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魏晓红 《职业时空》2012,(6):132-133
大学生在求职应聘中如果不了解非言语交际策略,就可能造成应聘失误。文章从大学生的实际出发,分别从服饰、空间距离、时间概念、副语言、体态语等方面分析了面试中求职者可能出现的失误和应对策略,以期对大学生的求职有所启示和帮助。  相似文献   

2.
应聘的成功,主要取决于应聘时给招聘者留下的第一感觉.当前,企业招聘大学生,并不只看中求职者的书本知识,更看中其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毕业生在求职时,有时应聘的工作并不是其所学专业,这就更需要应聘者有较强的适应能力、灵活反应能力、亲和能力、合作能力、学习能力等.为了使大学生顺利通过应聘的门槛,寻求一个理想的职业,在应聘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求职应聘过程中,面试是最关键的一步,是大学生能否顺利签约的重要环节,因此,掌握求职应聘中面试的技巧是大学生面试成功的关键。探究大学生在面试中出现的问题,对于我们加强对毕业生的教育与指导,提高其综合竞争力及面试成功率,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李黄珍  张慧娟 《职业》2009,(2):13-13
“千名研究生争当猪肉佬了”“某名牌大学生应聘当保安”“中山大学博士生当上了宠物美容师”“百名海归硕士争当居委会大妈了”“牛倌职位遭大学生哄抢”……我们可以看到,人们的求职理念正在发生着新的变化。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我们究竟该以怎样的姿态面对?《职业》杂志提出“以变应万变”来适应特殊环境的新观点、新理念以及新解决办法,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5.
"千名研究生争当猪肉佬了""某名牌大学生应聘当保安…‘中山大学博士生当上了宠物美容师""百名海归硕士争当居委会大妈了""牛倌职位遭大学生哄抢"……我们可以看到.人们的求职理念正在发生着新的变化.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我们究竟该以怎样的姿态面对?《职业》杂志提出"以变应万变"来适应特殊环境的新观点、新理念以及新解决办法,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6.
在市场经济大环境下,个人求职应聘已是很自然的事了.可有的朋友,特别是刚走出校园的大学生,往往因为缺乏应聘经验,虽有满腹才学却无自我推销之术,与好的就业机会失之交臂.应聘者应该学习几招应聘之法.  相似文献   

7.
李忠岘  鄢莉华 《职业》2012,(9):96-97
非语言技术的运用,在毕业生应聘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在校大学生需要更加注重自身非语言技术在表达和交流能力方面的培养,以便在毕业应聘时能灵活、有效、正确地运用非语言技术,从而获得自己心仪的职业  相似文献   

8.
徐连成 《职业》2007,(21):58-59
一、就业供求关系造成"一边火爆、一边难"   全国大学在校生2200万,全国技工学校在校生少于400万,各工业企业需要量白领少蓝领多,按理说应聘白领的大学生总量应当小于应聘蓝领的技校生总量.而现实情况却是,目前需求量小的大学生,供给量大,供大于求;需求量大的技校生,供给量小,供不应求.这就是为什么大学生就业难,而技校生就业火爆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一、就业供求关系造成"一边火爆、一边难"全国大学在校生2200万,全国技工学校在校生少于400万,各工业企业需要量白领少蓝领多,按理说应聘白领的大学生总量应当小于应聘蓝领的技校生总量。而现  相似文献   

10.
在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人们对数据和信息的需求越来越高。2010年微博以其实时性、便捷性、简易性等特点迅速占领互联网高地。"90后"大学生普遍利用微博获取信息、交友聊天、求职应聘以及参加各种社会活动,是微博用户中的重要群体。对重庆6所高校4830名大学生的调查发现,对"90后"大学生微博使用影响最大的是微博的兼容性,其次是微博的导向性和便捷性,微博的简易性对"90后"大学生使用微博的影响相对较小。从学生、管理者和学校层面做好微博时代下"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在市场经济大环境下,个人求职应聘已是很自然的事了。可有的朋友,特别是刚走出校园的大学生,往往因为缺乏应聘经验,虽有满腹才学却无自我推销之术,与好的就业机会失之交臂。应聘者应该学习几招应聘之法。一、收集信息,为你的求职做好准备求职者应聘时,除了自己个人的心理、知识、能力、仪表等准备之外,还应认真关注应聘单位的相关信息:如其企业文化、管理模式、创业理念、发展态势等。正所谓"知已知彼,百战不殆"。这样,才能找到与主考官的共同话题,赢得考官们的认同,顺利解答"你对我们企业了解有多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因为眼下的金融危机,不少大学生都降低了就业门槛,只要有招聘单位就去应聘,不管怎么样先解决眼下的吃饭问题还是最重要的.可是有这样一些天之骄子连应聘以往在他们眼里不大起眼的超市服务员也没有成功.  相似文献   

13.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求职应聘成为大学生迈向社会、走入职业生涯的最主要途径,几乎所有的行业和领域也都把招聘活动作为增强团队活力、补充后备力量的重要措施。于是,能否求职成功,如何在众多的应聘者中脱颖而出成为了大学毕业生们追求的至上法则。当然,除了求职者自身所具备的素质和能力以外,大学生更应该注意在求职应聘中的美学要素,涵盖到了简历美、语言美、表情美等几个方面,这也是求职招聘能否成功的关键要素。  相似文献   

14.
在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统一组织的笔试中,李娟领先第二名12分之多进入面试,但经过面试后,虽位列面试成绩第二名,当经过招聘方总分计算后,却以0.08分之差位列总分第二名,从而应聘失败。但随之有消息传来,胜出者被指是所应聘岗位领导的女儿。(8月4日《齐鲁晚报》)  相似文献   

15.
“毕业生求职也有一定的技巧和诀窍”。这是一位去年毕业的大学生在应聘现场深有感触说的话。他曾经多次参加招聘会,总结个人求职的感受认为,求职应聘有以下技巧和诀窍: 一、 注意个人仪表。男学生要穿一套得体的西装,选配一条合适的领带,擦干净皮鞋(有的  相似文献   

16.
病毒一:求职面试的虚假和浮躁面对着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招聘会,大学生求职哪个不是场场不落,送简历如撒传单。正所谓浮必显、躁必急,因此各类“毒素”也慢慢渗入了人才市场——假学历、假文凭、假证书以及装帧精美的虚假简历,甚至徒具其表的各色人才“包装”。例如,某外资巧克力厂商的招聘会上,一名应聘女学生向面试经理特别提出自己从头到脚连眼睫毛都是咖啡色的。  相似文献   

17.
蔡跃进 《职业》2003,(5):46
大学毕业生小马到一家外资企业报名应聘,中方人事主管看似很热情地接待了他,与他作了一番客套式的交谈,收下了应聘资料,然后叫他回去等通知。时间一天天过去,小马既未收到书面通知,又未接到电话通知,感到好奇怪。经打听,与他一起去报名面试的几个大学生已经体检上了班,于是他向人事主管询问,人事主管找种种理由予以搪塞,并将应聘资料退还给小马。小马一气之下,就闯到了外方老总的办公室,请求外方老总给他3分钟时间,很礼貌地作了自我简介,说明了自己报名应聘该公司的过程以及自己的想法,将应聘资料递交给外方老总。老总向小…  相似文献   

18.
姚金兰 《职业时空》2009,5(2):176-177
为了解和理解护理专业学生就业应聘过程中的真实体验,运用Edrnund Husserl观点构成的质性研究,深入访问临近毕业、有就业应聘经历的18名护理专业学生,并对资料进行分析。应聘会引起焦虑与恐惧、自卑与依赖、委屈与愤怒、无奈与不确定感等一般不良心理体验,同时也会产生专业地位低下、专业思想下降、改行意向增强等对专业的不良感受。学校和用人单位应高度关注护生的就业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护生不良心理体验。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毕业应聘困难的呼声越来越高。但如何才能达到如愿以偿的效果呢?以笔者之见,以下技巧可供参考:求职前的材料准备1、搜集招聘信息,包括:招聘启事、企业信息、亲朋好友介绍或亲自到  相似文献   

20.
正名校毕业的女大学生应聘法务工作岗位,竟然因为是"河南人"被拒。为此,女大学生走上法庭,要求招聘单位道歉并赔偿精神损失。2020年4月29日,杭州市互联网法院公开了这起典型案例。地域歧视太伤人1996年出生的陈倩,是河南省唐河县人。201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