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胡适在五四文化英雄谱中之所以能成为急先锋和搴旗者,并以自古成功在尝试的姿态"为大中华,造新文学"新文化,关键在于他始终坚持科学的人生观即发挥科学理性精神的威力。所谓科学的人生观,既"拿科学做人生观的基础"又"拿科学的态度、精神、方法"做生活的态度和方法,即胡适科学的人生观是由科学的原理法则或理性精神、科学的态度与科学的方法三个维面构成;而崇尚科学理性、尊重科学精神、恪守科学人生观则成了胡适生命的价值根基与创建现代文化文学的精神柱石。正是在科学人生观的制导下,胡适开拓了诸多人文科学领域以创造新文化、设计了诸多文学变革方案以建设新文学;其科学人生观对于推动当下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也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杜威对胡适科学理性建构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由"经验"导入"务实"。第二,由"经验"导入"人本"。第三,由"历程"导入"历史"。第四,由"思想"导入"实证"。  相似文献   

3.
周作人研究所纠结的问题,其实也是现代文学研究所面临的普遍的方法论问题。出于"中国儒家重伦理"的历史认知,周作人呼吁在学术上应学习希腊"纯粹求知"的"科学精神"。如果说"回到鲁迅"已成为一种共识,那么作为一种基本的方法论,"回到周作人"也是必需的。道德不仅是认识的问题,更是实践的问题。周作人的悲剧不在于他的道德学说,而在于他未能真正履行自己的道德学说。  相似文献   

4.
延边地区是我国向北开放的门户,是"一带一路"北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能够深化对外开发,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实现经济进步,但也要注意其存在的不足.对延边地区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必要性、优势、困境、发展思路以及发展路径的研究,可以促进延边地区健康、科学、有序、高效地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助力东北经济振兴.  相似文献   

5.
"五四"学人高举科学与民主的旗帜,却有意无意地忽略了科学与民主的本土根源。实际上,科学与民主在"轴心时代"的西方与东方,比如,在古希腊与古中国,同样属于一种根源性的存在。论科学,古中国不输于古希腊;论民主,古希腊既有实质民主也有形式民主,古中国则只有实质民主。我们之所以在本土文化里追根溯源,目的无非是通古今之变,证明科学与民主亦属本土所固有。既然为本土所固有,那就不必在根源上"舍其田而芸人之田",汲汲于外求。所以,我们应该认同现代新儒家坚持的返本开新的文化理念,回归本原,接续传统,创造历史,开启未来。  相似文献   

6.
鲁迅创作与晚清学术思想存在某种承传关系。"在古书里摸索",以至于"从字缝里看出字来",从而发现了礼教"吃人"的本质,这是鲁迅解读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思路。鲁迅对中国古代文化的理性态度,得益于他对"西学"的认识,通过接受"西学"的科学观念和方法,鲁迅最终走出清代学术的理路而进入了新的文化境地。  相似文献   

7.
关于市民文明素质综合指标测评——以青岛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市民文明素质的内涵和构成分析基础上,运用科学的方法,构建了市民文明素质综合指标测评体系。本着科学性、针对性、可比性、可操作性和引领性的原则,将市民文明素质划分为"健康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科学素质"、"文化素质"、"法律素质"和"审美素质"六大维度,共18个二级指标,46项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8.
法治的主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法治理论的研究过程中,人们似乎习惯于接受所谓"通识",如几乎所有论者都认定在法治社会中"法律应当高于政府"。然而,对于"法律为什么应当高于政府"以及"法律为什么能够高于政府"等问题却没有作进一步的思考——而如果没有对后两个问题的追问,则"法律应当高于政府"能否成立是很有疑问的。那么,这个论断是否真的仅具有道德吸引力但却不能成立?这实际上就涉及到了法治的主体问题:如果按照认识论意义上(也是当前通行的)主体理论模式,则逻辑上的结论就必定是法律无法因而也不应高于政府;但如果按照本体论的主体理论模式,则可以很好地分析、证立此一命题。  相似文献   

9.
对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中“两个提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两个提高"是我党对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认识的进一步深化,也是对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创新。我国目前收入分配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收入分配的不合理和收入差距过大。收入分配制度的深化改革势在必行。"两个提高"的提出,有着科学的理论依据。"两个提高"贵在落实。  相似文献   

10.
卡斯特尔的网络空间理论显示了互联网作为权力关系重组的资源,势将规范出新的行为准则,从而改写社会各支配集团的权力流变分配过程,进而改变社会结构本身。为此,网络成为一种"真实虚拟文化",它将从印刷到多媒体的一应传播模式尽收网中,整合遍布全球的一切交流媒介,并使之互动。如果说"真实虚拟文化"多少还具有乌托邦色彩,那么"流动空间"和"地方空间"的两分,毋宁说就是改写了后工业社会中的阶级关系,勾画出精英空间和普罗空间的鲜明界限。由此卡斯特尔同空间理论的始作俑者列斐伏尔也见出了分歧:网络这个当代社会的空间新形式,它的原动力究竟在于人文行为呢?还是社会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