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生育观的超前转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在理论界存在着这样一种认识,即:人们的生育观念和生育水平的高低,是由生产力水平或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这一观点,对人们的影响颇深。笔者把这种随生产力和经济的发展而生育观也自然而然地发生转化的现象称为生育观的自发性转化。人们的生育观的转化还有另一面,那就是在一定的经济条件下,由于社会多方面的努力,人们生育观念也会发生一些积极的变化,我们把这称之为生育观的自觉  相似文献   

2.
控制人口数量 ,需要降低生育率 ,实现生育转变。只有实现生育观念的转变 ,才能说完成了生育转变。农村传统生育观念有其形成和存在的环境 ,其转变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计生工作“三结合”活动的开展 ,正是通过利益导向对农民生育观念的影响 ,引导、加速农民生育观念的转变 ,形成新的农村生育文化。吉林省农村生育率的下降并保持低水平稳定、农民生育观念的转变 ,证明了“三结合”这种计生工作模式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一、工作思路天津市建设社会主义生育文化与社区发展相结合工作启动于1997年末。3年多来,按照国家计生委关于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的要求,结合天津市特点,将建设社会主义生育文化纳入社区建设发展总体规划,确定了以“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为切入点,转变群众生育观念为目标,宣传教育为先导,优质服务为重点,社区文化建设为载体,坚持分类指导,分步推进,因地制宜,综合运作,依托社区发展,发挥社区优势,创立大城市特色,全面提高计划生育工作水平的基本工作思路。确立这一工作思路的依据是:1.良好的社区资源环境奠定了在社…  相似文献   

4.
生育文化的传播、转型、替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农村社区两种生育文化交织传播的现实文化总是在传播之中不断地发展变化着。作为文化之魂的价值观念及由此形成的行为规范总是在纵向和横向传播着。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它也处于演化之中。生育文化亦然。如果我们期望把一种新的生育文化渗透到传统的生育文化中去...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育需求会发生变化,其需求层次不断提升,进而推动婚育观念的革新和进步。本文尝试分析生育需求变化如何推动和导致婚育观念产生变化,以期找出婚育观念变化的动因,从而为推动婚育观念的转变提供可供选择的对策。 一、生育需求及其演进 (一)人的需求及其演进 人类发展的历史在一定意义上是不断满足需求和创造新的更高层次需求的历史。与动物先天本能完全可以满足基本生存需要不同,人采用超自然的、人为的手段和工具满足这种需要,由此产生新的需要或次生需要,其  相似文献   

6.
生育文化是指人类在婚育繁衍方面形成的观念、道德、习俗和制度。新型生育文化建设是党和政府以我国社区经济、社会和文化现状为基础、面向21世纪人口与计生工作的战略性要求而提出来的。中共中央《决定》明确提出,“初步形成新的婚育观念和生育文化”是今后十年人口与计划生育六大工作目标之一,充分肯定了建设新型生育文化对稳定低生育水平的重要性,也揭示了建设新型生育文化与实行计划生育之间的内在必然联系。一、生育文化的内涵及特征生育文化的核心是生育观念。生育观念在精神或意识层面上的表现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对生育子女性别…  相似文献   

7.
苏南社区环境对生育观念转变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南人口转变的过程是苏南经济发展、计划生育工作、精神文明等社会综合治理的体现。苏南社区集体经济增加了社区成员的凝聚力,苏南乡镇企业为社区育龄妇女就业、实现自身价值、提高妇女地位创造了机遇。这里从苏南社区环境,社区功能这一角度对苏南生育观念的转变、低生育率环境的形成进行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8.
山东省围绕到2010年“初步形成新的婚育观念和生育文化”的目标,坚持“大宣传、大联合、出精品”的工作思路,结合山东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为稳定全省低生育水平,建设经济文化强省营造了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广大群众的婚育观念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质疑“传统生育观念”的说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无法解释的矛盾人们习惯于将“多、密、男”生育模式同传统生育观念相联系;将“少、稀、男女都一样”的生育模式同现代生育观念相联系。并在此基础上将生育观念进行传统和现代的划分,即早生、多生、生男为传统的生育观念;晚生、少生、男女都一样为现代生育观念。这种依据生育的时间、数量和性别偏好为依据的划分的合理性需要进一步讨论。否则,便会影响对我国农村的生育观念的准确评价。从逻辑上看,在相同的生育行为的选择结果背后可能是千差万别的生育需求。如果将早生、多生和生男这个选择结果归结为传统文化的影响,我们可以认定这…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就“以社区为基础”的生育控制问题作论,认为基于中观层百上而展开的“社区生育控制”作为一种思路是有其相应的现实需要和理论依据的;而作为一种方略则正在成为新时期中国计划生育工作的一条有效途径。据此,本文首先简略描述了社区生育控制在中国兴起的缘由;然后在论证生育控制社区特性的基础上,就国内外所开展(或正在开展)的一些社区生育控制实践及范例做出评述,最后扼要探讨了社区生育控制的方法与策略。  相似文献   

11.
胜利油田胜北社区管理中心通过组织发展社区经济,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妇女参与社区各行业经济发展的积极性,深入持久地开展全新婚育观的宣传教育,提高广大妇女的社会地位和社会竞争意识,逐步形成降低生育率、提高优生率的社区生育文化环境。1.提高妇女地位,积极组织...  相似文献   

12.
计划生育项目统计和评价指标体系理论和实践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计划生育项目的最终目的是规范每一个人的生育行为,而生育行为是由在生育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生育动机引发的。但生育需要的形成并不等于生育动机的形成,生育动机的形成还要受到个人生育态度、生育观念和社区生育规范、生育准则的制约。从生育动机到生育行为的发生还要受到诸如各种服务、利益导向、奖惩制度、社会舆论等社会支持和自信心和影响。因此,完整地说,计划生育项目统计和评价指标体系应包括效绩指标、过程指标和保障性指标三大方面:其中,绩效指标是整个计划生育指标体系的核心。  相似文献   

13.
杨凡  陶涛  杜敏 《人口研究》2016,(2):50-62
我国人口的大规模流动正在改变着农村育龄妇女的生育观念,传统生育观念中的男孩偏好逐步弱化.文章梳理了流动对人们生育观念影响的相关理论,并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在控制了人口流动的选择偏差的条件下,比较了从未流动的农村育龄妇女和有流动经历的农村育龄妇女在男孩偏好方面的差异,并进一步研究了“流动时是否与丈夫在一起”的经历对农村育龄妇女男孩偏好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流动经历和没有流动经历的妇女在男孩偏好方面确实存在显著的差异,这种差异一方面是由于流动的选择性造成的,另一方面也源于流动使妇女的生育观念更为现代化,弱化了她们的男孩偏好.但是,流出地的文化传统依然通过家庭和社区影响着妇女生育的性别偏好.  相似文献   

14.
计划生育重在治本山西省稷山县县委书记尚平安计划生育被称为“天下第一难”,难就难在人们的生育行为与我国现行的计划生育政策有距离。人们的生育行为受制于自身的生育意愿,其生育意愿又受影响于群体的生育观念。因此,更新社会群体的生育观念,优化育龄夫妇的生育意愿...  相似文献   

15.
中国贫困地区生育观念转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育观念是一种意识,属于上层建筑。任何一种生育观念都是在一定的客观条件之下产生和形成的,又是在一定的客观条件之下发生变化和转变的。研究生育观念转变的现实意义就在于:任何一种生育率的上升或下降,都是在或多或少变化了的生育观念的导向下进行的。正确地评估生育观念的现状及其转变趋势,是制订生育规划的重要依据;促使生育观念的转变,又是落实生育规划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6.
一、生育心理的基本特点人的生育行为是由一定的生育观念所支配的,生育行为的改变取决于生育观念的转变,而生育观念的转变是生育心理调整的结果,可以说生育心理是生育观念的微观分析。根据人们在生育上的思维轨迹,可以将生育心理分为预期生育心理、预备生育心理和当前生育心理。1.预期生育心理。它是指人一生的生育心理准备,即个人在自己整个人生当中对生育时间、生育数量、生育性别、生育质量的总的想法和愿望。预期生育心理具有三个特点:一是继承性。预期生育心理通过代代相传,使下一代人继承上代人的生育心理的某些特质,使下代…  相似文献   

17.
遵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决定》的要求,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型生育文化,是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重要实践,是稳定低生育水平的治本措施,是提高计划生育工作整体水平的有效途径。建设这种新型生育文化,我认为应从教化、约束、利益着眼,从以下六个方面入手。1.知识传播。人们生育观念转变过程是一个除旧布新的过程,实质上就是新知识取代旧知识的过程。围绕破除传统生育观念,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地大力传播计划生育、优生优育、生殖保健、马克思主义生育思想等新知识,是建设新型生育文…  相似文献   

18.
西北地区农村妇女生育状况分析吕鹏俊龚幼龙冯忠蕙(上海医科大学卫生系200032)(西安医科大学卫生系710000)近些年来,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人们的生育观念及生育模式也在发生很大变化。本文拟剖析西北地区农村妇女目前的生育状况及特...  相似文献   

19.
生育质量是人口高质量发展的起点和基础。本文基于国内首个出生队列追踪调查——武汉出生队列追踪调查(WBCS)数据,以生命早期1 000天理论为基础,从孩子出生时和成长发育过程中的生理性和功能性两个方面构建生育质量指标体系;运用投影寻踪模型测度3 049个同一年份出生婴幼儿的生育质量指数,重点从养育模式、父母特征、家庭环境和社区环境四个维度分析其影响因素。数据结果显示:城市家庭生育质量大多处于中等水平,但分化较为明显。城市家庭一孩、二孩的生育质量相差较小,随着孩次由二孩向更高孩次增加,生育质量明显降低。随着母亲年龄的增加,生育质量呈下降趋势,且这一趋势在母亲35岁以后更加明显。母亲受教育水平从初中及以下提升至高中/中专/技校对生育质量的边际效应更大。回归结果显示:城市家庭生育质量与养育模式、父母特征、家庭环境和社区环境密切相关。随着婴幼儿成长发育环境向外的不断扩展,养育模式、父母特征、家庭环境和社区环境对生育质量的影响逐渐减弱。进一步研究发现父母特征是影响婴幼儿生理性方面的重要因素,养育模式对功能性方面的影响贡献最高。  相似文献   

20.
转变生育观念,加快脱贫致富步伐任延秋生育观念是人们对生育问题的看法和主张,它包括生育动机和目的,及其对子女数量、子女质量的期望和性别偏好等主要内容。生育观念直接支配着人们的生育行为,影响着生育水平的变动。因此,进一步转变生育观念,已成为控制贫困地区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