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广东炎黄文化研究会和江门(五邑)炎黄文化研究会联合举办的第三次岭南文化研讨会于1995年10月20日至24日在江门市召开,与会专家、学者就岭南文化的一系列论题展开了热烈研讨。 一、爱国主义是维护我们国家和民族生存不息、奋发向上、强国兴邦的精神力量。所以,岭南文化中蕴含的爱国主义传统是这次研讨会上倍受关注的重点,不少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各抒己见。 第一,有的学者针对当今学术界对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的不同理解,强调了方法论在探讨岭南文化的爱国主义传统中的意义,认为首先对岭南文化的爱国主义传统要有一个科学的界定,否则,就无法把握广东近代以来的一系列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性质以及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进步意义。 第二,从理论的高度,考察近代岭南文化爱国主义的发展过程,指出近代广东仁人志士在面临既有先进性、又具有侵略性的西方双重挑战面前,为了救亡图存,捍卫民族独立尊严,既坚持抵抗侵略的西方,又学习先进的西方,从“得风气之先”而“开风气之先”,从而谱写了岭南文化爱国主义传统新的一页。 第三,根据近代以来岭南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实际,概括了岭南文化近代爱国主义的时代特征和内涵。其特征是:从传统的“忧患意识”进入近代的“救亡图存”,从传统的“华夷  相似文献   

2.
黄长义 《江汉论坛》2002,2(8):58-63
生成机制、历史主题和发展历程,是中国近代爱国主义的三个切关宏旨的问题。世界历史的一体化和华夏中心主义的幻灭,是中国近代爱国主义的生成机制。救亡图存是中国近代爱国主义的历史主题,这一主题包涵着反帝、反封和建设祖国三个方面的本质内容。而中国近代社会各阶级、各阶层对救亡图存道路的探索过程,即是中国近代爱国主义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3.
从英国侵略军以船坚炮利炸开中国的大门到“五·四”运动近一个世纪的中国近代史,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史;是中国亿万民众倍受西方帝国主义欺凌、唤响和本国封建统治阶级剥削、压迫的血泪史,也是中华民族优秀儿女英勇无畏、不屈不挠、前赴后继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斗争史。所以,中国人民眼帝国主义与封建主义的斗争是中国近代爱国主义表现最突出的主题。近代爱国主义内容的充实与发展,始于中国人民对西方列强的侵略所进行的反抗斗争。1839年林则徐虎门销烟为开端,具有爱国思想的知识分子成为积极鼓动、宣传反侵略的先驱…  相似文献   

4.
论钱江     
广东--近百年来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前哨阵地,从鸦片战争时起,便有无数的爱国者,从全国各地纷纷前来这里,与广东人民一起,共同抵抗西方资本主义的侵略。钱江,就是这些爱国者当中的一个。他生平最为光辉的活动,就是与鸦片战后广东人民的反侵略反投降斗争的掀起过程,紧密相连,特别是由他草拟的广东人民反侵略反投降的宣言--《全粤义士义民公檄》,更是闪烁着爱国主义思想光辉的近代广东人民反帝斗争的重要文献。  相似文献   

5.
一、问题的提出七十年前的中国五四新文化运动,高举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义旗帜,第一次喊出了“德、赛”两先生的口号,目的是唤起民众的科学与民主意识。然而,就五四时期的中华民众而言,科学与民主似乎太遥远、太陌生了。因为在当时的中国,还没有完整形态的科学,更无民主可言;断断续续、零零星星从西方传入的近代文化、科学技术与在人类历史上曾长期处于  相似文献   

6.
近代中国陷入了帝国主义列强争相凌掠,“瓜分豆剖”濒于亡国的境地。救亡图存、振兴中华成为时代的主题。反帝反封、争取民族独立、图致富强成为爱国主义的主要内容。为了民族的振兴,先进的中国人以西方的强大和日本的跃进为榜样,毅然决然地踏上了追求真理的征途。“那时,求进步的中国人,只要是西方的新道理,什么书也看。向日本、英国、美国、法国、德国派遣留学生之多,达到了惊人的程度。”可以说,留学运动自身深蕴着爱国主义的内涵。 近代中国的留学运动,大致可分为洋务运动至甲午战争时期,学生留学去向主要是欧美等国;甲午战后至辛亥革命时期,学生去向主要是日本;五四时期,学生主要是赴法勤工俭学及去各国留学。揭示近代中国青年学生的留学运动所包含的丰富的爱国主义内涵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在戊戌维新之前,留学生的爱国思想体现在学习外国、立志改革、除旧布新上。“要救国,只有维新,要维新,只有学外国”这个时期,站在时代最前列,出而领航去国外留学的绝大多数是上层知识分子,他们不仅有反抗外国侵略的要求,而且有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最终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使中国富强的强烈愿望。中国首次主张派遣青年去国外留学的倡导者叫容闳。而容闳本身就是一个近代最早“以中国人而毕业于美国第  相似文献   

7.
太平天国是向西方学习的先行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向西方学习是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需要和爱国主义的重要课题。太平天国作为中西文化碰撞的巨浪,从一开始便与西方有着深刻的社会、思想渊源。在反对西方殖民主义侵略和反封建斗争的推动下,太平天国大胆使用洋枪洋炮,积极学习西方文化,并提出了近代中国第一个发展资本主义的纲领,成为向西方学习的先行者,对中国人的思想解放和中国的近代化运动起了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从戊戌维新变法运动到五四运动时期以后的一段时间内,西方进化论在中国广泛传播和风行一时,成为中国近代先进人物的哲学世界观和救亡图存、维新变法、反帝反封建以及进行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思想武器。西方进化论的输入和广泛传播,引起了中国哲学思想和社会思想的巨大变革,标志着中国哲学开始从古代逐渐走上近代。中国近代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矛盾尖锐复杂。如何才能使中华民族摆脱帝  相似文献   

9.
热爱祖国,即我们通常所说的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它有着不同的内容和表现形式。在我国古代,爱国主义的具体内容主要是维护民族独立、版土时完整和国家的统一。这一内容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忠君”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在近代,由于我国社会逐渐变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爱国主义的具体内容也就随之成为反对本国反动阶级的统治和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压迫。这一内容集中表现在反帝反封建上。  相似文献   

10.
何继龄 《江汉论坛》2003,7(11):88-90
发生在中国近代历史上的太平天国农民战争,是一场以农民阶级为主体的人民大革命,它首次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结合在一起,从而明确了近代中国革命的两大任务,由此揭开了近代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序幕;太平天国的农民领袖们顺应历史发展的进步潮流,继续倡导向西方学习,使近代中国人民向西方寻求真理的历程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同时,它也对当时欧洲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亚洲的民族解放运动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