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金一南 《领导文萃》2014,(14):56-58
正毛泽东在中央苏区,张国焘在鄂豫皖苏区,他们都取得农民出身将领的衷心拥护。中央苏区鼎盛时期,红军兵力超过十万,鄂豫皖苏区转移到川北苏区时,达到八万多人。两个人还有一个共同点,讲话极富鼓动力。毛泽东的讲话,语言直入普通将士、普通民众的心里,张国焘也是这样。刚开始,张国焘在北大当学生的时候,据他回忆,自己演讲是不行的。在北大上学时,他担任讲演部部长。"五四"运动中,有一次街头演讲,一开始,听众有一百多人,张国焘和同学喊得声嘶力竭、满头大汗,只有一位老牧师站在一旁,一直耐心听到最  相似文献   

2.
张国焘出走     
当张国焘从王明的口中获悉李特、黄超被处决的消息,精神受到极大的震动。王明奉共产国际的指示从苏联启程回到延安后,俨然以钦差大臣和中共领袖自居。张国焘挨过王明的整,对他表示冷淡。当王明与张国焘单独谈话时,问起在草地的那场争论的症结。张国焘说:“除批评党中央的政治路线外,可以说是争夺军事领导权。”王明说:“这不尽然,另一个主要原因是托派在暗中作怪。”他告诉张国焘:“李特、黄超就是托派。他们在迪化经邓发审问,已招认是托派,并已枪决了。”张国焘听到他信任的部下竟被处决,痛心地说:“李特、黄超是托派,那任何人都可被指为托…  相似文献   

3.
提起周恩来总理,不论"敌"、"我"、"友",无不给他以极高的评价,具有显而易见的认同性。曾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高级领导人,尔后以陕甘宁边区政府副主席身份叛变投敌的张国焘,在论及周恩来时说了句自己内心的看法:周恩来为人和顺,善于结交朋友,从不走极端,总是能使自己适应现状。当年,张国焘从陕甘宁去西安八路军办事处公干,擅自出走,在武汉八路军办事处  相似文献   

4.
王树增 《领导文萃》2007,(1):124-129
在欢迎张国焘的酒会上,大家都有意回避着不同意见 毛泽东和张国焘彼此失去联系是在大革命失败后。在一片白色恐怖中,毛泽东去了中国农民中间,张国焘则去了遥远的莫斯科。两年后,张国焘回国即被中央派往鄂豫皖根据地,那时毛泽东正率领着一支红色武装转战于井冈山的密林之中。  相似文献   

5.
1931年,张国焘作为中央代表来到鄂豫皖苏区,任鄂豫皖中央分局书记兼鄂豫皖军事委员会主席。是时徐向前则任红四军军长、红四方面军总指挥。这对“搭档”在历史的大潮中决裂,各奔前程:一个后来成为共和国开国元帅,另一个投敌叛变、最后在国外凄凉死去。这里讲述的是中央红军长征途中与四方面军会师后,徐向前拥护中央北上决策,但又不愿将四方面军拆为两半,在毛泽东与张国焘之间所作的艰难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孙郁 《领导文萃》2010,(14):76-79
<正>陈独秀与张国焘,按天分,都可以成为很好的学者,当时的环境,却让他们做了另外一种选择,即由学术转向政治。他们自愿放弃学人身份,甘愿做一个革命者,把"五四"的文化风潮,从书斋转向社会。  相似文献   

7.
《新世纪领导者》2006,(10):50-51
张国焘设宴拉拢彭德怀、聂荣臻 毛泽东和张国焘彼此失去信息是在太革命失败后。在一片白色恐怖中,毛泽东去了中国农民中间,张国焘则去了遥远的莫斯科。两年后,张国焘回国即被中央派往鄂豫皖根据地,那时毛泽东正率领着一支红色武装转战于井冈山的密林之中。  相似文献   

8.
许世友将军,面黑多髯,尝习武于少林寺。性刚烈勇猛,人称之“猛张飞”、“‘活李逵”。尤好酒,不可一日无酒,晚年生肝病,医生劝其戒酒,将军曰:“不喝酒毋宁死。”红四方面军曾发《戒酒令》,惟独许世友将军例外。行军,挑夫担酒;打仗,豪饮不误。众将领不服:“他能喝酒,我们为什么不行?”张国焘反诘曰:“你们有许世友的酒量吗?”众皆哑口无言。  相似文献   

9.
与张国焘周旋1935年6月,当任弼时、贺龙领导的红二、六军团从湘鄂川黔根据地转移进行长征时,与中央的电讯联络突然中断了。任弼时布置电讯科每天抓紧搜索,仍未能与中央联络上,这着实让他心焦。9月29日,紧张值守多时的机要电台,忽然寻呼到一个电台,音调和报务员的手法都很像中央的电台,即刻发一试探性的密电。  相似文献   

10.
1935年6月12日,红一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在夹金山下懋功胜利会师。可是,两军会师的欢乐气氛不久就被张国焘反党分裂行径冲淡了。中共中央为了团结和争取张国焘,派红军总参谋长刘伯承及林伯渠、李富  相似文献   

11.
恩1916年,当陈独秀已是蜚声中国学坛的著名人物时,张国焘只是一个刚刚迈入北京大学校门的学子。当时陈独秀尚在上海,张国焘只是通过《新青年》才认识了陈独秀。  相似文献   

12.
周锦涛 《领导科学》2004,(12):40-42
任弼时一生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为了中国的革命与解放事业鞠躬尽瘁,是“中国共产党最好的领导人之一”。在他所经历的红军三次军事会师中,他受命于危难之际,力挽狂澜:木黄会师,勇歼顽敌,协助中央红军成功实施战略转移;甘孜会师,挫败张国焘分裂主义图谋,维护全党与全军的团结统  相似文献   

13.
正中共早期政治人物张国焘,正是习总书记讲的丧失信仰的反面典型。作为中共一大代表,中共党内受列宁接见的唯一一人,他却变成了自私自利、争权夺利的实用主义者。后来,竟完全背叛了自己的信仰——叛党投敌。可笑的是,在蒋介石麾下,他并未得到重用,反而受尽折辱。这从另一个侧面证明了坚守信仰  相似文献   

14.
市公安局负责刑侦工作的副局长马凤山傍晚得到报告,来凤山庄发生了枪杀案,要他负责带队侦破.他立即把因受处分调到交警队的破案高手方雨林要了回来,让其参与此案的侦破工作.被害人是市政府秘书处的张秘书.张秘书虽说才30出头,但在市政府秘书处已经是工作的中坚,年轻的"老干家"了.他为人机巧而沉稳,处事面热而不失方寸,颇得上下左右各色人等的好感.特别难得的是,他对省市那些主要领导的脾气爱好、工作特点、生活习惯、出身背景和政治关系了解掌握得都比较清楚,和他们的交往都比较深入.  相似文献   

15.
《新世纪领导者》2006,(11):52-54
在中央的一再催促下,1935年9月1日,张国焘终于下达了东进的命令。但是,左路红军部队东移的第三天,张国焘突然发来了电报,说由于嘎曲河水上涨无法渡河.不但已经命令部队返回阿坝,而且还要求右路军掉头重新向南进攻松潘:  相似文献   

16.
谢明 《领导文萃》2012,(24):51-55
在气势恢弘的中国革命战争史上,毛泽东的爱将灿若星河,他们或受赞誉,或受倚重,在战火硝烟和政治风雨中,被他直接或间接关心过问过的名将更是不在少数,开国上将洪学智便是其中之一。1937年9月——毛泽东:"你们想出去工作吗?""他们的话不代表中央!"1936年10月,在红四方面军担任过营政委、团政治处主任、师政治部主任、军政治部主任和方面军组织部部长的洪学智,进入红军大学学习。1937年3月,在批判张国焘分裂主义错误时,红大发生了所谓许世友等一些来自红四方面军的学员准备脱离红大去四川找刘子才的事件,洪学智也被牵连其中。  相似文献   

17.
<正>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组织部位于北京市西城区西长安街,简称"中组部"或"中共中央组织部"。是中共中央直属机构之一。中组部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重要职能部门,主要负责党的组织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的工作。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时,张国焘为组织主任。1924年5月,中央正式决定分设宣传、组织、工农等部,毛泽东为中央组织部部长。"文革"期间,组织部先是被实行军管,后与宣传部合并成立中央组织宣传组。1977年10月,中共中央决定重新恢复中央组织部建制。其主要职能是:  相似文献   

18.
根叔     
苏文勋 《领导之友》2012,(10):37-38
他们都喊他"根叔",是因为,他曾经是农民、是工人?如若是,那倒显得很亲切。他们都喊他"根叔",是因为,他是留美博士、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如若是,那倒显得很特别。他们都喊他"根叔",是因为,他是他们的一校之长?如若是,那倒显得怪怪的。初见"根叔"二字,是在网络上,让人觉得莫名其妙,一头雾水,也有点儿不以为然。总觉得,和近几年网络上流行的"猪坚强""楼脆脆""算(蒜)你狠""逗(豆)你玩"之类似的,在无奈的  相似文献   

19.
<正>一个很好的项目因为管理不善而黯然退出市场,尽管被管理者只有一个。我跟朋友在路边一个不起眼的小店里吃面,由于客人不多,我们就顺便和小老板聊了会。老板感慨颇多,他曾经辉煌过,于兰州拉面最红的时候在闹市口开了家拉面馆,日进斗金啊!后来却不做了?朋友心存疑虑地问他为什么。"现在的人贼呢!"老板说。"我当时雇了个会做拉面的师傅,但在工资上总也谈不拢"。  相似文献   

20.
<正>光绪年间,一个鸡蛋市价不过几个铜钱,可在御膳房,四个鸡蛋开价至三十四两银子。有一次,光绪皇帝当着文武百官的面,举着一只鸡蛋问他的老师翁同:"这种贵物,师傅也曾吃过吗?"翁答道:"我家里遇上祭祀大典,才偶尔吃一次,否则不敢吃。"从上到下都在蒙蔽光绪皇帝,这是很可怕的。更可怕的是,连他的老师都不敢拆穿。恶劣风气的背后牵扯着复杂的利益,盘根错节,一些人自觉不自觉地混迹其中,推波助澜,以致潜规则盛行。由此可知,积弊清除之艰难与正风肃纪、营造良好政治生态之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