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7 毫秒
1.
亚太战略是美国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调整原因主要是冷战终结后国际战略格局发生的重大变化,调整的重点涵盖了经济、政治、军事、安全、地区合作、大国关系等各个方面,亚太战略今后的实施还面临着诸多制约因素。总体而言,美国亚太战略调整更多的是策略上和手法上的,确保美国的国家利益和维护世界霸主地位为核心的总目标是不会改变的。  相似文献   

2.
亚太战略是美国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调整原因主要是冷战终结后国际战略格局发生的重大变化,调整的重点涵盖了经济、政治、军事、安全、地区合作、大国关系等各个方面,亚太战略今后的实施还面临着诸多制约因素。总体而言,美国亚太战略调整更多的是策略上和手法上的,确保美国的国家利益和维护世界霸主地位为核心的总目标是不会改变的。  相似文献   

3.
马强 《中华魂》2014,(9):58-61
正奥巴马第二任期以来,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进行了重要的调整。这种调整是适应西方国家金融危机新特点、亚太地区形势新发展和美国整体战略新转变作出的。调整凸显了美国意识形态输出的目的性,以及内容与手段的变化。一、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及其调整奥巴马第一任期是亚太"再平衡"战略的提出、发展与积极推行的时期。2009年上任伊始,面对小布什政府留下的两场战争和金融危机,奥巴马执政团队基于"巧实力"的理念加快了外交战略调整,执政团队成员多次出访亚太国家,不断强调亚太对美国的重要意义,奥巴马政府重返亚太的战略步伐明显加快。2011年11月,奥巴马在堪培拉对澳大利亚国会的演讲中表示"美  相似文献   

4.
关于当前中国安全环境变化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 90年代后期至今 ,亚太大国安全战略的调整成为影响我国安全环境变化的重要因素。在这种变化中可以看出 ,美国在亚太地缘政治格局的变动中处于主导地位 ,我国安全环境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美国安全战略和亚太战略调整的影响。因此 ,增强对美国战略调整的应变能力 ,把握中美关系走向 ,在合作与竞争中推动中美关系的发展是十分必要的。亚太大国关系复杂 ,相互交错、相互牵制 ,我国在对外关系中 ,要善于利用多边、双边关系做有利于我们的工作 ;在倡导树立新的安全理念的同时 ,要增强现代国防意识 ,实现国防现代化建设的跨越式发展 ,争取一个有利于我国发展的周边安全环境。  相似文献   

5.
奥巴马政府上任后,美国高调“重返”亚太,实施战略重心东移。美国重返亚太战略势必对亚太地区的局势与国际关系产生重要影响。美国重返亚太的一个重要意图就是要防范甚至遏制快速崛起的中国,为此调整了对亚太地区尤其是亚太大国的外交政策。因此,中国与亚太大国的关系发展在面临新机遇的同时,更多的是新挑战。但中国坚持和平发展,注重周边外交,致力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能够应对美国重返亚太给中国带来的挑战。  相似文献   

6.
随着全球战略态势的变化和亚太经济的崛起,奥巴马政府上台以来,美国全球战略重心开始东移,提出了所谓的“亚太再平衡”战略。从2009年7月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在东盟地区论坛上高调宣称美国要“重返亚洲”到2012年6月帕内塔正式提出“亚太再平衡”战略,美国从外交、经济和军事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举动,出台了一系列新政策和新做法,实施“亚太再平衡”战略,其目的在于确立美国在亚太的主导地位,遏制中国的崛起。美国全球战略的调整将对世界政治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冷战结束后,美一直对其全球军事战略进行缓慢调整."9.11"恐怖袭击加速了美全球军事战略调整的步伐,促使美开始了冷战后规模最大的一次全球军事战略调整.美将亚太地区作为此次军事战略调整的重点,将对亚太安全形势造成不容忽视的影响.对中国这个亚太地区大国来说,如何应对亚太新的安全形势,维护中国的国家安全,提高中国在亚太地区的国际地位,是中国战略决策者面临的崭新课题.  相似文献   

8.
论述了苏联解体后,作为前苏联继承主体的俄罗斯为在政治、外交、军事等方面与美国为首的北约相抗衡,近年不断对其亚太安全体制进行战略调整的动因和主要表现。  相似文献   

9.
冷战结束以后,为适应亚太地区形势的变化,美国两届政府连续调整亚太战略,布什政府的亚太蓝图是要建立一个以北美为基点呈“扇形结构”的太平洋共同体,克林顿承袭了前任政府的亚太政策,提出了“新太平洋共同体”的设想,其基本目标是保持美国在亚太的军事存在,扩大自由市场经济和西方式民主,克林顿政府的新亚大战略既有借重和利用亚太为其振兴经济服务的一面,又有加强控制亚太的一面。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美国在东南亚的战略从冷战时期的美苏争霸转化为美国尽力维持在东南亚的单极霸权。小布什政府上台后,美军事战略重点向亚太转移,并将东南亚作为美国亚太战略的重要一环。本文试图从历史脉络入手,对美国的东南亚战略进行分析,并研讨其对中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维持全球霸权是美国的最高国家利益,而国家实力对比是影响美国全球霸权目标的最大变量。当前,美国曾经的军事霸权、先发制人、单边主义不仅与国际环境格格不入,而且与美国变化了的国家实力不相对称。在新的国际环境中,霸权增添了“制度”、“以退为进”、“均势外交”的内涵,即霸权均势。新时期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提出、实施和调整都离不开霸权均势原则的指导,霸权均势原则的应用对亚太格局和世界格局产生着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一直以来,美国对外援助作为实现其国家安全战略目标的有效手段,为服务美国国家利益和维持美国主导的国际秩序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009—2019年,奥巴马政府和特朗普政府相继在"亚太再平衡"战略和"印太"战略的驱动下,在资金规模、地缘分布、援助领域、执行机构等方面加强对外援助的"工具化"效用。随着美国亚太政策的调整,太平洋岛国在美国对外政策中的战略地位和价值显著提升。美国对太平洋岛国援助不仅是维护其地区安全利益、推进外交政策的工具,更是在重要的地缘战略节点与中国进行"大国博弈"、制衡"一带一路"的抓手。深入研究美国对太平洋岛国援助的规模与内容、特征与趋势,不但为把握美国亚太政策的动向提供直观而丰富的视角,也为高质量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3.
高永泽 《国际论坛》2015,(2):20-26,79-80
美国重返亚太具有安抚同盟安全关切和应对中国崛起的战略考虑。在此背景下,美国把强化亚太同盟体系和发展建设性美中关系作为亚太"再平衡"战略的两个主要支柱。但在亚太"再平衡"战略实施中,囿于同盟困境和对手困境的制约,美国强化亚太同盟的措施,一方面向盟国传递了模糊信息,助长其挑衅中国的底气,另一方面增加了美中战略互疑,加剧美中关系紧张。美国亚太"再平衡"中面临愈加突出的三边战略困境,即如何在巩固既有同盟体系、安抚同盟安全关切的同时,不影响发展建设性的美中关系。在"再平衡"总体目标统摄下,美国需要在安抚同盟和发展建设性美中关系之间寻求适当平衡。  相似文献   

14.
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提出,一方面是为了提振美国经济,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加强在亚太的军事存在。“亚太再平衡”战略提出之后,美国采取了一系列的举动来提升它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力。政治上,美国加大了对亚太各国外交的投入;在经济上,美国通过TPP力求掌握亚太经济主导权;在军事上加大了军事人员和装备的部署。通过其整个“再平衡”过程不难看出,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只不过是霸权主义和实用主义的延续而已,它追求在亚太地区以大国制衡为着力点,在手段上软硬兼施,希望在亚太地区获得更多战略利益。  相似文献   

15.
亚太地区在世界上的地位随着其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众多大国利益的交织与碰撞而日趋重要,尤其是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亚太的世界政治经济中心地位进一步凸显。欧美等世界主要大国都纷纷把战略重心转向亚太,作为欧亚大国的俄罗斯根据其内外形势发生的新变化,也相应地对其亚太战略进行了调整,对外战略开始向亚太地区倾斜。文章从俄罗斯亚太战略调整的背景、意图与表现以及对中俄关系的影响等方面对这一新形势下俄罗斯亚太战略的转变做出初步的探析。  相似文献   

16.
全球性金融危机之后,亚太地区在全球政治经济格局的地位急速跃升。美国奥巴马政府一上台,就极为重视调整亚太战略在美国全球战略中的核心地位。经过近三年的缜密部署和细致经营,奥巴马政府的亚太战略已基本构建成型,对国际格局的进一步调整、亚太地区的局势新发展、大国关系的平衡等均产生深刻影响。更为重要的是,奥巴马政府亚太战略的调整引发一系列亚太地区新矛盾的产生,并对我发展亚太地区的周边外交关系形成掣肘。但是,中美之间友好合作、互利共赢的总体局面并未打破,维护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仍是中、美两个大国作为亚太地区主要力量的共同责任,现阶段的紧迫任务就是要用"大智慧"为中美关系定位战略性的合作新基础。  相似文献   

17.
奥巴马政府上台后高调宣称重返亚洲,提出亚太再平衡战略.亚太再平衡战略的目标主要是遏制中国崛起,维持美国全球霸权.适应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需要,美日同盟进一步强化:一是由双向遏制中日向集中遏制中国转化;二是巩固军事同盟实现军事一体化;三是合作领域拓宽实现美日同盟全球化;四是由双边安全合作向多边安全合作转化.美日同盟的强化源于各自所需和相互利用:一方面美国借美日同盟实施亚太再平衡战略;另一方面日本需要借助美国增强地区影响力.美日同盟的强化对中国崛起形成严重挑战、使中日关系受到很大的影响、延缓了东亚区域一体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8.
美国"重返亚太",大力推行"亚太再平衡战略"对我国海洋权益已造成现实的和潜在的影响。本文主要分析了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对我国的领海安全、海上主权争端、海洋通道安全及海洋资源安全等方面的影响。针对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对我国的海洋权益的影响,本文作者提出宏观战略与应对性策略两方面的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19.
美日同盟是美国东亚战略和亚太战略的轴心,同时也具有超亚太的全球意义与功能。作为美国全球战略的基石,美日同盟担负着佐助美国建立单极世界秩序的结构性使命,因而它寄托着美国试图主导全球安全秩序与政治格局的多重战略企图。透过美日同盟的窗口,在美国的战略视野中,一切国家或国家集团均为竞争对手,皆为其战略制约与遏制的对象。  相似文献   

20.
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在2013年显现一定程度的"失速",主要原因包括奥巴马政府外交受内政因素牵制程度增大,中东问题在美外交议程中的优先性有所回升等。虽然这些限制性因素在未来若干年仍将持续,但不应忽视奥巴马政府落实亚太再平衡战略展现出的务实聚焦、深耕细作等特点,不应低估美国加大对亚太地区政策资源投入、重塑和巩固其对地区事务主导权的决心。中国需认清奥巴马政府对外战略"力避负担、总体求稳"的特点,以及美国在政策资源、信誉度、管理盟友体系等方面存在的限制,抓住时机,主动作为,积极促进中美在亚太互动关系的良性调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