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正> 厂长(经理)不等于企业家,终生以企业经营管理为职业的才算企业家。企业家不是官员、而是一种职业。 一个企业没有一个整体规划的设计者,没有一个方向明确、步伐坚实的决策者,没有一个把自己的声誉甚至生命完全和这个企业紧紧连在一起的经营者,这个企业就不可能稳步健康地发展。经济工作要靠苦心经营才能取得效益,没有一个连贯的责任者是不行的。  相似文献   

2.
国务院经济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吴敬琏在1983年东京大学的小宫隆教授提出的“中国经济中不存在企业”的命题时。曾经指出。企业(enterprise)这个词和工厂不同。有着创新的含义。企业家(entrepreneur)和企业家精神(entrepreneumhip)就是由此派生而来的。当前我国市场经济制度的发展正呼唤新一代企业家群的诞生。人们常说。商业竞争说到底是企业人才的竞争,甚至就是企业家之间的竞争。但是在计划经济制度下。既没有企业也没有企业家存在的余地。改革以来存在的双重体制。也使企业家的行为扭曲。因而现在我们有一批相当政治化的“企业家”,挥金如土的“企业家”,真正具有企业家创造精神和创造才能的经理人员,对于我们这个有着13亿人口的大国来说,却都是凤毛麟角。近来,我们可喜地看到,许多新兴公司正在高薪延聘企业经营人才,传统企业也开始注意这类人才的引进。这表明,日益激烈的竞争使企业对企业经营人才产生了更大的需求和更高的要求。而我国企业的许多经理人员,正怀着实现自己才能的炽烈愿望,努力提升自己的企业家素养。  相似文献   

3.
郎咸平 《经理人》2007,(5):58-58
我最近常常语出惊人地提醒父母对教育要有正确的观念:并不是读完本科,接受了高等教育就能证明有足够的能力,反而可能是没有创造力的人。  相似文献   

4.
企业家需要明白的是:放权其实就是一次无可奈何的交易,甩手也是一件迟早都要发生的事情,没有做不成的生意,只有谈不拢的价格  相似文献   

5.
这个阶段就像瓶子的颈部一样,是一个关口,再往上便是出口,但是如果没有找到正确的方向,就有可能一直被困在瓶颈处,我那时没想过放弃,因为我相信事在人为  相似文献   

6.
黎冲森 《经理人》2012,(6):74-75
因照顾或探望家里老人或病人而影响了一些工作,公司不但没有惩罚你,反而奖励你!你相信有这样的公司吗?  相似文献   

7.
减薪!裁员! 这是近段时间来和一些企业家聊天后总结出来的两个词。他们虽然都觉得,金融危机目前并没有对自己造成太大影响,之所以仍要减薪与裁员,是因为大家都在谈金融危机。  相似文献   

8.
王育琨 《经理人》2007,(8):52-56,58-60
中国企业家还没有找到灵魂和信仰,还没有进入自觉、自知、自信、自强、自胜这样周而复始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黄棒,四川方言。 在四川方言里,“黄棒”不是指黄色的木棒或铁棒,而是指对某一专业一窍不通,没有任何经验只知道胡整瞎搞的门外汉。  相似文献   

10.
马浩 《领导文萃》2011,(23):118-118
企业家没什么复杂和神秘的,想当个企业家无外乎两务:有没有梦想,能不能折腾。 只有梦想,不能折腾,容易患臆想症:或眼高手低,或有知无行,自欺欺人地游离于现实与梦想的中间地带,时而为不能达到彼岸而懊恼沮丧,时而为自己还拥有梦想这个事实本身而自命清高,颇觉得意与庆幸。  相似文献   

11.
写这篇文章,不是在哗众取宠,不是在“长他人志气,灭自己人威风”,不是在仇富,也不是在……而是向中国的企业主(我认为中国没有真正的企业家,所以用这个词来代替)们发出一个信号,是呼唤中国涌现出真正的企业家。  相似文献   

12.
伊铭 《经理人》2004,(5):90-92
投资没有统一的模式,有的用时间投资,有的用金钱投资,有的用观念投资。  相似文献   

13.
卢斐 《经理人》2010,(12):50-52
中国的商界,每年都没有缺少作秀的事件、雷人的话语、炒作的行动。一些企业家,通过其个人的某些言行,引发舆论的争议,强烈吸引公众眼球,给公众留下“博出位”的形象。  相似文献   

14.
很多企业的企业文化都没有鼓励沟通的内容。因此,企业的老板如果想打造一个优秀的团队,部门之间不会因为沟通不畅而内耗的话,就应努力在企业中营造一个良好的沟通氛围  相似文献   

15.
红谷传奇     
很多人都不理解牟德彬主动让贤的举动。在红谷最艰难时,牟德彬带领红谷人历尽艰辛杀出一条血路,可在红谷成功时却主动退后。这让平常人很难理解。关于他的让贤,众说纷纭,褒贬不一,有的说他大智若愚,有的说他傻,有的甚至说他是没有能力带领红谷走下去了,但也有许多赞赏和肯定。对于这些,牟德彬不闻不顾,依旧我行我素。这和一句经典语言很相似“走自己的路,让他人去说吧”。  相似文献   

16.
中原 《经营管理者》2004,(10):50-51
至少有四分之一的CEO没有做好退休的准备.他们不能接受自己不再是最高领导的现实.这种恐惧总困扰著他们,  相似文献   

17.
新收推荐     
高建华 《经理人》2007,(9):137-137
中国企业界的一个缩影,那就是普遍存在的对“战略”一词的误读。 很多企业家都把“想法”、“方向”或“目标”当成了战略,而没有真正理解战略的内涵!多少年来,不管大会小会,我们都喜欢讨论“干什么”,“应该干什么”,“要实现什么目标”,所有这些都只是想法,都是目标,都是追求。一直以来,我们很少听到大家讨论“如何做到”,如“用什么方法”、“按照什么流程”、“使用什么工具”等等。  相似文献   

18.
在职场中,一个人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并不在于自己怎么想或者别人怎么看,而是通过为他人(机构)的付出来体现的。公务员的价值在于为纳税人服务,教师的价值在于为人解惑释疑,企业家的价值在于以创新的作为提升社会生活质量,职业经理人的价值在于以智慧配置组织资源……所有这些,即使作为个体的人有千万种差异,我们还是有充分的理由认定性别不应该包括在内,从本质上看,职业的价值意义就是如此,只有能力、方法的不同,没有男女性别之分。  相似文献   

19.
<正> 中国有千千万万个企业,这是一个有巨大的企业家需求的市场。但是,目前我国企业家市场尚未真正形成。没有一个企业家市场,优秀企业家的经营行为就不能得到以货币为主要衡量尺度的评价,其中的优者不能升值,劣者不能被淘汰;没有市场,企业家就缺乏市场公平竞争和提高专业技能的压力和动力。因此,职业企业家队伍建设和企业家市场的形成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郎咸平 《领导文萃》2008,(24):121-124
诸葛亮这位成功CEO的故事只是告诉我们,如果没有正面对抗的实力,那就只能祈求上天给一点好运气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