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2 毫秒
1.
正确理解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除经济条件外,各民族的思想传统、思维方式、思想资料都影响社会意识的发展,并且,社会意识诸形式中具有人类永久需要的价值.因此,我们要全面辩证地理解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特征,科学对待人类文明成果,对传统的和外来的文化进行扬弃,为今所用,为我所用.  相似文献   

2.
"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科学发展"成为当前思想解放大讨论中的主题词.各级领导干部都在动员大家要把握发展大势,拿出思想领先的超凡智慧、改革当先的果敢气魄、开放抢先的战略眼光、率先发展的非凡胆识,全力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其中又特别强调,要冲破"准我干我才干"以及"唯上""唯书"的僵化思想,树立"没有明令禁止都可以干"、不断创新求变的求索作风.  相似文献   

3.
“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科学发展”成为当前思想解放大讨论中的主题词。各级领导干部都在动员大家要把握发展大势,拿出思想领先的超凡智慧、改革当先的果敢气魄、开放抢先的战略眼光、率先发展的非凡胆识,全力推动经济社会的新发展。其中又特别强调,要冲破“准我干我才干”以及“唯上”“唯书”的僵化思想,树立“没有明令禁止都可以想可以干”、不断创新求变的求索作风。  相似文献   

4.
朱保华 《东岳论丛》2007,28(4):144-146
列宁把唯物辩证法运用于真理问题的研究,对真理的内容、发展过程、发展动力、检验标准作了全面、辩证的论述。列宁的辩证真理观为我们正确认识和树立科学发展观以及树立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提供了方法论指导。  相似文献   

5.
解放思想既无止境又应有所坚持,既要敢想敢干更要实事求是,既要勇于探索更要理性思考,既是认识过程更是实践过程,既难在思维定势的束缚更难在是否具有敢于坚持真理的勇气.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广西,应当以辩证思维推进新的思想解放,使新一轮的思想解放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成为推动广西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6.
思想解放是马克思主义法学复兴和发展的前提 ,法学研究是我国推进民主法制建设 ,实现法制化的重要措施。目前 ,法学研究仍存在一些不足 ,我们应在研究中遵循辩证规律 ,继续解放思想 ,采取有效措施 ,推进法学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7.
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下,世界文化的发展呈现出一系列新的特点,并对各民族文化的存在和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对此,我们要进行辩证分析、恰当定位,以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相似文献   

8.
继续解放思想,是我党在发展观念、发展路线、发展模式上的又一突破;改革开放30年的成果源自全党的思想解放,思想解放的程度决定改革开放的力度;真正意义上的思想解放要付诸实践,落实到发展上;发展无止境,解放思想同样无止境。  相似文献   

9.
<正> 近些年来,在反思传统文化,进行思想观念的变革的过程中,对儒家的“重义轻利”思想有一种一概否定的倾向。我们认为,这种看法缺乏具体深入的分析,有失简单化和片面化,在实践上也不利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重义轻利”是传统文化留下的一份“遗物”,其中有“糟粕”,也有“精华”,我们必须正确区分,辩证对待。  相似文献   

10.
属于意识形态领域的新自由主义思潮会对人们的思想产生一定影响.在对新自由主义思潮的概念、内容、特征、影响等进行全面阐释的基础上,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方法对其进行分析和科学对待,有利于消除思想观念上的误导、纠正意义理解上的偏差、减少实践行动中的误行;有利于增强我们科学对待各种社会思潮的自觉性与能动性;有利于完善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有利于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与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陈云作为党的第一、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既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出了重要贡献,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经验进行了深刻总结。学习、信仰和正确地对待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前提;深入调查研究,正确地把握中国国情,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现实基础;实事求是,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原则;坚持唯物辩证法,交换、比较、反复,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方法。陈云所总结的这些历史经验,对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要启示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文化自信是国家富强与繁荣的标志.文化自信的达成,需要一套与时俱进的核心价值观,需要正确地对待传统文化,需要“走出去”战略与“引进来”战略相结合,需要加强文化创新.唯此,我们才能树立文化自信,才能建成文化强国,才能实现中华文化的辉煌与中华民族的复兴梦想.  相似文献   

13.
吴建华 《中州学刊》2006,(1):140-143
韦伯认为中国人具有典型的不信任的特点,中国社会缺乏普遍信任。对于韦伯的论断,我们应予辩证的分析:一方面,这一论断指出了我国传统伦理文化和社会结构与现代社会和市场经济之间的不相容性,它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另一方面,韦伯把中国社会和中国文化看作一个静止的、封闭的体系,他对中国诚信的论断又有失偏颇,可以说它不符合中国的历史和现实,也明显缺乏一种辩证、发展的眼光。  相似文献   

14.
全面认识、科学对待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对于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遗产和民主精华.对我们民族的文化品格、精神道德产生积极的影响.而传统文化中消极、落后甚至腐朽的成分,也对社会的发展起严重阻碍作用.必须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精神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时代要求,以全面、辩证的态度区分精华与糟粕,去芜存菁,汲取民族传统文化中合理的、优秀的成分,为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奠定深厚的文化根基.  相似文献   

15.
陶渊明一直是文人和学者关注的话题之一。陶学在解放初,出现庸俗社会学和机构唯物论的倾向,其研究走入误区;文革期间,又受到极“左”思潮的严重干扰,“唯阶级斗争”论的影响,陶学越来越僵硬,成了阴谋政治和反传统文化的的工具。新时期,随着改革开放,思想解放,陶学空前繁荣,但以前流毒所及,思想仍有些僵化。反思走入误区,有助陶学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陈云求实的精神品格,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熏陶下,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具体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陈云求实的精神品格具有丰富的内涵:思维方式上的辩证方法--"交换、比较、反复";行为方式上的务实态度--"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价值取向上的民本立场--"时刻注意为群众谋福利".学习、研究陈云求实的精神品格,具有极其重大的现实意义:有利于坚持实事求是态度,更好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有利于坚持以人为本,更好地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能离开中国传统文化,因此,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批判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对待中国传统文化要采取辩证否定的态度,吸取其精华,剔除其糟粕,只有这样才能建设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才能完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业。  相似文献   

18.
五四新文化运动作为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其核心内容是反思中国传统文化,批判封建专制制度,倡导和弘扬民主科学思想;其重大成果是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选择社会主义道路,推进中国现代化进程;给予我们的宝贵遗产是不断解放思想,深入改革创新,推动科学发展.当前,重温五四思想解放的历史价值,必将引领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进思想解放,全面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相似文献   

19.
《琼州学院学报》2015,(1):54-59
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思想有着系统丰富的理论内容,主要表现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要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中国共产党是其领导力量;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要坚持"双百"与"双用"的基本方针;必须依靠知识分子。这些思想在很大的程度上推动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文化的发展繁荣,从总体上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不断丰富发展明确了思路,奠定了基础。对我国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在指导思想、文化领导权、发展方向、指导方针、对待古今中外文化以及对待知识分子方面仍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环境乐观主义与环境悲观主义体现了人类对待环境问题的不同态度,对于两者,我们应辩证地看待,既要汲取其合理成分,又要避免其不足之处,从而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益的指导。通过转变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经济增长模式,以及建立公正、合理的社会制度,来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