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龙潭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的大龙潭,唐代以前称雷塘。大龙潭潭水晶莹。潭边,蓬花山象朵开放着的美丽荷花,牧童山象是个在吹横笛的牧童,有的山峦,象只在滚动绣球的青狮,有的象山羊伸出长长的双角,有的象是卧地休恬的老虎。炮台山上,则有一个长石,这石很象门炮,在护卫这青山碧水。龙潭后面,有七座  相似文献   

2.
奇异的大溪沟石刻在湖南新晁侗族自治县茶坪乡冲亨村一处山洼地,有一块高2.7米,宽约2米,厚0.4米的天然巨石,石上刻满了不能辨认的线条符号,亦不知何时形成。有的符号图形似人非人、似鱼非鱼,刀痕明显。询问当地老人,均不知起始年代,世代传为“神仙字”。有...  相似文献   

3.
龙潭古镇地处渝东南边陲,距重庆酉阳县城30公里。古镇地势平坦,平均海拔为330米,气候宜人,四季分明,是土家族、苗族聚居地。龙潭古镇始建于清朝雍正十三年,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古镇因其渤海伏龙山下有两口类似龙眼的水井,四季出水,水质清澈透明,冬暖夏凉,积水成潭而得名曰:“龙潭”,沿袭至今。自清代以来,龙潭就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水陆运输繁忙(后来,水运因湄舒河下游修坝筑堤而中断),来往客商络绎不绝而繁荣,在渝东南一带很有名气,曾有“货龙潭”之说,享有“小南京”之称。这里曾先后是县、州、总政,联保办事处,是近代川东南的政治、…  相似文献   

4.
鳇鱼叉     
鳇鱼叉赫哲语称“阿静桌布固”。赫哲族捕捉鲤鱼的工具.为一铁制三齿叉,中齿有四个倒须,两边齿各有三个倒须。叉杆约长一丈三尺。叉杆一端,按一尺二寸长的叉柄,叉鱼时,在叉柄栓二丈长的漂子绳,上面用鱼池做漂。叉到鳇鱼时,将叉全部放入水中,水面上只见深的标记,...  相似文献   

5.
鲤鱼崇拜,在中国文化中流传深远,从周朝把鲤鱼作为名贵佳肴开始,经过秦汉、魏晋的神化和推崇,到唐朝以国律形式将鲤鱼奉为国鱼,成为我国崇鲤的极盛时期,随后鲤鱼崇拜便走向大众化、民间化,形成各种民间风俗和艺术。本文从鲤鱼崇拜的发展历程中,探索了它的缘由及文化意义。人们对鲤鱼的崇拜,其实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相似文献   

6.
<正>在西藏拉萨布达拉宫广场的西南角、药王山南麓距地面约20余米处,依山开凿有一座石窟。看似不起眼,但它在西藏石窟史上却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堪称西藏迄今所知年代最早的一座石窟,也是为数不多的一座塔庙窟。这座石窟窟口向东,平面略作长方形,深约6米,宽约5米,高约2.6米。窟内中部偏后的位置凿有连接窟顶的长方形平面中心柱,围绕这个中心柱形成宽约1米的礼拜道。早期寺院的中心是佛塔,  相似文献   

7.
龙潭行吟     
丁哲 《民族论坛》2002,(4):63-63
到过龙潭的人,心中都会多一份牵念。不知是缘于对那片山水的挂怀,还是对那种风情的依恋。她披着一片神秘和迷人的光泽,静栖在青山绿水之间,在不知不觉之中走进你的心灵。龙潭是湘西边际一个宁静而古朴的小镇,四周千峰环绕,中间一望平畴田陌,溆水自东向西穿镇而过,一路潺潺小语,扬柳晓月、野渡风雨。龙潭的山水是在极其自然的状态下舒展开来的,虽无独异的奇景,却洋溢着一股清新之风。名士谌百瑞作龙潭山水歌,说:“万潭印月三角坳,树叶溪曲满城郊”,颇得其神韵。龙潭虽隶属溆浦,但与溆浦迥异,她的方言、习俗、文化均卓然独立…  相似文献   

8.
龙潭古镇老街是商人们通过自己的经济实力修筑的一处文化遗产 记录田野 考察成果 展现社会 历史变迁 它是依靠老百姓自身的力量修建的 正是这点让我十分感动 龙潭古镇:你让我十分感动! ——一位日本学者的心里话 龙潭是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的一个古镇。 1999年秋,由中日学者联合组成的“中国西南民族物质文化调查”课题组惊奇地发现它“可与云南丽江四方街相媲美”。在西部大开发过程中,人们十分关注西部发展中许多类似龙潭古城这样的民族传统文化的命运。由此,我们特请亲自考察过龙潭古镇的一中一日两位学者,谈谈他们眼中的…  相似文献   

9.
湖南江永县瑶族“桃花源”祖居圣地千家蝈,是一个美丽而带有传奇色彩的地方,更是一个自然风光优美、山泉瀑布迷人的游览胜地。从江永县城驱车,婉蜒西北方向行驶,途经令人向往的千家帼景区,越过瑶乡的山山水水、村村寨寨,行程十公里,即抵达都庞岭山脉的岭脚下。漫步进人大门,沿目前已修好曲折通幽的山路往上走,便听到山间晔哗的流水声黄石山以及伴随着小鸟的啼啼声……。只见多处龙潭飞瀑形成一道道亮丽的天然风景线。其中最吸引人的景观,一条落差百余米、布幅二十多米的碧流从高耸的峰峦石崖上飞泻而下,这就是千家帼内雄伟壮观的…  相似文献   

10.
天下第一天生桥文/冯继1988年版吉尼斯世界纪录:世界上最大的自然桥———美国犹他州雷恩博拱桥,跨度84.73米。可宽度才6.7米,桥体最长的天然桥是同一州的兰茨开普拱桥,跨度88.7米,高于峡谷地面30.5米。然而,这两座桥的跨度、长度和高度都远远...  相似文献   

11.
方可 《民族论坛》2014,(11):20-21
秋千,俗称荡秋千,是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上唯一规定只能由女子参加的比赛项目。秋千比赛在长20米、宽8米的长方形土地或草地上进行。秋千架高12米。起荡台(供运动员试荡开始时脚踏用)高1.3米。秋千分高度比赛和触铃比赛。高度比赛,单人或双人比赛均有6次试荡机会。铃杆的起荡高度均为6米,极限高度则是双人10.5米,单人10米。  相似文献   

12.
嘎仙洞     
嘎仙洞大兴安岭北部的一个夭然石洞,位于内蒙古鄂伦春自治旗阿里河镇西北10公里处,在噶珊山半山腰峭壁上,口向西南。南北长90余米,东西宽约28米,穹顶最高处达20余米。1980年7月在洞内西侧石壁上,口发现北魏太平真君四年癸未岁(443年)七月二十五日...  相似文献   

13.
长江三峡中国之最潭正双1.最大的天坑四川省奉节县小寨天坑位于长江三峡河谷深切区的边缘。它上部为椭圆形大坑,直径为537米至626米,深320米;下部为略成矩形的竖井,总面积为11934.8立方米。有关专家考察结论为:世界上最大的天坑。2.最长的地缝四...  相似文献   

14.
用料:鲤鱼1尾(约700克),甜面酱40克,白糖25克,花生油1000克(实耗50克),香油50克,料酒10克,米醋10克,酱油15克,大料2粒,葱段,姜片,蒜片共50克,味精2克。做法:将鲤鱼两面剖成1厘米宽的斜刀,放入油锅稍炸取出。换炒勺加底油,投入大料、葱段、姜片、蒜片,片刻捞出佐料,再放入甜面酱、料酒、米醋、酱油、白糖炒至颜色稍浓,加入开水调匀,放入鱼炖透至浓汁,加入味精、香油即可。教你做酱汁鲤鱼@丁可  相似文献   

15.
天山山脉峰峦重叠,呈东西走向,可分为东、中、西三段,总长2500 公里,是亚洲中部最大的一条山脉。西段在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境内,新疆境 内的中、东段长约1700公里,最高的托木尔峰海拔7435.3米,在温宿县境内。 东段的博格达山在乌鲁木齐东侧阜康市境内,主峰海拔5445米。  相似文献   

16.
鲤鱼崇拜,在中国文化中流传深远,从周朝把鲤鱼作为名贵佳肴开始,经过秦汉、魏晋的神化和推崇,到唐朝以国律形式将鲤鱼奉为国鱼,成为我国崇鲤的极盛时期,随后鲤鱼崇拜便走向大众化、民间化,形成各种民间风俗和艺术。本文从鲤鱼崇拜的发展历程中,探索了它的缘由及文化意义。人们对鲤鱼的崇拜,其实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相似文献   

17.
船沿晋江下行,过溜石湾后视野慢慢开阔。到鲟埔村,见村边有一根白标竿,另一侧岸边有一堤嘴。这标竿和堤嘴间的联线便是晋江和泉州湾的分界线。湛蓝的海湾内水天一色,浩淼无涯。船入湾后折向北,不久便到了后渚港。下船上岸。打听后得知,泉州附近海域宽阔,10至40米等深线的海域面积约1500平方公里,极易辟为海港,因此在宋元时这里曾是世界大港。当时的大港由后渚、秀涂、祥芝、石湖、永宁、深沪、福全、石井、东石、安海、崇武、小岞诸港组成。后渚在泉州城东20里处,离城最近,因而名列诸港之首,时常成为泉州古港的代称。今日后渚港已有远比古时先进的设备和更为坚固的码头,但规模远不如昔日,也许因此  相似文献   

18.
祝铭 《中国民族》2023,(4):101-102
<正>昌果沟遗址位于西藏山南市贡嘎县东北雅鲁藏布江北岸、冈底斯山脉东端郭喀拉日居群山南麓的谷地上,属于新石器时代遗址。其南北长约600米、东西宽约300米,大部分被沙丘覆盖,一部分经长期雨水冲刷和风力剥蚀,文化层和一些零星的遗迹出露于地表,大量文化遗物散落于地面。1994年7月,西藏自治区文管会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联合组成考古队在此进行正式考古发掘,出土了一批重要的遗迹和遗物,其中包括灰坑、打制石器、磨制石器、陶器和骨器等。尤其重要的是,  相似文献   

19.
喀纳斯湖位于布尔津县境北部,距县城150公里,是一个座落在阿尔泰深山密林中的高山湖泊。“喀纳斯”蒙古语,意为”峡谷中的湖”,它环抱于阿尔泰山森林带之中。喀纳斯湖湖面海拔1374米,南北长24公里,平均宽约1.9公里,湖水最深188.5米,面积45.73平方公里。喀那斯地区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总面积为5588平方公里,海拔高度变化在1300——4374米。阿勒泰最高峰——友谊峰(4370米),就屹立在保护区东北部的中俄蒙三国边境上。喀纳斯不仅自然资源和生物物种在丰富,而且旅游环境和人文资源也别具特色,喀纳斯具北国风光之雄浑,又具江南山水之娇秀,加之这里还有“云海佛光”、“变色湖”、“浮木长堤”、“湖怪”等胜景,已经成为新疆最具有诱惑力的风景区!  相似文献   

20.
对12个国外水稻品种的生育期、部分农艺性状和产量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12个国外稻种基本适应哲里木盟地区的自然条件,其中73377、64364、64721三个品种表现出较好的农艺性状,其产量分别为853.8kg/666.7_2,1200.6kg/666.7米2和1147.2kg/666.7米2,明显高于对照,可望成为哲里木盟地区优良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