《蒙古博尔吉济忒氏族谱》,作者喀喇沁蒙古罗密,写于清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该书包括印度、西藏和蒙古史两大部。全书主要以世系谱体例编著。它是一部详载自成吉思汗至林丹汗的蒙古族通史,卷末特别记载蒙古各部各旗的关系及其世系,尤详成吉思汗世系、达延汗后裔世系。该书蒙文版由内蒙古社会科学院蒙古史研究所付研究员纳古单夫及阿尔达扎布同志合作校注整理出版。全书二十万  相似文献   

4.
一、成吉思汗建立的蒙古汗国是“五族之国” 一二○六年,成吉思汗在斡难河之源头。大会诸王群臣,“建九脚白旄纛”,即大汗位。这是成吉思汗征眼乃蛮部落,实现蒙古族各部统一后,建立的第一个由蒙古族贵族统治的政权。蒙古汗国是在多民族杂居的阴山以北建立的,成吉思汗成为蒙古汗国的大汗后,坚持执行了统一、前进和革新的政策,他不排斥蒙古汗国境内的非蒙古族,因而充实,发展了各个民族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5.
考索和标出《蒙古秘史》(以下简称为《秘史》)中记载的“阿儿不合”、“搠斡儿合惕”以及《史集》中的“翁浑答兰忽都黑”等地,对于研究成吉思汗的生平事迹,尤其是对于辨明他在临终前最后征服西夏的军事活动,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试图对这一问题略作考索,并希望能对前人研究有所新的补充,如有错误之处,望予以斧正。  相似文献   

6.
一九八一年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了由何高济依据波伊勒英译本翻译,并由我国蒙古史专家翁独健校订、作序的《世界征服者史》(上下集约七十余万字、附有十余幅插图)。它的出版,不仅给蒙古史的研究和广大读者开辟了新的知识领域,增加了新鲜内容,同时给我国浩如烟海的史学宝库,特别是给我国少数民族的史学宝库,增添了新的一页。 《世界征服者史》的著述者——伊朗人,阿老丁·阿塔蔑力克·志费尼(1226—1283),是一位传统波斯散文体的大师,因此他以文学的手法,生动活泼的语言,特别是以他那耳闻目睹的史实,亲临其境的感受写下了这部不朽巨著。他由于父兄的关系,未满二十岁,就开始为当时统治中亚而赫赫一世的蒙古政府服务,并作了蒙古宫廷派驻乌水浒(今阿姆河)以西诸省长官阿儿浑的秘书。因而他有机会得天独厚地随从阿儿浑到处视察、旅行。在十三世纪中叶,他曾三次随同阿儿浑前往蒙古宫廷,到过贵由寡后斡兀立海迷失的行宫;到过察合台之子也速蒙哥的驻地;并于一二五一年前往蒙古帝国的京城——哈刺和林庆贺蒙哥汗的登基,曾在那里住过一年零五个月之久,其间志费尼应友人之请开始撰写《世界征服者史》。以后志费尼又跟随旭烈兀参加了征服阿剌模忒堡,灭掉亦思马因派王国的战争……所有这一切,  相似文献   

7.
《蒙古秘史》载 ,成吉思汗西征前夕 ,蒙古帝国的最高统治者们对汗位继承问题进行了讨论 ,并确定了窝阔台为继承人。窝阔台向成吉思汗问了一个假设性的问题 ,成吉思汗给出一个模棱两可的答案。余大均先生认为这个答案与《史集》中有关两个誓言的记载相反 ,判定《秘史》中有关这个答案的记载为后人伪造。笔者认为两者虽不相同 ,但也并不相反。经过推理、论证 ,笔者认为 ,虽然有当时政治上的反复 ,也正因为如此 ,《秘史》所载成吉思汗的模棱两可的回答反倒应该是可信的  相似文献   

8.
传说《化铁熔山》载于十四世纪初,波斯伊利汗国宰相,大史学家拉施特主编的《史集》中,它一直为史学界、文学界作为蒙古族古老传说加以引用。但这篇传说如何形成,似乎无人问津,本文结合北方民族的历史变迕以及突撅文化对蒙古族文化之影响加以分析,企求探本溯源,揭示其本来面貌,求教于蒙古文史界诸公。 《化铁熔山》故事梗概如下:大约距今两千年前,被称为蒙古的那个部落与另一突厥部落发生内讧,引起战争,蒙古部被战败,惨遭屠杀,整部仅存两男两女,历经艰险,逃到一处人迹罕至的地方。这里四周群山环抱。中间是一片气候宜人、水草丰盛的草原。此地名叫“额尔古涅昆”,“昆”意为“山坡”,“额尔古涅”意为“险峻”。逃来的两家姓氏一为  相似文献   

9.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1162~1227年),无论在中国历史上,抑或在世界历史上,都是一位传奇历史人物.对成吉思汗的评价,学术界褒贬不一,毁誉纷纭.科学客观地认识成吉思汗这位中国古代历史上的蒙古族英雄、伟大的军事家和政治家,无疑是具有重大意义的学术工作.而作为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汗国和实现元朝南北大一统的奠基者的历史作用更值得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0.
关于成吉思汗陵墓位置的最新考证最近,色音、佟德富、陈喜忠三位学者联名撰文,就成吉思汗陵墓的位置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最新见解。他们根据《史集》第1卷第1分册中介绍蒙古族巴牙兀惕部落时提到有关成吉思汗陵墓的位置,进行了各种论证。拉施特的《史集》对成陵位置有两...  相似文献   

11.
蒙古西征对穆斯林世界的命运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特别是旭烈兀西征引发了穆斯林世界政治格局的巨大变动,导致波斯尼查尔派和阿拔斯王朝的覆灭,建立了蒙古贵族统治的伊利汗国。伊利汗国的伊斯兰化使一个新的穆斯林文明在旧文明的灰烬中兴起;旭烈兀西征也对伊斯兰文化的发展和苏菲主义的传播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2.
起辇谷和古连勒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从成吉思汗开始,蒙古汗国和元朝的历代皇帝都埋葬在起辇谷之地。《元史》明确记载,成吉思汗、窝阔台汗、贵由汗、元世祖忽必烈、成宗铁穆耳、武宗海山、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英宗硕德八刺、泰定帝也孙铁木儿、明宗和世(王束)、文宗图帖睦尔、宁宗懿璘质班,都是安葬在那里的。蒙哥汗的葬地,《元史》里没有提到。但《史集》上说,蒙哥汗安葬在成吉思汗和拖雷的墓旁,所以蒙哥汗无疑也葬在起辇谷。元惠宗妥十留帖睦尔1370年死在应昌,《元史》上说,“太尉完者,院使观音奴奉梓宫北葬”,看来还是送往起辇谷安葬的。  相似文献   

13.
本文所说的“镇海屯田”,是指成吉思汗“命(镇海)屯田于阿鲁欢,立镇海城戍守之”①这一历史事件。公元1206年,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汗国,诸王群臣共上尊号为成吉思汗。公元1212年,成吉思汗便决定“镇海屯田”。“镇海屯田”是蒙元史上值得重视的事件。而《元史》的记载,语焉不详。因此,对“镇海屯田”的有关问题,有进一步探讨的必要。  相似文献   

14.
第一部《中国唯物论史》出版《中国唯物论史》一书,已于1994年5月,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全书共73万余字,是我国第一部研究中国唯物论史的巨著。该书由蜚声海内外的老一辈知名哲学家、哲学史专家张岱年教授主编,并亲自拟出大纲,参与《导论》、《后记》的撰稿...  相似文献   

15.
呼伦贝尔因呼伦湖和贝尔湖而得名,历史上有许多游牧民族或部族在这里活动.在<蒙古秘史>中.记载了许多发生在今天呼伦贝尔地区的事件.这部分资料虽然比较散乱,但对于研究蒙古民族的发祥地、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汗国前后的历史活动却十分重要.蒙古族发祥于这个地区,在成吉思汗统一诸部的过程中.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也发生在这个地区.  相似文献   

16.
一部填补西域史研究空白的力著──《叶尔羌汗国史纲》读后江平(新疆社会科学院)关于元末迄清初这段时期的西域历史,中外学界很长一段时期沉默无语,鲜见较为全面系统的研究之作。前些年国内西蒙古史研究如火如茶,一些初涉西域史研究的人常误以为这段历史大概就是瓦剌...  相似文献   

17.
我区蒙古史学者、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付研究员珠荣嘎先生校注本《阿拉坦汗传》一书,已由日本九州大学蒙古学著名教授森川哲雄先生译成日文,最近已首次在日本福罔市正式出版。 内蒙古社会科学院特藏《阿拉坦汗传》是世界孤本,早已引起国内外蒙古学界的极大关注。在《阿拉坦汗传》公开出版前,国内外学者只是通过内蒙古社会科学院蒙古史学者,付研究员留金锁先生《十三世纪——十七世纪蒙古历史编篡学》一书中的梗概介绍,得知本书的重大学术价值。1984年8月,民族出版社以蒙古文献丛书之一的形式出版了《阿拉坦汗传》(附原件影印),受到国际蒙古学界普遍欢迎。日本蒙古学家永森川哲雄除已完成《阿拉坦汗传》蒙文拉丁标音、日译原著和珠荣嘎校勘注释之外,还提出了一篇研究《阿拉坦汗传》的  相似文献   

18.
本书是翦伯赞同志在抗日战争时期撰写的,原,题《中国史纲》第二卷《秦汉史》,一九四六年七月、四七年六月,先后由重庆大呼出版公司和上海大孚出版公司出版。当时,翦老计划写一部八卷本的中国通史,第一卷,《史前史、殷周史》;第三卷,《魏晋南北朝史》;第四卷,《隋唐五代史》;第五卷,《宋辽金元史》;第六卷,《明清史》(到鸦片战争);第七,八卷,《近代史》。第一卷在一九四四年四月,由  相似文献   

19.
2003年10月,由民族出版社出版的《蒙古现代文学理论批评研究》是一部较全面系统地研究蒙古现代文论的专著。作者是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王满特嘎博士。这部著作不但给我们提供了真实可靠的文学理论研究资料,还展现了一个系统的研究成果,具有明确的理论观点,并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蒙古国文学是蒙古族文学的组成部分,蒙古国文学理论方面的研究正好弥补了蒙古族文学理论的空缺,使整个蒙古文学理论批评有了完整的体系。作者的另一部著作《蒙古文论史》是专题研究有关17世纪到20世纪初的蒙古文学理论批评的专著。因此,这两部著作环环相扣,紧密相连,…  相似文献   

20.
一、引言 无论是从元朝史还是从伊利汗国史的角度来看,大多数研究者对察合台汗国的评价都是消极的.察合台系诸王被描写成一群固守游牧传统,极度仇视定居社会的野蛮人和冒险家.而察合台汗国,就成了那些面对不可抗拒的"文明化"(汉化或伊斯兰化)潮流,转身逃逸的草原游牧贵族们抗拒时势的产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