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中国的学校,都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各方面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也是我们制定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学生教育规格要求的依据.结合我校师范性的特点和培养目标即为社会主义农村教育和农村文化,科技,经济的发展培养合格的切中教师.那么,我校德育规格的要求就必须反映教育方针,师范性和为农村服务这三方  相似文献   

2.
我国教育方针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趋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英 《天府新论》2004,(Z2):298-300
教育方针是国家根据政治、经济的要求,为实现教育目的所规定的教育的任务、培养人才的目标及途径.从过去的教育方针我们可以看到历史的局限性,现在的教育方针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精神,而教育方针的未来发展趋势是大家共同关注的.  相似文献   

3.
教育方针是国家根据政治、经济的要求 ,为实现教育目的所规定的教育的任务、培养人才的目标及途径。从过去的教育方针我们可以看到历史的局限性 ,现在的教育方针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精神 ,而教育方针的未来发展趋势是大家共同关注的。  相似文献   

4.
在贯彻全面发展教育方针的过程中,首先要清楚把握全面发展的内涵。必须理解并尊重受教育者个体之间与个体内部诸要素之间的差异性,必须考虑到全面发展的阶段性和可持续发展性。  相似文献   

5.
试谈拓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思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宜结合工作实际 ,运用邓小平关于初级阶段理论 ,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和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坚持效率优先论和“两点论”。这对于高校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新中国建立五十余年来 ,先后于上个世纪 6 0年代初和 90年代中明令公布过两个在内容和构型方面既一脉相承又有所区别、具有典型代表性和时代特征的教育方针。其共通之处在于 ,它们均由教育的总体目标、具体目标和实施途径三要素所构成 ,并且都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和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 ;其差异之处在于 ,前一个教育方针提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和培养劳动者 ,后一个教育方针提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和培养建设者与接班人 ;其不足之处在于 ,内容庞杂、结构陈旧、语言繁复、逻辑关系混乱 ,而邓小平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 ,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的题词则可以避免其不足 ,因而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五条关于教育方针的表述 ,以立法形式将“三个面向”厘定为我国新世纪的教育方针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20世纪中国教育方针的百年之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天平 《学术研究》2002,6(12):101-105
作为与中央集权型教育管理体制相辅的教育方针,集中体现了不同历史时期国家的教育意志及其关于教育发展的总方向、总目标、总纲领、总政策和总原则。20世纪的中国,经历了清朝政府、民国政府、共和国政府三个不同性质的政权形式及其所颁布的五块界碑式的教育方针。其中,前清和民国称为教育宗旨,新中国改称教育方针,其概念的运演走过了由简单到宏富、由抽象到具体的百年旅程。  相似文献   

8.
教育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根本事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包含“两种生产”的“社会生产”原理,是“以人为本”所据的重要原理。两种生产的生产方式的互动,促进了社会发展。其中人的生产是第一性的。教育是人的生产的重要部分,没有教育便没有人类文明的产生和传承。这是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的教育事业论。它与“以资为本”的教育产业论有本质区别。建国之初制定的促进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是正确的。我们应坚持党的教育方针、以人为本为和谐社会作应有贡献,提出四点意见。  相似文献   

9.
早在一九五七年,毛泽东同志就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当时,被认为是对党的教育方针的最早最权威的表述,一直成为我们教育工作的指南。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决议,认真总结了历史经验,明确地提出:“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共产主义道德教育人民和青年,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又红又专,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  相似文献   

10.
毛主席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指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1957年6月周恩来总理在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也说:“我们今后的教育方针,应该是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身体健康的劳动者”。毛主席和周总理所指示的这个方针是一个社会主义的教育方针,特别由于它把培养劳动者这一  相似文献   

11.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三个代表"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这一命题的提出,为二十一世纪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方向。在新世纪,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要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方针,这是对邓小平提出的"三个面向"的继承和发展;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要坚持努力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这一目标,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具体实践。  相似文献   

12.
中外德育模式与德育方法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德育实行的是"德目主义"的模式,西方国家主要是实行全面主义的德育模式.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文化全球化趋势增强,德育问题也更趋复杂,又发展了混合德育模式.从德目主义到全面主义再到混合德育模式的发展过程,在扬弃这三种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目前我国学校德育方法创新的一些路径.  相似文献   

13.
我国高等教育已处于由"精英式"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高等教育快速普及的阶段,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许多新任务、新问题。本文分析了当前大学生群体出现的新特点和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问题,论述了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本内容和工作方式。  相似文献   

14.
全球化是当今世界教育的发展趋势 ,中国入世后也必将融入经济和教育全球化进程之中。全球化对于世界教育 ,尤其对我国教育将产生什么影响 ,我国教育究竟如何应对才能适应全球化的要求 ,我们应从国际、国内的角度作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中国加入WTO,国际教育资本进入国内高等教育领域已成必然。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它们,关乎中国高等教育今后的发展方向、中国的教育主权、中国未来的发展能力。国际教育资本参与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现状以及中国高等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推动国际教育资本以规范、合理、于我有利的方式参与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具体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中国性教育现状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性文明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中国性教育的历史回顾及对中国目前性教育状况的分析,揭示了性教育艰难曲折的发展过程,呼吁在当前的情况下性教育发展的必要性、迫切性及发展举措。  相似文献   

17.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具有系统联系 ,具有指引、导向、规范、制约和教育的效应 ,对发展高等教育事业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体现一种法律功能  相似文献   

18.
中国高等教育面对入世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入世 ,对我国经济和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争夺人才是经济社会的重要特征。高校 ,作为人才培养基地 ,必须面向社会所需 ,输出面向世界的“国际人”。为此 ,高校要树立高等教育为经济服务的理念 ,加快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 ,提高开放办学的水准 ,尽快融入世界 ;要培育核心竞争力 ,造就国际教育知名品牌 ,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特色化和国际化。同时 ,要捍卫自己的本土文化 ,保留自己的特色 ,防止西化 ,真正意义上实现中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教育发展,教师为本;教师素质,师德为本。加强师德建设对于推进高校全面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加强师德建设,要把教师爱岗敬业作为高校师德建设的核心,使教师力求达到爱岗敬业精神高尚。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教师,坚持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提升教师,坚持用自觉的育人精神引导教师。通过完善的制度,强化教师行为。使教师树立起正确的道德观、教育观、质量观、人才观。需用典型示范、基层阵地、党员带动、机制建设带动师德建设。  相似文献   

20.
入世后我国互联网的进一步开放 ,既为高校德育工作带来了负面影响 ,也为高校德育工作提供了发展的良机。因此 ,高校要把握网络文化特点 ,积极利用网络的积极因素 ,勇于探索网络时代的德育教育新途径和新模式 ,开创德育教育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