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审美是人类文明的标志。马克思指出:“社会的进步就是人类对美的追求的结晶。”追求美、创造美的过程,是审美实践的过程,也是审美教育的过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关系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大事。这本身就是极崇高,美好的  相似文献   

2.
形成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共同理想和价值观念,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精神文明建设的重大历史课题。在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价值观作了一系列重要论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共同理想和价值目标的确立,以“三个有利于”作为衡量一切工作是非得失标准的提出,具有时代内容的价值观念要素的拓展,社会主义义利关系的科学统一等,构成了邓小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思想的重要部分,为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现代化提供了正确的价值导向和有力的思想保证。  相似文献   

3.
市场经济这只“看不见的手”在社会经济领域里发挥着神奇的作用,社会意识形态之一的思想道德同样象一只“看不见的手”在社会更广阔的领域里发挥作用,它们共同推动着社会和文明的前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给思想道德带来了正负两个方面的影响,对这种影响要有正确认识,使其转化为具有时代精神的新的思想道德体系的良好契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其中一项重要的内容是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价值导向,在具体操作上,要做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义与利的统一;道德人格价值与人格道德价值的统一;艰苦创业与追求正当享受的统一;理想价值与职业价值的统一。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在方法和途径上,要采取多种宣传教育方式,造成一个有利于重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良好氛围;要有重点和针对性地搞好教育引导主要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艰苦创业教育;同时,要在全体公民中广泛开展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4.
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自觉地将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历史尺度和道德尺度、经济繁荣和社会全面进步统一起来,这就内在地要求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实现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结合,是我国现代化必由之路。精神文明建设应当立足和服务于这一深刻的社会转型目标。这就需要防止和克服"伦理社会主义"和"经济社会主义"两种倾向。在宏观上辩证地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经济效益与社会公正的关系,建构出新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5.
传统道德 ,是社会现代化的一种精神力量。在我国当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 ,对传统伦理进行扬弃 ,并赋予其现代化的新理解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传统伦理提倡以集体为本位的价值观 ,追求崇高的社会理想和信念 ,主张“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的伦理规范 ,要求自省与知行统一 ,这些都对当前精神文明建设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转型期的到来 ,传统的文化和价值理念受到挑战 ,而现代文化和价值理念却尚不明确 ,造成不同程度的“信仰危机”、“道德真空”。同时 ,国际文明也出现大混乱的局势。正是基于对这一现实的思考 ,重温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思想 ,对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7.
科学技术与精神文明建设是互相影响、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科学技术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积极成果 ,促进了人们价值观的更新、道德的进步、思维方式的转变 ,最终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但是科学技术由于自身的价值负载性和不当的社会运用 ,造成了它对精神文明建设有一定的负面影响。科学技术与精神文明之间的矛盾只有在社会主义国家中 ,切实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才能从根本上彻底解决  相似文献   

8.
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决议指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任务,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同时,《决议》又指出:“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根本,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我们的理想建设,道德建设、文明建设、民主法制观念建设,都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建设”。而作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又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清楚地告诉我们,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离不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  相似文献   

9.
浅谈宗教文化与民族地区的精神文明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浅谈宗教文化与民族地区的精神文明建设刘芳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提倡共产主义道德,要把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相结合,鼓励一切有利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思想和道德。这一指示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同样适用。我国是一个统一的...  相似文献   

10.
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明确提出了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方针和重大措施,是指导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纲领性文献。高等学校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要紧紧围绕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个根本任务,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进行系统地爱国主义教育,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切实加强党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领导,强化思想政治工作,发挥“两课”、“两校”在学校思想品德教育中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坚持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保证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个根本任务的完成。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明确指出:“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必须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美的作品鼓舞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符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团结和动员各族人民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总的指导思想,也是精神文明建设总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汪春燕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对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党的十四大规定:“同经济、政治的改革和发展相适应,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为目标,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分为两部分,即...  相似文献   

13.
排序与行动是人类生活的主要表现,价值排序与伦理行为是人类道德生活的主要表现.价值排序既是人类道德心理的外在表征,也是道德主体伦理决策的内在体现.对于价值排序的不同判据以及文化多元化、经济全球化、世界网络化、媒介数字化等对当代中国的价值排序和核心价值观建设产生了重大影响.当前,中国社会的价值排序出现了诸多困境,表现在政治认同的式微、文化安全的威胁、道德冲突的加剧、宗教信仰的失范等方面.因此,在各国普遍重视文化安全、加强文化软实力、建设国家核心价值观的情境下,我们以价值排序的学理依据阐释核心价值观“何以可能”和“何以建设”的基本问题,从价值先验、历史经验和国情体验三个层面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和排序依据,从而拓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构视域和建构机制.  相似文献   

14.
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既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新的契机,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带来了新的挑战。多元价值系统和评价体系的存在;“道德滑坡”和“信仰迷们”的困惑;世纪之交和科技浪潮的冲击等等,为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一个又一个急待解决的课题。这就在客观上要求精神文明建设必须适应新形势的需求,探索出有效途径,制定出具体措施。因此,立足于政治经济领域的深刻变革和人们生活方式、价值取向、思维模式和道德观念的重大转变,为了使人们避免陷入理想、价值、信仰等方面选择的困境,在精…  相似文献   

15.
康德美学有“崇高”与“美”两个重要的概念。在崇高感产生过程中,康德从情感状态出发,认为崇高与美有着内在的对立,将崇高定义为主客体之间的冲突感,这就阻塞了崇高感通向美感的道路;但康德提出了一种道德情感来解释崇高感的形成,运用利普斯的移情论美学,将道德情感扩展为一种伦理价值,将移情发展为一种具体的审美机制,既能以人格价值连接起崇高和美,也能够赋予崇高判断普遍可传达性,从而拓宽崇高的内涵。  相似文献   

16.
高等学校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的历史重任,是思想、科学、文化、艺术等精神产品的主要集散地,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责无旁贷地应成为示范区和辐射源。为完成一这重任,认真地研究和把握高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部结构和外部联系,正确认识以下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一、精神文明建设与教学科研工作的关系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涵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两大方面。前者着重于提高人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水平,后者着重于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技术水平。两者都以提高人的整体素质,促进人的…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高度发展的物质文明与高度发展的精神文明的统一,把社会主义的本质归结为发展生产力,这是片面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本身就是社会主义现代建设的一个战略目标,同时,它对经济建设和其它各项事业出具有重要意义,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它是目标,同时也是手段,是目标与手段的统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从中国国情和现代化的实际出发,吸取中外文化中的一切积极因素,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所用。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多姿的表现,企业文化建设正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和具体表现,它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真正落实到了基层。企业精神(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精华,也就成为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主题。这是因为,培育企业精神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逻辑发展,是企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结合部,更为重要的是,企业传统的价值观念成为目前遏止企业机制转换的隐形锁链,亟需治理和重塑。企业精神的培育要有正确的目标导向,树立以人为主导的价值取向,确立自强自立的观念,实行经营管理的战略转变,确立公平竞争的意识。培育企业精神,不仅要做艰苦细致的工作,还要有精湛高超的艺术,把握时机,巧妙推进。  相似文献   

19.
道德行为与城市文明建设周运清,李学斌道德行为,从广义上讲,是人类最基本的道德实践活动,“不仅包括并表现着人们的道德意识,而且也含有行为所据以体现的道德准则或价值标准。”①社会主义道德行为作为调整、规范社会主义社会人们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既是社会主义精...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核心价值建设的重要命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需要遵循内化与外化、显性与隐性相结合的两种逻辑方式: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化和生活化,把国家价值、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相统一;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与"外化",通过一定的教育活动引导社会群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与践行相统一。?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