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化差异必然引起商务广告与商标翻译中的信息不对等。要使源语与目的语同样好听、好记,并符合民族文化审美情趣,实现译语与源语的形似与神似,译者应了解本国与异国的文化差异背景,从而设法使这些差异在传译中得以规避。本文拟分析影响等值翻译的因素,探讨广告商标译语的美学等值策略。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语境、商标词的文化内涵及其翻译的研究,试图从文化语境中语言文字,具体地说,从商标词的角度探索历史文化传统在商标词中的体现和商标词在一些不同语境中的翻译,从而产生“实效”(既引发购买行为)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从语言顺应论考察程小青不同时期侦探小说译作的翻译语言选择策略。为了实现译作跨文化交际的功能,译者应当顺应具体的交际语境、语言语境及交际对象,选择相应的翻译语言。可以看出程小青早期侦探小说的文言文译作顺应了中国的文化传统和译作的接受条件,因此被知识阶层所接受和赏识。他的中后期侦探小说白话文译作顺应了译入语的变革和译本传播的需要,在当时的中国大受欢迎并广为流传,为西方侦探小说在中国的传播和中国侦探小说的诞生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4.
胡作友  张小曼 《学术界》2006,(6):212-217
翻译是一种特殊的跨文化交际活动,处理好语篇翻译的关键在于把握语篇实体和语境诸要素的关系。在翻译理解过程中,译者应当充分考虑到影响翻译过程中的各种语境因素的作用,这样在翻译时才能达到与原作者的心灵契合。在翻译表达过程中,译者既要充分发挥目的语优势,关照语篇翻译的七要素,使译语读者能够顺利理解原语语篇的题中之旨及题外之意,又要充分照顾原语语篇的社会文化语境,充分尊重原语符号所承载的文化差异。得当的语境分析有助于克服文化因素的干扰,有利于取得功能对等的翻译。  相似文献   

5.
英汉翻译中,语篇是翻译中最大的交际单位,它直接决定着翻译的成功与否。就语篇范围而言,不同语篇的翻译应具有不同的特点,本文试从几个不同文本的翻译和不同语境的分析来说明语篇分析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导致了翻译的多样性,只有"家族相似"才能最好地描述翻译原型范畴内部成员之间的关系。充分必要条件下定义的翻译存在着本质缺陷,翻译定义应该是开放的、非限定性的。翻译教学中采用开放性翻译定义,能避免传统定义给学生带来的单维、僵化的认识,让学生认识到翻译标准的灵活性,从而自觉根据翻译目的、译入语读者的语言规范、文学艺术规范和社会文化语境等灵活调整翻译策略,创造出适应社会需要的翻译作品。  相似文献   

7.
在顺应论视角下,将赛译《水浒》中的文化词进行研究。通过分析赛译《水浒》所选择的独到的表达方式和翻译策略,证明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必须考虑到对社会语境的顺应、对心理语境的顺应、对物质世界的顺应情况,实现语境的动态顺应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中国典籍外译应重视译文在跨文化语境下的可读性与可达性,过度的异化只会阻碍原作的通达,导致文化的自我边缘化,不利于真正意义上的跨文化交流.《红楼梦》英译本翻译策略选择的解读以及译本在目的语社会的接受和反应证实了文化翻译观关于翻译与权力、意识形态的关系.钱钟书的“化境论”中的“诱”对我们今天的典籍外译很有启迪作用.在现有的接受环境下,中国典籍外译不必拘泥于译本的形式和深度,应先做出适度妥协,顺应目的语读者的审美习惯和心理期待,提供他们可以接受的跨文化产品,从而译出异化程度更高的作品.  相似文献   

9.
推销语言是商品推销媒介为了推销产品尽力顺应可能顾客消费心理并与可能顾客进行沟通、切磋、洽谈的语言。它既包括广告推销语,也包含无声语言。它的最终目的是刺激消费者的购买兴趣,膨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这其实是在接受者接受特定话语时,在言语语境、经济文化语境、场合情景、主体情况等情境下对推销交际语境的一种顺应。推销语言要顺应顾客与受众的言语语境、文化语境、情景语境和心理语境时才能实现推销产品的商业目的。  相似文献   

10.
文章认为翻译是语言的转换,也是文化的转换,它不仅要将源语的单词、词组、句子等的意义转化成目的语,而且要把它们所含有的文化信息转换到目的语中去.基于此,作者从语用角度分析语言、语境、文化以及翻译之间的关系,探讨利用语境转换语言所蕴含的文化信息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语用翻译是一种新兴的翻译理念,它把语用学理论创造性地应用到翻译中,从而形成了该种跨学科的翻译观,本文从语境顺应论的观点出发,讨论语境顺应性对语用翻译的启示及其在语用翻译中的作用.在顺应理论的框架内,翻译不是一种固定的、不变的东西,而是一种动态的活动.  相似文献   

12.
关联-顺应视角下的委婉语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不同角度对委婉语进行的探讨和分析一直方兴未艾。基于关联理论和顺应论之上的关联一顺应模式从特定的角度将关联理论中的明示一推理过程和顺应论中的语言选择顺应过程有机结合起来分析交际过程中的委婉语。根据此模式,交际中使用委婉语的过程是依据交际语境,寻求最佳关联,顺应关联假设,从而获得最佳语境效果的过程。该模式有效地剖析了交际中选择和理解委婉语的认知机制。同时也充分凸显出动态语境对交际双方选择和理解委婉语的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13.
语篇语言学与大学英语翻译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了语篇语言学的基本理论和发展,从意义与其体现形式之间的关系、语篇特征、语境和语言选择等方面分析了其研究重点,提出在翻译教学中应建立语篇意识,实现语际交换和沟通。  相似文献   

14.
对于2015年3月2日全国政协新闻发布会"大家都很任性"的翻译问题,需要从语境、互文性与翻译关系的角度进行讨论,深入分析"任性"一语在网络媒体环境中的互文指涉意义,考察"任性"与"capri?cious"在目的语文化中的语义匹配与文化效应.研究发现:在政协新闻发布会的具体语境下,"任性"因具有正面、积极意义,可寻求更多比"capricious"更符合语境的翻译.  相似文献   

15.
宋敏  林杨 《阴山学刊》2006,19(1):41-45
英译中国唐诗目的是实现文化交流,在翻译过程中要采用诗化翻译法,做到文化语境顺应。具体来讲,译文语言的选择要顺应原文的意境,再现原文的修辞、风格,准确表达文化词。  相似文献   

16.
话语标记语是言语交际中颇为常见的语言现象,具有十分重要的话语功能。在此以关联论、语用顺应论为认知理据,结合自然口语语料,分析了话语标记语三种主要的语用功能:语篇组织功能、语境顺应功能和人际互动功能,揭示出话语标记语不但是动态言语交际中构建语篇的语言机制,而且是交际主体动态顺应策略的显性依据。同时,其语用功能也显示出交际主体对语篇、语境及交际对象等主要因素的关注。  相似文献   

17.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适切的商标名翻译为迅速占领国外市场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以商标的功能为依据,着重讨论在翻译商标名称时要注意的翻译原则和翻译方法,以求在译入语中最大限度地达到甚至超越原商品商标的宣传功效和社会功效。  相似文献   

18.
运用Jef Verschueren语用学综观下的顺应理论,以红楼梦回目中修辞格英译为个案,对翻译的本质及其现象作了定性研究,语境动态顺应为研究重点。并根据建立的翻译模式应用顺应理论在语言内部语境层面对两个红楼梦英译版本的回目修辞格进行了语言选择的动态分析。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传统翻译伦理思想中的"忠实伦理"和"译者道德责任伦理"既相互牵制,又相互融合。二者直接介入翻译过程,影响译者的语言选择,影响的结果分别表现为译本语言层面上的"忠实"和"叛逆"。随着后现代翻译理论研究的深入,译者的翻译思维和翻译方法趋向多元化,译者行为与翻译伦理之间的摩擦和碰撞更为频繁激烈。鉴于译入语文化语境的复杂性,译者在遵循传统的翻译伦理思想的同时,还应用当前社会主体认可的"价值观"来规范译者的行为,以顺应现代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需求,这是翻译活动应承担的历史责任和采取的文化生存战略。  相似文献   

20.
从中英文广告的差异看广告翻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广告翻译的目的是将一国的产品推销给生长在另一种文化中的人,使后者接受前者,特别是作为商品符号的商标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商标的翻译也就不可忽视。那么,如何才能使商品在销售国有一个符合社会文化习俗、语言习惯及消费者心理的商业广告呢?这就要求广告的翻译以功能对等原则为指导,采用省略、改译等翻译方法,译出符合译入语市场消费行为和译入语行文习惯的地道译文,实现外来广告的当地化,进而打开市场,促进销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