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回顾百年奋斗历程,中国共产党在总结历史经验和评价自身历史的过程中,汲取继续前行的动力,形成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和《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三个重要的历史决议(以下简称《历史决议》)。虽然它们所提出的背景、要解决的问题以及发展前景有所不同,但都科学地评价重大历史事件,对统一全党思想和推动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在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之际,以三个《历史决议》为基石,深入研究“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这一重大历史课题,对于我们奋力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有着重要现实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2.
岳从欣 《中华魂》2011,(5):23-27
中国共产党是重视总结和运用历史经验的党。一部党的历史,就是不断在总结历史经验中开拓新道路的历史。1945年,中共六届七中全会通过《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系统地总结了党领导民主革命两次成功两次失败的经验,形成了毛泽东思想,指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系统地总结了建国以来党领导革命和建设的经验教训,标志着党在指导思想上完成了拨乱反正的任务,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奠定了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3.
田心铭 《中华魂》2014,(15):15-20
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30多年来经受住了社会实践的检验。尤其是由《决议》论定的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评价,对新时期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发挥了不可估量的巨大作用。在数十年来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激烈的意识形态斗争中,《决议》已经成为一些企图否定党的历史、否定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人不可逾越的屏障。邓小平最早提出写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并且主持了《决议》的起草工作。《邓小平文选》中《对起草〈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意见》一文,收入了从1980年3月到1981年6月关于决议的九次谈话的节录。除这九次外,《邓小平年谱(1975—1992)》记录的这期间邓小平关于《决议》的谈话,还有多次(如1980年6月9日、8月10日,1981年3月7日、3月9日)。此外,邓小平这一时期还多次在其他场合谈到如何认识党的历史、如何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问题。实践证明,邓小平领导我们党制定这个高举起毛泽东思想旗帜的《决议》,是他的一项伟大历史功绩,对新时期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应该深入学习、认真研究邓小平主持制定《决议》的思想和实践。  相似文献   

4.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和发表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决议》回顾了我们党六十年来的战斗历程,总结了建国三十二年党的基本经验,实事求是地分析和评价了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科学地阐明了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并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指明了我们前进的方向。《决议》既是一个伟大的历史文献,又是一篇光辉的科学著作,为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增添了新的财富。  相似文献   

5.
<正> 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这个《决议》回顾了党的六十年的战斗历程,实事求是地评价了毛泽东同志和毛泽东思想在中国革命中的历史地位,恰如其分地评价了建国以来的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总结了三十二年来党的基本经验,进一步指明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前进方向。《决议》是我们党历史上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文件,是团结全党和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强大思想武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是一个具有拨乱反正、继往开来的重要历史文献。这个决议,回顾了党的六十年战斗历程,总结了建国以来三十二年党的基本经验,实事求是地评价了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分析了这些事件的指导思想的正确与错误,以及产生这些事件的主观与客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作指南,实事求是地总结了建国以来我们党的基本经验和教训,科学地阐明了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进一步指明了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道路。《决议》充满了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观点,听起来使人信服,学起来使人信心百倍。这是中国共产党正确运用辩证唯物  相似文献   

8.
针对当前社会上存在的关于毛泽东同志历史地位评价问题上的一些错误观点,从理论和实践、历史和现实诸方面再次进行论证,说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做出的评价,是正确的,经得起历史检验。  相似文献   

9.
《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研究,近10年学界有一批理论成果。这些理论成果分别从《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形成过程研究、党内重要人物与之关系研究、版本研究、与党史学关系的研究以及它与《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比较研究等五个方面进行概括、总结,并且提出今后研究的展望。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制定历史决议深入总结历史经验,是中国共产党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的重要体现,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理想信念的重要方式。党在百年奋斗征程中曾制定过三个历史决议,它们都结合当时历史条件有效地维护和坚定了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第一个历史决议即1945年4月党的六届七中全会通过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纠正了党内三次"左"倾路线错误,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路线,维护和坚定了共产党人革命斗争的理想信念;第二个历史决议即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纠正了"文化大革命"和毛泽东晚年的错误,但同时维护了毛泽东同志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使共产党人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把理想信念建立在更加科学的基础上;第三个历史决议即2021年11月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全面概括了党百年奋斗的重大成就,深刻总结了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在新时代坚定了中国共产党人走向新征程的理想信念。  相似文献   

11.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它全面恢复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的本真精神;被确定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历史起点;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开启了改革开放新时期。  相似文献   

12.
考察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历史背景,有三种不同的时间距离:近视、中视和远视。近视是对中国共产党的十八大以来近几年历史的近距离考察;中视是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35年历史的中距离考察;远视是对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64年历史的远距离考察。透过三种历史焦距的镜头,可以多面聚焦和深入观察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历史背景,进而增强对其历史地位和作用的深刻认识。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同志对《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形成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决议》体现了他对祖国对人民对党的高度责任感 ,表现出他伟大的人格力量、高超的政治智慧和深遂的历史眼光。《决议》开创了我们党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进程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阶段 ;《决议》为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指明了正确方向 ;《决议》为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决议》的巨大价值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4.
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一项根本政治制度 ,是中国共产党一贯坚持的政治原则。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对人民民主专政政权的组织形式、政党制度、区域自治、国家中央和地方政权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改革 ,从理论与实践上发展了党人民民主专政的思想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史上的一个界碑。改革是一场革命,又是一场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20年来,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在农村和城市进行了广泛而深刻的改革,经过起步、展开和深化三个阶段,不仅取得了巨大的历史性成就,而且创造了极为丰富的改革经验  相似文献   

16.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持续推进国家制度建设的历程,就是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下不断进行制度创新的过程。这一历史进程分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制度的最初探索(新中国成立-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开创和确立(十一届三中全会-十八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成熟和定型三个时期(十八大以来)。这是一个前后相继、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过程,本质上都是党领导人民对社会主义制度的理论和实践探索。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社会主义制度史上的历史飞跃;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成熟定型将是制度建设史上又一次新的飞跃。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开创性研究和系统性解决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问题,全面概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科学描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图谱",系统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理论,标志着我们党对国家制度建设的认识和实践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17.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历史转折的会议。在这次会议前后,邓小平对苏联模式做了多次重要论述,从多视角、多层面对苏联模式进行了反思。这对中共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纵揽百年党史,对党奋斗百年的重大成就进行了系统梳理,明确指出党领导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也极大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鼓舞了全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实现了一穷二白、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大步迈进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飞跃;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推进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在十九大"八个明确"基础上,用"十个明确"进一步概括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涵,明确指出这一思想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重点从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全面从严治党、经济建设、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等13个方面对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进行了系统权威阐述;强调要深刻认识"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以实际行动做到"两个维护"。全会从人民命运、开辟道路、理论指引、影响世界、锻造自己五个维度概括了大党百年奋斗的意义,着眼民族复兴伟业,深刻总结百年大党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至上、坚持理论创新等十条宝贵经验。五大意义和十个坚持的经验来自党的百年奋斗,尤其是对经验的总结简单明了,有利于我们在前进道路上继续坚持并予以丰富拓展。全会还对走好新时代的赶考路提出明确要求,强调要保持历史自信、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坚持敢于斗争、继续自我革命。这次会议恰逢党的百年,站在开启第二个百年奋斗的新起点,回顾历程、梳理成就、总结经验、远观未来,必将能够统一全党思想、统一全党步骤,把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团结起来,为召开党的二十大做好准备,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注入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