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2004年10月29日,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宣布人民币存、贷款利率同步上调。一年期存款利率由现行的1.98%提高到2.25%,上调了0.27个百分点;一年期贷款利率也上调0.27个百分点,由现行的5.31%提高到5.58%。除活期和3个月存款利率保持不变,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利率都相应调整,中长期上调幅度大于短期。这是中国人民银行自1996年9年来第一次加息,也是此前连续8次降息后的一大转折。  相似文献   

2.
2004年10月29日,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宣布人民币存、贷款利率同步上调.一年期存款利率由现行的1.98%提高到225%,上调了0.27个百分点;一年期贷款利率也上调0.27个百分点,由现行的5.31%提高到5.58%.除活期和3个月存款利率保持不变,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利率都相应调整,中长期上调幅度大于短期.这是中国人民银行自1996年9年来第一次加息,也是此前连续8次降息后的一大转折.  相似文献   

3.
2004年10月29日,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宣布人民币存、贷款利率同步上调。一年期存款利率由现行的1.98%提高到2.25%,上调了0.27个百分点;一年期贷款利率也上调0.27个百分点,由现行的5.31%提高到5.58%。除活期和3个月存款利率保持不变,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利率都相应调整.中长期上调幅度大于短期。这是中国人民银行自1996年9年来第一次加息。也是此前连续8次降息后的一大转折。  相似文献   

4.
2011年2月,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从2011年2月9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0.25个百分点。时隔不足两个月,中国人民银行再次宣布:自2011年4月6日起,再次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北京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中心主任曹凤岐表示,这虽然在短期内对股市不利,影响市场信心,但长期看有利于市场  相似文献   

5.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11年4月21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央行年内第四次上调存准率,释出从紧信号。(据4月18日《人民日报》)  相似文献   

6.
不久前,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06年4月28日起把我国商业银行贷款利率调高0.27个百分点,随后各商业银行对此前已签订的正在履行中的贷款合同利率也进行了调整.  相似文献   

7.
小新 《老年世界》2006,(3):25-25
首先,零存整取的收益低于多单整存。2004年10月29日加息之后,整存整取一年期的利率由1.98%上调到了2.25%,而一年期零存整取的年利率没有调整,仍为1.71%。多张整存整取存单的存储方式虽然与零存整取相同,  相似文献   

8.
数字     
0.27% 从今年10月29日起,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和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分别上调0.27%,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利率也相应调整。其中直接关系到居民的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5年以下和5年以上的均上浮了0.18%,由原来的3.60%到3.78%、4.05%到4.23%,自营性个人住房贷款5年以下和5年以上的分别由4.77%到4.95%以及5.04%到5.31%。因为这是中央银行九年来的第一次加息,因而备受关注。  相似文献   

9.
《老年人》2008,(1):11-11
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从2007年12月25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这是央行在2007年内第十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由此将执行14.5%的存款准备金率标准,创下近年来的历史新高。央行指出,此次上调是为了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从紧货币政策要求,加强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抑制货币信贷过快增长。  相似文献   

10.
很多人认为银行储蓄存款利率上调后,不管定期储蓄存款存了多长时间,只要在提前支取后进行转存都是合算的。其实,人们的这种认识是完全错误的,储蓄存款利率上调,要根据所选择的定期储蓄存款储种,  相似文献   

11.
不久前,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06年4月28日起把我国商业银行贷款利率调高0.27个百分点,随后各商业银行对此前已签订的正在履行中的贷款合同利率也进行了调整。4月24日有报道称,中国建设银行正在酝酿适度下调存款利率,据悉,央行已经允许建行进行试点。降低存款利率,是为了刺激消费;提高贷款利率,是为使投资成本增大,以控制建设规模和房地产市场。决策者的用意是值得肯定的,但同样用意的前次利率调整执行之后的客观效果却不甚明显,并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因此,此次利率调整引起了一些异议。人民银行作为国家金融管理机关,有权力根据国家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2.
振华 《老人天地》2014,(3):40-40
随着利率市场化不断推进,北京、广州等地股份制银行最近纷纷上调长期存款利率,一部分城商行也将存款利率调至最高上限,面对各种存款品种,如何选择适合的也是一门不小的学问。  相似文献   

13.
经济迷雾     
提准备金利率还是加息?背景:6月8日,央行上调准备金利率一个百分点,被外界解读为货币紧缩的又一个重要信号。但相伴而来的,是股市的大幅下挫。不仅如此,各经济学者在提准备金利率和加息的问题上也观点相  相似文献   

14.
由于美国次贷危机的扩展,全球金融市场尤其是资本市场自今年8月份之后不断遭遇重创,而且其受伤程度也是上个世纪80年代末以来所罕见。也正是如此,其赖以生存的最重要根基——投资者信心由此受到极大的损害。为了唤回市场人气,从利率到汇率,从注资到融资,全球主要国家中央银行和商业金融机构展开了历史上空前的救市行动,而且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至今还在持续着。  相似文献   

15.
随着存款利率的再度上调、股市风险的加大,储蓄存款再度成为了广大中老年朋友的首选理财方式。  相似文献   

16.
住房储蓄制度:德国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央行已经两次调整贷款利率了。商业银行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已升至6.48% (5年以下)、6.84%(5年以上),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也提高到4.14%(5年以下)、4.59%(5年以上)。利率提高意味还款负担加重,贷款者纷纷以“房奴”自称,哀叹有加却无可奈何。与此同时,全国各地房价普遍上涨,部分城市房价“飙升”,一般工薪家庭面对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的楼房也只能  相似文献   

17.
刘翔宇 《安家》2005,(4):56-57
房贷新政 伴随着2004年房地产业界的许多大事的发生以及岁尾甚嚣尘上的泡沫论,房地产成为全民关注的一个"危险的行业",仿佛一颗随时可能爆炸的定时炸弹.作为中国经济基石的房地产业的未来发展,被今年两会的议事日程广泛关注.面对着明显过热的中国楼市,央行果断采取调高住房贷款利率的措施,即将现行的住房贷款优惠利率回归到同期贷款利率水平,实行下限管理;对房地产价格上涨过快城市或地区,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可由现行的20%提高到30%.这被外界称为对付楼市过热的"狠招",显示了金融领域对房地产调控的开始.  相似文献   

18.
金融政策"松绑",房贷细则"难产" 中国人民银行于10月22日发布房贷新政,主要内容是对居民首次购买普通自住房和改善性普通自住房的贷款要求,金融机构可在贷款利率和首付款比例上按优惠条件给予支持.  相似文献   

19.
国务院日前决定按照10%的标准上调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这已经是连续第9年上调企业养老金。此次上调之后,企业退休人员平均每月养老金将突破1800元。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水平经过“九连涨”之后,已从2005年的月人均700元提升到今年的接近1900元。尽管未考虑通胀因素的名义上涨幅度不小,但由于筹资机制和替代率不同,据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工资福利研究室主任何凤秋说,经过几次调整,城市企业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仍不到公务员养老金的50名。  相似文献   

20.
房贷新政出台 9月27日晚,央行、中国银监会共同发布通知,要求严格住房消费贷款管理,对已利用贷款购买住房、又申请购买第二套(含)以上住房的,贷款首付款比例不得低于40%,贷款利率不得低于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同期同档次基准利率的1.1倍。对于目前普遍存在的开发商囤积土地、同积房源的投机行为,银监会也将重拳出击,从信贷的角度加以规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