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明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经济比较发达的时代之一 ,明代的商业与以前朝代相比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明代的商业文化随着明代商业的发展而产生、发展和成熟 ,并对明代的商业及社会的各个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明代的自然灾害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对社会产生了十分显著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造成了明代人口的大量减少和大规模迁徙;二、严重破坏了明代农业经济的发展;三、为明代政治演进提供了重要契机;四、影响着明代一些地区社会风俗的形成和流传。  相似文献   

3.
明代文学文献(如选本、诗序等)使用了"盛明"这一明代文学术语。"盛明"既是明代文学分期术语,又是明代文学批评术语。作为明代文学批评术语,"盛明"强调文学与政治的关系,是"鸣盛"意识的产物,具有"政治盛明"的含义。同时,它亦具有"文学兴盛"的含义,标示了一段明代文学兴盛的时期。"盛明"作为明代文学分期术语,起于弘治初茶陵派兴起之后,而迄于万历中公安派兴起之前。从反映明代文学发展阶段性来看,"盛明"同"明代文学的中期"相比,用语更简明,表意更丰富。我们未尝不可将它与"初明"、"晚明"组合起来,用于研究和教学。  相似文献   

4.
董林 《船山学刊》2006,(2):18-20
王夫之通过《明诗评选》的批评和他自己的诗歌创作,既批判了明代诗坛的种种弊病,总结了明代诗歌创作经验,提出了自己的诗学观点,并在自己的诗歌创作中加以实践,他本身就是明代诗歌的集大成者,是明代诗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
宗室开科是明代宗室管理制度的一项重大改革,是明代历史上的重要事件。文章在梳理文献材料的基础上,对明代宗室开科的原因、宗室举人的数量、科年分属、明代科举及第宗室的仕宦表现等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王辉斌 《天府新论》2010,(5):150-155
《竹枝词》之于明代乐府诗坛,与宫词类乐府、拟古乐府鼎足而立,代表着明代乐府诗的最高成就。明代参与《竹枝词》创作的诗人之多与诗作数量之多,均前无古人。而明代《竹枝词》所涉及的地域之宽广,题材内容之丰富,亦均前无古人。明代诗人更是整百诗的大型连章体《竹枝词》的首创者。在乐府诗史上,明代《竹枝词》由于肩负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使命,而导致了清代"地方性《竹枝词》"的更加繁荣昌盛。  相似文献   

7.
明代贵州本土诗人诗歌创作一方面秉承了古典诗歌的优良传统,形成了“明道”、“忠君”和“济世”的创作主题;另一方面又结合明代社会现实,展现了明代,尤其是明中后期诗人学者的真实心态,形成了以忧国伤时和闲适放达为主要内容的诗歌创作主题,在明代的诗坛上留下了光辉的篇章。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别就明代开中法前的盐政体制,开中法实施的条件及状况,以及开中法对明代盐政的主要影响等问题进行了论述,认为明代最初仿元代成制建有一套盐制,开中法即在这一基础上产生。开中法原有临时性质,由于明代特殊的边备形势,才被固定下来,成为明代基本经济制度之一。开中法的实施,对盐商及政府盐政管理体制均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
密疏的非常制参与与明代的皇权决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明代是中国历史上君主专制政治发展到顶峰的时期。决策权是君主专制的最主要的表现方式之一。明代皇帝的决策,通常是在内阁和司礼监的协作下来完成的,内阁和司礼监的协作机制是明代的正常体制,而在这些常制之外,明代还大行密疏政治。密疏政治的非常制参与,更加有利于皇帝对决策权的专断,从而强化了明代的专制皇权。  相似文献   

10.
孙彦 《船山学刊》2013,(4):148-151
明代唐宋派领袖唐顺之不仅以古文创作享誉文坛,亦是明代最为著名的时文大家之一。作为明代“以古文为时文”的开创者,其时文创作善于借鉴古文散体单行的文体形式以及错综变幻的篇章结撰之法,对明代时文的八股既有体式发起了巨大冲击,开创了明代时文写作的新局面,为八股文在明清时期的繁盛奠定了重要的基石。  相似文献   

11.
怡老诗社在明代的兴起 ,不仅反映了明代文化的一个侧面 ,而且反映了在当时政治、经济背景下文人特有的生存方式和生活情趣 ,并对明代文学产生了一些值得注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明代民间社会的契约主要包括乡规民约、合同约和单契,明代民间契约习惯不仅规范了民间社会组织内部管理秩序,而且调整了民间社会的人身权利义务关系和民间民事行为当事人的财产权利义务关系。明代民间契约习惯是明代乡村社会自发形成的民间法习惯,因此对民间社会秩序的调整有一定的自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3.
史道是明代兵部尚书,曾活跃于明代政坛,出使朝鲜,修筑了大同五堡。其家族成员也多为进士出身并走上仕途。史氏家族在明代的涿州有着较高的社会地位。  相似文献   

14.
闫璘 《青海社会科学》2009,(3):114-117,135
本文通过文献记载和实地考察,以大通县明代烽火台为主,论证了大通县明代烽火台的类型、建筑形制、功能等,总结了大通县明代烽火台的特征,对研究我国的筑城发展史以及古代的战防思想等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明代由于葬俗葬制的演变和社会风气的改变,使得考古发现中的壁画墓相较于宋元时期大大减少。通过结合历史文献。对重庆永川区凌阁堂墓地发现的明代壁画墓所反映的独特丧葬礼俗与宗教信仰以及明代儒释道三教合流的民间化进行分析,论证了墓葬主人为明代湖广移民或其后裔。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古代文学研究领域 ,明代文学研究长期以来处于一个比较尴尬的地位 ,在过去的一个多世纪里虽然取得了不小的成绩 ,但也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有二 :一 ,对明代文学的特色认识不足。明代 ,雅、俗文学相互交融 ,集团意识和流派意识空前自觉 ,是一个特色鲜明的时代 ,但总体来看 ,目前研究还是重视不够。二 ,研究领域的狭窄和严重失衡。明代文学研究出现了明显的俗热雅冷现象。众多学者视小说、戏曲为明代文学的主流 ,研究的重心明显向此类通俗文学倾斜。诗文词赋等传统文学样式受到冷落 ,并对明代文学思潮的整体研究缺乏兴趣。明代文学研…  相似文献   

17.
郭万金 《晋阳学刊》2012,(1):131-136
明代科举以八股取士,在既重且难的八股压力下,明代士人不得不将毕生精神气力全部耗于其中。当巨大压力下的明代士人将全副身心投诸科场程文时,诗歌也随之变成了"八股之余",而"唐以诗赋取士"则成为明代最为频繁的诗学关注话题。  相似文献   

18.
《江西社会科学》2015,(7):151-157
明代江西的仓储制度在传统基础上有较大发展。以明代江西仓储为个案,通过区域性实证研究,可加深对明代仓储体系及江西区域社会的理解。从全国总体趋势来看,明代仓储经历了前期由单一的政府官办包办向中后期多元化的社会办理的转型过程,而江西地区又有其地域特色。  相似文献   

19.
文学价值的神圣化、功能的世俗化和传播的市场化 ,这些异常状况促成了明代文学论争的激烈发生。主要是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对明代文学及其论争价值的消极判断 ,影响了对此论题的深入研究。明代文学论争已具有“潜近代”特征。它是一个可靠的参照系 ,不仅可以见出明代文学风尚的迁替 ,也可见出学术与政治格局的演化 ,以及士人心态的转换  相似文献   

20.
由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的《明代辽东都司》一书,是杨旸同志在其所著《明代奴儿干都司及其卫所研究》一书出版后的又一部研究明代东北历史的重要著作。这两部专著是研究明代东北历史的姊妹篇,是杨旸同志长期以来,刻苦钻研、辛勤劳动的丰硕成果,为中国东北边疆史的深入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