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前,经济全球化和全球信息化已扑面而来,高度重视和认真研究四川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有关问题和对策措施已显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
四川经过50多年的工业投资建设,形成了煤炭、电力、电子、冶金、机械、建材、化学等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但由于四川工业投资总量不足、结构失衡,导致了工业化程度低,并已成为影响四川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主要矛盾。  相似文献   

3.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是追赶世界高技术的必由之路,关系到四川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成为加速科技进步和进行传统产业改造、推进经济全面增长的重要选择。四川高新技术产业,走出了发展之路,但也有问题和不足。四川高新技术产业现状电子信息产业从建国之初到“三线建设”,国家在成都、绵阳等地进行了强度很大的投入,使四川成为全国电子工业的重要基地。不久前,科技部又以“红头文件”批示建设国家火炬计划——成都数字娱乐产业基地。启动建设数字娱乐产业基地,在全国尚不多见。四川对电子信息产业也投入了极大的精力,将其列为“一号工程”,放在最优…  相似文献   

4.
为了构建新型工业化的康庄大道,四川应该围绕“新”字,深刻把握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涵,包括新机制、新体制、新增长方式、新发展模式等,以工业化、信息化和城市化的“三位一体”,形成统筹、集成协调和互动效应。营造四川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营造区位优势。“十一五”期间,成渝经济区已经规划为我国国民经济今后的区域经济增长的重点。因此,在建设成渝经济区的战略布局中,四川要抢抓成渝经济区战略机遇,构建成渝经济走廊,使成都、资阳、内江、泸州等地与重庆实现经济链接和互动,并在建设成渝经济区的过程中得到中央在政策、项目和投资上的…  相似文献   

5.
图说四川     
《四川省情》2012,(3):6-7
1四川两园区新入选示范基地 工业和信息化部日前公布第三批“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名单,四川装备制造(节能环保装备)·四川自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食品(名优白酒)·四川泸州酒业集中发展区入选。目前四川已累计有10个园区进入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名单。图为2011年西博会上酒城泸州的形象展示。  相似文献   

6.
图说四川     
《四川统计》2012,(3):6-7
1四川两园区新入选示范基地 工业和信息化部日前公布第三批“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名单,四川装备制造(节能环保装备)·四川自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食品(名优白酒)·四川泸州酒业集中发展区入选。目前四川已累计有10个园区进入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名单。图为2011年西博会上酒城泸州的形象展示。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六大强调指出,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我们要高度重视工业工作,下大力气狠抓工业,乘势而上,知难而进,加大力度,狠抓落实,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努力开创我省工业发展的新局面。科学审视省情,探索有自身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四川是一个农业大省,工业化奠基于改革开放之前,加速于改革开放之中,现正处于工业化初期向中期迈进的阶段,工业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2003年,全省全部工业增加值完成1771.4…  相似文献   

8.
《四川省情》2023,(5):10-11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中共四川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也明确提出:“以工业为主擎建设具有四川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当前,四川工业化处于由中期向中后期转型推进期,但面临工业化率过早过快下降等问题,在部分领域与全国及沿海省份存在差距,未来需进一步补齐工业基础短板,  相似文献   

9.
加快四川重大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基本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装备制造业的水平和实力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竞争力和综合实力的象征,也是国民经济质量和现代化程度的标志。随着我国在整体上进入工业化的中级阶段,各行各业对重大装备提出日益旺盛的市场需求。抓住国家全力扶持重大装备制造的有利机遇,加快四川重大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不仅能有力地带动四川经济的跨越式发展,而且将对全国装备工业整体实力的增强做出重要贡献。四川装备工业发展的现状改革开放以来,四川的装备工业获得了快速发展,整体实力较强,陆续开发了一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国内外市场具有较强竞争能力的重大装备,并已形成德阳、成都、…  相似文献   

10.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推进,四川的工业化进程越来越落后于沿海发达地区。四川工业无论总量、效益、结构,还是工业的竞争力,都与沿海发达地区存在较大差距。这也是造成四川经济落后于沿海发达地区的主要原因。四川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工业强省的发展战略。本课题就新型工业化与四川工业强省问题进行初步研究,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高燕 《统计与决策》2006,(5):101-102
一、产业升级的结构变动特征 (一)信息化对工业化的推进,使电子信息产业得到优先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和支柱产业 电子信息产业包括电子计算机及通信设备制造业、通信业和软件业.从目前来看,除了软件业以外,其他两个行业已形成一定规模,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导和支柱产业,该行业具有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生产效率高等特点,电子信息产业成为主导产业部门,是产业升级最主要的特征表现.  相似文献   

12.
电子信息产业在浙江经济增长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对经济增长作出重大贡献.通过协整分析和格兰杰因果检验的实证分析,表明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具有长期的均衡关系,且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对经济增长具有正向作用,促进了经济增长.因此,浙江应坚持优先发展信息产业,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有效地发挥其对经济增长的助推器作用.  相似文献   

13.
总体而言,四川的工业尚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尤其相对东部而言 差距还很大。因此,必须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促进四川工业经济再上 新台阶。  相似文献   

14.
关于四川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克俊 《四川省情》2004,(12):26-27
大力发展工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工业化进程,是四川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我国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重化工业加速发展、消费结构明显大升级、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在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世界性产业结构重组加快进行的时代背景下,如何走出一条具有时代特征,又符合四川实际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是一个突出问题。我认为,四川应走“工业园区化、产业集群化、结构重型化、布局区域化、城乡一体化、要素资本化、技术先进化、市场外向外、发展持续化”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一、工业园区化,就是要大力推进…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七大”提出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四川省委、省政府确定“工业强省”实现跨越发展战略,四川工业经济发展快速,成效显著。四川工业经济近年来快速发展靠的是劳动力、资本,还是技术进步呢?各方面对此都很关注,本文拟就此问题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工业化率即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GDP)的比重,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工业发达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截止2004年底,四川共有181个县级行政单位,除43个市辖区外,有14个县级市、120个县和4个自治县。这138个县的幅员面积占全省94.7%、人口占全省74.2%、GDP占全省58.9%。以工业化率指标来衡量四川县域经济发展,有如下特点:四川工业化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04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为136876亿元,全部工业增加值为62815亿元(经济普查后尚未调整的统计数据),工业化率为45.9%。2004年,四川的地区生产总值为6556亿元,全部工业增加值为2165亿元(源…  相似文献   

17.
目前,信息化成为工业化之后最具潜力的新生产力的突出代表,信息化发展水平已成为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在中央提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的政策背景下,文章对重庆市1997~2006年信息化水平发展状况进行测定,然后建立信息化水平对经济增长贡献模型,并对重庆市信息化水平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8.
工业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实力强盛的象征.是现代化的基础和主体。济宁市十一次党代会确定以“推进经济战略转型”为主线.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加大传统产业改造力度.构建新的产业体系。在市委、市政府确它的“工业强市”发展战略的推动下.工业经济突飞猛进.取得了显著成绩.我市的工业化和新型工业化水平目前处于什么样的阶段?本文根据国内外有关经济理论和历史经验.运用大量统计数据.对我市工业化所处阶段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这一战略决策已提出十年有余,但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作用是否已开始显现,这一问题还并没有引起学术界的关注。通过构建修正后的菲德模型,选取信息化与工业化两个产业的相关指标,利用1996—2012年的相关数据测算出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效果,结果显示:目前中国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作用开始显现,但作用效果并不明显;信息产业的生产效率明显高于非信息产业,信息产业占工业的比重呈现"S"状。  相似文献   

20.
《四川统计》2013,(11):42-44
为推进四川产业园区更进一步的发展,进而推动全省工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加速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促进全省经济的发展,四川省统计局以2012年四川产业园区统计数据为基础,依据科学性、系统性、可操作性等原则,以产出竞争力、技术竞争力、基础竞争力、开放竞争力以及环境竞争力五个子系统,构建了产业园区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功效系数法等统计方法对四川产业园区竞争力进行了综合评价,现将2012年四川产业园区竞争力评价结果予以发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