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加强社会学理论信息和社会信息的交流,并促进上海地区社会学工作者的相互联系,本刊编辑部于1987年10月12日至13日在苏州天池山召开了社会学信息交流会,有上海社会科学院人口与社会学研究所、《民主与法制》社、上海大学文学院社会学系和社会学研究室、本刊特约记者等有关同志参加。  相似文献   

2.
应上海大学文学院社会学系邀请,1983年10月中旬至11月上旬,日本横滨市立大学社会学教授长尾野雄和大阪府立大学社会福利系主任、社会学教授野村哲也先后到该院讲学。长尾教授共讲了五个题目:一、日本社会学的现状和课题;二、当今社会学的方法;三、开展城市研究和现阶段的课题;四、研究生活的方法和生活意识;五、有关大城市居民生活和意识的因素。野村教授讲  相似文献   

3.
李聆 《社会》2010,30(3):226-241

2010年1月9-10日,上海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上海大学中国社会转型与社会组织研究中心、上海高校社会学E-研究院、《社会》杂志和上海大学社会学系联合主办的 “社会学与中国社会”2010年度学术论坛在上海大学举行,此次论坛主题是“社会体制与社会发展”。会议邀请了一批当前活跃在社会学研究领域的、以1970年前后出生为主的中青年学者。参加会议的学者有渠敬东(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周飞舟(北京大学)、应星(中国政法大学)、赵立玮(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王天夫(清华大学)、成伯清(南京大学)、冯仕政(中国人民大学)、张永宏(中山大学)、桂勇(复旦大学)、文军(华东师范大学)和李煜(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上海大学参加会议的有李友梅、张文宏、仇立平、肖瑛和部分青年学者,以及《社会》杂志编辑。本次论坛围绕《从总体支配到技术治理--基于中国30年改革经验的社会学分析》一文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引申出对于当今中国社会学研究的讨论和诸多议题。  相似文献   

4.
《社会》杂志步履艰难地但又胜利地走过足足十五个年头了。值此佳期,谨表祝贺。《社会》这个国内第一份社会学杂志,是改革、开放的产物。社会学这门学科在解放初期被打成了“资产阶级伪科学”,在五十年代,老一辈的社会学家几乎都被打成“右派”,这片学术园地一片荒芜。直到1978年底,改革、开放的号用吹响了,“忽如一夜春风来,于树万树梨花开”。1979年胡乔木同志代表党中央召开了社会学座谈会,宣告了这门学科的新生。上海在某些方面也许是能得风气之先的。1981年前后,上海大学文学院(当时是复旦大学分校)成立了全国第一个社会学…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社会学事业的发展,各类社会学的理论读物不下数十种之多,特别是被冠以《社会学概论》,《社会学导论》,《社会学理论》等名称的初、中级读物占了已出社会学书籍的一个重要部分。但能真正体现中国特色,具有个性理论特征的并不多见。笔者现在读到的由庞树奇主笔的《普通社会学理论》一书,可以说,这两者兼而有之。该书力图以既不同于《社会学概论》,又不同于《社  相似文献   

6.
我案头的这本《社会学探索》是上海大学文学院社会学系袁缉辉、刘炳福和庞树奇三同志的论文集。它收集了从1979年至1984年期间作者发表的部分文章和有关材料。1979年社会学界面临的情况是:学过社会学的老同志大多年事已高,而且由于社会学屡遭批判,尚  相似文献   

7.
《社会》1985,(2)
社会学和社会改革理论讨论会于4月1至5日在武汉市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社会学教学研究人员和社会工作者近100人参加了会议,收到了有关论文和调查报告50余篇。会议就当前改革形势下如何加强社会学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充分尊重学术自由是社会改革的重要内容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中山大学、北京大学和上海大学等院  相似文献   

8.
社会在不断更新,人们在不断探索。职业地位和职业声望正作为当代社会的崭新课题而引发着各国学者的强烈兴趣。美国社会学家李·泰勒的《职业社会学》(1968年),特意开辟出“职业的地位与声望”一章。苏联社会学家瓦·彼·马赫纳雷洛夫的《劳动社会学》(1981年),也专题分析了职业地位、声望与职业指导的关系。第十届世界社会学大学(1982年)的《工作的和职业的社会学的理论趋势及其适用性》、《职业的地位与职业的条件》、《职业结构中“工人”和“高级职业”》、《失业和社会阶层重新划分渠道》、《青年人的教育与职业》等论文更是多视线地考察了职业社会中地位和声望的变动问题。近几年来,国内学术界在职业地位和声望研究方面迈出了可喜的初探之步。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少年研究所对城镇青年就业意识的调查(1981年底至1982年初)、复旦大学分校(现上海大学文学院)社会学系的上海中学生职业声望调查(1982年)、  相似文献   

9.
上海社联教科文智力发展公司、《社会报》编辑部、上海社科院文学研究所、上海大学文学院中文系、上海电视台社教部等单位于前不久联合举办两期文艺社会学系列讲座。讲题内容有:“美学、文艺学和文艺社会学”、“世界社区文化与文艺”、“东西  相似文献   

10.
自从党中央作出了开放和改革的战略决策以来,继广大农村之后,我国广大的城市,首先是沿海开放城市,出现着许许多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如何及时地总结和研究这些新变化、新情况和新问题,加快沿海开放城市社会发展的步伐,是形势发展的需要,是我国环太平洋沿西一带黄金海岸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学学科本身发展的需要。由此,上海大学文学院、上海市社会学会和《中国城市导报》社发起组织了全国首次“城市开放和社会发展”研讨会。研论会于1985年11月18日至22日在上海举行。来自16个省市的70多位社会学工作者、党政机关和政策研究部门干部、高校师生参加了会议。上海社会学学会副会长、上海大学文学院党委书记李庆云代表  相似文献   

11.
平心(1906—1966)是我国当代著名学者。青年时代,曾就读于我党领导的上海大学社会学系,在瞿秋白、恽代英等同志的影响下,开始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研究社会学,撰写了不少论著。最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平心文集》第一卷,其中收录了他在三十年代写的《现代社会学理论大纲·绪论》。时光流逝,岁月悠悠,但这篇绪论所表现出来的真知灼见,使我们至今仍得益非浅。在这篇绪论中,平心开宗明义地提出:“经济学,政治学,法律学等科学是各自研究一类特殊的社会现象的,而社会学却是要研究社会生活现象的总体,求出一般的社会  相似文献   

12.
袁方 《社会》1996,(11)
上海大学文学院主办的《社会》杂志,自1981年创刊以来,坚持至今已有15周年了。这是杂志社全体同仁艰苦奋斗取得的显著成绩,受到社会学界的注目。中国社会学是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下,于1979年3月恢复重建的,至今已17年了,在我国社会科学领域恢复了它应有的地位。《社会》杂志为我国社会学学科的重建、发展和完善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是必须肯定的。费孝通教授从社会学学科的整体建设和发展考虑,曾提出要做好“五脏六腑”工作。“五脏”指学科必须有5个部分:学会、研究机构、学系、刊物杂志、图书资料中心。“六腑”指社会学专业和系…  相似文献   

13.
帕森斯的社会学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著名社会学理论家帕森斯创立结构功能主义社会学理论大致有如下三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社会行动理论在三十年代,帕森斯深入研究了欧洲经典社会学家的理论。他认为,各家社会学理论在分析人类社会行为方面有殊途同归的趋向、出现一种共同的基本概念格局,他称之为“社会行动理论”。1937年帕森斯发表《社会行动的结构》一书。在这本书中,帕森斯综合了维贝尔、迪尔凯姆、帕累托和马歇尔的理论,进而发展了自己的社会行动理论。他采用了维贝尔关于思想  相似文献   

14.
《社会》1984,(3)
阳翰笙同志于1924年起曾在上海大学社会学系学习,当时的上海大学是我们党培养干部的摇篮。1980年初,上海工业大学马列主义教研室王家贵同志访问了阳翰老,提出了这方面的许多问题,阳翰老都一一详尽地作了回答,并对王家贵同志的整理稿作了两次修改。现将阳翰老关于上海大学及当时社会学教学情况的答问刊登于下,这是宝贵的历史资料。  相似文献   

15.
虞锦美 《社会》2023,(5):235-240
<正>2023年8月26—27日,由上海大学社会学院、《社会》编辑部、上海大学基层治理创新研究中心主办,多所大学协办的第二十届“组织社会学实证研究工作坊”(以下简称“工作坊”)在上海大学举行。来自国内外34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160余位资深教授、青年学者、学生参加了工作坊的学术研讨。  相似文献   

16.
《社会》编辑部的同志让我撰文写点这几年研究社会学的体会,我不知怎样写才好。几年来我和国内社会学同仁一起边学习,边实践,边思考,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路,也有以下一些不成熟的体会: 一、理论研究和调查研究回忆起1979年社会学刚刚恢复的那几年,人们十分关心诸如社会学的对象,社会学与其它学科的区别,谁是社会学的创始人,社会学和马克思主义的关系等。这一方面和我国长期以来社会科学研究  相似文献   

17.
据苏联《社会学研究》杂志1985年第1期报道,1984年秋,英国、匈矛利、意大利、波兰、苏联、美国、法国、捷克斯洛伐克八个国家的社会学家参加了国际社会学协会第21届研究委员会的工作,苏联科学院苏联建筑师协会和苏联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经济和工业生产组织研究所负责上述国家座谈会的筹备工作。讨论会的议题为:“城市与城市住宅结构形式的发展:理论、实践经验、前景”。围绕这一中心议题,与会代表与研究委员会的来宾们还讨论了“城市的发展和社会调整的理论模型与结构”、“城市与邻区的社会经济关系”等题目。代表们通过了联合公报,规定了下列课题为目前城市社会学的研究方向:1)地区共同体、城市和国家:现状与前途,2)经济、社会和生态过程在地区发展中的相互关系,3)新技术对都市化和迁移过程的影响,4)城市改革与居民参加这一改革,5)人造(城市)环境的社会意义,6)城市和地区的规划及管理。  相似文献   

18.
“五四”老人、现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许德珩同志,是科班出身的著名社会学家、辩证唯物论派社会学的主将。他早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后赴法研究,在巴黎大学专攻社会学;大革命时期,在黄埔军校和中山大学任教,兼任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秘书长;大革命失败后,先后在暨南大学、北平大学、北京大学担任教授,直至全国解放。在二、三十年代,许德珩同志在社会学方面的译作有《社会学方法论》、《哲学的贫困》、《唯物史观社会学》、《家族进化论》等;著作则有《社会学概论》(商务版)和《社会学讲话》(上下二册,好望书局版)。以下举三本书为例加以阐述。一、评介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的名著《社会学方法论》这本名著是许德珩同志于1924年10月译就的,其时他尚在巴黎大学深造。1925年9月商务印书馆出版了这部译稿。孙本文在《当代中国社会学》一书中指出:“首先用本国文字介绍社会学的方法的,要算许德珩氏所译涂尔干的《社会学方法论》。”留法五,六年,许德珩的经济仍常感拮据,但每天攻读总在十小时以上,刻苦用功,积久不懈,为留欧同学中所少见。他对于社会学的各派学说,都曾经涉猎,而尤服膺于涂尔干的学说,并利用课  相似文献   

19.
“中国社会改革与社会学发展”研讨会于1987年11月25日至29日在贵阳市举行。这次会议是由《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社会学研究》杂志社、中国社会学函授大学、光明日报理论部和共青团贵州省委、贵州省社会科学院、贵州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贵州民族学院联合召开的。一百余名正式和列席代表参加了会议,参会论文三十余篇。在会议论文和会议发言中,许多同志对我国当前的全面改革及其理论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一些引入注目的新见解。上海社科院陈烽提出,在社会发展基本理论上要“回到马克思,超越马克思”,重新理解和继续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理论,并吸收西方社会学的有益效果。他提出,可以分别  相似文献   

20.
应上海市社会学学会等单位的邀请,西德贝格费尔德大学社会学教授贝格尔于1981年11月10日在上海科学会堂作了题为《从社会学的观点看“现代化”》的学术报告,主讲了现代社会理论及马克思、斯宾塞、涂尔干、韦伯等几个主要社会学奠基人的理论。他认为在这几个人的社会学理论背景中存在着共同的思想基础,即都贯穿着“分化”(Differentiation)的概念,但对于这一概念的内容却有种种不同的理解和解释。贝格尔着重解释了这一概念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