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颠覆传统——《儒林外史》的解构主义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儒林外史》是一部具有解构主义特征的小说,颠覆传统是吴敬梓的创作宗旨之一。他经由对丁言志、聘娘等形象的塑造,颠覆了才子佳人小说的传统;经由对张铁臂、沈琼枝等形象的塑造,颠覆了豪侠小说的传统。对传统情节模式的解构,赋予小说鲜明的写实品格,表现了作者直面人生的悲剧精神  相似文献   

2.
余华小说对"父亲"形象的颠覆与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华是一位与时俱进而又风格多变的当代作家,他的先锋小说彻底摧毁了传统的父亲形象,对历史和现实的"父亲"进行了双重颠覆。随后,余华的创作观念和叙事风格出现了明显的变化,由先锋写作转向民间立场,回归历史与传统,关注底层人物的生命形式和生存状态,重新塑造正面的、充满温情的父亲形象,与笔下的"父亲"达成了消融和谅解。文章通过解读余华作品中的父亲形象,探究了其对父亲形象进行颠覆与重构的文化动因。  相似文献   

3.
古龙小说中叙事策略的极变表现在:从人物身份、侠客武功等"形象"的塑造实现了叙事权威;利用独特的干预叙事策略,使叙事者、被叙事者与读者关系交织,从而极具艺术张力;同时,对传统武侠模式进行颠覆,体现了过分追求"个体"完整性等现代意识。  相似文献   

4.
在海峡两岸女性小说中,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之后,出现了大量女强人形象。尽管海峡两岸政治、经济、文化不同,这些女强人形象性格各异,境遇有别,但她们都是对传统花木兰型女强人形象的突围和颠覆,她们敢于挑战传统道德规范和世俗偏见,勇于发展自我、塑造自我。与此同时,她们相似的人生困境也展现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不相协调的社会现实,真正的两性平等还远未实现。  相似文献   

5.
约翰·福尔斯是英国当代文坛上最重要的小说家之一,其代表作《法国中尉的女人》一问世,就获得了广大读者和文学评论界的好评,被誉为后现代小说永恒的经典。围绕着作者对作品中女主人公萨拉这一形象的精心塑造,不少评论家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探讨。本文运用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理论对小说文本进行具体分析,认为女主人公萨拉这一人物形象是对维多利亚时代传统女性形象的彻底颠覆,在萨拉反叛传统、自我放逐的背后,是其自我意识的不断增强和对男女平等、精神自由的不渝追求。  相似文献   

6.
超越与创新——简·奥斯汀小说中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8世纪后期的英国小说家多数是女性,她们作品中描写的也多是女性的情感和命运。这些小说家笔下的女性形象或是温柔顺从的天使,或是怪诞的疯子和魔鬼。简·奥斯汀勇于挑战传统的女性观,通过在其小说中塑造多元化的女性角色以及探讨她们所面对的问题,颠覆了传统刻板的女性形象,体现了其生态女性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7.
西方文坛演进到20世纪,没有哪位作家比卡夫卡更擅长和专注于塑造弱的人物形象。卡夫卡是弱的天才,也是弱者的代表,他把自己以恐惧为特征的内心直觉和体验演绎在小说中,并以富有"生存意识和处境意识"的个体叙事话语塑造了诸如K等经典的弱者形象,开创了独具特色的存在主义美学叙事。文章从对存在即人的本质的澄明,对世界矛盾性存在的敞开和对传统叙事美学的颠覆三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莫言是一个异类,他的小说创作颠覆了传统"正/反、好/坏、进步/落后"二元对立的人物书写模式。在他的笔下,好人不好,坏人不坏,人物呈现出复杂的生存状态,个性丰富且复杂多变。正面人物反写、反面人物正写,是莫言书写小说主人公形象的策略。这种书写,不仅反拨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传统主人公形象"高大全"的创作方法,而且颠覆了阅读想象和传统价值观。  相似文献   

9.
在《飞越疯人院》这部小说中,作者肯.凯西塑造和刻画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女性形象,一类是以"大护士"、哈丁的妻子、比利的母亲等为代表的强势"妖妇",另一类是"大护士"的助手小护士、麦克默菲的女性朋友等温顺"天使"。小说中女性形象并置,通过赋予强势"妖妇"话语权和行动权,通过剥夺温顺"天使"的话语权,肯.凯西颠覆了传统意义上的...  相似文献   

10.
长篇小说《高兴》是继《秦腔》之后,贾平凹小说创作的又一新高度。贾平凹小说塑造的农民形象经历了从旧式传统农民到新农民的变迁轨迹,在贾平凹小说《高兴》中塑造了异于传统农民的特质突出的新农民形象刘高兴,并赋予小说主人公以深刻的寓意。  相似文献   

11.
汉文小说的创作贯穿了朝鲜朝500年的历史,当时的文人士大夫在小说中塑造了大量的女性形象。从当时汉文小说的创作群来看,都是男性作家,这为男性目光中的女性形像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文本。深入解读小说文本中的女性形象可以发现,男性作家笔下女性形象构建的深层动因主要是对具有传统美德特质女性形象的恪守,对传统女性形象的写真以及难舍玉洁冰清。  相似文献   

12.
日本动漫中大量存在着中国传统文学的元素,它对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的改编,集传承与颠覆于一体。日本漫画版《封神演义》虽大尺度颠覆了中国古代同名原著小说,在情节布局、人物形象塑造及思想内涵等方面各有不同,但某种程度上又很好地传承了原著天马行空的丰富想象、游戏精神等内在神韵。日本动漫业运用的“戏仿”艺术手法,是对中国古典文化资源的一次“经典再生产”。  相似文献   

13.
张爱玲小说善于套用传统戏曲的命名、用语来营造小说气氛和氛围,或隐喻或颠覆或象征,借用传统资源.表达现代主题。小说题目、主题、人物塑造上都具有戏剧化倾向。戏剧元素的借用强化了叙事效果,人生如戏的认知,更突出了张爱玲作品的悲凉色彩。  相似文献   

14.
“天使”形象是典律文本中传统男性作家所创造的理想女性形象 ,它体现了父权制社会对女性的要求 ,即被边缘化的女性应心甘情愿地接受强加在她们身上的各种社会角色。“天使”的颠覆与女性形象的重构紧密联系在一起 ,成为女作家写作的首要目标。伴随着妇女解放运动的兴起与发展 ,女作家对“天使”形象的颠覆也经历了一个渐进的过程。在不同时期她们塑造不同的女性文本形象与之抗衡。澳大利亚女性主义文学创作揭示不同时期的女作家在颠覆“天使”形象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以及各自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5.
"阁楼上的疯女人"伯莎.梅森原本是小说《简·爱》里的一个毫不引人注目的人物,可是随着女性主义的发展,"她"却逐渐成了一个家喻户晓的名词,一个遭受父权制社会男性迫害的广大妇女的代名词。1964年,美国当代文坛巨匠索尔.贝娄一反传统男强/女弱的二元对立人物塑造模式,在他的小说《赫索格》中塑造了一个饱受女人欺压的"疯男人"形象。贝娄在小说中通过颠覆阁楼上的疯女人的故事灵巧机智地表达了他对美国六十年代女性主义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问题的焦虑和关注。他担心女性主义可能会走向人类社会的另一个极端,即用母权制社会取代父权制社会,从而反过来让女性压迫、统治男性。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阿特伍德小说中的女反派的分析,阐述了阿特伍德小说对传统哥特式小说女反派塑造范式的颠覆和发展,使阿特伍德把笔下的人物从传统的柔弱变得坚强,从被恶魔化到回归到正常人。并表现出比男人更强的生命力和创造性,指出了小说世界里构建一种新的互补性的和建构型的男女关系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7.
《觉醒》是美国著名女作家凯特.肖邦的代表作,该小说因其浓厚的女性意识而被推崇为美国女性文学的扛鼎之作。在描写女主人公艾德娜追求独立人格时,肖邦对童话故事《睡美人》的指涉和戏仿,颠覆了传统睡美人的形象,并以艾德娜的形象抨击了《睡美人》中所倡导的女性理念,赋予整部小说新的内涵。  相似文献   

18.
狄更斯在其第二部小说《雾都孤儿》和最后一部小说《我们共同的朋友》中,塑造了两个迥然不同的犹太人物形象——恶棍费金和绅士瑞亚先生。费金的肮脏丑陋、讨好巴结、吝啬贪婪以及残忍恶毒,与瑞亚的温和优雅、自尊坚定、追求平和以及同情友善形成了鲜明的反差。这种反差背后所反映的,一方面是英国社会对犹太人的盲目偏见所形成的集体无意识的反犹主义文学传统,以及丑化犹太人的典型模式;另一方面是作为人道主义作家的狄更斯刻意进行的犹太人形象颠覆,狄更斯为自己、也为整个犹太民族进行了正名。  相似文献   

19.
《使女的故事》是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一部女性视角的反乌托邦小说,它与传统反乌托邦小说既一脉相承又具有明显差异性,鲜明地体现了女性作家介入西方反乌托邦文学后,对其进行的颠覆与重构。本文将《使女的故事》置于反乌托邦文学传统之中,对比和考察它与传统反乌托邦小说代表作《一九八四》在女性话语、女性形象等方面所呈现出的关联与重构,进而探讨女性立场介入反乌托邦文学后所带来的发展与变化。  相似文献   

20.
美国影片《塞尔玛和路易斯》大胆颠覆了传统好莱坞以男性为中心的叙事模式,对两性的平等再现做出了积极探索。文章分析了该影片在塑造正面的女性形象方面的重大突破,并指出了这些正面形象对于改善女性对自我形象的认知,以及其他群体对妇女的看法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