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张悦玫  迟国泰  许龙安 《管理学报》2009,6(8):1047-1055
根据"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基于经济发展环境、社会发展环境、生态环境、人力资本环境、生活质量和人口素质评价准则,利用客观赋权的熵权法对指标进行赋权,建立了基于熵权法的人的全面发展综合评价模型,并对中国"十五"期间人的全面发展情况进行评价,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特色与创新体现在:①根据人与自然和谐、人与社会和谐、人与人和谐的原则建立指标体系,使对人的全面发展的评价反映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克服了现有指标体系及其选取规则不合理的问题;②通过熵权法赋权反映了客观数据所体现的指标间的差异,且在对未来数据的推断中反映客观权重的变化,避免了主观赋权法存在人为分配权重不合理的现象;③通过对中国"十五"期间人的全面发展的综合评价中发现的问题,给出了中国"十一五"期间乃至更长时间内人的全面发展的针对性政策建议,建立了评价结果与改进措施的有机联系,有利于评价对象的自我管理和完善.  相似文献   

2.
根据“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现,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的内涵,通过人的全面发展评价指标的海选、筛选和理性分析构建了人的全面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基于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SVM)的人的全面发展评价模型,并对我国2006年典型的14个省级行政区人的全面发展状况进行实证分析.本文的创新与特色一是通过高斯核支持向量机把评价指标空间映射到高维特征空间,解决了人的全面发展评价影响因素非线性赋权问题.克服了现有评价方法均采用线性加权方式计算评价结果、不能表达指标与评价结果间的真实关系的缺陷.二是通过正交设计确定支持向量机训练样本的输入数据,并通过AHP确定训练样本的权重,得到指标训练样本的评价结果作为训练样本的输出.解决了在没有训练样本输入和输出情况下如何确定指标训练样本的问题.这就解决了在缺乏训练样本输入、输出数据情况下如何应用支持向量机进行回归,以得到评价结果的问题.三是通过人口累积比重、收入累积比重、通货膨胀等可获得数据指标计算准基尼系数和准国民幸福指数,解决了基尼系数和国民幸福指数的间接测算问题,进而解决了现阶段因统计数据缺失、而无法进行省级行政区人的全面发展评价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谢帅 《经营管理者》2013,(17):132-132
社会关系的发展是人的发展的重要场域和追求。社会关系经历了从实体关系到虚拟关系的嬗变。在以计算机网络为技术支撑的虚拟社会中,人的社会关系的发展呈现出新的特点。应该积极利用虚拟社会的场域,促进以社会关系为主要内容的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4.
人的全面发展问题是一个古老而又永恒的课题,人们对它的研究从来就没有停止过。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的重要内容,正是由于马克思主义的创立才使人的全面发展从空想理论变成为科学理论,社会主义社会的建立才使人的全面发展有了实践的土壤。本文通过对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梳理,正确认识其内涵,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5.
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的美好向往和伟大追求,更是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通过对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形成过程及基本内涵的思考,透析人的全面发展的文化哲学意蕴,我们可以更好地思考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实现途径,这也是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题串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6.
人的全面发展,首先要考虑人自身的特点,其次要结合时代的特征,立足于中国社会发展现实.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关键是结合我国国情,实事求是,找到人的全面发展这一共产主义最终目标的实现途径,克服一切障碍,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有利条件.既从人的发展的总视角展开,又应联系当前的社会状态,结合科学发展观,二者具有高度的内在统一性.  相似文献   

7.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教育的发展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本文从五个维度分析了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特征,利用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剖析了“双元制”职业教育内涵,并为我国的职业教育建设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8.
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的最终目标,人的自由、和谐以及各项能力的全面发展最为重要。国家在不断进步,更加注重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在人的全面发展过程中有着指导作用,指引着人们走向正确的方向,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培养人的素质与能力。文章主要探讨思想政治教育对人全面发展的作用,使人民更好地生活。  相似文献   

9.
思想政治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具有内在联系。人的全面发展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意义,主要表现在教育对象在接受教育之前需要有一定的德智体美劳基础。思想政治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价值导向、精神动力、环境保证、实践锻炼等方面。  相似文献   

10.
根据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的内涵,通过经济指标的海选、筛选和理性分析构建了经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用客观赋权的变异系数法和主观赋权的AHP法组合确定指标最优权重,并利用灰色关联理论对指标进行评分,建立了基于科学发展观的经济综合评价模型,并对十五期间中国的经济状况进行实证分析。本文的创新与特色有四点:一是通过将可观测的人均准绿色GDP纳入评价体系间接反映了绿色GDP,解决了现阶段中国经济评价因绿色GDP指标的缺失而不能反映科学发展观的问题,改变了现有评价没有考虑经济增长对环境伤害的缺点;二是通过人均财政收入等人均经济成果占有量的评价,反映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摒弃了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等权威机构在评价人均占有量的同时又评价经济总量的做法;三是通过可持续发展指标和经济结构的评价,反映科学发展观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四是通过GDP增长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等适中指标理想值标准的设定,解决了现有评价片面认为这些指标越大越好或越小越好的不合理问题。  相似文献   

11.
迟国泰  符林  杨中原 《管理学报》2009,6(12):1677-1686
根据“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的科学发展观的内涵,首先,进行经济指标的海选、筛选及指标体系的构建;然后,运用循环修正原理对AHP、G1客观方法和变异系数法、离差法客观方法的评价结果组合修正,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基于科学发展观的循环修正的经济综合评价模型;最后,运用所建立的模型对我国14个省级行政区进行实证研究,并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基于AHM-关联分析的生态评价模型及辽宁14个城市的实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的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构建了生态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用组合赋权确定最优权重,用灰色关联理论进行指标评分,建立了基于组合赋权的生态评价模型,并对辽宁省14个城市的生态进行实证分析。本文的创新与特色一是通过把绿色GDP、自然保护区覆盖率等指标纳入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PSIR)框架模型构建了具体的生态评价体系。探索了把DPSIR框架模型这一生态评价准则具体化的问题。二是通过对指标数值规范化结果的等距离缩小与平移,避免了在评价中不可避免的特定规范化结果为0而导致灰色关联度无穷大而无法赋权的问题。三是实证研究表明,影响辽宁省生态发展最主要的指标是城市园林绿地覆盖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和万元GDP工业废水排放总量。  相似文献   

13.
National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NHRD) takes a humane and long-term perspective to the human resources of each country in terms of national growth. This research evaluated the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competitiveness of Brazil, Russia, India, China, South Africa (BRICS) countr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HRD. This study selected Global Human Resource Competitiveness Index to assess the NHRD of BRICS. Although it is generally considered that the BRICS countries have high growth potential with large population, this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y have a common weakness in the balanced development and use of human resourc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HRD. In this respect, this study compares and analyse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strength/weakness of each BRICS country. This research can inform evaluation of policies on national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Additionally, it can provide basic data for identifying the status of the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system.  相似文献   

14.
基于对应分析的生态评价模型及典型省份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PSIR)"五因素模型构建了生态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框架,应用离差最大化的方法确定指标权重,应用灰色关联的方法为指标打分,应用对应分析方法建立差别生态改进模型,建立了基于对应分析的综合评价模型。本文的创新与特色一是通过采用DPSIR概念框架构建指标体系,将人的需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等要素纳入到生态系统评价中,克服了现有生态评价只片面关注环境与资源状况或者只关注环境保护与治理状况的不足。二是通过对应分析同时对典型省和生态指标进行R型和Q型因子分析,在损失最小的情况下,利用最少的维度表示样本和指标的信息。三是通过对应分析图,得出差别生态改进具体方案,以达到有针对性且投资少见效快的生态改观的目的。四是通过在压力准则层中加入自然灾害指数反映自然灾害对生态的影响,改进了DPSIR模型只考虑到人类的活动对于自然环境和资源的压力的片面性。  相似文献   

15.
青年高级人力资源开发管理人才素质的综合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出了青年高级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集合方法论确定了青年高级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系统中个人素质评价指标的权重并对其进行了综合评价,最后给出了个人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评价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6.
This essay seeks to connect core aspects of the human development (HD) literature with its ethical and moral commitment to human flourishing and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scholarship in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HRD). Summarizing the central arguments advanced by philosopher John Finnis and economist and Nobel Memorial Prize winner Armatya Sen, the paper argues for the relevance of the HD frameworks for HRD. This is done by briefly reviewing the role of values for professional fields in general and HRD in particular, followed by a summary of the justifications for and definitions of HD as reciprocal obligations between social institutions and individuals. The central part of the paper argues for the conceptual proximity of the two fields and proposes that the moral and ethical value stance of HD can provide a solid philosophical foundation for HRD.  相似文献   

17.
Research in the national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NHRD) field is increasingly considering unique cultural and economic conditions and the influence this may have on a number of employment-related indicators. To date, the NHRD literature has largely ignored issues related to skills training and workforce development in the tourism industry, despite the expanding nature of this dynamic service sector in many nations. This literature review study of NHRD in Jamaica examined ongoing national-level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HRD) initiatives with specific attention to the current and future impact of NHRD on the tourism industr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governmental development plans clearly identified tourism as a key sector for economic growth to support larger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goals. Furthermore,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resources in the tourism sector was seen as being of vital importance for tourism organizations and for the continued development of Jamaica. The existing NHRD literature has largely overlooked the potential influence and future role of the tourism industry to assist in education, training and development goals at the national level. Recommendations are made for additional research exploring connections between NHRD and tourism employm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