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正】一个农民,初中只读了两年,家里就没钱继续供他上学了。他辍学回家,帮父亲耕种三亩薄田。在他19岁时,父亲去世了,家庭的重担全部压在了他的肩上。他要照顾身体不好的母亲,还有一位瘫痪在床的祖母。八十年代,农田承包到户。他把一块水洼挖成池塘,  相似文献   

2.
信仰     
下午两点半,下着细雨,天阴得有点发冷。我刚打开办公室的门,他也跟进来了。我沏了一杯茶,坐定,自顾喝茶,没理他。他没有像以往一样,毫不客气地在沙发上坐下来,而是局促地站在屋子中间,抖瑟着。我没叫他坐,他也不坐。他姓蔡,70多岁了,是上访专业户,我们都叫他蔡老头。办公室的人陆陆续续地来上班了,看见他,都乐了,都说,蔡老头,又从北京回来了呀?见到某某了吗?  相似文献   

3.
王跃 《四川省情》2014,(5):64-64
牛大岭一下火车还没有走出车站广场就被一个大哥拦住了,问他去不去他开的火锅店帮忙,他那里急缺人手。每天晚上客人爆棚,可跑堂的人手太少,连他老婆都要跑断腿了,再不拉两个人回去他的火锅店只好关门。牛大岭正在考虑,那大哥一句话把他吓了一个踉跄。  相似文献   

4.
【正】少年时代的他虽然长相平平,但拙外慧中,多才多艺,经常参与乡里的文艺表演。有一年来乡里接兵的人看中了他的表演天分,他幸运地入伍了。在部队,他踏实能干,表现出色,但仍免不了退伍。此时,他已26岁,一无所有,意志消沉。与一名战友在青岛的街头闲逛,恰巧看到了北京广播学院张贴的招生广告。战友动员他报名试试,他看到报名费要4...  相似文献   

5.
【正】一个农民,初中只读了两年,家里就没钱继续供他上学了。他辍学回家,帮父亲耕种三亩薄田。在他19岁时,父亲去世了,家庭的重担全部压在了他的肩上。他要照顾身体不好的母亲,还有一位瘫痪在床的祖母。80年代,农田承包到户。他把一块水洼挖成池塘,想养鱼。但乡里的干部告诉他,水田不  相似文献   

6.
【正】他最近一段时间,单位里经常加班,几乎每天回家都很晚,进了屋门,他勉强地冲她笑笑,匆匆地吃上几口饭,便一脸憔悴地跟她打一个招呼,跑进屋里倒头便睡。看到他睡得那香甜无比的样子,她疼惜地猜想他近来在忙什么,为什么不告诉她呢,等他醒来欲问时,见他火急火燎的样子,到嘴边的话又退了回去。心想:他的忙碌总是有他的道理的,他不愿...  相似文献   

7.
他创建了更适合东方人的心理学体系——"得觉"理论。他走到了中国心理学的最高殿堂。他能让17000人相继进入催眠状态。他是中国的催眠大师。他是一个雪域神山的儿子;一个生活的智者;一个点亮心灯的人,他用最高的礼仪,把洁白的哈达放到了中国人的心灵上;他是来自一个开满格桑花圣地的学者,是学生们心中的"格桑爸爸"。他的名字叫:格桑泽仁。  相似文献   

8.
维朵 《妇女生活》2020,(1):23-24
我和吕展是在麻将桌上认识的。婚后,吕展说麻将是他的幸运物,让他认识了我。因此,我并不排斥他把打麻将当娱乐。可最近,我特别厌烦吕展去打麻将,因为他赌上了,前前后后输了四千多,是我将近一个月的工资。我非常恼火,厉声斥责他。  相似文献   

9.
【正】记得在补习班任教的时候,曾教过这么一名学生,他桀骜不驯,不服管教。当他母亲带他来班上时,一把鼻涕,一把眼泪,说他聪明,却不用功,白白浪费了人生,希望老师能好好教导他。他在教室里,不言不语;上课即来,下课即走;不回答问题,不做功课,却也不吵闹。一遇测验,交了白卷就走人,相当洒脱。有一天,他又交了白卷,就想离去。我怒...  相似文献   

10.
<正>那年,她尚在北京春明女中读书,而他已经是名满京华的小说家了。她曾经看过他的小说,仰慕他的才华,只是无缘相见,对于她而言,他就像是天上飘浮着的云那样高不可及。缘分往往会在不经意间来到身边。1930年的一天,他去参加游园会,恰恰她也去了。在这次游园会上,他见到了能歌善舞的她,并且称赞了她的表演,而她在得知称赞自己的是...  相似文献   

11.
【正】1914年,22岁的他到日本留学,初赴异邦,有感于祖国多难、人地生疏,再加上家庭包办婚姻带来的人生创伤,他一度埋头书堆,拼命读书,结果患上了"极度的神经衰弱症",他忽而想自杀,忽而想出家当和尚,精神濒于崩溃。就是在那时,一位女护士的身影适时出现了,拯救了他那濒临枯涸的心灵。他写信向她  相似文献   

12.
4000多平方米的壁画、500余座的古老塑像,在他的手里延续了生命。64年的执着坚守,在日月更迭中,苍老了他的容颜,鲜活了千年壁画的生命。他被誉为中国文物修复界泰斗、文物保护史上的大国工匠。他就是敦煌研究所前副所长李云鹤。  相似文献   

13.
【正】结婚5年后,生活逐渐变得平淡。有时候想,就这样平淡地走过一生吧。直到有一天,遇到了他,平静的心再起波澜。知道他的名字是很久以前的事了。早在结婚前,我就在报纸和杂志上熟悉了他的名字。他的散文纯净优美,我喜欢在夜深时细细品读他的文字,常常不自觉地沉醉其中。对他,除了敬佩,还有无限的羡慕。有时候会设想,如果有一天我们能...  相似文献   

14.
丈夫这东西     
【正】丈夫这东西像是没长大的孩子,有着不沉稳、不安定的特性,他们明明已经结婚了,却还总是把目光转向外面的花花世界,经常想离家出走,经常想把老婆给换了,他高兴时,你可能几天也见不到他的身影,他痛苦时,你必须小心侍候他,他还随时会为别的女  相似文献   

15.
<正>妻子叫他"车夫",周围人都叫他"车夫"。他的车是一辆三轮车和一辆轮椅。坐在车上的是他多病缠身的老母亲。刚开始的时候,母亲还能走动,他就用三轮车拉,后来母亲上不去三轮车了,他就用轮椅推。每天,街坊邻居们都看着他们娘俩有说有笑的出门,有说有笑的回来,回来的时候,车上就多了一些五颜六色的新鲜蔬菜。  相似文献   

16.
吃过晚饭,就去徐师傅家串门。说起徐师傅,我很是感慨,从没有见过对老婆这么好的男人。两年前,他老婆査出乳腺癌,动了手术,他从此变成了一个“超级护工”,不但细心照顾,还到处打听偏方。为了让老婆有个安静的环境休养身体,呼吸新鲜的空气,徐师傅就把家搬到这乡下茶园住。他自己在城区工作,两地相距十多千米,就这样每天来回奔波。我私下曾悄悄问过他,这样累不累?他摇摇头,憨厚地说,他老婆也几次问过他这个问题,他的回答是不累。我想,在体力上,他肯定是累的,毕竟是过知天命之年,但从心里讲,他愿意这样的累,因为他把老婆看得比什么都重要。  相似文献   

17.
【正】这是上个世纪80年代的一天。在美国佛蒙特溜冰场上的座位席上坐着一个年轻人,他静静地坐着,看着在眼前溜冰不时闪过的那些人,此时溜冰场上空的温暖阳光可以让他很享受着这种美好的时光。自从他卖掉了家传的卷烟纸厂后,他得到了一笔可观的费用,他正琢磨着如何借着这笔钱再发一次横财。在溜冰场旁边有着一家咖啡店,每次他到溜冰场的时...  相似文献   

18.
卿卿如晤     
【正】最初,她只是他千万个读者中的一个。他在英国,而她在美国。擅长写爱情故事的他一直没有结婚,而她,有着自己不完满的家庭。她的丈夫外遇不断,后来,他居然爱上了她的表妹,不得已,他们离了婚。她带着两个孩子,从美国来到英国。就这样,他成了她可以倚靠的朋友。  相似文献   

19.
告别了家乡的父老乡亲,告别了学堂的老师同学,告别了荷塘桑田,告别了青山翠竹,告别了熟悉的故居老屋,告别了清水塘、神道牌坊、翰林院子、协兴老街……1919年秋邓小平从广安东门码头登上了开往重庆的木船,从此就再也没有回过这块生他养他的土地。但是,故乡的山山水水时时萦绕在他的脑海,故乡的劳苦大众每每记挂在他的心间,一句“一定要把广安建设好”的嘱托,体现了他对家乡人民的无限深情,对家乡建设者的凝重托付……  相似文献   

20.
【正】所谓了解,就是知道对方心灵最深的地方的痛处,痛在哪里。——龙应台爸爸把钥匙交给我我父亲是湖南衡山一个山沟沟里长大的孩子,他到了老年,还是很喜欢游山玩水。所以你可以想像,到他80岁的时候,他还喜欢自己开着车,带着我的母亲在台湾环岛到处走。问题是,80岁之后,他开车就有一个现象出现了:他的车常撞人,出车祸。他就开得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