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主体性美学与主体间性美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启蒙时代产生了主体性美学,包括中国思想解放的新时期产生的实践美学。主体性美学是对古代客体性美学的超越,有其合理性。同时,也存在着历史的局限和理论的缺陷。主体性美学认为审美是主体对客体的把握和征服,是人的本质的对象化。在主客对立的格局内,主体性不能解决自由何以可能、认识何以可能也就是审美何以可能的问题。审美是人与世界的主体间性关系,只有变主体性为主体间性,才能解决审美的本质问题。  相似文献   

2.
趣,在魏晋时期进入诗画领域,成为一重要的美学概念。文章重点分析《文心雕龙》中用"趣"语例,以期明确趣进入美学领域后,意涵的流变过程。其过程大体为:趣因趋向义,指审美过程中情意形成的趋向;趣因旨、志义,指审美获得的志、意;趣因趋、旨二义,真实反映了审美的整体过程,不仅有情的参与,也有理的参与,趣也因此获得了所蕴涵的感受、体验义;最终,趣与理、旨义分离,成为一个真正独立的美学概念,指审美过程中获得的情意,以及感受、体验。  相似文献   

3.
审美直觉被认为是美学中最具特色的概念,美学家们期望运用它把审美和理论区别开来,以争取美学作为一门学科的独立性。然而,审美直觉也是最含混的概念。含混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审美直觉并不是美学独有的概念,而是从哲学那里借来的。这样,美学家们在运用这个概念时,往往把它在哲学方式中的涵义和功能不加辨析地用于解释审美现象,这样做的后果就是:这个最具有美学意味的概念并没有确立美学的独立性,这种美学仍是理论的附庸。另一方面,概念要有意义,就必须有明确的对应物。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直觉相对于理性,无疑有着具体的涵义。而不同的人在运用审美直觉这个概念时,所表示的涵义显然是不同的。审美直觉对于美学家来说,是一种认识形式;对于艺术家来说,是艺术创作的一种状态;对  相似文献   

4.
对环境美学影响较大的美学派别主要是分析美学和现象学美学,此外就是康德美学,其显著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康德美学的核心概念“无功利性”激发了伯林特环境美学的“交融模式”,后者正是在批判前者的基础上提出并加以论证的,这很大程度上丰富了环境美学对于审美模式的探讨;二是自然灾害的欣赏是否可能、如何可能是环境美学面临的一个难题,康德的崇高理论成为解决这一难题的重要理论资源。从美学理论的深层思路来说,康德美学对于环境美学还有三个方面潜在的影响:一是康德的自然审美理论(包括自然美与自然崇高)为环境美学构建提供了理论原型;二是康德美学的“自然审美—艺术审美”二元结构为当代环境美学提供了基本思路,启发环境美学家们通过对比自然欣赏与艺术欣赏的异同来展开理论论证;三是康德哲学的“物自身”概念激发环境美学家戈德洛维奇、齐藤百合子等提出了“如其本然地欣赏自然”命题,为环境美学走向以生态伦理为基础的生态美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审美移情理论述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钟仕伦 《天府新论》2010,(5):145-149
中国古代虽然没有建立起完整的移情说美学体系,但存在着不少对审美移情现象进行探究的理论。作为汉语母语中的"移情",其概念具有不确定性,一是指改变性情以向善,这个意思又作"移情性";二是指情谊的改变;三是指心境的变化。前两个概念与心理学上的移情较为相似,指称"心境变化"的"移情"则与西方审美中的移情作用比较接近。与西方美学相比,中国古代审美移情更看重自然对自我生命情感的影响以及自我与自然的交流。中国古代审美移情理论成熟于魏晋时期,魏晋玄学在这个成熟过程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王弼"达自然之性畅万物之情"的说法为中国古代审美移情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6.
现代美学中的“无利害性”(disinterestedness)概念最早是由英国哲学家夏夫兹博里(Shaftesbury,1671—1713)提出的,经过康德、叔本华、克罗齐等人的理论及其影响,这个概念已成为现代美学的一个关键性命题,正如有的学者所评述的:“除非我们能理解‘无利害性’这个概念,否则我们就无法理解现代美学理论。假如有一种信念是现代思想的共同特质,它也就是:某种注意方式对美的事物的特殊知觉方式来说是不可缺少的。”①对中国现代美学来说,自从本世纪初“审美无利害性”命题被引进以来,它也一直…  相似文献   

7.
蒋孔阳的美学——还原为审美现象的美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孔阳有一个较高的逻辑起点,一开始就将美学与艺术学做了区别,确认美学的对象是审美关系。所谓审美关系有双重含义,一是作为无自己定性的派生性概念,一是作为有自己定性的本原性概念,这两个概念的并存,表明蒋孔阳美学存在着深刻矛盾。蒋孔阳美学的精华处是从后一概念出发,将审美关系当作一种方法论,对美与美感作出的分析,及所提出的“美是多层累的突创”这样富有创意的命题。蒋孔阳美学通过审美关系的讨论,将美还原为审美现象,从而摆脱了实践美学所面临的二元论的困境,走向了一元论。  相似文献   

8.
饶静 《理论界》2008,(5):172-174
当代文化研究中,强调“审美无区分”有助于美学从审美自治的幻想中走出来,从而使美和艺术更好地发挥认识和批判功能,也有助于实现美学学科的正义。另一方面在审美泛化的年代,文化研究则应在其内部区分文化和艺术,唯有施行“文化区分”,才能使以美学的公正概念来审视文化研究成为可能,是美和艺术对广义文化研究的批判和甄别。  相似文献   

9.
刘迅  乔玲 《天府新论》2005,(6):129-131
审美性是纪录片的一个主要特点,它首先通过创作者主体意识的表达在纪录片中呈现出来,对报道对象和创作客体进行观照、思考和制作的过程,便是创作者主体意识的审美创造过程;纪录片的审美性也显示在它的叙事特征上,往往呈现出一种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审美特点。纪录片所具有的审美性不仅是其作为纪录片应有的品性,而且永远应该是纪录片创作者美学理想的不懈追求和审美意识的具体呈现。  相似文献   

10.
中华美学表示审美意义的基本概念具有含混性、多元性的特点,不仅有美,还有妙、文、韵、乐、游等概念,这些历史地形成的美学概念构成了一个集群,它们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表达了审美意义。这些概念各自都具有某种意义的局限,不能完整地表示审美的本质,但这些概念的意义之间互相对应、叠加、补充,展开了审美意义的空间,从而全面地揭示了审美的本质。  相似文献   

11.
杨眷时的《美学》在总体上有三个基本特点:一是从学术演进上看,这本著作代表了美学从一种思想形态的整体话语回归到个体话语;二是在创立理论和体系化的过程中,显出不顾"史"的知识和"学"的内容的模式先行的方式;三是在结构上的后现代拼贴.杨春时的美学在内容上有两点、在主题上有一点可以提出来讨论.美学内容上的两点:一是它的体系结构造就了一种概念为上的倾向,认为美的理想、意义,应该用概念和定义来表达,而且概念和定义表达是最高级的,这恰好是与美性质相违背的;二是为了解决主客体的对立,强调审美意象,但审美意象的存在方式,却遭到忽略,这样妨碍了对美的内容的深入研究.美学主题上的一点,是把一个崇高的理想的东西定为美的本质,并要美学理论和审美活动都服从这一本质.如果说,李泽厚美学(实践美学)是呈凡为圣的美学,那么,杨春时美学(反实践美学)则是逼凡为圣的美学.  相似文献   

12.
“趣”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美学概念,它在中国古代艺术理论中运用十分普遍,包含着中国古代独特的美学精神和文化观念。“趣”作为一个美学概念最早出现于六朝书画理论中,作为文学美学的概念成立于南宋严羽《沧浪诗话》,大行于明清时期的文学理论话语里。它有两种意义:一是指艺术家的审美旨趣,二是指艺术作品的某种特殊的审美趣味,两者关系密切;作为文学作品中的趣基本含义有三:艺术作品具有言外之意、富有意味,审美意象的鲜活生动性,审美意象的独特奇异性。趣从内容上可分为事趣、情趣和理趣三种类型,从形式上可分为巧趣和天趣两种类型。  相似文献   

13.
广州青年学者黎乔立的专著《审美新假说>(香港世界出版社1992年9月)的明显的创新,是提出了审美的生理基础,指出人类的审美生理,要求心理能量得到控制、节能与缓解;一切审美学中的上层建筑,都离不开这个基础。很多年来,我们重视审美的社会性、心理性,而忽视审美的生物性、生理性。固然,审美主要是社会心理活动,但是,这种社会心理活动是有生物生理基础的。忽视了生理基础,就架空了社会心理,也就不可能正确理解审美的社会心理性质。此书正是在审美生理学方面为审美学的发展作出了独特的贡献。一、捍出了“审美生理学”,对顾德…  相似文献   

14.
中国当代美学面临的困境昭示着必须对美学研究的思维方式和研究视角作根本性的调整。作为这种调整的尝试,元美学不是一般美与审美的理论,而是对美学思考方式的思考,美学理论的理论。它借鉴西方分析哲学的成果,意在把对美学本体的思考转换为对美的陈述的语义问题的分析。它包括五方面内容,即美学陈述的分类;美学概念的考察,美学命题的考察;美学推理与逻辑特性的研究;中西美学的比较。由此也看出,元美学以对美学本体既执着又超越的态度区别于流行的分析美学,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传统认识论美学仅注重“结果” ,并将“美是什么”的解释实体化、可见化 ,从而不能真正接触到“美” ;现代存在主义美学又将“美”作“可能性”和“不可见性”的解释 ,从而忽略了我们是凭借什么来把握“美” ,这样也就不可能将“美”的不可说性与“美的符号”的可说性阐释清楚。否定主义美学认为 :美是本体性否定的未完成 ;美是一种未占有的、未完成的、尚未成为“共在”的存在。对否定者而言 ,“未完成”是指否定结果尚未诞生时的一种情境、一种境态。在这种境态下 ,“美”是以一种孕育着的、还未视觉化的状态被否定者所想往、所追求、所体验着的。“未完成”在哲学意义上是一种有缺憾的状态 ,但在美学意义上却是一种让人沉醉的状态。对“本体性否定”而言 ,美学是源 ,哲学是流 ,美学内在于哲学并且是哲学的根。只有“本体性否定”意义上的“美” ,才能使我们每个人“成为真正个体”的审美冲动。“美”的特性在这里 ,“美的意义”也在这里。在“本体性否定”意义上 ,“美”不可说而“美的属性”可说 ;“美”作为存在的潜在具有“未占有性”和“混然性” ;“美”在“美的符号”前后 ,体现为本体性否定的“未完成”  相似文献   

16.
包国光  朱贤文 《理论界》2012,(10):136-138
《庄子》"道"的理念从本义上讲就具有超越性,而这正是其审美特质所在,《庄子》的思想也因此充盈、洋溢着丰富的美学气息。超越性作为"道"的美学根基,也是《庄子》"技道之论"的基础。《庄子》寓言中隐喻的"技"与"道"的关系,潜藏着美学意味。《庄子》在器用审美方面"自然"、"朴拙"的概念也有其独特的美学价值。应该说,《庄子》这些极富美学意蕴的思想对当代的技术设计具有一定启示性。  相似文献   

17.
早期道教经典《想尔注》的美学思想,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提出其宗教美学最高范畴“道美”,并认为“道美”虽然不可“言”,却能非感官领会和感受;二是审美趣味崇尚“自然”、“朴素”和“清静”,反对过于强调人为性、技巧性乃至艺术性;三是以“善”为“美”,在审美的标准中渗入了伦理的标准,在哲美之思中加进了宗教之思。从其中、特别在它同《河上公章句》的比较中,清晰地观察到道家老子美学观点怎样转化为道教美学论的基本脉络,也清楚地看到其道教美学思想的伦理化特色,以及它的重要影响及其美学史价值。  相似文献   

18.
审美意识形态论关于“审美”的理解以浪漫主义美学为基础,注重审美的无功利性与自律性价值,但这种“非现实性”的美学原则与马克思主义美学及意识形态理论存在差异和冲突。因此,新时期的审美意识形态论的建构难以解决其理论基础的深层断裂问题。在当代文化现实与学术语境中,审美自律论作为一个历史性范畴受到广泛质疑。各种肯定审美的现实性、强调“艺术与生活统一”的生活美学观逐渐确立起来。而马克思主义美学本身可以理解为是一种独具特色的生活实践美学,它关于审美现实性内涵的理解应当成为我们认识文学艺术审美性的前提,也应当作为审美意识形态论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朱光潜先生在谈美学研究方法的一篇文章里指出,研究美学不应从抽象的概念出发,力主应当从具体的现实生活出发。意在针砭从概念到概念的不良学风,语重心长,值得尊重。其中涉及我还没有发表的一篇文章《美的定义及解说》,受教之余,引起以下疑问,写出来再向朱先生请教。首先肯定:强调美学的研究方法,也同各门学科的研究方法一样,应当从具体实际出发而不应当从抽象概念出发,无疑是完全正确的。然而,是不是说美学这门“科学”,根本不需要、不可以有任何定义呢?我想朱先生的原意未必如此。也许不过是说:研究者在自己的研究过程中,不宜太性急了,不宜过早地把精力放在勉强求得什么是“美”之类抽象概括的定义上,而应当主要先去下工夫对现实生活中各种具体实际的审美现象、审美事实、审美经验,进行周密细致的深入观察、体验、研究、分析,从中总结出具有规律性的东西,达到足够确切的认识,最终才能找到(或逐渐  相似文献   

20.
在当代美学研究中,无论是后实践美学还是生命美学,都将人的生命过程作为重要的研究对象。本文认为,生命作为一种历时性的存在,要把握它的发展过程,就必须引入时间的框架对其进行规范。但是,从审美的角度看,美学意义上的时间是一种内经验时间,因为只有这样,它才可能对人的精神、情感生活具有描述功能。由此,本文将时间分为瞬间、凝滞、焦虑、崩溃等诸种形式,这其实正是将时间当成了描述人审美心理形式的一种尺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