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汉语和英语中都有丰富的实物颜色词。汉语实物颜色词的色系分为红系、黄系、绿系、白系、蓝系、黑系、青系、紫系及其他9种,英语实物颜色词的色系分为红系、黄系、绿系、白系、蓝系、黑系及其他7种。汉英这些实物颜色词都来源于植物名称、动物名称、珠宝名称、金属或矿物名称、食物名称、用品名称、人与人体、自然现象等。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隐喻认知理论为基础,以英汉语言中基本颜色词“黑”、“白”、“红”为例,比较分析了在隐喻认知视角下这些颜色词的语义异同。  相似文献   

3.
中国人健康的肤色,应该是红黄隐隐、明润含蓄,明代表“明亮”;润代表“润泽”;含蓄就是“夹有血色”。人在健康状况不佳时,会面露病色。而病色中的白、黄、红、黑、青五色,都对应着不同的身体疾患。  相似文献   

4.
奔放的男人,都很注重服装的颜色,他们可谓越穿越艳丽,服饰色调也由过去的蓝、黑、灰等颜色,转变为奔放、热烈的大红、大紫、枣红、铁锈红等鲜艳色彩。 奔放的男人,喜欢花T恤,特别是那种全部用大色块、大图案的,这种有扩张意味的大色块、大图案,倍添男士的潇洒与豪爽。  相似文献   

5.
<正> 诗与绘画诗是语言艺术,长于抒情言志;画是空间艺术,长于显现。绘画用线条和色彩来表现,特别借重色彩。《色彩论》的作者、美国的鲁道夫·阿恩海姆说:“严格地说,所有的视觉现象都是由色彩和明度造成的。规定的形状的界限来自眼睛对属于不同的明度和颜色的面积进行区分的能力。”诗也注意运用色彩学,用颜色来描绘自然景物和抒写人物的内心感受。杜甫的《春夜喜雨》:“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春雨之夜,天上地下,浮云和野径,都是一片“黑”色。第二天,由于“润物细无声”的春雨的浇灌,成都的鲜花就显得格外的“红”。这一“红”一“黑”,给人以很深的印象。杜甫是很善于运用色彩的,前人赞美杜甫的作品“总得画法经营之妙”。  相似文献   

6.
何为橡木? 真正产于我国北方的橡木如今在家具业中被称为红橡木,因数量稀少而渐少用于家具生产。目前家具市场上的“橡木家具”其实是橡胶木。我国只有南方的海南岛盛产此木,橡木的主要产地为东南亚,尤以马来西亚的橡胶木材质最  相似文献   

7.
汉语惯用语的内容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其中有很多包含颜色语素的惯用语,文章拟通过分析包含红、白、黑、黄等颜色语素的惯用语与汉民族的风俗习惯、道德观念、等级观念、思维方式之间的关系,探讨惯用语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8.
“克普恰克”一词在我国汉文文献里以“钦察”(《元史》)、“可弗叉”(《西游景》)、“钦叉”(《西北地附剥)、“乞卜察兀’(《蒙古秘史》)、“古稍”(《黑鞑事略》)等形式出现。公元7世纪,克普恰克臣属于西突厥汗国,9-11世纪,基马克汗国瓦解,钦察代兴,基马克汗国各部落均归附克普恰克,并以“克普恰克”一名统称之。不久克普恰克就向西和西南扩张,占领了乌古斯草原。11世纪达到了拜占庭在多瑙河畔的草原边区。克普恰克攻占了乌古斯后,又征伐里海的哈扎尔部,并占其地。此后,又征伐俄罗斯南部地区。西北部的克普恰…  相似文献   

9.
人的种类除红、黄、白、黑四种主要肤色外,如今又发现了一种“黑白鸳鸯人”——头部像白人,而身体却是不折不扣的黑人。 这个奇异的“鸳鸯人”部族,是遗传学专家最近在印尼婆罗洲一处与世隔绝的偏僻森林中发现的。奇异人  相似文献   

10.
研究内容及应用意义 “古代汉语、古代文学、古籍整理”统称为中文“三古”。含义概括了语言、文学和文献三  相似文献   

11.
穿鞋的学问     
常言道:“无鞋一身穷。”一位服饰专家对此说得更是透彻:“一套漂亮的时装如果没有一双色彩协调、款式和谐的鞋来配,就好比画龙未点睛,难以出彩!” 目前,鞋(特别是皮鞋)的颜色主要为黑、白、蓝、红、灰、咖啡等色,在此基础上可作多种巧妙的搭配。  相似文献   

12.
古丈红石林国家地质公园位于古丈茄通和断龙山乡境内,面积约10平方公里,距古丈县城26公里。景区内遍布高大奇石,造型各异,颜色变化多端,且随天气、时间、季节变化而变化,晴红雨黑,阴转褐红,晨昏有别。  相似文献   

13.
晋、南北朝时期,古韩国人对华“朝贡”、“归化”很频繁,但规模并不大。古韩国人之所以如此做,是迫于外部战争和内部权力斗争的压力而勉强为之的,带有权宜之计的性质。同时,加强了两国之间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中国封建王朝对古韩国人“朝贡”、“归化”的过分渲染,只是为了安抚、监督、宣威于边境附近地区的两国人民。  相似文献   

14.
“红”对“赤”的替换及其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红梅  程志兵 《云梦学刊》2004,25(5):109-111
颜色词“红”从汉朝以后逐渐替换了原来的颜色词“赤”。这既有外部的心理、文化等方面的原因,也是语言自身调节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徽州信客     
提起信客。民国时期生的人.或祖上有过“出门客”的,“吃面饭的”,或传说或听说古,或多或少都有点记忆和印象。知晓一点。  相似文献   

16.
李智 《家庭科技》2011,(5):30-30
鱼际即鱼腹,我们吃鱼的时候,都知道挑肚子上的肉吃,肉质鲜嫩还没有刺。 人手掌的大拇指根与手腕横纹间,有一块肌肉隆起,颜色红中泛白,似鱼肚子一样,故称之为大鱼际。把大拇指伸直,在大拇指根部和手腕连线的肉隆起,颜色红中泛白,似鱼肚子一样,故称之为大鱼际。  相似文献   

17.
王嘉伟  牙牙 《中文信息》2006,(8):115-125
品牌:shehe 品名:秋季羽绒睡袋 可选颜色:蓝、红、黄 产地:中国 面料:WP2L001 DryBulk防水透湿防撕裂尼龙布,100Nylon:WP-20000,MP-20000.  相似文献   

18.
近年广西掀起了一股小小的“黑衣壮”热 ,出版了“黑衣壮”的书。笔者对此却有不同看法。“黑衣壮” ,顾名思义就是穿黑衣服的壮族。有如“白裤瑶”就是穿白裤的瑶族。那么 ,“黑衣壮” ,也就是穿黑衣服的壮族 ,算不算是壮族的一个支系呢 ?以服饰特色作为族称或民族支系的称呼 ,是很正常的 ,无可非议 ,如白族、花苗、红瑶 ,等等。但如果以服饰颜色来区分壮族的支系 ,似乎于理不通。笔者曾去过那坡县龙合乡一带所谓“黑衣壮”居住的地方考察 ,那里偏僻遥远 ,交通不便 ,大石山里的壮人与外界交往很少 ,所以还得保持穿用蓝腚染成的传统黑衣黑裤…  相似文献   

19.
“N_1V(称、叫)N_2N_3”句式浅探于富堂“N1V(称、叫)N2N3”句式是指“大家都叫他大老李”、“我们称他红管家”、“大家都叫她祥林嫂”、“人都称伊豆腐西施”一类的句子。对这类句式,语法学界历来有两种不同的分析:吕叔湘、朱德熙等先生认为这种句?..  相似文献   

20.
“新生代”不是90年代的一个创作流派,而只是一个以年龄段为界限的“一茬”小说作家的统称。他们虽然没有共同的文学主张,但客观上也存在着某些共同之处:他们多数人往往以个人的方式感受时代的脉搏,对物化时代的现实生活表现了强烈的现实关怀和人文关怀,表达着对“当下”状态的体验和感受、情绪和思考。他们中少数人将笔触伸向“历史”,但这种“历史”也是被“个人化”了的。“新生代”中少数人可能有所谓“边缘化”倾向,多数人并未退居生活的边缘。但无论对现实还是对历史的表达,都是相当“个人化”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