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汉语句子具有灵活的语序,主语、宾语和状语可出现在不同的位置上而使得句义大致保持不变。从范畴类型逻辑角度看,需要提供说明汉语灵活语序的工具。因此,给出关于范畴位置移动的结构公设,构成特定的范畴类型逻辑系统,即多样模态逻辑,并给该系统的可能世界语义学的可通达关系确立相应的限制条件。其次,为说明汉语语义异常句的合理性,提出一种多体的范畴类型逻辑,构建有关的结构公设,通过相关正常语义句的推导来证明异常句的成立。此外,为强调句子生成过程中各种词类的搭配限制,从而生成合符直观和认知的句子,设想用类型一逻辑语义加特征结构的并行推演来解决这个问题,为汉语句法和语义生成的计算机实现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施行性事态限定语义范畴构成一个以言者介入为主要特征的语义层级系统。英语和汉语都为施行性事态限定语义范畴提供了多种语言形式选择,并且以不同的方式体现了施行性事态限定语的语义层级性。英语同一事态限定语义范畴的语言形式选择体现在词性变化和句式选择上,而汉语则突出地表现在语序变化上;汉语施行性事态限定各次类的语义层级与其句法位置灵活度密切相关,而英语只是局部地体现在形容词述谓句引入非第一人称旁格认知主体的句法限制上,汉语施行性事态限定语义范畴语义层级性的实现程度比英语高。  相似文献   

3.
尽管对形名修饰结构的句法生成与语义解释存在异议,但是学者们都将普通名词和形名结构本身赋予的语义类型.因此,形名修饰结构的研究重心就落在了形容词的语义类型如何确定上.形名结构是自然语言中的普遍现象,而汉语形名结构则体现出自身的特点,比如形名结构中出现虚化成分“的”字等.混合范畴类型逻辑将多模态组合范畴语法的前提敏感特征带入了范畴类型逻辑,使得范畴类型逻辑可以对自然语言现象进行更为准确的刻画,这种逻辑工具对处理汉语这一意合型语言无疑具有值得期待的前景.  相似文献   

4.
范畴语法是对自然语言信息进行可计算处理的逻辑语义体系。从20世纪70年代的蒙太古语法开始基于句法范畴和语义类型的对应来尝试处理英语部分语段,到目前多模态范畴语法对组合范畴语法和范畴类型逻辑的结合,都是为了能够取范畴语法体系中具有不同结构性质的类型逻辑系统的长处,以便更好地处理自然语言的句法和语义。汉语中独有的虚化成分“的”的可计算研究正体现了范畴语法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5.
一个具体的句子总是有句法、语义、语用三个平面、三种结构。就汉语来说,句子的语义结构和语用结构研究较为薄弱,本文主要探讨汉语句子的语义结构及有关问题。文中首先讨论了汉语句子语义结构的基底─—动核结构以及语义结构中的动核、动元、状元的类别和基干动核结构的类型;进而探讨了汉语句子语义结构及其构成成分投射为句法结构及其构成成分的一般规律和语用限制。  相似文献   

6.
文化语言学功能句型理论中的关系句与结构分析中的复句在句子观、事件单元、涵盖范围和分析原则上存在根本差异。对比基于小说文本的大量实例可以发现:单纯依据关联词语和逻辑-语义关系标准的复句分析是不可靠的。汉语的关系范畴渗透于短语、句子成分及小句之间,因此必须首先确定句子是否是一个以表达关系范畴为目的的功能单位,在此基础上才能进一步分析句子内部的关系范畴类型。此外,流水句是汉语句子的常态,是复句系统难以攻克的难题。只有在功能视角下,流水句的关系分析和句子成分分析才游刃有余。因此,对于汉语句子的分析一定要建立在功能视角的分析方法之下。  相似文献   

7.
句法和语义对应的原则是形式语义学中最为重要的原则之一,组合范畴语法CCG更是彻底地延续了这个思想,为自然语言的计算机处理提供了句法和语义的透明接口。汉语的CCG处理在贯彻该原则时产生的问题是:句法方面获得长足进展,而语义方面却相对滞后。以汉语多重介词短语句为例,动词论元的灵活语序现象是句法和语义对应的难点之一。Hoffman提出的多重论元集CCG方法是解决灵活语序的有效手段,但在这种处理方法中,需要找出一些方法来简化形式语义的表述方式,这样才能获得与句法范畴推演相对应的语义类型推演。  相似文献   

8.
从常态值语义格关系和目标物与参照物的认知角度,讨论汉语英语小句语序的原型和变体现象,指出了表层句法格与深层语义格常态值的关系和语义格的角色类型的关系,说明潜存于小句语序构造的目标物与参照物的参与者框架的异同,以及变异所引起的语序调动现象,分析和描述原型语序及其变体、语义格与小句里的语序灵活性和固定性的关系,以及汉语的一些所谓的无理构造的认知理据,从认知语境的角度分析语序在语法手段和修辞手段方面的兼容性。  相似文献   

9.
汉语句子的分类标准和分类术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汉语的句子类型可以从多个角度归纳和概括。结构、语气、功能、语序、语义、语用等都能成为句子的分类标准,以此所得到的"句型"、"句类"、"句式"、"句模"等分类术语往往缺乏明确界定,使用中相互交错,使句子系统认识模糊。句子分类术语的能指和所指需要进一步规范,以便构建合理的汉语句子分类系统。  相似文献   

10.
“完句成分”是现代汉语句子中依附于命题结构的情态。语境和语气具有必不可少的完句作用。外显于句中的完句成分包括客观的时体范畴、量度范畴以及主观的能愿范畴、模态范畴。完句成分的研究将有助于汉语句子语义研究的形式化  相似文献   

11.
英汉语序在句子中不仅起着语法作用,而且还传达着特定的意义。在同一概念的若干句子中语序不同会产生一定的语义差异。文章就英汉语序作些简单的比较及翻译,归纳出英汉语序的异同以及在句子中的常序和殊序,帮助人们正确地理解英汉不同语序句子的真正含义。  相似文献   

12.
"譬"、"喻"因含义相近常被人们不加区别地使用。从名辩思想和因明学的角度来看,尽管它们在缘起、论证方法、悟他目的等方面有诸多相同之处,但从推理的结构、形式的稳定性等方面来看,二者具有本质的不同:名辩学之"譬"是一种独立的推论形式,而因明学之"喻"只是推论中前提的一部分;形式上名辩学之"譬"相对稳定,因明学之"喻"不同时期有较大差别;方法上名辩学之"譬"大多使用类比、比喻说明问题并且例证详尽,因明学之"喻"与"譬"大致类似但在细节上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3.
否定是语言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是语法中的重要范畴。就汉语处置句而言,根据否定词出现的位置,否定处置句可分为两种类型:否定前置处置句,否定后置处置句。这两种否定处置句的产生与处置介词语法化的句法环境有密切的关系。否定词前后位置的不同,其否定辖域及否定焦点也随之有所变化。否定词否定辖域及否定焦点和语用因素是两种否定处置句一直广泛存在于汉语方言的一个重要的内在动因,同时阿尔泰语否定词紧靠动词的语序对新疆、甘肃等地汉语方言处置句否定词的位置也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4.
新疆汉族方言的持续体有两个并行的形式标记"底"和"底呢"。它们分布在不同的句子类型中和不同的句法位置上,具有不同的语法功能和意义。本文通过对"底"和"底呢"的句法条件的考察,就它们的功能和意义进行了探讨,同时对"底呢"的结构作了进一步分析。  相似文献   

15.
英汉语序的对比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语序是语言成分按语法关系进行的线性的、横向的组合序列,它是表达语法关系的重要手段,是言内意义在句法层的突出表现.在英汉两种语言中,语序对于确定句子结构内部的语法关系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当代语言学家从语义学角度出发,通过对大量的语言材料的分析研究,表明语序本身也能传达意义,具有不同的交际价值.  相似文献   

16.
古典的逻辑图主要包括欧拉图和文恩图(一般也把经过皮尔士改造过的文恩图“皮尔士-文恩图”包括在内)。由于可靠(且完全)的逻辑推演规则的提出,在逻辑图从古典形式走向形式化的发展历程中,具有转折性的是皮尔士-文恩图以及皮尔士的存在图系统,现代形式的图式逻辑就是在这两者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相似文献   

17.
古汉语中的固定格式是指几个虚词(或虚词加实词)经常在句中前后呼应配合使用构成的句法格式。《史记》共有10个何字固定格式,使用共59例。分析描写它们的意义和用法,是研究上古汉语以及汉语语法史的基础性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8.
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名诗《登乐游原》的最后两句历来争议颇多。对字面意义的不同理解影响了人们对诗歌内涵的不同解读。在总结了学术界对这两句诗的几种主要观点后,从"只是"一词的意义着手,分析了全唐诗中所有的"只是",总结出了该词在唐代的九个义项。再结合李商隐的生平、经历和思想对诗歌内涵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汉语是象形表意文字,英语是线形拼音文字。如同汉语造字构词具有理据一样,英语造字构词也具有自己的理据。在日常交际中,语言注意的价值在于理性意义(词义),但在语言创造(造词)中,语言注意的价值则在于理据。换言之,用词侧重词义,造词侧重理据。懂得理据,便于掌握词义。在跨文化语言交际中,懂得理据,即大脑储存有关信息,就能顺利地解码,即与交际者那样的编码过程重合,达到思想交流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广雅疏证>所涉及的"正反同词"现象的最重要的形成原因,是由词义性质和词义范围产生的词义引申.由词义性质引申形成正反同词,其内在理据是"义相反而实相因",其具体方式是相关代用和相因推演.由词义范围引申形成正反同词,表现为由语境引起词义范围缩小,从而使上位意义降格为互相对立的两个下位意义.视角单一和比较对象不同,也是正反同词现象的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