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本文从生态学种群Logistic生长方程的视角,假设共生作用和环境作用对种群环境容量存在非线性影响,建立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种群共生模型,探索中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种群共生的特征与规律。研究发现: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关键在于增加制度供给,而制造业发展的关键在于突破资源、能源、环保和产品市场的硬约束。  相似文献   

2.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共生发展模型及实证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文从生态学种群Logistic生长方程的视角,在不考虑种群进化的影响并假设共生的作用是扩大种群环境容量的条件下,提出在共生作用和环境变化影响下以分段Logistic函数近似表示的环境容量不断变化的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共生发展模型,并对中国产业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共生发展的作用机制与种群属性、种群密度、制度环境变化和产业环境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3.
从生态学共生理论和协同创新视角,构建了新兴服务业能力不对称企业的演化动力模型,揭示能力不对称企业演化的内在机理,并运用matlab软件模拟分析新兴服务业能力不对称企业演化过程及均衡状态。结果表明:环境综合因子与协同创新企业间的知识溢出效应共同影响企业均衡产值与演化路径。  相似文献   

4.
王海丽 《决策与信息》2011,(10):175-176
20世纪70年代以来,生产者服务业成为服务业中最具活力的部门,其发展速度已经赶超了制造业的发展速度,二者的五动发展已经成为研究热点,本文从关联模式、空间结构、互动效果三个方面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综述.提出新背景下我国生产者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朱卫东  张超  吴勇  库泉  张帆 《管理科学》2019,22(2):112-126
传统的股东单边治理模式难以平衡并确保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基于共生的共同治理模式满足了这种需求, 而利益相关者共生的逻辑起点是共同创造与分享增加价值.此时, 如何在现有种群规模下平衡利益相关者关系并保持其动态增长成为值得研究的科学性问题.首先分析员工与股东共创与共享增加价值机理, 并运用生物学中的Logistic增长模型构造基于增加价值的利益相关者共生演化一般模型;然后得出员工与股东的劳资共生演化动力模型, 并利用均衡点、依存系数的不同取值对劳资共生行为模式及稳定性进行分析, 给出合理的经济学解释及映射现有的管理实践;最后, 以海尔为例分析了“人单合一”创新模式改革前后劳资共生行为模式阶段性变化及对企业价值增值的影响, 验证构建劳资共生模型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6.
生产者服务作为把人力资本、知识资本引入生产过程的中介,对提高劳动与其他要素的生产率起着重要的作用。生产者服务在向制造业逐步渗透的过程中外部化、专业化发展,同时降低了制造业的交易成本,强化了二者的相互依赖关系。通过实证分析,可以看出生产者服务业对制造业的发展确实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生产者服务业和制造业的互动、分化和融合,使产业间的边界变得模糊,促进了产业间的融合,推动了新型工业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生产性服务业是制造业中间投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制造业的影响日益增强,同时,制造业的发展也增加了对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出于数据的可得性和统一性,本文通过对2005年至2011年全国省际面板数据对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两者效率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1)总体而言,生产性服务业效率与制造业效率相互产生了正效应;(2)不同细分生产性服务业效率对整体制造业效率与不同要素密集型制造业效率的影响存在一定差异;(3)不同要素密集型制造业效率对生产性服务业效率的影响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8.
文章阐述了生产性服务业的界定及特点,然后分析生产性服务业时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最后从加快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互动与融合,提升产业关联度,支持行业协会发展,培养后备力量的角度提出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李煜华  高杨 《管理学报》2011,8(6):925-928,948
运用Logistic函数构建了创新产品扩散叠加模型及相互共生模型,以分析不完全竞争条件下互补关系创新产品的扩散问题;在此基础上,利用平衡点稳定性分析法,计算了在时间变量不断变化的情况下,创新产品扩散叠加的演化趋势和扩散叠加模型的平衡点,并对平衡点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知识外溢效应、竞争效应及产业协同效应3个方面对科技服务业集聚促进制造业升级的机理进行研究。对北京、上海、广东和江苏4个科技服务业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科技服务业集聚情况进行了测度,并实证分析了科技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升级的影响,结果表明科技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升级具有正向推动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本文理论分析了生产性服务FDI对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效应与机制,并基于中国省级行业层面数据系统检验生产性服务FDI对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发现:第一,生产性服务FDI主要通过间接效应提升中国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总体效应取决于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的叠加,直接效应、间接效应及总体效应存在区域异质性;第二,动态分析表明东部地区生产性服务FDI稳定、持续的促进了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提升,中部地区在金融危机后生产性服务FDI主要通过间接效应提升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金融危机后西部地区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均不明显;第三,作用机制检验表明,全国层面上生产性服务FDI主要通过技术创新和生产成本降低渠道提升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服务创新渠道促进作用不显著,且生产性服务FDI促进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提升作用机制存在区域异质性。  相似文献   

12.
产业集群演进是指在一定驱动力下产业集群从某个具有阶段特征的整体结构与态势向另一个具有阶段特征的结构与态势转变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供应链管理可以促进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利用,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在前人关于大型复杂产品和供应链管理相关研究基础上,以组织要素、产品复杂性要素、产业关联度要素为影响变量,构建了供应链管理对大型复杂产品制造业集群演进的影响机理模型,通过实证分析,得出SCM对于大型复杂产品制造业集群演进的影响机理是一个全方位的作用模式,这为大型复杂产品制造业集群中供应链管理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3.
技术创新群是指行业内技术创新主体的集合.分析技术创新种群行为主要是研究行业内技术创新种群量的变化规律,以及行业内不同技术创新种群之间的演化关系.本文应用生态学的种群理论与分析方法,探讨了研究这一问题的方法,并进行了实例验证.  相似文献   

14.
新常态下,高端装备制造业在推动国民经济稳定增长、加快传统工业转型升级、提升产业链核心竞争力的过程中,先导性和战略性作用日益凸出,但其技术创新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却成为产业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本文从投入产出角度出发,基于价值链理论,将技术创新活动分为技术研发和技术转化两个阶段,并构建两阶段StoNED模型,采用2011-2014年的行业面板数据作为样本数据,对高端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资源配置效率进行测度和比较;以产业组织为视角,利用Tobit模型分析影响效率的关键因素。实证研究表明,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资源配置的整体和阶段效率在子行业间存在不同程度的波动和差异,技术研发阶段效率偏低制约着整体效率的最优化;甄别影响因素发现,企业规模对技术研发阶段效率具有负向作用,对整体和技术转化阶段效率具有正向作用;市场垄断不利于整体和技术转化阶段效率的提升;政府支持对整体和两阶段效率均具有负面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应对产业技术创新资源配置现状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Tactical production-distribution planning models have attracted a great deal of attention in the past decades. In these models, production and distribution decisions are considered simultaneously such that the combined plans are more advantageous than the plans resolved in a hierarchical planning process. We consider a two-stage production process, where in the first stage raw materials are transformed into continuous resources that feed the discrete production of end products in the second stage. Moreover, the setup times and costs of resources depend on the sequence in which they are processed in the first stage. The minimum scheduling unit is the product family which consists of products sharing common resources and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Based on different mathematical modelling approaches to the production in the first stage, we develop a sequence-oriented formulation and a product-oriented formulation, and propose decomposition-based heuristics to solve this problem efficiently. By considering these dependencies arising in practical production processes, our model can be applied to various industrial cases, such as the beverage industry or the steel industry. Computation tests on instances from an industrial application are provided at the end of the paper.  相似文献   

16.
企业集群共生演化模型及实证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企业集群的共生演化主要受集群企业个体适应度、所处市场环境以及与其他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三个因素影响。企业集群的演化实质是区域经济系统和区域生态系统藕合而成的复杂系统,其发展受利益驱动机制和生态平衡机制的双重制约。在复合机制的支配下,企业集群的演化态势呈现出复杂的行为和轨迹。利用模型相关指标对中国部分制造类企业集群1985-2004年的整体演化轨迹进行了测定。计算结果表明,在研究时限内除普通机械制造类企业已经进入集群演化周期的衰退期以外,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医药制造、交通运输设备制造、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和仪器仪表及文化设备制造类企业集群目前正处于成长期或成熟期。企业集聚弹性能够反映出不同集群水平变化对区域工业经济增长产生的不同影响,可以为评价和发展企业集群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前,全球制造业竞争格局正面临重构,为了提升我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需要进一步提高制造业能源生态效率。本文考虑生产过程中的非期望产出,将制造业废气、废水、固体废物排放量纳入产出变量,首先构建SBM模型对我国2000-2016年30个省市的制造业能源生态效率进行测算,接着对制造业能源生态效率地区差异进行深入分析,最后采用Tobit模型对全国及东中西地区制造业能源生态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全国历年制造业能源生态效率均值为0.44,总体处于中低等发展水平,省际差异显著。制造业能源生态效率整体上呈现上升趋势,纯技术效率较低是制约制造业能源生态效率上升的主要原因。统计期内东部地区综合效率值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但规模效率显著低于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对全国及东中西部制造业能源生态效率的影响最为显著,其影响效应分别为0.079、0.123、0.172和0.104。除经济发展水平外,研发投入、能源消费结构等因素对全国及东中西部制造业能源生态效率影响程度均不相同。为了提高我国制造业整体能源生态效率,缩小空间差异,总体上应采取优化制造业产业结构、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提升清洁能源消费比重、改善国企公司治理等,而各地区应依据综合效率分解结果及各因素影响效应采用相适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Chinese state-owned companies are beginning to be players on the world stage. Within a developed country, such as the UK, however, the majority of investments are at present small-scale operations in trading and financial services. There are signs of the larger, longer-established enterprises evolving, as planned, towards transnational conglomerates, albeit hampered by state ownership. While not yet major competitors, Chinese enterprises offer opportunities as suppliers to and partners with UK companies;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 the UK is still some way off.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