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托达罗模型中的农村劳动力流动机制,符合我国目前的农村劳动力流动情况.该模型具有十分重要的政策含义:缩小城乡差距和城市失业问题根本出路;配置城乡劳动力资源的间接方法;城市创造劳动岗位以解决城市失业问题的局限性等.我国要解决农村劳动力流动问题必须采取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大力发展农村涉农服务业、建设中小城镇、重视城市非正规部门的发展和改革教育发展目标等措施.  相似文献   

2.
从我国近年来实际经济运行结果看,物价平稳、经济稳定增长、国际收支保持顺差,唯有就业形势严峻,失业问题严重,当前应将促进就业作为宏观经济政策的首选目标。为此,必须选择以就业为中心的经济增长模式,建立市场化就业竞争机制,大力发展小企业,加速城市化进程,大力推进社区就业,千方百计拓宽就业渠道。  相似文献   

3.
我国经济转轨过程中的失业问题及对策剖析   总被引:10,自引:10,他引:0  
我国在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失业问题日益严峻.通过对我国失业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奥肯定理不能实现的根源进行分析,提出了增加就业岗位、降低失业率的一些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的发展,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是一般规律。辽宁省作为我国的老工业基地,其失业问题有其特殊性。本文分析了辽宁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点、模式,并探讨了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城镇职工下岗、失业问题日益突出,能否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在总结我国近年来就业实践基础上,解析我国就业增长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探讨解决失业问题的条件与机制,治理失业,增加就业,已经成为我国政府宏观管理,经济、社会运行所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6.
就业是民生之本。当前我国失业问题较为突出,已对我国经济与社会的繁荣与稳定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本文试图对我国严重的失业问题的成因进行探询,并分析了失业现象对我国经济与社会所造成的负面影响,提出了解决失业问题、实现充分就业的对策手段。  相似文献   

7.
相对过剩经济条件下的失业及其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在经济转轨时期 ,过早地出现经济过剩现象。这种过剩加剧了人口就业的压力 ,使失业问题变得更加严峻。实施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同步的发展战略 ,增加国内有效需求 ,加快经济结构调整 ,是在经济过剩条件下治理失业问题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
世纪之交,我国面临严重的失业问题。我国经济是劳动过剩经济,劳动力供给过剩与劳动力需求不足的状况在短期内难以扭转。国有企业改革要深化,政府机构要精简,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转移,将使失业问题日益突出和严重。要用历史唯物产义发展观科学认识我国的失业问题,推动失业理论的研究。制定基本国策,重视和对待失业问题,积极稳妥地安置失业、下岗人员,攸关经济体制改革的成败和社会稳定大局。  相似文献   

9.
失业问题己成为困扰当代中国社会经济生活的难题,单纯依靠市场机制的力量来治理中国的失业问题是不现实的。本文拟就我国失业压力状况与特征分析,旨在促进经济增长、调整经济结构、加强人力资本投资和规范社会保障等视角建立治理失业问题的财税政策体系,为后续的实证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我国经济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高速增长奇迹。与此同时,我国失业问题也开始显现,特别是我国高校扩招后学生的陆续毕业,失业问题就显的越发的敏感。以凯恩斯主义失业理论的发展为主线,通过对失业理论发展的总结,希望能从中找到对解决我国问题的一点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