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周谷城教授的立论是:“矛盾既是可以解决的,就必有不矛盾的时候,就有无差别境界或不矛盾境界。这一境界存在于旧矛盾解决新矛盾开始,旧过程完结新过程发生之间。”他无疑认为“无差别境界”是客观存在的。我认为这是站不住脚的。首先,我们要弄清楚什么叫“矛盾的解决”?所谓矛盾解决只是指事物经过质变而解决了旧的统一体中的矛盾,旧的矛盾发展过程让位于新的矛盾发展过程,而并不是说没有一切矛盾了。客观辩证法告诉我们,由于物质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之网,因而在前一种事物中必然有着发展到后一种事物的内在因素,在旧矛盾解决的过程中就已孕育着新的矛盾(这  相似文献   

2.
何谓“无差别境界”?周先生下的定义是:“无差别境界,即没有矛盾或差别消除,予盾平衡,对抗消亡的境界。”我认为,无论是“矛盾平衡”还是“对抗消亡”,都不是“无差别境界”,而是有差别的境界;都不是“无矛盾的境界”,而是有矛盾的境界。先看“矛盾平衡”。任何一个矛盾都有同一性和斗争性这两个根本属性。对立而的统  相似文献   

3.
周谷城先生在《再论“无差别境界”》一文中说:“我依旧认为‘无差别境界’或‘不矛盾境界’的命题是正确的。”对此,我想谈些不同的看法与周先生商榷。首先,应该说明的是,周先生不是个无冲突论者,他也并不否认矛盾的客观存在;他只是认为,在新旧矛盾交替的过程中,即旧矛盾解决、新矛盾产生之前的“间隙”,会出现“没有矛盾,没有冲突,没有对立”的“无差别境界”,即使出现的时间是“短暂的、一瞬时,但毕竟是出现了,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这是周先生矛盾观的核心。我的意见,这  相似文献   

4.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通行的提法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有的同志则认为“是社会积极力量与消极力量的矛盾”。这两种提法太一般化,脱离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殊性。这两种矛盾在人类历史上任何时期都存在,它没有具体地抓住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的主要发展动力,没有说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解决两种矛盾的途径、手段和中心环节。离开了商品化、社会化、现代化和社会主义工业化这一主要矛盾的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  相似文献   

5.
"无差别境界"即"没有矛盾的境界",作为一个命题,追溯得早一些,我是在一九五七年考查创作过程中提出来的.当时,我论述创作过程应该是由主观到客观的斗争,创作开始之先作者有强烈的主观要求;创作进行之时,主观与客观有尖锐的冲突对抗;创作成功之后,主观应已表现为客观了.主观被表现为客观之时,作品完全出现之时,作者应已斗争胜利,完全由矛盾中解放出来,获得了绝对自由,到达艺术境界,这就是无差别境界,即没有矛盾或差别消除,矛盾平衡,对抗消亡的境界,从正面说又叫绝对境界.处在这个境界,平常我们所谓的主观与客观,是没有区别的.后来,我又进而论述了生活上亦必有无差别境界.  相似文献   

6.
宽带与带宽     
打开新网页要几秒钟、发邮件时上传附件要很久、在线观看视频时太卡……每当碰到这些情况时,你是不是常埋怨网速太慢?进一步来讲,这可以解释为宽带的带宽不够给力。说到这儿,你是不是被“宽带”和“带宽”这两个词绕晕了?其实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我来简单地解释一下。宽带是一种互联网连接方式,也就是上网方式。使用它,我们就可以上网。其  相似文献   

7.
把王国维的“境界”说当作“唯美主义”的文艺理论是一种误会。“真”与“善”也是王国维“境界”说的重要维度,这是因为,王国维的“境界”说实质上是一种人生“意义”的理论,它所言述的是先验世界中的真、善、美“一体”之域。  相似文献   

8.
近来有些现象,不免教人慨叹:做人难,做文章也难。什么现象?就看到的,或有两个:一是遭遇“猴气”,另一是给“一以贯之”观念罩上。如果片面理解“一以贯之”,那么它与“猴气”极易“合二而—”了。 所谓片面理解“一以贯之”,举例说,如讲“始终如一”:在做人上,强调“我原来这样,现在也怎样”;在理论研究上,坚持二十年前与其后观点不变,至于实践验证如何可以不管,等等。由此再来标榜是种人格高尚境界,而不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也不必吸取发展着的新生活内容,那么这  相似文献   

9.
前人对《红楼梦》时序“矛盾”的看法并没有系统,而是散见于各人的评点、论述之中,归纳起来,可大致分为两个阶段:一是20世纪60年代以前,从清人开始,几乎一致认为时序“矛盾”是作者疏忽、失误而造成的;二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随着对《红楼梦》成书过程的研究,研究者将之看成是成书过程中修改、增删未尽的结果。这两个阶段实际也代表了两种研究类型,但不论哪一种,都可归结为“无意”说,而“有意”说还一直未受到应有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
《老子》书中揭示了事物普遍存在的矛盾、相互依存和转化现象,其中也包括“正、奇”这一对矛盾,它说:“正复为奇,善复为妖。”(《老子·五十八章》)人们一般肯定“正”,而否定“奇”,但《老子》并不绝对化,它强调“奇”在战争中的巨大作用。它说:“以正治国,以奇用兵。”(《老子·五十七章》)指出必须按照正道治理国家,但作战却可以,也应该变幻莫测,出“奇”制胜,即所谓“兵不厌诈”者是。“以正制国,以奇用兵”这八个字的概括,区分出“治国”和“用兵”这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和矛盾,并强调要用不同  相似文献   

11.
对“境界说”进行生成结构的系统分析 ,是理解冯友兰学术发展脉络的一条有效途径。本文从考察“境界说”的发轫入手 ,层层深入“境界说”的基础、方法、内容以及意义 ,试图以此来更进一步地阐释“境界说”的内涵和价值 ,更深入地理解“新理学”体系。同时 ,也通过对“境界说”的生成结构的理解和把握 ,揭示“境界说”本身存在的难以量化、操作化的缺陷。  相似文献   

12.
阿Q典型新探     
一何其芳同志在一九五六年《论阿Q》一文中说过:分析阿Q“这一个”典型的“困难和矛盾主要在这里:阿Q是一个农民,但阿Q精神却是一种消极的可耻的现象。”这个看法是有道理的。历来对阿Q典型的不同观点的讨论,正是围绕着怎样看待这一矛盾而展开的。一种观点把二者根本对立起来。认为作为农民阶级的阿Q,其精神就不应当如此消极和落后。按照这一“逻辑”,于是形成了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认为阿Q不是一个农民,而从阿Q说过的“我们先前——比你阔的多啦”这句话里,断言阿Q是从地主破落下来的,所以在精神上与一般农民不同。又一种认为,“阿Q这典  相似文献   

13.
“境界”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范畴。文学强调“境界”,我国现代大学者冯有兰先生更倡导“人生境界”之说。冯先生通过对“人生四境界”的划分,给予传统的圣贤思想以新而具体化阐释,对人的生存状态和价值观念作了逐次超越或渐次提升,不仅具有理论价值,而且提供思想启迪。为我们理解传统中国的人格理想开拓了一个新维度; 而现代以来人生意义的诸般讨论及困惑,也使得我们关注冯先生的“人生境界”说似乎是一种必要了。  相似文献   

14.
……要选择最富于孕育性的那一顷刻,使得前前后后都可以从这一顷刻中得到最清楚的理解。——莱辛《拉奥孔》一作为中国古典诗论中最重要的审美理想——境界,我们必须从两个方面来进行考察:一是对创作者而言,即如何通过一种手段,在诗中创造出某种境界;二是对观赏者而言,即通过什么样的方式、途径获得对诗中的境界的理解,而这一点又往往被我们以往的理论所忽视(对此,我们将另文讨论)。同时,我们也只有弄清什么叫境界,它是怎样构成的等问题,才能对不同类型的境界作较为客观而合理的解释。就象我们並不能对所有的艺术品都用一个“美”字来概括一样,我们也不能用一个抽象  相似文献   

15.
论苏轼词中的意象与理趣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意象”是中国古典诗歌所蕴含的一种重要的艺术质素。在诗歌中,凡是涉及到写景叙事等所有心曲的外在表现都可以用“意念”和“物象”的审美契合——意象来表达。正如刘勰在其《文心雕龙·神思》中提到“玄解之宰,寻声律以定墨;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可以说,诗歌以意象的存在而存在,也因意象的生发而升华到美的境界。  相似文献   

16.
自由诗和新格律诗,是新诗史上并驾齐驱的两大诗体。艾青在读到诗歌形式时说过,写作自由诗和写作新格律诗,“是从两种美学观点出发,因而也只能达到两种不同的境界。”这是一个极其精警的论断,它从美感效果上揭示了新格律诗的特征,从审美意义上肯定了新格律诗作为一种新诗体存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德治拾零     
梅小璈 《21世纪》2001,(12):42-43
一位成就卓著的青年法学家,把自己的名字“勇”改称了“恿”。 据研究,郭店楚简中有不少由“心”在下方组成的文字,它们往往侧重于表示人的某种精神、心理,而不表示其外在状态及具体行为,这中间就包括含义与“勇”相近乃至相同的“恿”字。在成书于东汉的《说文》里,我们也可以看到“古文勇从心”的解释。 法学家──而不是伦理学家──舍“力”而取“心”,意味着什么呢?对比,旁 人原不必费神索解。然 而,它也许能给我们这 样一种启示,那就是以暴力为后盾的法律,在调整社会关系、解决社会矛盾方面并非万能,而世道人心、修行教…  相似文献   

18.
文学的本质是什么?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可以得出不同层次的结论。从社会的角度来说,文学属于社会意识形式中艺术的一个部门,它以其特有的审美特征可以映射出整个社会文化的整体面貌,因而被卡冈称之为社会文化的“自我意识”,对整个社会产生一种不可替代的调节作用。从作家角度说,文学是表现主体审美意识的一种途径,是主体存在的努力  相似文献   

19.
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有一首《题西林壁》的哲理诗,开头的两句写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总不同”。观赏庐山奇丽的姿容是这样,立脚点不同,面目就各异。对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创作方法(以下简称“两结合”)的看法又何尝不是如此?视角不同,结论也就迥异。有的认为“两结合”是我们时代唯一正确的创作方法;有的则说“两结合”不科学,实际上是不存在的。两种意见,相去何远?孰是孰非?以笔者一孔之见,均觉欠客观。  相似文献   

20.
在有限的生命存在中,人何以超越其生命的有限性,中外古典哲学家对这一问题的思考稍有不同。西方哲学家是通过否定人的有限存在来寻求对生命有限性超越的解决,而中国古代哲学家则是从承认人的有限存在,并在人的有限性存在中寻求对这一问题的解决。就儒家和道家而言,其对这一问题的解决也存在一些差异。儒家走的是“有为”式的超越之路,而道家走的是“无为”式的超越之路。事实上,对生命有限性的超越最终是一种价值的超越。这种价值的超越既可以是一种个体的行为,也可以是一种群体的行为,在今天仍有思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