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读书看报能修身养性。因为人们静心阅读时,好像是和良师益友在交谈,能愉悦心情;而聚精会神富有表情的朗读,则更能使人五官开窍、心胸通畅。本人在这方面深有体会。我退休已近5年。最初的一段时间,总觉得无所事事,心闷烦躁,乃至没事发呆,大脑反应也渐觉迟钝,气色明显不如上班时了。后来,我在荧屏上看到央视“话说长江”节目主持人陈铎先生满面红光、银发潇洒、口齿伶俐的形象,非常非常羡慕,不禁萌生了“老夫聊发少年狂,花甲欲作读书郎”的念头。现在我坚持每天朗读一个半小时已四载有余,日上三竿9时许,我即端坐于阳台藤椅上,一杯香茗,手捧书…  相似文献   

2.
苏光陆 《老友》2010,(12):61-61
退休后不用天天忙上班,我就每天手拿书报大声朗读1小时,从中我感受到很多乐趣。首先,我把朗读当成一种娱乐。我自小嗓子很生硬,音节不圆润,很少在公共场合唱歌,怕惹人发笑。如今年纪大了,我就把朗读当成唱歌。我记起语文老师曾经的教导,朗读时尽可能做到抑扬顿挫,有声有色,声  相似文献   

3.
<正>2017年,中央电视台主持人董卿迎来了爆发期。年初,她主持的《中国诗词大会》活化诗词经典,掀起了传统文化节目热潮,随后,她首次担任制作人的《朗读者》成为现象级节目,并摘得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最佳季播电视节目大奖。"《朗读者》重新把目光投注到了最简单也最丰富、最  相似文献   

4.
花甲读书郎     
余万龄 《老友》2011,(11):65-65
读书、看报能修身养性。人们静心闭读时,像是在和良师益友交谈.能愉悦心境,、而聚精会神、富有表情地朗读.则能使人开窍、心胸豁达,对此本人深有体会。我退休已5年。刚退休时.我总觉得无所事事,心闷烦躁,乃至没事发呆,大脑反应也渐觉迟钝,气色明显不如上班时。后来,我在电视上看到央视著名主持人陈铎先生,非常羡慕他神采奕奕、银发潇洒、出口成章的形象,不禁萌生了“老夫聊发少年狂,花甲欲作读书郎”的念头。  相似文献   

5.
朗读是语文教育和宣传工作的重要环节,是学习普通话的有效途径,但普遍的事实是:朗读很不理想,停连不当,最为突出。 所谓停,就是断开。指说话或朗读时,段落之间、语句中间、后面出现的语音间歇。所谓连,就是凡内在联系紧密的地方,就要连起来读。  相似文献   

6.
<正>尊敬的陈云贤主席、莫言教授、各位校董、各位嘉宾、老师们、同学们:每年参加汕大的毕业典礼,我内心总是充满喜悦。在湖堤散步,在真理钟下听同学们朗读志愿,历历在目,声声入耳,处处感到急不及待要朝理想出发的活力。特别是今天,看到你们兴奋的脸,如果会堂内的正能量可以灌入瓶中,一定可让我精力再延长90年。感谢大家与我分享这快乐时刻。  相似文献   

7.
黄国成 《老友》2014,(5):19-19
正爱好是成功的风帆,奋力前行,就一定能驶向理想的彼岸。这是我几十年来辛勤笔耕得出的结论。我从小就爱好写作。从学写作文起,我就不满足于老师两周一次的作文指导课写作教学,而是经常自己命题,自己作文,将习作交给老师批改。由于写得多,一些命题作文,特别是记叙文写起来得心应手。以后读初中、读师范,我都以作文见长。我的作文、周记常被老师当作范文在班上朗读。上饶师范有两块板报,  相似文献   

8.
韩学政 《老友》2013,(4):39-39
有一天,我参加了一场联欢会,现场主持人向一位女士提问:"你母亲的生日是哪一天?"她答不上来,满脸通红地站在那里。旁边有人说:"这人怎么连自己母亲的生日都不知道。"我听着心里发虚,但爱面子的我,也随声附和别人。没想到,主持人竟又把话筒递过来问我,我随口说了某月某日,主持人表扬了我一番。可谁也没注意到当时我那复杂的表情:因为我也不知道母亲的生日是哪一天。  相似文献   

9.
吴显伟 《新天地》2011,(12):414-414
朗读是语文课阅读教学中指导和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发展语言、陶冶情操的重要手段,也是感受语言、训练语感、提高表达能力的基本途径。要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语文教学必须重视朗读的训练,加强对朗读的指导与训练。在这里,浅谈我的一体会。  相似文献   

10.
技术的人文观照--虚拟主持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人类总是有其自身无法克服的局限,总是期望借助科技的手段来弥补、改变人类自身的局限,科技的发展总是意味着新的希望、孕育着新的理想、预示着新的可能.科技与社会具有互动性,虚拟主持人的出现体现着数字技术对传播领域的人文观照,受众期待完美的心理为虚拟主持人提供了独特的"生存空间".数字技术催生下的虚拟主持人并非是画蛇添足,虚拟主持人有其自身的荚学品质.  相似文献   

11.
到巴黎的第一夜,在亲戚家闲谈,一边开着电视,我听不懂电视里的主持人在说什么,只感觉到这位人到中年、气度不凡的主持人在激情讲述的一定是一件不寻常的事情。亲戚夫妇俩,也不约而同停止谈话,全神贯注地聆听那位主持人讲解,直到屏幕上出现广告,他们夫妇俩才告诉我。这位主持人在评论一个全巴黎人都在关心的案子:  相似文献   

12.
张:各位老师,今天我要客串一下主持人。我们福建省电教馆和中央电教馆合作拍了很多的课,语文课,都是我评点的。在评点的时候经常客串主持人,虽然普通话说得不好,但还听得清楚,所以我对自己还有点信  相似文献   

13.
从教多年,经常听到有些师范生说:“我如果有倪萍、赵忠祥的语言魅力,和甜润的嗓音,当教师可谓绝了。”是的,那些有造诣的演员们,在朗读上语言清纯、韵味浓郁,确实很有吸引力。要使我们的语言变得清纯而有韵味,首先要练习朗读,做好吐字收音,如果能做到朗读发音清晰有力,收音完整有机便是字正腔圆,这就使语言充满了活力。朗读是教师基本技能的一个重要方面,朗读的过程是包含着复杂的心理、生理的过程;朗读与文学的关系十分密切,朗读要有美学的情趣和修养。同时,朗读与语音的关系更是密切不可分,尤其在课堂教学中,常用的朗读…  相似文献   

14.
母亲的生日     
阿斌 《社区》2007,(12)
一次,我在一家宾馆里参加联欢会,主持人问一个联欢会参与者:“你母亲的生日是哪一天?”被问者回答不上来,满脸通红、十分尴尬地站在那里。只听旁边有人说:“这人怎么连自己母亲的生日都不知道。”听到这话,我心里正在发虚,没想到,主持人竟把话筒伸到我面前。我信口说了一个日子,赢得了主持人的大加赞赏,可大家并没注意到我脸上复杂的表情,因为我也不知道母亲的生日是哪一天,爱于面子的我是“急中生智”编造了一个日子蒙混过关的。  相似文献   

15.
据说,电视台的天气预报节目主持人手执教鞭,指著西伯利亚、琉球群岛、横断山区时,指示板是一块纯粹的白板,上面的卫星云图是后加上的。主持人不仅要有良好的口才,更重要的是,对地理知识,至少对地图,应有很精确的掌握。我猜想,坐在我面前的王振华先生,就不乏这种才能。他对东北亚人文地理的把握,对於他从事多年的专业工作,若拉开话匣子,则天气预报那么短的时间就显得大局促了。王振华先生现任北航天鹅航空公司总经理,他的理想就是构筑一座立体的高架桥,给身边的中国人、俄国人、日本人、朝鲜人、韩国人,甚至大洋彼岸的美国人…  相似文献   

16.
对于初中学生,既要考虑减轻他们的负担,又要使其较快提高英语水平。为此,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摸索到了,较为适应一些生源并不理想班级的教学方法,即首抓“听说读写”中的“读”(“读”指“朗读”、“阅读”两部分),朗读到一定熟练程度达到背诵;阅读大量题材广泛的文章,逐渐提高速度,并将两者结合,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举手真难     
“上课一定要敢于举手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上课前几分钟,我暗暗地下着决心。“嗨,举就举呗!不就是读读课文或回答问题吗?有什么可怕的!”快上课的时候,我又故作轻松地想。上课铃响了,我的心不禁一怔。几分钟后,景老师提问了:“哪位同学能有感情地将《凡卡》这篇课文朗读一下?”教室里静得出奇,连同学们的呼吸声都能听得见。我的心突突地跳个不停,我偷偷地向四周看看,有的同学低头默坐,有的同学摆弄手指,有的同学扯着衣角。只有李佳秋、刘乐园等几个朗读水平高的同学举起了手。我多么希望有一个与我朗读水平差不多的同学举手啊!哪怕只有一…  相似文献   

18.
谢飞鹏 《老友》2010,(7):17-17
青阳哥的父母今年刚好都年满花甲,他们三兄弟要给父母搞次寿庆,尽点孝心,让二老高兴高兴。因为我跟他家关系非同一般,又是老师,他们拉了我去当主持人。教了这么多年书,做主持人还是第一次。好在青阳哥先给我交了底:"做先生的,这点事难得倒你吗?  相似文献   

19.
朗读,体现了我们的祖国语言的博大而精深,能丰富和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培养语感,强化记忆,激发巨大的潜能……作为一名英语老师,我常常在想,那英语的朗读又何尝不是?  相似文献   

20.
正迎着新年的春风,我聆听了中央电视台的"新年新诗会"。我深深地陶醉了,诵读,竟有如此的魅力!记得孙双金老师说过,校园里最美丽的风景就是朗朗的读书声!孩子们情不自禁地摇头晃尾地投入朗读,并乐此不疲,那该是真正的读书的快乐!回想自己平时所闻、所见、所做,有一些"朗读"方面的感受,与大家一起分享、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