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人大幽默     
小人大幽默甘肃省张掖市妇联的雷丽斌来信说,她的儿子乾乾今年4岁,有不少让人捧腹的妙语──M家中来客人,喝酒,乾乾就喜欢跟前跑后。一日,他问酒是什么味,客人告诉他是辣味。他若有所思地说:“我知道了,酒是用辣椒做的。你们喝酒,我吃辣椒,味道是一样的。”星...  相似文献   

2.
曾经有两次被人解围的经历。一次是两年前做学生的时候,和一个朋友到女生宿舍去玩。谈着谈着,一位女生说,她准备考研究生。我便水她生意说:“二十七、八的人了,还考什么研究生?”说完之后感到话说重了,还在后悔。同行的朋友却马上接了话题,他说;“照你这么说,中国妇女界要举行庆典了。”那位女生问;“为什么?”他说:“二十七、八的人还这么年轻,当然要举行庆典啦。”由此便转尴尬为和谐。一次是在走上工作岗位之后。一天,陪几位客人吃饭。经理迟到了几分钟,只好我陪客人先吃。经理到后,冷不防有位各人对经理说;“小吴说你…  相似文献   

3.
1.不善方辞甲是个不善言辞的人,有次他邀请了8位客人吃饭,约定的时间已过,只来了6个人,等了老半天,那2位还是不来,甲等得不耐烦地说:“该来的为什么还不来?”6位客人中两位听得不对劲,相互耳语,“如此说法,应是不该来的都来了,那我们走吧!”于是他们两个人便起身走了.甲眼看着走了两位,急得向另4位说:“你们看,不该走的劫走了。”那4位客人中,有两位听了也不舒服,彼此商量着:“照他这样讲,就是该走的不走,我俩也走吧.”甲一看只剩下最后两位客人,急得大声叫道:“我又不是说你们俩。”那最后两位客人一听,很不高…  相似文献   

4.
楼下邻居家中有一子,年方6岁,恰好长我女儿一岁,两个小家伙互相正是“臭味相投,一见如”的年龄。每日闲暇,二人思是频频“约会”,到处“流窜作案”,有时窜到院中,有时溜回家里,而更多的时间则是在我家中.二人每次分手时,都表现得如胶似漆,难舍难分,一副棒打不散的样子.节假日、星期天,更是如鱼得水,条得火热。每次刚开始时,还象是一对久别重逢的恋人,有些羞手羞脚,可不到三分钟,便燃起了战火,发动起“世并大战”,把我家当成了用武之地,屡屡上演一幕幕紧张、惊险的“武打片”。这时的二位象是一对“好战分子”,人人…  相似文献   

5.
古时候宴请宾客,门口有接待者,口齿十分伶俐。第一位客人来了,他问:“先生怎么来的?”客人答道:“骑马来的。”接待者恭维道:“啊!威武得很!”第二位客人来了,说;“坐轿来的,”接待者一脸尊敬的模样:“啊!堂皇得很!”第三位客人来了,说;“乘船来的。”接待着立刻换了一副风雅的面孔:“啊!潇洒得很!”轮到一位听了三次精彩寒暄的客人,他想难一难接待者,大声说道:“我爬来的。”不料接待着不假思索地即刻答道:“啊!稳当得很!”巧言应答(一)@石南  相似文献   

6.
罗祎 《公关世界》2009,(7):18-19
以前我觉得,导游和客人的关系,微笑也好热情也好,都是职业需要,等客人一走,收起笑容,“友谊”也就结束了。后来我才发现其实并不这么简单。我经常走一条名叫“大中国”的线路,游走北京、西安、桂林、阳朔、上海、苏州、杭州7个地方,要跟客人朝夕相处14天——14天,人的一生中能有多少个14天啊!最后分离的时候,确实是依依不舍。  相似文献   

7.
有缘真好     
那天,去好友阿静“梦园酒楼”闲坐,聊着聊着,好角忽然想起什么,便以央求的口气说:“楚楚,能不能帮我一个忙?”“10个也行,说吧,是上刀山还是下火海?”“位回导洲,为我酒楼的客人,台湾来的。”“……”或者是“台湾同胞”引起我的好奇,或者是阿静可怜兮兮的样子令人同情,这回就算是冒险也得答应。第二天,我如约来到“楚国”,阿静一见我,蹦得才高a:“——哇!楚楚好清纯好漂亮呀。”“拜托了静姐,你的合商呢?”我故意装出一副平静的样子。“看那……”客厅里,一位长发披肩的大另注**地坐在那里,他长田担帅,很激@佐…  相似文献   

8.
购书辛苦记     
礼贤 《老年人》2009,(9):50-50
喜欢读书的人,自然喜欢买书。比如我一向爱读孙犁的书,可谓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每每逛书店,见到他的书便买,所以他在“文革”前写的所有作品,我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便陆续买齐了。  相似文献   

9.
修剪欲望     
壶之 《老人世界》2008,(10):30-31
这天,寺院来了一位衣衫光鲜、气宇不凡的客人,他向法师请教了这样一个问题:“人怎样才能清除掉自己的欲望?”法师微微一笑,折身进内室拿来一把剪子,对客人说:“施主,请随我来!”他把来客带到寺院外的山坡。客人看到了满山恣肆张扬、杂乱无章的灌木,也看到了法师身边一棵经过修剪成型、十分秀丽的树木。  相似文献   

10.
婆婆不服老     
朱凌 《当代老年》2014,(10):17-17
还没进家门,便听到家中传来缝纫机的声音,再看婆婆,正戴着老花镜,踩着踏板,仔细地缝制衣服。衣服是棉绸的,很好看的卡通图案。见我进来了,她停止了踩缝纫机,笑着说:“我给咱家萱萱缝几件睡衣,晚上睡觉穿,很舒服。”  相似文献   

11.
《女性天地》2011,(10):51-51
奥斯丁是我的一位美国友人的孩子,6岁时就上了学。 奥斯丁上学没多久,父母就发现了他的变化。不小心碰了妹妹,他马上就会说“对不起”。家里来了客人,他会像主人一样与客人握手,还要说一句“见到你很高兴”。  相似文献   

12.
1956年7月的一个傍晚,一辆浅绿色的小轿车在我家院子门口停住,车门一开,下来一个长得挺文气的胖伯伯,夹着大大的皮包,急不可待地跨上台阶,大步流星地进来了。只见客人急忙上前,一把扶住我奶奶喊:“妈妈!”奶奶愣住了,张开没牙的嘴站在那儿,眯着老眼涌出了泪花,隔了一会儿,才颤着声应着:“挺岫!(我伯父的小名)归来了?”客人点点头,眼圈也红了……我这才明白,原来他——就是我没有见过面的伯父曹聚仁。  相似文献   

13.
佚名 《当代老年》2010,(5):22-22
康熙微服私访时,来到农村一户人家,与户主聊天,家里的小孩见这个客人穿着不凡,便问道:咻家有多少土地?”康熙随口答道:“有一亩三分地。”这并不是玩笑话,在永定门内大街西侧的先农坛内,真的有一亩三分地是属于康熙的。  相似文献   

14.
说起“女体盛”,大多数的中国人可能还觉得陌生。“女体盛”是日本一种传统的专门供职于餐馆的艺伎。这些艺伎必须是处女,而且长得要漂亮,还得有一副好身材。每逢客人点用“女体盛”上菜时,这些艺伎要在经过严格的净身程序后,赤裸着身体在客人用餐的房间中间躺下,摆好固定姿势,然后由助工根据寿司原料的作用放在“女体盛”身体的一定部位,让就餐者夹着吃。 我曾在京都的一家餐馆打工,工作就是“女体盛”,后来因为实在忍受不了折磨辞了职。1我是大连人,父母都是艺术学院的教师。因为家庭缘故,我从小就喜欢艺术,尤其是对绘画和表…  相似文献   

15.
4月20日,北京一个出租汽车司机,等到了一个要去北京南站的客人。这是一段因“非典”恐慌而生意锐减的日子,有客人是求之不得的。 当司机听到这位客人说自己“肺部有感染,打了一个星期点滴都没好,要回老家”时,他做出的选择是,将车停在路旁,锁上客人放行李的后备箱,然后用手机开始给110、120……拔电话。客人气急了:“我打车,到站给钱,你管得着我去哪儿吗?” 司机回答说:“现在是非常时期,举国上下都在抗击‘非典’。我今儿说什么也不能让你走。” 客人把身上的钱都掏出来给司机,央求  相似文献   

16.
迎送之礼是中国礼仪风俗中的重要礼节,它专指在人际交往当中的迎接与送别客人的礼仪。迎宾与送客相对应,是社交礼仪中相辅相成的两个重要环节。迎宾标志待客礼仪的开始,送客则表明礼宾待客进入最后一道程序,此次的社交活动即告一段落。礼宾待客既有约定俗成的迎送之礼,又有言简意赅,彬彬有礼,富有浓厚人情气息的欢迎词和告别语。 比如迎客,古人就有“拥彗”之礼。彗指扫帚。宾客至,家中仆人双手拿扫帚躬身门前迎接,表示家中已打扫干净,欢迎客人光临。相反,谢绝客人叫 “却好”,意思是不复扫径送客。古人对尊贵的客人,为表示敬…  相似文献   

17.
智慧与人品     
一次,在机场,一辆出租车在我面前停了下来。出租车司机下车,为我打开后车门,然后递给我一张精美的宣传卡片:“我是沃利,我将您的行李放到后备箱去,您不妨看看我的服务宗旨。”我惊讶地低头看卡片,上面写着服务宗旨:“在友好的氛围中,将我的客人最快捷、最安全、最省钱地送达目的地。”  相似文献   

18.
洪弋 《老年世界》2007,(18):28-29
女儿,那天晚上,你妈在饭桌旁不过对你的女儿说了一句“留点汤给舅妈”,你当即就丢下筷子,怒斥你妈舍不得给孩子吃,“吃光了不能重烧吗?”、“家中没料子街上又不只卖生铁?”说完,便拉着孩子气呼呼地走了。  相似文献   

19.
一个晴朗的二月的早晨,我桌上的电话铃响了。“你是马乔里·霍姆斯吗?”话筒里传来一个男人低沉而圆润的嗓音.“你救了我的命,我爱你!”这一定是个古怪的家伙,我想。但我并没挂上电话。作为一个诈家,我素有倾听的习惯。他说他叫乔治·施米勒,是匹兹堡的医生.8个月前他妻子去世了.除夕之夜,他在悲痛欲绝时偶然发现我写的《我想有个伴》一书。“我连夜看完了它”,他说,“你的书让我认识到生命是何等的宝贵!”他是在马里兰州银泉市他儿子家中给我打电话.“我得知你注在华盛顿,又弄清了你婚后的姓名,便开始给你挂电话”,一个…  相似文献   

20.
生活,工作,离不开人与人的交往,而关系的融洽,需要沟通。夸张艺术,便是沟通的的桥梁,融洽温馨的纽带。亲友,尽管离别不久,在通话中,为了增进和出恰感情,一句“好想你!”便会使对方激动不已。妻子买了一套新时装或员了一个新发式,让你鉴赏,为了博得妻子欢心,便努力装出查内行的样子说:“哇,好漂亮!”那惊羡的语气、眼神和先睹为快的动作,顿时使她心里觉得美滋滋的。客人不约而至,出于礼节和客套,主人急步上前,一边热情地握手,一边连声说:“欢迎!欢迎!”那神态,尽管有些做作,却使客人心中涌起了一股温馨的暖流。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