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0 毫秒
1.
80年代以来,我国的宗教文化研究在经历了多年停顿之后得以正常进行。由于研究处于起步阶段,许多领域都有待开辟。其中,对于当今少数民族中活生生的宗教文化现象的调查研究无疑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云南学者杨学政等人主编的“云南宗教文化研究丛书”中的《原始宗教论》、《宗教美术意象》、《火塘文化录》三本书就做了这样的工作,它们对于云南的有关宗教文化现象进行了调查整理、解释分析和一定的理论抽象,其选题具有开拓性,所载丰富的经验材料更值得珍视。  相似文献   

2.
云南通海县的纳古镇自近代以来经历了种种政治危机,其对内外事务的组织与控制往往呈现为一种"认同性调控".即在历史、文化、血缘的认同一致的基础之上实现对自身的社会调控,采取了务实努力、建立和谐民族关系、关注社会、不轻言"为宗教牺牲"等举措来保证自身的存在和发展,有效化解了每一次政治危机.这种生存智慧的获取是民族对于自身历史、社会背景、宗教文化传统的完美整合,是政治人类学研究中应予以重视的内容.  相似文献   

3.
宁夏宗教工作五十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宗教是一个长期存在的社会现象,正确处理宗教问题,做好宗教工作,是关系到我们国家长治久安的大问题。本文通过对宁夏解放初至1978 年及1978 年以来这两个阶段宗教工作的回顾,提出了自己对宁夏宗教工作的认识。指出,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宗教自身也要考虑自己应处的位置,要提高自身素质,为四化建设服务,为祖国统一服务,为维护世界和平服务  相似文献   

4.
"一带一路"建设是新形势下中国对外开放的又一重要战略布局。重构新南方丝绸之路既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云南民族多样,宗教多元,民族文化和宗教文化资源丰富,包括宗教文化在内的民族文化建设是"一带一路"建设和重构新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内容和必要的保证。因此,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强宗教文化建设,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充分发挥宗教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宗教和宗教文化要自我调适,主动适应时代和社会需要,为"一带一路"建设和重构新南方丝绸之路服务。  相似文献   

5.
印度密教阿吒力是云南佛教的四大系列之一,于公元七世纪末至八世纪初传入云南大理地区,作者据文献记载和实地调查,对密教阿吒力的传入时间,演变特征等作了综合论述。认为其基本特征是佛教与原始宗教相结合,即佛巫合一,具有浓厚的地方民族宗教色彩,是云南大理及昆明地区的白族、部份彝族、汉族所信仰的宗教,它在云南的传播历史最为悠久、形态最完整,内容最丰富,特点最显著。  相似文献   

6.
云南少数民族宗教文化的现代传承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浩然 《学术探索》2013,(6):96-100
云南少数民族宗教文化的发展,不仅面临着现代化、全球化、世俗化的整体挑战,也面l临着基督宗教“后来居上”的挑战。前者使少数民族宗教的信仰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后者使少数民族宗教的信仰生态产生危机。应进一步加强对少数民族宗教的管理和引导,提升云南少数民族宗教的自身文明素质和信仰素质,发挥少数民族宗教的现代功能,建立少数民族宗教作为社会性和精神性资源推动民族社会发展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7.
宗教是建设云南民族文化大省有待深入探讨的问题之一,因为宗教是一种社会文化形态。  相似文献   

8.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国家,宗教工作关系到国家的稳定、民族的繁荣.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高度重视宗教工作,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坚持、发展和丰富马克思主义宗教观.这一发展与创新主要体现在对宗教本质观、宗教价值观、宗教历史观的不断深化,体现了党的领导核心宗教观之间的继承、发展、创新、一脉相承的内在联系性.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统宗教的信仰模式及其对中国民间宗教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宗教的信仰模式表现为多神崇拜和末世信仰。这一模式对中国民间宗教产生了重大影响。如果说中国传统宗教与中国民间多神崇拜的信仰模式有什么不同的话,那就是在中国传统宗教中,其信仰的对象毕竟是属于自身体系内的神灵,而中国民间宗教信奉的对象杂糅了不同宗教体系中的各种神灵。传统佛道二教特别是佛教的末世信仰是以精神解脱为终的,而以白莲教为代表的中国民间宗教的末世信仰则是以反抗和推翻现实社会为终的。  相似文献   

10.
云南地处西南边陲与缅甸、老挝、越南接壤,这三国边民通婚历史悠久。尤其是近年来,随着云南经济快速发展、民族和睦团结,边疆社会稳定,大量境外的缅甸、越南、老挝三国边民入境云南边境通婚,并且通婚人数逐年增多,有不断上升的趋势,这些边民的通婚,给云南的经济建设、民族团结、宗教和谐、边境安宁等工作带来了诸多的社会问题值得我们认真研究。  相似文献   

11.
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现代体育文化的互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是一个少数民族众多的省份,各民族在这片红土地上生活、繁衍,在各民族传统节日、宗教、婚俗丧葬等活动中广泛开展各种体育活动,在这些活动中,民族传统体育充分体现了文体兼并性、广泛的群众性、健身性及美学特征等特点,这些特征,使其能够与现代体育相互融合、互为发展,进而朝着旅游业和产业化的方向发展,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和现代体育携手步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12.
云南穆斯林在中国民族、文化复杂丰富的社会环境中一直追寻"做一个真正的穆斯林",包括穆斯林女性。随着穆斯林文化与儒家文化的融合,许多创新在中国发生,比如清真女寺的创建及发展。通过对云南清真女寺调研、参与观察以及对男女阿訇的访谈,分析在和谐社会构建背景下伊斯兰教宗教文化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引导穆斯林女性宗教文化促进和谐社会构建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文指出高校应加强和改进高校朋辈心理辅导工作,建立有效的朋辈心理辅导体系,更好地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4.
云南省人口学会服务云南人口工作大局,为省委、政府科学决策及全省人口工作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要进一步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加强自身建设,开创学会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5.
在云南发掘的春秋至两汉时期的一些墓葬中,出土了为数众多的海贝。这些贝系舶来品。在当时的社会,它是一种重要的财富,同时也具有宗教的、艺术的,甚至货币的功能。其功能是多样化,并非凝固为单纯的一项内容,在不同的时间和环境下,发挥着特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云南少数民族的水文化与当代水环境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云南少数民族中存在着丰富的水文化,对于各民族长期的生存与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同时也保护了云南的生态环境。由水的观念、使用与保护水的习俗、制度、规范、宗教等构成的水文化,是当代解决水危机、营造良好的水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是从源头解决水环境问题的有效手段。在当代,少数民族的水文化仍然具有重要的价值,有助于人类认识与平衡自身与自然之间关系。  相似文献   

17.
江总书记语重心长地告诫我们“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为了保障这一“生命线”的畅通,就必须在依法治国的同时,强调“以德治国”,切实改进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本文从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挑战入手,通过对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切入点的分析,提出了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马克思主义信仰建设是其核心内容。信仰是民族凝聚力的源泉,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一个地区,都需要通过共同信仰所产生的凝聚力量去维系社会心理、社会意识和社会精神,使人们既有身心的自由却又不使行为失范,也就是协同尽量多的人自觉地为共同的社会目标而奋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