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该文以美国各个时期的文学作品为例,从动态的角度,纵向追溯了"美国梦"的历史蜕变轨迹。"美国梦"不是一成不变的价值理念,"美国梦"在美国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内涵。从最初的建国之梦、开拓之梦,继而演变为发家之梦、成名之梦,最后甚至成为美国人的梦魇,它经历了从美国人的梦想——建立公平、民主、自由的社会,到美国式的梦想——发家致富,名利双收,其精神价值逐步向物质价值转移,然后幻灭的蜕变过程。通过对美国梦的剖析以期读者对美国梦有更清醒更深刻的认识,从而对其所代表的美国文化价值观持辩证客观的态度。  相似文献   

2.
盖茨比是渴望实现美国梦的典型.他希望通过自己的物质成功来赢得爱情和社会地位.然而,由于他的梦想是建立在虚幻而非现实的基础上,这就注定他要以失败而告终.最后,盖茨比既没有实现金钱梦,也没有实现爱情梦.盖茨比的梦想破灭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预示着美国梦本身的破灭.  相似文献   

3.
从美国电影看美国梦的文化内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艾琦  杨昕 《宿州学院学报》2010,25(3):65-66,80
美国梦是美国电影一个常见的主题,它作为美国文化与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在美国只要经过自身努力和不懈的奋斗便能获得更好的生活和实现自身的理想,亦即人们必须透过自己的工作勤奋、勇气、创意和决心来取得成功,而非依赖于特定的社会阶级和他人的援助来取得成功。美国电影作为美国文化的一个重要表现方式,通过对普通人追求梦想的描述,阐述了美国梦的文化内涵和精髓。个人主义、自由与平等、自我依靠与奋斗和个人成功是美国梦不可或缺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4.
2013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美国访问时强调中国梦和美国梦是相通的,这既意味着两国梦想基于各自国情有所不同,更重要的是两国梦想是互相关联的。美国梦是个人实现理想之梦,更强调个人主义;而中国梦是民族富强之梦,更体现集体主义。我们应当借鉴美国梦中的积极因素赋予中国梦更多的内涵,创造公正、平等、竞争的社会环境,在集体中充分鼓励个性和创造,打破社会流动固化的问题,最终实现富国强民的伟大梦想。  相似文献   

5.
中国梦是中华民族的共同梦想,从千年前就已然存在。儒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心,其中所包含的理念可以鲜明地看到中国梦的存在。仁爱、大同、小康都是儒家文化中的重要思想,但也深刻地诠释了现今社会的中国梦。同时,儒家文化虽然不能完全适宜当今社会的发展,但不可否认的是它为实现中国梦奠定了重要基础,对我们个人以及社会、国家能为中国梦的实现所应作的努力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鸦片战争以来每一个中国人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中国梦的内涵,就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学习领会中国梦的精神实质,一是把握好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的基本内涵,二是把握好坚持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这一中国梦实现的战略要求,三是把握好中国梦是人民的梦这一本质属性,进一步坚定信念、增强自觉、实现自强,努力建设强盛中国、文明中国、和谐中国、美丽中国。  相似文献   

7.
在某种程度上,《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盖茨比的梦想并非真正的“美国梦”,而是歪曲变质了的“美国梦”。他的梦想缺乏传统美国梦实现的客观条件,这也就决定了他梦幻必然破灭的最终结局。他的梦脱离了现实,甚至与现实相悖,这是他的梦想与美国梦之间存在的本质区别。  相似文献   

8.
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讲述的是一个关于男主人公盖茨比梦想的幻灭的故事。故事发生在美国20世纪20年代,即"爵士时代"。在某种意义上,盖茨比的梦想与传统的美国梦在本质上迥异,并非真正的美国梦。他的梦想脱离现实,甚至与现实相矛盾,缺乏传统美国梦实现的主客观条件,最终导致梦想破灭这一必然的悲剧结局。  相似文献   

9.
中国梦和美国梦是相通的。其相通之处在于都是追求"和",就是追求天人和谐、人际和谐、肉体生命和精神生命的和谐。实现中国梦有很长的路要走,中国人正在为此而努力。  相似文献   

10.
神游俄罗斯     
张奉连 《社区》2010,(5):38-38
也许是因为曾留学苏联的外祖父的生动描述打动了我的心扉.从幼年起,我就一直梦想着去苏联一游。几十年后,我的梦终于实现了,尽管苏联早已解体,变成了俄罗斯。  相似文献   

11.
美国梦作为一种美国精神备受美国人推崇,然其实质却需要重新审视。美国梦肇始于英裔移民者的北美"拓荒"梦想,而"拓荒"梦则是移民者通过侵占印第安人的家园得以实现,这完全背离了"民主、自由、平等"这一美国立国理想。愈渐膨胀的美国梦已将"拓荒"对象扩展到海外,并采用文化"拓荒"这一软殖民方式进行推广。因此,文化被输入国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需要具备兼顾、保护本民族文化的意识。  相似文献   

12.
文章主要论述美国现代剧作家尤金·奥尼尔对古希腊悲剧精神的传承。文章首先分析了悲剧对古希腊人精神上的重要意义 ,接着讨论现代社会中 ,奥尼尔是如何在作品中体现古希腊悲剧精神的。文章批驳了一些评论家的观点 ,并从奥尼尔在剧作中高扬的超出物质实利的梦想 ,以及其悲剧主人公身上表现出的为梦想努力奋斗、勇于舍弃一切的精神和行动的力量两个方面 ,肯定了他剧作中的古希腊悲剧精神。  相似文献   

13.
《了不起的盖茨比》的主人公盖茨比怀揣着美国梦,试图通过个人的努力实现事业和爱情上的成功,但他的梦想最终经历了由变异到破灭的过程。作者通过盖茨比的经历表征了无数怀有美国梦的青年的共同命运,揭示了美国梦背后所蕴藏的深刻问题。正是资本主义制度下人与其所创造的物之间的异化,以及人和人之间关系的异化造成了盖茨比的悲剧命运。  相似文献   

14.
文章主要论述美国现代剧作家尤金·奥尼尔对古希腊悲剧精神的传承。文章首先分析了悲剧对古希腊人精神上的重要意义,接着讨论现代社会中,奥尼尔是如何在作品中体现古希腊悲剧精神的。文章批驳了一些评论家的观点,并从奥尼尔在剧作中高扬的超出物质实利的梦想,以及其悲剧主人公身上表现出的梦想努力奋斗、勇于舍弃一切的精神和行动的力量两个方面,肯定了他剧作中的古希腊悲剧精神。  相似文献   

15.
嘉莉妹妹的创作背景是20世纪初处于变革中的,被金钱至上的思想所充斥的美国大都市。女主人公利用不道德的手段成就她的财富与跻身上流社会的梦想。体现出美国梦已经从一种通过勤劳苦干、艰苦奋斗和诚实经营实现个人价值的美好梦想蜕变成为一种不择手段获取财富的扭曲的梦想。  相似文献   

16.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共同富裕从本质角度而言,包括基本的物质生活层面,更重要的是精神生活层面的共同富裕。在民族伟大复兴梦的驱使下,美好的生活是基础保障,而精神生活是核心所在。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高质量文化产品的供给,精神思想的正向传播,人民具有获得感、幸福感,并且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高。通过提高文化产业的质量,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共识,构建人民美好生活以实现人民的精神获得感、幸福感,最终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目标,努力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17.
盖茨比几乎将一切寄托于自己的梦想之中,他梦想自己能够发财致富并步入上层社会,进而获取黛西的芳心,最终寻求到幸福快乐。他所做出的全部努力均围绕着这些梦想而展开,然而除了发财梦之外,他的所有梦想皆化为了泡影。盖茨比的地位梦和爱情梦不可避免地被严酷的现实所击碎,最后,他成了美国社会和自己梦想的牺牲品。  相似文献   

18.
欧洲生活方式,是一种富有生活质量的生活,中世纪的欧洲,商人积累的多余的财富,为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埋下了伏笔。美国梦的内涵被一些人理解为最大化的个人自由、最先进的物质进步和最丰富尤其是最平等的成功机会,曾经在很大程度上被认为是全球公众共同的梦想,但世贸双塔之倒下,或多或少是美国梦崩溃的隐喻。就像世贸双塔一样,美国梦虽然高大,但有严重甚至致命的弊端。美国梦不是一个为世界准备的梦,而是一个分裂世界的梦,一个为美国自己谋幸福的梦,美国梦注定是一个不能普遍化的梦想。西方世界当前的经济、社会方面危机的深层原因正在于此。  相似文献   

19.
爱德华·阿尔比是美国戏剧史上著名的戏剧作家,他的戏剧的独特之处就在于把荒诞派的写作手法和美国的现实相结合。贯穿爱德华.阿尔比的《动物园的故事》、《美国梦》和《谁害怕弗吉利亚.沃尔夫?》3部作品的同一主题:曾经作为美国精神支柱的美国梦发展至今已经走向灭亡。美国梦从它的起源到破灭一共经历了3个阶段,即对建立伊甸园梦想的颠覆,对宣传的美国梦的揭露,对美国梦破灭的分析。  相似文献   

20.
从《了不起的盖茨比》看美国梦的幻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梦源于美国文明的拓荒时期。第一批开拓者认为美国是一块充满了机会的自由乐土,人人都有平等的机会实现自己的梦想。小说的主人公盖茨比一直追寻着自己的美国梦,坚信金钱可以给他带来一切。他敛聚了大量的钱财,以此作为通向上层社会的途径;他幻想上层社会神秘、典雅,笃信人性的善良。然而,金钱没能圆他的美国梦,他的悲剧命运彰显了美国梦在本质上的虚伪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