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一样,中国民族医学文化具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它是中国各少数民族人民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历史上,民族医药学曾为各族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繁衍昌盛做出过重要贡献。新中国成立以后,政府采取了保护和发展传统医药的方针,形成了“中西医并重”的局面,为整个民族医学的生存发展提供了基本的政策保障。经过发掘、整理,在55个少数民族中,现保留并应用民族医药的有30多个,民族医药不仅应用于民族地区,而且很多成品已进入全国公共医疗市场,民族医学已经成为当代卫生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
探讨河北省廊坊市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认同水平,采用少数民族认同问卷对高校的256名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本民族社会认同及中华民族认同的得分均高于3.5分,对中华民族认同要高于对本民族的认同;大三学生在本民族文化认同和中华民族认同分量表及各个维度上均高于大一和大二的学生;居住在农村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本民族认同分问卷上得分显著高于城镇的。在中华民族科技、文化、教育等多方面的发展背景下,在高校的教育作用下,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中华民族认同水平在提升。  相似文献   

3.
民族法制是我国整个社会主义法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足最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体系的表现。我省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如何用法律调整民族关系,运用法津解决民族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这对于发展我省各少数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增进各民族的团结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拟就促进民族法制建设问题做一探讨。一、我省民族法制建设的基本情况我省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总人口481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206万人,占总人口的42.8%。全省有6个自治州、7个自治县,还有34个民族乡。民族自治地方占全省总面积…  相似文献   

4.
周俊利 《民族学刊》2021,12(2):9-16, 93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的灵魂和根基,也是中华民族成员联系的精神纽带。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优秀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资源:“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各民族共同奋斗的历史进程、“和而不同、多元一体”的灿烂文化、厚德载物的价值观念和各民族共同创造的精神家园,这些优秀文化是各少数民族群体赖以生存、发展的灵魂和根基,也是中华文化保持旺盛生命力、强大凝聚力和伟大创造力的源泉。在民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校本课程、特色课及选修课和“课程思政”的教学中,充分挖掘和利用少数民族优秀文化资源有助于增强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提升多数民族大学生对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认知和体验,促进少数民族和多数民族双向认同,在此基础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5.
我国少数民族权利法律保护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法律规范保护少数民族的合法的权利、帮助他们融入到主体社会,是解决民族矛盾与创造和谐社会的前提。我国《宪法》和其他法律法规通过专门条款规定禁止民族歧视,保护少数民族的语言、宗教和文化特性,促进少数民族的各种机会。这些规范在保障我国少数民族的各项权利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我国民族法制建设还不够完善,少数民族法律工作人员数量不足,法律的执行遇到了一些困难。本文通过透析中国民族法制保护少数民族权利的作用,分析我国少数民族权利法律保障的状况以及存在的不足,进而寻找完善我国民族法制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开幕了。这次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其规模之盛大,前所未有。它对于繁荣各民族的文化艺术,提高少数民族的地位,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我国五十多个民族都是富有艺术才能,能歌善舞的。他们所创造的民族文艺,都表现了本民族人民的心理素质和生活风貌,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不但是本民族的财富,也是我国各族人民共同的财富。中华民族色彩斑烂、千姿百态的文艺画面,就是一朵朵民族艺术之花组缀而成的。没有丰富多采的各民族文艺,就没有整个中华民族光辉灿烂  相似文献   

7.
当谈及某一个民族时,可能人们最先联想到的是这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可见一个民族的风习与这个民族的关系何等紧密.法律充分地注意到了这一现象,为对待民族风习设定了规范. 风习进入法制领域的多重意义风俗习惯对于一个民族来说决不是生活琐事,法制介人民族风习也决不是小题大作,我国法律保护少数民族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具有多方面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社区参与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文化保护的重要途径.但是,目前在开展旅游的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文化被同化的现象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民族社区文化旅游开发和民族社区的可持续发展.结合旅游发展的实际,探讨社区参与作为一种策略在保护民族文化中的措施和遇到的问题及其解决途径,对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发展新时期先进的少数民族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文化,是以多民族文化共同组成的民族文化体系。中国共产党代表各民族的共同利益,代表整个中华民族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自然也代表少数民族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积极引导少数民族先进文化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不但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进步有直接关系,而且对各民族和睦团结,国家长治久安具有重要意义。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以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中国的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是各少数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  相似文献   

10.
民族文化工作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大跃进,有了新的发展,而且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新的要求,亟待解决。根据几年来在工作上的体会,就云南省内少数民族文化工作发表一些意见:我们的文化工作,是为革命的政治服务的。它是整个思想战线、甚至整个革命战线上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是整个革命工作的一部分,它的发展不可能是孤立的,而是和整个经济战线、政治战线的斗争密切相连的。云南的民族情况很复杂,各民族的社会经济发展很不平衡。解放前,除中心地区各民族已经进入封建社会之外,其他边沿地区还分别处在封建领主经济、奴隶社会以至原始部落残余的形态。边疆的少数民族,有些与国外同族人民比邻而居,内外关系极为复杂。走入社会主义,是各民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必然趋势,但是由于民族情况不同,他们走的方式并不完全一样。这些就使得少数民族的文化工作也有它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1.
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一直是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数字信息时代,特别是在"云时代"背景下移动互联的发展,对民族文化带来了史无前例的冲击。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面临着巨大的考验,但同时这也为民族文化传承渠道的发展和转换带来了契机,将现代媒体技术应用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颇具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王莉 《中国民族》2010,(12):70-72
民族文化自治是19世纪末提出的一种治理多民族国家的思想,苏联时期的领导人并没有将这一思想作为其处理民族关系的一项重要政策。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领导人开始重视民族文化自治理论,并将它运用于治理民族国家的实践,使该思想成为了俄联邦现行的主要民族政策之一,旨在维护多民族国家统一的前提下,保护少数民族文化,并为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13.
现代化进程中的民族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文化是各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出来的带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它是各民族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结晶。在中国,由于历史的原因,各民族社会历史发展极不平衡,因此,形成各种各样的民族特色极浓的民族文化。一、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传统文化概念的全称应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我们承认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性,我们也应该承认中华民族文化的同一性。1.中国各民族文化上互相吸收,水乳交融。中华民族文化的同一性首先应表现为各民族文化上的互相吸收、水乳交融上,这一点,一部中国民族史就能准确地告诉我们。…  相似文献   

14.
中国作为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历史悠久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其文化多样性的集中体现。保护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守护中华民族文化多样性的精神家园,也是对少数民族人权的维护。本文以中国现行法律制度建设为视角,从立法、行政、司法各环节总结概括出中国保护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四个主要特色做法:"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现行法律制度中具有相对独立地位;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立法先行,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较早地受到法律保护;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行特别政策措施,使其得到比以往更有效的保护;勇开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法救济先河,使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权利从应有权利、法定权利成为现实权利。  相似文献   

15.
民族文化产业发展与少数民族特色文化保护具有内生互动性.国家《关于推动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给民族地区少数民族特色文化产业指明方向,也将带来重大机遇.民族地区民族特色文化产业获得广阔的发展平台和市场空间,在民族文化旅游业、民族民间工艺、民族节庆会展、民族演出演艺等重点领域逐渐形成特色.但产业化发展的同时给民族特色文化带来挑战和问题.要转变传统观念和思维定势,树立新型民族文化产业发展观,促进民族文化产业发展与少数民族特色文化保护的良性互动,实现民族文化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我国是多民族国家,建设小康社会,显然包括同属于中华民族的55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地区政治、文化、经济的健康发展对实现全面小康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教育兴,民族兴,如何结合民族地区特点有效开展民族教育,成为新时期民族教育发展的重大问题,而远程教育对解决这一问题具有明显的战略优势。  相似文献   

17.
周俊利 《民族学刊》2022,13(7):109-118, 150
中华文化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载体,也是增强文化自信和涵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基和源泉。民族高校大学生是未来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精英力量,也是联系少数民族个体与中华民族大家庭的纽带,增强民族高校大学生中华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既是民族高等教育尤其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和任务,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民族地区发展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为此,增强民族高校大学生文化自信可从以下维度推进。在路径维度上,改革创新教学体系和方法,切实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在平台维度上,有效利用网络新媒体,开辟提升文化自信新途径;在认知维度上,充分挖掘少数民族优秀文化资源,增强文化自信针对性;在行为维度上,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深化民族高校大学生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8.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56个兄弟民族中,每一个民族的繁荣都与整个中华民族的繁荣息息相关.解放以前,少数民族深受"三座大山"压迫,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人口增长十分缓慢,有的民族甚至濒临灭绝的边缘.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实行了民族团结、民族平等、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政策.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医疗卫生等项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少数民族的人口再生产也由过去的"高出生、高死亡、低自然增长"的类型转变为"高出生、低死亡、高自然增长"类型.  相似文献   

19.
构建和谐社会需着力加快民族地区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在1945年,毛泽东同志就指出:中国共产党完全同意孙中山先生关于“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的民族政策,并要求“共产党人必须积极地帮助各少数民族的广大人民群众为实现这个政策而奋斗;必须帮助各少数民族的广大人民群众,包括一切联系群众的领袖人物在内,争取他们在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的解放和发展。”解放后的50多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民族区域自治和民族地区的发展。广大少数民族的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改善。正像歌曲中所唱的那样:“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我们的民族团结不断得到巩固和加强。邓小平同…  相似文献   

20.
广阔的神州大地孕育了中国这个拥有着56个少数民族的富饶疆土。各族人民团结互助、友好往来,丝绸之路、马帮文化等无一不是中国历史上促进各民族文化交融与发展前进的推动力量。几次的民族大迁徙,造成了各民族居住环境、风俗习惯的改变,使得其不同的宗教信仰、历史文化、民族风情,融汇成了灿烂的中华民族文化这片汪洋大海。民族的文化,渗透着各族人民坚韧的民族精神以及对人生奥秘的深邃参悟,它静静地记录着各族人民的悠久历史与文化内涵,以及老祖先们对后辈深深的期望。本文就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传承与保护问题,以青海省土族舞蹈文化为例进行初探,希望通过不断的努力,使得中华民族舞蹈文化源远流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