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科学社会学本土化面临其作为实证社会学,追求对社会现象作因果性社会律则说明而带来的困境。默顿范式的科学的社会规范理论建基于西方经验事实,难以型范中国本土经验事实。本文借鉴社会学本土化从实证向解释社会学转换主张,提倡地方性知识视域下的科学实践规范的研究路径,指出:作为默顿范式研究范畴,科学的社会规范源于科学知识论;站在科学知识的社会建构论立场上,与科学知识的地方性知识属性关联的实践境况规范蕴含语境性,能够经由解释社会学走向语境化的科学的社会规范研究,可以实现对具有中国本土语境特征的科学的社会规范的有效探索。进一步地,本文以民国药理学共同体的常山生物碱研究为例,作科学知识社会史案例的经验印证。  相似文献   

2.
默顿科学社会学思想发展的阶段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默顿的科学社会学思想发展前后两个时期在理论框架、研究问题、研究对象、研究性质等方面具有不同的特征,特别是其理论框架的不同是最基本的方面.前期运用知识社会学的框架分析了科学发展与其社会文化背景之间的关系,后期从结构功能主义的观点分析了科学制度独立的结构和特征.默顿科学社会学的理论体系包括科学制度的规范和运行两方面内容,不能简单地把它看作是"科学共同体社会学".  相似文献   

3.
默顿科学社会的理论框架来源于马克思—曼海姆知识社会学传统,其拒绝从认识论领域来探讨科学,而将科学作为一种社会建制进行研究。默顿的科学社会学研究工作通常可分为三个时期:早期的关注点是促使近代科学兴起或体制化的主要社会因素—科学与社会研究;中期研究重点逐渐转向科学规范,默顿科学规范包括普遍主义、公有性、无私利性、有组织的怀疑主义等;后期研究重点是科学共同体,包括科学防范机制、交流机制、奖励与评议机制及分层系统等。默顿科学社会学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由于自身的局限,遭到新兴的科学知识社会学(SSK)的批判而陷入衰落并试图向新形式的实在论跨越。  相似文献   

4.
科学社会学的张力——默顿与贝尔纳研究传统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科学社会学理论中,贝尔纳和默顿分别创建了科学的社会研究中的默顿传统与贝尔纳传统。由于他们在科学知识观上的差异,尽管二者研究前提和研究主旨方面存在一些共同点,但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别。贝尔纳的立论基础代表了科学家的立场,默顿则坚持的是社会学家的话语。从认识论角度来说,对科学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贝尔纳侧重宏观定性研究,默顿及其学派着力于科学内部的社会结构分析,属于微观分析图式。在研究方法上,默顿开辟了一种科学的社会学表述新方法,贝尔纳从科学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出发,提出了一系列科学的社会研究问题。默顿与贝尔纳不同的研究风格,表明了科学社会学研究中存在着巨大的张力。  相似文献   

5.
默顿于20世纪30年代末发表的博士论文成为科学社会学的奠基之作,并开创了传统的科学社会学学派,用社会学的方法研究科学.到60、70年代,社会建构主义学派在西欧兴起,科学知识成为科学社会学的主要研究对象.科尔试图在默顿学派和社会建构主义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实在论的建构主义,提出了一种新的科学观.  相似文献   

6.
由于默顿的开创性贡献,科学社会学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默顿的科学社会学研究纲领因此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占据着科学社会学研究的统治地位。但是,自库恩的《科学革命的结构》发表后,默顿科学社会学的理论面临诸多挑战,最终在20世纪70年代遭受到爱丁堡学派的全面解构,科学知识社会学取代了默顿的科学社会学理论,成为了主导的理论。不过,这种变化与科学的发展实际是相应的,也顺应了主流哲学观的转变和科学社会学本身理论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默顿的学院科学范式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默顿范式是由默顿及其学生发展起来的科学社会学研究路线,即把科学看成是具有独特精神气质的社会体制,并对它进行功能分析。默顿范式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他不仅首开对科学进行社会学研究的先河,反映出作为社会建制的科学的新特征,还给出了对科学进行研究的新的研究纲领和研究方法,更为重要的是创建了一个独立的新学科———科学社会学。  相似文献   

8.
默顿从知识社会学和科学社会学两个角度分别论述了十七世纪英格兰科学的社会功能和作为一种社会制度的科学的社会功能,他坚持的是科学促进知识发展的功能。而利奥塔则从语用学的角度论述了后现代社会中知识变迁背景下科学的研究与传递功能,构建了科学通过异质性、多元性和悖谬性而实现的合法性。二者在科学与技术的关系、科学知识的目标和功能分析的目的三个方面存在着不一致。  相似文献   

9.
默顿的博士论文《十七世纪英格兰的科学、技术与社会》是一部科学社会学与科学史的经典著作。文章从科学编史学的角度对之进行了解读,分析了默顿对编史学方法的运用及其特色,由此彰显出科学编史学对于科学史研究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通过梳理曼海姆和默顿的知识社会学思想,讨论了社会学将"知识"作为研究对象,纳入到本学科研究领域时所要回答的关键问题:如何构建一种"知识—社会"的关联?通过研究发现:对该问题的讨论,取决于对一个更为基本的问题的回答:学者带入了什么样的"社会"概念去构建这种"知识—社会"的关联?通过这些问题考察曼海姆和默顿的知识社会学理论,我们可以总结出知识社会学研究的一些一般性问题,并以此为基础找到构建"知识—社会"关联的新可能。  相似文献   

11.
默顿科学规范是一组以维护科学的自主性为目的、围绕科学的制度性目标的实现而形成的价值观统一的社会性规范.默顿以实证主义的科学知识观、小科学时代的科学价值观为理论基础,以结构功能主义社会学为研究方式 所建立起来的这套规范体系的合理性与有效性,必然会随着其理论基础、思维方式的革命而被质疑与动摇.默顿科学规范理论必须革命,回归到认知性规范与社会性规范相统一框架中去.  相似文献   

12.
在科学自主性的问题上,默顿科学社会学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双重的补充作用:(1)默顿科学社会学着力阐发和强调科学的自主性,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物质生产是科学发展根本动力的观点。是一种有益的补充;(2)默顿科学社会学强调科学体制方面的自主性,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科学知识方面的自立性的观点,也是一种有益的补充。强调科学的自主性对于当前中国科技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应当高度重视关于默顿科学社会学科学自主性思想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行动的意外后果是人类活动的独有现象,社会学家默顿、吉登斯和贝克把它作为一个专门的社会学理论问题作了系统的讨论.默顿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把意外后果作为一个专门的社会学理论问题和范畴提出来,从功能主义和知识社会学的角度作了具体的研究.吉登斯将意外后果的范围扩展到风险,直接把现代社会的意外和风险与专家知识的特征及其运用联系起来,从而深化了这一问题的研究.由于不满吉登斯过分强调专家知识的作用而忽视意外后果以及人们对它的无知的重要性,贝克从行动者之间基于社会分层和权力分化而在知识和理性上产生的矛盾和冲突来解释意外后果和风险,认为正是这种矛盾和冲突造成人们对意外后果和风险的无知,并使工业社会转变成风险社会.这三位社会学家还就意外后果和风险的预防提出了自己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默顿与贝尔纳都是广义的科学社会学的奠基人,他们对科学与社会的研究虽有相似之处,但最终走的却是两条迥异的道路。默顿主要是内向度的,从科学的制度化缘起探究科学社会的内部结构及其精神特质,目的是追求科学的真理性,即"扩展被证实了的知识";而贝尔纳则主要是外向度的,从社会的经济、政治、军事、教育等层面上研究科学的发生与发展,以实现科学的价值性目标,即造福人类。  相似文献   

15.
在当今,默顿与库恩的科学社会学,已分别成为科学社会学研究的两个主要流派,除此之外,也有从其他角度进行的许多研究。对这些研究——进行介绍当然也很重要,但不胜枚举,所以想在此介绍一下科学社会学的几种研究方法。斯托勒(N.W.Storer)认为,从社会学  相似文献   

16.
奥格本(W.F.Ogburn)在20年代时提出了有关科学技术当中的同时发现与“文化基础”、“文化迟缓”的学说;默顿在30年代发表了《17世纪英国的科学、技术与社会》一书,由此,在美国,科学与技术的社会学逐渐地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但是直至50年代,科学社会学的名称还未被广泛使用,从对社会学的科学性本身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7.
<正>一、引言进入21世纪,科学技术发展速度日益迅猛,伴随"大科学"时代的到来,科技发展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与之相伴的社会问题迭次而来。从默顿创立科学社会学以来,形成了与科学技术与社会(STS)研究相呼应的把社会作为解释变量、科学作为因变量的年轻的社会学分支。上个世纪末,我国社会学界把科学社会学引入中国,在多个高等院校和研究所开设了科学社会学  相似文献   

18.
默顿与齐曼分别缔造的学院和后学院科学模型,以各自坚实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基础,很好地反映了两个不同时代的科学特征.默顿与齐曼也因此都对科学社会学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由于时代和自身学术立场的限制,默顿与齐曼的科学社会学思想又各自存在局限性.把两位大师的贡献和局限性放在一起,对之做出比较恰当的评价,不仅有助于人们了解两位大师的科学社会学思想,也会对后人的科学社会学研究产生启示.  相似文献   

19.
默顿是系统提出和阐述科学规范的第一人.他先后提出了"科学的精神特质"和"科学的规范性结构"这两个概念.前者突出的是科学与其他社会现象在价值观和行为规范上的根本区别,后者则强调"科学的精神特质"是科学价值和科学规范的"复合结构".默顿认为,科学的最根本的价值目标是"扩展被证实了的知识",它包含客观性和原刨性这两个基本的价值要素.科学规范系统是科学价值的体现和实现科学价值的手段,它包含普遍主义、公有主义、非谋利性和有组织的怀疑主义等四个基本规范.学界对这几个规范的误读或误译必须校正.  相似文献   

20.
在学科史的发展进程中,历史社会学与社会史学科内部处境相似,既作为分支学科推进,也作为学科整体范式的追求,在社会学与历史学的交叉互动中扩展各自的学科视域.《社会学研究》和《社会》两本社会学代表期刊在近十年中共有46篇文章与历史维度或历史事件相关,可划分为明清之前中国传统社会研究、明清史研究、近现代史研究三个维度,前两类较多偏向于社会史路径,后一类则多选择历史社会学路径,范式的倾向与研究关注的历史时段及材料息息相关.历史/时间维度与社会/关系维度共同加深了学科自身对学科间关系的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