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刊“情与法”、“维权信箱”栏目开办以来,接到不少咨询信件和咨询电话,反映婚姻家庭权益受到侵害的现象,其中,家庭暴力问题突出,性骚扰现象严重。据权威部门调查,有16%的女性、9.2%的男性承认被自己的配偶打过,有14.4%的男性、7.9%的女性承认打过自己的配偶。这表明,妇女是配偶间家庭暴力的主要受害者。70%以上的女性遭遇过不同形式的性骚扰,但有半数选择沉默。住房、存款、土地证书上的署名多为丈夫,其次是父亲,这表明男性在占有家庭财产方面的传统优势依然存在。这种情况为妇女在家庭中财产权利的受侵害留下了极大的隐患。此外,就业中的性别歧视、女职工权益受侵害、出嫁女没有承包土地的现象也比较严重。这些问题表明,保护妇女权益的工作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2.
解晖 《现代妇女》2010,(6):118-121
家庭暴力是一个社会问题。尽管家庭暴力受害人并不仅限于妇女,男性和儿童在有些情况下也会成为受害人,但是,针对妇女的家庭暴力最为普遍、最为严重。本文分析了家庭暴力具有的与其它暴力伤害行为所不同的特点,探讨了家庭暴力认定难、制裁难、受害者起诉难、取证难、寻求救助难等问题,以及对家庭暴力展开有效的法律保障机制和社会救助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依据北京妇女热线100个家庭暴力受害者的来话资料,分析受害者对家庭暴力的态度及其寻求社会支持的情况。家庭暴力受害者由于缺乏社会支持,往往在反抗与妥协之间摇摆,这反映了社会对家庭暴力的容忍。  相似文献   

4.
费凛 《伴侣(A版)》2021,(12):46-47
费凛老师解读: 阿云的遭遇反映了很多深陷家庭暴力的女性的困境,她们在家庭生活中遭受了极大的伤害,陷入习得性无助中,长期紧张、忧虑、痛苦,极易罹患某些心身疾病. 人们在对施虐者的暴行充满愤怒,对受害者的遭遇充满同情的同时,也存在很多的困惑与不解,为何受害者不能离开那个充满暴力的环境?  相似文献   

5.
正我国首部反家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于2016年3月1日起施行。很多人认为家庭暴力就是发生在夫妻之间,其实根据全国妇联的调查,老人也是我国家庭暴力的主要受害者。在暴力形式上,殴打等身体侵害仍是家庭暴力的主流,但辱骂、恐吓等精神暴力的严重性越来越凸显。案例:老人被儿家暴受伤,申请人身保护令杨老太因无法忍受儿子对她多次实施家庭暴  相似文献   

6.
全国妇联的一项调查表明,在全国2.7亿个家庭中,有0.81亿个家庭存在不同程度的家庭暴力,约占全国家庭总数的30%,且施暴者有90%是男性。国务院《中国妇女状况的白皮书》亦显示,我国每年解体的40万个家庭中,1/4缘于家庭暴力。而家庭暴力问题90%左右又发生在夫妻之间,其中妇女被施暴的占大多数,是家庭暴力的主要受害者。可见,妇女遭受家庭暴力的问题相当严重,已经成为和谐社会建设中必须予以高度关注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7.
现行《婚姻法》第三条第二款明文规定:禁止家庭暴力。那么什么是家庭暴力?家庭暴力发生的原因是什么?家庭暴力发生后受害者如何拿起法律武器去维护自己的权益?社会应该怎样为遭受家庭暴力的人提供法律帮助?  相似文献   

8.
反家庭暴力在社工界已经不是一个隐形话题.不管是个案工作还是社区工作,社工们总能接触到被家暴的案例,受害者通常是妇女,而施暴的男性通常不会出现在社工的视野中,即使勉强去接触,那个场面也十分尴尬,甚至连社工也有遭遇暴力或粗暴言语的可能.这种只针对受家暴妇女的社会工作,能够做到的常常只是给受家暴妇女理解、支持、接纳,让她们的愤怒、委屈、惊吓暂时得以缓解,而她们重回家门之后,同样的暴力剧码还会重复上演,有时甚至加剧.  相似文献   

9.
家庭暴力不仅伤害了家庭成员中的受害者,而且不利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建立平等人权,防治家庭暴力,构建和睦幸福的家庭及社会关系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措施。社会工作作为新兴专业为解决家庭暴力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针对我国妇女遭受家庭暴力的现状分析家庭暴力发生的原因及社会工作介入家庭暴力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实现对家庭暴力的制止。  相似文献   

10.
家庭暴力中受害者多数是女性,这个问题值得反思。本文将从女子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三个方面提出家庭暴力中显现的女子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其产生的历史根源;并试图从他人教育与自我教育方面寻求家庭暴力中显现的女子教育问题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11.
社会是由每一个小家庭单元构成的,家庭和谐与否对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当前社会中存在的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家庭暴力,其本身存在着诸多的危害,不仅仅是受害者身心健康受损,对于子女、社会稳定也有着不良的影响,鉴于此,就需要加强对家庭暴力的研究。本文阐述了家庭暴力的不利影响,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家庭暴力产生的原因,进而提出了家庭暴力的防范对策,希望能够改善我国家庭暴力的状况,促进我国每一个基本社会单元的和谐,维护社会的稳定。  相似文献   

12.
据统计,我国目前有29.7%的家庭存在暴力,其中90%以上的受害者是女性。本文的主人公是一对高知夫妇,原本美满的姻缘,却因局长丈夫对妻子长期实施家庭暴力而解体。2005年9月,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检察院正式对此案审查起诉,这是北京市检察机关首次对家庭暴力轻伤害案件提起公诉。  相似文献   

13.
家庭是组成社会的基本元素,当这个本应饱含温馨和睦的空间被内部暴力侵蚀时,不论是主动施以暴力的一方,还是在恐惧中被迫面临暴力的一方,在家庭维护失控的同时都成为家庭暴力的受害者。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家庭暴力呈现出新的趋势和特点:“冷暴力”、“精神虐待”、“高知识阶层”等逐渐成为谈论家庭暴力问题时频繁出现的关键词。  相似文献   

14.
小说《浮现》讲述的是无名女主人公回到久别的故乡寻找失踪的父亲的故事。通过女主人公的所见所感,鲜明地展示出了对女性与自然的生存状态的思考和关注,提出了在男性世界中女性和自然都是被征服的受害者,是被排除在男权中心之外的"他者"。  相似文献   

15.
声音(英文)     
“一般认为,实现男女平等主要依靠女性的力量,男性只是旁观者。实际上,男性也是传统性别文化的受害者,有着改变‘男强女弱’传统观念的强烈愿望,因此,完全有可能成为实现男女平等的同盟军。”  相似文献   

16.
近日,“疯狂英语”创始人李阳的妻子在微博上曝光他对其施暴,一时间反家庭暴力再次引起了网友的广泛讨论,呼吁反家庭暴力法出台的声音越来越高。据全国妇联的最近调查,在全国2.7亿个家庭中,有8100万个家庭存在不同程度的家庭暴力.约占全国家庭总数的30%,其中90%以上的受害者为女性。那么女性面对“家暴”时应如何保护自己,捍卫自己的尊严呢?  相似文献   

17.
王青(化名),女,59周岁,无职业(与原单位买断)。遭遇丈夫婚外恋和家庭暴力,于2005年8月12日~15日入住上海浦东新区温馨驿站。社工于是前往服务。 “结婚17年来。他就没有停止过打我。因为他总是有外遇”  相似文献   

18.
近日,丹麦和瑞士等一些欧洲国家出现了数个男性救助站,旨在帮助遭遇了家庭不幸的男人。心理学家认为,男性其实比女性更容易孤独,遭遇家庭不幸的男性一般不愿意向他人诉说,容易走上歧途,因而更需要社会的关怀与帮助。  相似文献   

19.
家庭暴力的发端——上海夫妻攻击行为的现状及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一般家庭的夫妇而不是以受害女性群体为对象来考察家庭暴力的发端——两性攻击行为的现状和特点。所谓的攻击行为不仅指伤害他人身体的行为,还包括伤害他人心理的行为,从这个意义上讲,男性主要以天赋体力来显示自己的大丈夫权威,女性则往往借助语言优势对丈夫进行呵责、奚落,或以消极怠工、回娘家来发难,以性惩罚乃至出走、自杀来示威,她们在婚姻冲突中首先退让、主动和解者也远比男子少。一些女性并非只是扮演被动挨打的角色,也常常及时还击,有的甚至主动出击,一些丈夫正是在妻子先诟骂或先动手的境况下才一时冲动拔拳殴打的。调查表明,女性依然是家庭暴力的主要受害者,其中农村妻子以及自身资源处于劣势的妻子更多地被丈夫所殴。  相似文献   

20.
今年年初,我父亲遭遇车祸去世。之后,我爷爷也患病去世,留下两套楼房(没有遗嘱)。我爷爷只有我父亲和叔叔两个孩子,奶奶已过世。我叔叔提出两套楼房都由他继承,可我妈妈认为,我有权替父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