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体育不仅能强身健体,还能教会孩子怎么去面对困难、怎么找到战胜困难的方法。从7岁起,我家二宝便开始了体操训练。那么多的体育运动,我为什么非要让二宝主攻体操?说来话长。记得幼年时,我看过一部外国电影《勇敢的人们》。整个电影情节我一概忘掉,只有一个大大的特写镜头,  相似文献   

2.
关于奥运的电影,留存在记忆深处的有两部——英国电影《火的战车》与匈牙利电影《荣耀之子》。人们常说奥运是纯体育盛事,与政治无涉,这种说法或许只能算作希望与梦想。事实上,奥运从来不曾游离于政治,奥运竞技成绩寄托了每个国家的荣誉与诉求,而奥运史上的某些动人章节,更是映照了人类追求自由与光明的步履。  相似文献   

3.
娱乐圈一向以大众和市场为重,2003 年依旧如此。所以我们在2003年看到的电影,无论是国外引进的大片,还是国内生产的,或者中外合资的,大都是些情节简单,故事性强,让人心身放松的那种。当然,也有一些主旋律的电影和探索性电影,不过在整个市场中所占的分量不大。2003年国内公映的主要电影有:《绿茶》、《武士》、《哈利·波特与密室》,《我的美丽乡愁》、《周渔的火车》、《情归阿拉巴马》、《百年好合》、《老鼠爱上猫》、《芬妮  相似文献   

4.
最近看了一个电影,心情挺愉快,说来大家听听吧。好像大家都不觉得《偷拐抢骗》(Snatch)好,真系唔知点解(不知为什么)?我真的觉得这个电影很过瘾。麦当娜的老公拍的片子,看完这个电影你就明白为什么他能把这个全世界最 NB 的女人搞掂。专家说盖瑞奇的这部《偷拐抢骗》就是在重复他之前的《两支大烟枪》而已,我也没什么话好说。但不一定重复就有什么不好。我看过《两支大烟枪》,但看《偷拐抢骗》仍然快感无穷。而且有了前一邮垫底,后面这个就看得更开心。  相似文献   

5.
好久没到电影院去看电影了,要不是教师节学校赠票,我是不会自找麻烦去电影院看《夜宴》的。这里有必要向冯导道歉,我看《夜宴》,不是因为它有多大魅力,而是想为我的教学增加一个最新的例子。  相似文献   

6.
严伟 《公关世界》2010,(9):32-32
最早认识庐山,要追溯到上影厂拍的电影《庐山恋》。电影故事已封存,却忘情不了庐山那秀美的风光和张瑜一套又一套的时装。这是我少年时极为向往的。直到读大学,非要上庐山一次,去经历期待已久的那份浪漫。电影总是给人制造梦想,所以许多人把电影说成是梦工厂。真实的庐山给了我另一个真实,却带给我一个惊喜,没想到,在庐山还可以重温一次《庐山恋》,轻轻抚摸少年的记忆,真的很美好。我想《庐山恋》大概是电影史上播映次数最多、历时最长的电影了吧。  相似文献   

7.
杨猎 《女性大世界》2004,(7):161-161
有那么一天下午,我决定看看《21克》了,我一直想看来着,因为它是伊纳里多的电影,他的电影总给你留下惨痛的观影记忆,让你好几天都在浑浑噩噩中度过,比如他的《爱情是狗娘》,那些不断的撞车发出的巨大轰鸣让你概叹世事无常。  相似文献   

8.
《小时代2》来了.我不期盼,不欢迎,也不排斥. 这原本就是无所谓的事情. 生活需要娱乐,无论是电影,还是话题人物,都给这个社会提供了谈资、发泄的机会、思索的角度. 我下载过《小时代1》的电影,在线阅渎了小说的部分章节,最近在影院团购观摩《小时代2》的电影.看《小时代》,是抱着敬业精神去的.我是少年儿童出版从业人员,了解一下"青春风向"是本职工作,不然和读者聊什么,都不在一个感官世界里.  相似文献   

9.
成事在人     
刚刚看了一部电影,香港的译名是《不败雄心》,台湾则是《不倒的勇者》,而在大陆就译为《成事在人》。一部电影三个名字,但意思明显相近,都反映了电影主人公经过一番坚韧的努力而终获成功的故事。然而,电影的情节让我深受感动的,却不是那坚韧与成功,而是橄榄球及橄榄球队如何把涣散、敌对的民心团结起来。  相似文献   

10.
魔幻布拉格     
王星 《现代交际》2005,(3):54-57
很多很多年以前,有一部根据《好兵帅克》改编的黑白电影,至今它留给我最深的印象是:那是一部鬼片。我没记住电影里别的情节,只记住了火车奔驰的声音,然后就是一个老酒鬼在絮絮叨叨地讲述一个鬼故事。  相似文献   

11.
有一种电影的传播就像传销,每个人都狂热地发展下线,于是它的影迷数便呈几何级增长,最终这部电影便被奉为经典。比如《大话西游》。比如《肖申克的救赎》,比如我将要谈到的《记忆迷局》(Memento,又译《记忆碎片》)。我第一次成为“下线”是一位朋友向我隆重推荐《肖申克的救赎》。我看完后那个爽,见人就想发展他成为我的下线。可是很令我沮丧,几乎所有的人都看过这邮电影,我是位列于金字塔最底部的下线,这个事实表明我是个不折不扣的菜鸟。  相似文献   

12.
无厘头之死     
出于对《大话西游》的尊重,在众多的贺岁电影中,我选择去电影院观看的只有《情癫大圣》这一部。黑暗的影院中观众的笑声此起彼伏,我的心却在慢慢变凉。没想到就是这样一部超级烂片,一周票房居然还超过了2000万。我想那些和我一样喜欢周星驰、喜欢电影《大话西游》的朋友,在走出  相似文献   

13.
李仲 《老人世界》2020,(3):27-27
多年以前,透过电影这个窗口,我看到了多彩的世界,丰盈了内心,甚至影响了人生。上世纪70年代初,能看到的电影不多,《地道战》《地雷战》《奇袭》,还有几个样板戏等,都反复看过多遍,但每次放映时依然能够吸引我们乐此不疲地前往。偶尔赶上放映阿尔巴尼亚电影和朝鲜电影,那更是满城轰动,一票难求。记得放映朝鲜电影《卖花姑娘》的时候,由于票源紧张,人人都广撒关系网,我家托人买到四张票,还不是一天的。  相似文献   

14.
大片气质     
从没见过哪部电影像《赤壁》这样"触目惊心"的,豆瓣上,刚上映两天的电影竟然就有两百多条评论,首页更是创纪录的被《赤壁》的评论淹没。纵观这些评论,多是调侃讽刺,经过众标题党的强制教育,我便也无法避  相似文献   

15.
1998年第一期《大众电影》刊名由郭沫若题写的行书改为正楷字。字体更换后,《大众电影》编辑部的电话铃声不断,有些读者则情绪激动地声明,如不恢复原刊名字体便不再订阅。结果,从第三期开始,《大众电影》便顺应“上帝”心愿,仍沿用郭老的墨宝。说来也是,那天我到文化馆浏览杂志,想看看《大众电影》,好半天找不  相似文献   

16.
大年初一的五个馒头八岁那年,因为一部《少林寺》的电影,我执意去了少林寺学武术,最大的梦想是拍电影。六年以后,我十四岁,是个会打拳、练醉剑,身子骨结实的少年了。那年底我决定去北京实现我的电影梦。  相似文献   

17.
正《小苹果》作为筷子兄弟的电影作品《老男孩之猛龙过江》的主题曲,是片方宣传电影的先行军。《小苹果》的走红自然跟片方的大力宣传有关,这也是客观因素。但是除此之外,当我们研究这首歌曲在社会化媒体的走红的"秘密"时,我们能够找到一些更加重要的线索,或者是关键因素。最近,筷子兄弟电影歌曲《小苹果》火爆网络,甚至朋友之间聊天时也会有人不自觉的代入"你是我的小呀小苹果"这样的字眼。每个流行歌曲大火背后都有其走红  相似文献   

18.
正电影《上甘岭》中的主题曲《我的祖国》人们耳熟能详。可许多人并不知道,这首优美、开阔、充满着阳刚之气的曲子,在创作过程中渗透着中国音乐工作者怎样的艰辛。20世纪50年代,刘炽在电影音乐创作中耕耘出一片天地。1956年,著名电影导演沙蒙拍摄电影《上甘岭》,请刘炽作曲。沙蒙是个十分严肃、严谨的导演,他对刘炽的作曲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罗西 《老年人》2013,(8):31-31
光阴弄疼了我,命运请温柔些。电影《致青春》《中国合伙人》的热映,反映不少人内心对"光阴没有故事"的无奈,更感慨岁月的粗粝无情,很多人喊疼。我热爱自由,所以命运不会让我过安稳的日子;我生来忧郁,所以命运不会给我热闹的快乐。我别无选择,命运也从不对我有些许慷慨。很多时候,失落感是因为岁月没有给我太  相似文献   

20.
郝炜 《中外书摘》2000,(1):91-95
我最初给这篇小说起的名字叫《老黄在1999》,一个朋友看了后建议我立刻改掉。他的理由是,这个名字容易让人联想到“1999大劫难”什么的。更主要的是,这个名字有套用前苏联电影《列宁在1918》之嫌。事实上,那部影片还真与我的小说主人公老黄有些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