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从价值层面考察廉洁文化的现代化历程是深化廉洁文化研究的重要视角。在廉洁文化的现代化过程中,其价值体系经历了从个体价值文化到社会价值文化、从政治伦理文化到政治制度文化的发展;其价值取向经历了由传统"忠君"到近代"救亡"再到当代"爱国主义"、由传统"民本"到近代"民权"再到当代"以人为本"的发展。价值客体渐趋完善、价值主体日益广泛、价值目标不断升华是贯穿于廉洁文化价值体系、价值取向发展历程的特点和趋势。  相似文献   

2.
现阶段我国农村文化建设正经历一个由"送文化"模式向"种文化"模式转折的时期,而要实现这一模式的顺利转型,吸引民间力量的广泛参与以建立起国有文化单位与民间文化组织的契约竞争关系至关重要.为此,国家需要实现从政策思路到管理技术方案的全面创新,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推动传统文化事业体制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变迁.  相似文献   

3.
近代以来,我国传统文化形象经历了一个从扭曲到修复的反复过程。从五四运动到抗日战争,传统文化形象完成了第一次由扭曲到修复的演变;从"文化大革命"到改革开放以后(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两次"文化热",传统文化形象完成了第二次由扭曲到修复的循环;从21世纪初的文化论争到中共十七大提出"弘扬传统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再到中共十八大强调"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统文化形象完成了第三次由扭曲到修复的跨越。其复杂演变过程给我们今后的文化建设以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4.
阎真的小说以当代知识分子作为考察对象。处在市场经济语境中的许多知识分子受后现代文化思潮的蛊惑,纷纷弃守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精神堡垒,经历了一场从"自恋"到"放逐"的精神蜕变。他们在与世俗言和、妥协的过程中,丧失了"向死而生"的悲剧精神。阎真小说中知识分子悲剧精神消解的图式表现为从"介入"到"逃避"、"杀死自己"、"弑父"这三种形式。  相似文献   

5.
论企业文化的概念和职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文化的概念和其他任何经济学概念一样,伴随着历史的进程,经历了一个从模糊到明确、从日常用语到学科用语的漫长过程.追本究源、以文化的原始意义为出发点,以文化的引申意义为脉络,找出中西方"文化"一词的统一性.在此基础上,界定"文化"的含义,给出企业文化的定义,似乎顺理成章.  相似文献   

6.
作为一种科学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在近现代中国经历了从一种"文化时尚"到学术论战中受人追捧的"文化模式",再到成为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发展的指导思想的三次重大变化。在这一过程中,它较好地处理、协调了与西方社会理论、中国传统文化以及中国国情实际等三方面的关系,很好地凝聚起中国社会中的先进知识分子、工农群众以及广大社会阶层,表现了马克思主义与近现代中国人同呼吸、共命运、求发展的实践品格和理性追求,展现了深厚的文化魅力和广泛的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7.
张继娥 《理论界》2006,(5):174-175
本文以小说《沉论》、《春风沉醉的晚上》为例,分析郁达夫前后期小说创作之三大变化:从题材看,经历了从“性的苦闷”到“生的苦闷”的变化;从人物形象看,经历了从“知识分子”到“下层劳苦大众”的变化;从结构看,经历了从“散文化结构”到“完整情节”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30年文学艺术的发展历程及其成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文学艺术工作经历了一个从封闭到开放,从单一化到多元化发展的历程,呈现三个阶段演进的特征.期间,我国文学艺术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显著成就,赢得了"两个超越"(超越"五四",超越十七年)、"四个实现"的胜利.以历史理性、人文关怀和艺术文体的统一为价值取向,考察改革开放三十年文艺的发辰,估量其审美品格,结论是肯定的.改革开放三十年文艺有几个比较明显的发展变化趋势:(一)文艺与政治的关系,经历了从疏离到回归的过程.(二)文艺与西方文化的关系,经历了从近到远的过程.与此相关,创作方法也发生着变化.(三)媒介手段的变化,使文艺从精英走向大众,从纯文学走向泛文化.另外,发展中也暴露出一些阶段性的问题,出现一些错误倾向.尤其是在市场经济全面展开之后,"世俗化"和"物质至上"倾向对中国文坛产生了重要影响,使上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的文坛出现了一些令人焦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在伯明翰学派四十年的发展历程中,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社会条件的变化,该学派对传媒文化的研究经历了从社会研究到文本研究、从传播主体研究到传播客体研究、从影响研究到接受研究的转变.本文通过对这些转变的分析,揭示了产生转变的社会原因和政治原因,及其对传媒文化研究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农村婚姻支付正经历从婚姻偿付向婚姻资助和姻亲互惠变迁的过程。婚姻支付实践背后蕴含的是农村社会结构和文化意义的变迁,从儿子单面养老到儿女双面养老的家庭保障、重家族关系到重姻亲关系、子辈权利意识兴起与父权衰落等方面的发展变化反映了深刻的农村社会转型。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在长期的中国革命实践中,把古今中外的军事理论和中国革命战争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创造性地提出了人民战争思想。这一思想不仅揭示了人民战争的实质是依靠人民,人民战争的主要形式是武装斗争,骨干力量是人民军队,而且阐明了我国人民战争的道路即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为很好地实行人民战争,他还系统地概括出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军事思想宝库。  相似文献   

12.
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基本条件。在抗日战争中由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和由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游击战场,一直保持着既相对独立又相互配合的关系。两个战场相对独立的关系,主要表现为国共两党独立指挥所属武装力量,按照各自政党所确定的抗战路线、军事战略及作战原则实施作战。两个战场在保持相对独立关系的同时,还始终保持着相互配合的关系,这种相互配合,主要表现为战略配合,也有战役、战斗的配合。然而,各个层次的相互配合,有积极主动的配合,也有消极客观上的配合。  相似文献   

13.
陈峰  王路平 《文史哲》2006,(6):119-125
在中国古代战争中,为了更有效地发挥军队多兵种与群体作战的效果,产生了阵法以及阵图。至北宋时期,统治者长期对阵法予以高度重视,不断加以建设,更通过授阵图指挥作战。尽管宋朝君臣为此耗尽了心机,但因为当政者的主要目的是用来消极防御和控制将帅,因此这些产物恰恰违背了军事的基本原则与常识,束缚了军事将领的手脚,造成巨大的危害。  相似文献   

14.
国际刑事法院管辖战争罪中非国际性武装冲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继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纽伦堡和东京国际军事法庭成功审判战争罪犯后,前南斯拉夫和卢旺达国际特设刑事法庭又成功审判了非国际性武装冲突构成的战争罪。国际社会在建立国际刑事法院《罗马规约》的谈判过程中,基于规范战争和武装冲突的习惯国际法律文件和国际刑事司法实践,尝试性地将非国际性武装冲突纳入国际刑事法院管辖的战争罪,成为部分国家对《罗马规约》投反对票的理由之一。事实上,联合国安理会以及相关的国际机构依照《联合国宪章》的规定准确界定非国际性武装冲突,并严格掌握法律适用的标准及规則,非国际性武装冲突作为战争罪纳入国际刑事法院的管辖范围内不应引发更多的歧异。  相似文献   

15.
日本海军从1873年就图谋长期在中国沿海立足,为此,于1874年7月在上海向英商非法购得浦东的一块面积为27亩多的沿江土地,作为所谓“海军省用地”。为了对中外掩盖真相,日方以日商出面购地,继而在海军绝对掌控的前提下,长期将所购土地租借给日商.甲午战争后,所谓”海军省用地”逐渐用于军事意图。近代日军在华非法购地之事多有发生,而海军购地则是首开其端,其以日商为掩护的手法后来也被日军沿袭。  相似文献   

16.
提及“计谋”难免让人想起冷兵器时代军事家们的军事策略,这些计谋的策划和实施通过一系列的圈套诱使敌人逐步被控制和支配。这在本质上与本文所讲的“设计”是同一个流程。我们所讲的设计不涉及生死、战争和掠夺,但同样是为了控制和支配人的行为,这是一种善意的控制。在环境设计中,指的是控制使用者在环境中的种种心理和活动,使其按照设计者预定的方式正确、健康地体验和使用环境。这种控制是建立在对环境体验者需求的充分了解、尊重和顺应的基础上的,通过设计的语言将其转化为一种有效的引导,从实质上提升空间环境的设计品质。  相似文献   

17.
晋伐齐是战国早期重大历史事件之一,对战国七雄并立形势的形成曾产生过重要影响。近年公布的清华简《系年》,为重新认识这一历史事件提供了宝贵材料。清华简《系年》与传世文献的相关材料表明:三晋伐齐的直接导因是齐项子牛之祸。项子牛之祸,可能是田和与项子牛联手谋害田悼子而引发的内乱。三晋利用齐国内乱,联合伐齐,攻入齐国长城。三晋伐齐后,先强迫齐康公入晋军会盟,又于公元前403年会同齐康公前往朝见周威烈王,正式获得了天子的策命。清华简《系年》表明,三晋称侯在前,命侯在后,三晋经历了一番激烈的军事和外交斗争,其国家政权的独立性才被周天子和列国所认可。  相似文献   

18.
冷战结束后,日本政府即开始构筑面向21世纪的安全战略。其主要内容包括,不仅努力加强自身防务,而且,增加军费,转变防务模式和战略思想,使日本军事战略具有了危险的进攻倾向;并努力通过日美安保体制的法制化、加强日美军事合作来巩固日美安保体制;重视安全外交,既把它作为维护本国、地区和世界安全的重要手段,又想借助美国争夺亚太地区安全的主导权。这些活动促进了日本国内政治的右倾化和亚太地区的军备竞赛,令日本周边国家和地区忧虑不安,牵制了它们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9.
苏维埃政权建立初期,苏区民众的革命政治意识如革命热情等远远不能满足革命的需要。为加强苏区民众革命政治意识的培育,中国共产党一方面开展了旨在提升群众革命政治文化水平的教育运动;另一方面,在实践中开展了声势浩大的苏维埃民主选举运动。由此,坚定了民众的革命理想,增强了民众的阶级国家意识和对革命战争的认识,从而为打破国民党的军事"围剿"、巩固苏区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相似文献   

20.
第一次鸦片战争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遭受到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从海上发动的大规模侵略。在这次空前严重的海疆危机中,山东巡抚托浑布积极布防,使战前已经废弛的山东海防得到了改观。透析托浑布的筹海举措,不难发现,它并没有跳出传统思维模式的窠臼,因而整饬后的山东海防根本不能适应近代战争的需要。山东海防是当时中国整体海防链条中的重要一环。它的实效证明,清朝传统的海防已经完全不适应它所遇到的强权时代,晚清中国海防的近代化已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