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趣"是中国古代文学、艺术批评的重要范畴之一,明清小说诸家评点以"趣"评点小说,丰富了"趣"范畴的内涵。小说评点中的"趣"与处于社会关系中的人密切相关,可以从两个层面理解:以愉悦心理为基础,对情景再现的生动如画、人物形象表现的传神灵妙以及情感表现的放任自然;文本因艺术技巧的使用而产生的谐趣化的风致与情味。小说评点中的"趣"范畴具有主观性,与审美主体的内心体悟相关。  相似文献   

2.
张竹坡在《金瓶梅》评点的中“情理”范畴及其在小说批评史上的地位崔晓西在张竹坡的《金瓶梅》评点中,“情理”这概念在总评、回评和夹评中多次出现,它实际上被当作一个理论范畴使用。为了更全面、准确地把握张竹坡的小说理论,有必要对他使用的这一范畴作一番辨析。竹...  相似文献   

3.
张竹坡与文龙就吴月娘、孟玉楼、庞春梅三个人物形象的驳难,寄寓彼此对时世的慨叹,灌注各自的主体精神.在小说评点学史上,张竹坡、文龙都自觉地探讨小说评点的艺术规律,促进小说评点学的自我发展.张竹坡曲笔写意,又能自出心思;文龙有意避免运用反讽,注重对文本的探讨.考究张竹坡、文龙二人的小说评点话语歧异,对反讽文法的参透程度当为影响二人评点话语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小说评点派论“叙事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国古代小说评点派的评点文字中,对叙事视角的研究尚处于不甚全面、不甚深入的阶段.但小说创作的实践却又的的确确存在一个"叙事视角"的问题.中国古代小说的许多作品,尤其是那些优秀之作,在叙事视角方面可谓别出心裁.中国古代小说评点派的批评家们,也对这些体现作者匠心之处进行了切中肯綮的评价.有的批评者还借此发表了自己对小说写作艺术的一些很有见地的看法.所有这些,都是值得我们重视并值得我们研究的.  相似文献   

5.
"趣"是我国古代文论的重要审美范畴,它在明代文论视野中首次得到多视域展开,表现为在诗论中得到进一步拓展和深化;在曲论、词论及小说理论中也得到运用或阐说.这标示出了"趣"作为我国古代文论审美范畴的盛兴.  相似文献   

6.
"家族相似"在认知语言学"范畴化"理论中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概念,对于系统解释范畴内部的"原型效应"、多义范畴的结构和扩展方式以及语言本身的范畴化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家族相似说"颠覆了范畴本质的"共相说",是对经典范畴观的一次革命,深化了我们对于范畴本质和语言本质的认识.虽然"家族相似说"自身也存在严重的问题,即混淆了共相与本质,进而认为范畴无本质,但这并不能消减它对范畴化研究所显示的重大的启迪性意义.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代小说作家很早就掌握了"虚"与"实"、"真"与"幻"之间的辩证关系,许多著名的小说作家都非常善于运用虚实相问、真幻相生的叙事方法,而不少评点者也能准确而深刻地指出真实与虚幻之间的辩证关系,并做出符合实际的评价.  相似文献   

8.
"世界"范畴在海德格尔整个思想中有其逐渐演变的一个过程,而海德格尔也正是通过论述用具对世界的"揭示",艺术对世界的"解蔽",物对世界的"聚集"和现代技术对世界的"促逼"等四个方面展现了这一逻辑演变,从而显示"世界"这一范畴在其思想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原型理论和家族相似性理论虽然揭示了语言范畴的基本认知特性,但是对反义同词问题、范畴的扩展性问题和范畴的"不可言说"性问题并没有作出合理的解释.文中提出"范畴容忍度"的概念,并尝试用它来解释以上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10.
心理学是一门缺乏"范式"的学科,但它内部却存在着许多对"范畴",其中的一对就是:实证主义方法论和现象学方法论.范畴有两个明显的特征,一是导向性,另一个是对立统一性.作为一对范畴的心理学的两大方法论也不可避免地体现了这两个特征.  相似文献   

11.
词汇语义研究中的范畴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畴,原本是一个表示类别、种类的哲学术语,但也常用于语言学领域,如词类范畴、语义范畴、语法范畴等。词汇语义研究中的范畴观的核心是词义范畴,词义范畴跟义类、语义格本质不同但有一定关联;词义范畴包括层级不同的各种类型;词义范畴一般表现在义位搭配中,通常可以从词典释义中观察到;搭配的选择性表明词义范畴存在类型对立,"人"和"动物"范畴的对立在语言中是典型而普遍的范畴对立。  相似文献   

12.
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无论传统现实主义小说所关注的"现实"范畴,还是思索小说所关注的"可能"范畴,都体现了一种高度的艺术真实。本文从三方面进行论述:文学能穿透现实观念的束缚;艺术真实之真在于给现实生活以启示;文学艺术中的虚构,是生活真实的完善者,而非对立者。  相似文献   

13.
以范畴"old man"为案例来诠释从原型范畴理论视角下范畴化"old man"这一自然现象的优势并演绎其动态范畴化过程。通过研究得出成员old man涵括最多的典型特征,为该范畴原型。以该原型为参照点范畴化内部结构,成员ma-turea、dult隶属性最低,为边缘成员。  相似文献   

14.
"灵"作为较原始而又富有生机的中国古典美学范畴之一,源自古老的巫文化信仰,经历长期的历史嬗变,衍生出性灵、灵通、灵活、灵机、趣灵等审美内涵,为中国历代文人学者广泛使用,在诗话、评点、画论等中国传统艺术批评领域中频繁出现。古典美学领域中的"灵"具有神秘性、情感性、褒义性等多重文化特征,它超越了时空的距离,体现了中国文人的生命追求和诗性智慧。  相似文献   

15.
金圣叹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大家,除了对小说、戏曲评点外,他还批解过唐诗.金圣叹对唐诗的批评展现出独特的理论视野:开创分解批评理论;继承发展前代的"情景交融"说;重视虚字的艺术.  相似文献   

16.
用动词形态来表示说话人的信息来源,被称为传据范畴,这是一种重要的语法现象.本文对撒拉语动词的传据范畴进行了梳理,分析了撒拉语中存在的动词传据范畴的二元对立现象.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统的史书写作以及明代的野史观对金圣叹的小说评点有着重要的影响。他在评点中除了不自觉地将《水浒传》作为史书来看待,还引入史学笔法,由此产生的对《水浒传》以及宋江诸人形象的新价值取向,无疑使中国传统小说人物批评有了新的发展;同时其在评点修改《水浒传》时是在多数虚构的情况下,试图用史笔来对虚构小说进行修改,但又不过分囿于史书的框架,这无疑是中国小说创作与评点的一大进步。    相似文献   

18.
对立统一学说是辩证法的核心.在如何说明和发挥这个"核心"的问题上,一方面先后出现了用存在缺陷的"一分为二"命题和失范的"一分为三"命题的来表述对立统一学说的问题;另一方面,人们长期以来对对立统一学说只停留于狭义的认识水平上,忽视了对立两极之间的"中介"在统一物内的应有地位和作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曾提出过但没有详细地考察的"中介"范畴正在被人们普遍接受和得到确立.我们要明确地把"中介"范畴引入对立统一学说,把狭义对立统一学说提升为广义对立统一学说.  相似文献   

19.
关于曹操,有的史学家只赞其“雄”,否认其“奸”,甚至赋予他“高、大、完、美”的英雄形象;有的戏剧家则把他贬得一无是处,打扮成个粉脸大奸臣。这两个曹操都非真曹操。毛宗岗评点的曹操,倒是接近历史的曹操,他虽似真非真,假也非假。说它似真非真,是因“毛评”是对小说里的曹操进行了高度的艺术概括,跟历史上曹操的事迹不尽相同;说它假也非假,是因“毛评”抓住了历史上曹操其人的本质揭开其奸和雄的两面性,故能把这个“古今来奸雄第一人”评点得活灵活现,他不仅具有高度的典型意义,也具有历史的真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物"是古代文论的核心范畴,在古代文论建构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文心雕龙》是古代最重视"物"范畴的文论著作,全书有二十篇文章运用"物"范畴阐释其理论观点。《文心雕龙》的"物"范畴涉及创作发生论、艺术想象论、艺术表现论等多方面理论,对其展开研究是把握古代文论"物"范畴丰富内涵的一把钥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