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军事家,依据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人民军队的原则,从中国国情出发,认真总结中国人民军队建设的丰富经验,吸取广大群众的集体智慧,系统地解决了在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中,以农民为主要成份的革命军队如何建设成为一支无产阶级性质的、在中国共产党的绝对领导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的新型人民军队。本文着重从毛泽东建军思想的特色,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八大"标志着全面建设时代的开始与革命时代胜利结束的历史转向。以建设为主题的时代转换也是一个艰难而复杂的历史进程。从1957年开始,毛泽东重新思考革命与建设的关系,并逐步提出和强化"不断革命"的思想。进入60年代后,整个局势的演进更执着地趋向于"革命",以建设为主题的思想逐步趋于弱化。"全党工作重心转向经济建设"的根本任务,不时受到"革命运动"的消解。"以建设为中心"的思想或时代的真正到来,还须假以时日。  相似文献   

3.
略论邓演达建军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育钢 《甘肃社会科学》2003,(1):133-135,139
邓演达不但是我国近代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著名的政治家和思想家 ,而且还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在他短暂的一生中 ,戎马生涯占其大半。他忠诚于孙中山先生的革命三民主义 ,为创建一支“有和革命党的奋斗相同的军队”① 和一支“忠实于农工平民大众”的平民革命军 ,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和尝试 ,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建军思想 ,这个思想中的某些成分与中共党人的人民军队建设思想不谋而合。探索这个问题对于深入发掘和研究邓演达思想遗产 ,对于深刻认识和领会江总书记关于新时期人民军队建设思想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从 195 6年 11月到 195 7年 10月将近一年时间里 ,毛泽东对民主、大民主等概念有过论述的 11个文本。这个时期 ,毛泽东把民主看作是走社会主义道路、与资产阶级思想斗争的工具。这种认识 ,实际是以革命的性质决定革命的任务。这与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以革命的任务决定革命的性质”的认识已经迥然不同。  相似文献   

5.
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和战略家毛泽东同志,在长达半个多世纪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中,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自主、繁荣富强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振兴中华,把中国由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变成强大的现代化国家,这是近百年来中国人民和一切爰国的志士仁人梦寐以求的理想,也是毛泽东毕生为之奋斗的宏伟目标。从青年时代的毛泽东立志为“改造中国与世界”而奋斗,到他提出在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毛泽东为中国的繁荣富强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呕心沥血、艰辛探索,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实现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思想、理论和方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对探索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十分注重中国共产党、无产阶级政权和人民军队的自身建设,抵制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提倡廉洁奉公,勤政为民。反腐倡廉是毛泽东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试对毛泽东反腐倡廉思想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以“政治革命”为主导,建构了中国社会主义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建设“三位一体”的战略布局。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的“三位一体”战略布局中的正确思想,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建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经济、政治、文化“三位一体”的战略布局。邓小平与毛泽东的“三位一体”战略布局思想相比较,因历史条件的不同而具有明显的特征差异性。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的农村革命根据地思想与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思想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是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其内容主要包括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战略地位,建立中国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原因和条件,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  相似文献   

9.
俞祖华 《天津社会科学》2023,(2):156-165+176
五四运动与中共创立时期,是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发展的转折年代。觉醒年代的先驱者尤其是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对内部旧式革命与外部新式革命的思考,促成了中共创立前后革命话语的转换:从“中产阶级主其事”的“中等社会革命”“法国式革命”到以民众为主力的“国民革命”“俄罗斯式革命”;从反对清王朝的政治革命到“反对孔教”的思想革命、再从“反对孔教”的思想革命发展到反帝反军阀的政治革命的两次转向;从民主主义革命话语到“即行社会主义”话语,进而认识到现阶段“仅能行向国民革命”即民主主义革命。革命话语传播则从启蒙者的“革命”精英话语转向“到民间去”的大众传播。  相似文献   

10.
<正> 近几年来,一些中共党史和中国现代史研究者提出了这样一个论断:中共“二大”已经有了“中国革命分两步走”的思想。我认为,这个看法值得商榷。科学而完整地提出这一思想,应当在毛泽东思想形成和成熟之际,而不是在中共“二大”。一、“中国革命分两步走”科学思想的基本精神“中国革命分两步走”的思想,是毛泽东思想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列主义普遍原理,在中国革命的反复实践中历史地形成的。这个思想同右的“二次革命论”与“左”的“一次革命论”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  相似文献   

11.
刘建国 《中州学刊》2006,2(6):158-161
民粹主义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影响,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学术界一直探讨与争论的问题。对于中国社会的民粹主义思想传统,以及民主革命时期党内外的民粹主义思潮及其影响,已为中国学术界大多数人所认同。但对于建国以后民粹主义思想存在与否及其影响的问题,特别是涉及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是否“染上民粹主义色彩的问题”,争论就十分尖锐激烈,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超出了学术范围,掺杂了许多政治色彩。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结合时代特征与中国实际情况,在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方面实现了从以毛泽东思想为主要内容的革命型意识形态到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主要内容的和谐型意识形态的历史性嬗变,并在致思取向、理论内涵、价值诉求等方面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创新。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同志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不仅制定了中国走向21世纪的战略方针,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而且设计了中国现在和未来的国际形象,并就实现和完成这一形象提出了一系列意识形态策略,体现出一个伟大的政治家高超的策略艺术和思想智慧。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这方面内容非常丰富,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树立中国形象,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邓小平同志坚持从本国实际出发,把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所谓“中国特色”从某个角度来理解,就是要有自己的形象、特点与个性,就是独立思考,找到适合中国实际的革命和建设的道路、形式与方法。邓小平同志认为:“一个国家的革命要取得胜利,最根本的一条经验就是,各国共产党应该根据自己国家的情况,找出自己的革命道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人。  相似文献   

14.
景冬梅 《理论界》2005,(2):148-148
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阐述了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是农民问题的思想、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及中国革命新道路理论。本文从中国社会的几个历史阶段的农民问题的纵向比较中,阐明科学地解决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胜利之所在。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实践中,以马克思主义革命家、理论家的勇气和胆识,不断地同党内“左”右倾错误作斗争,坚持从实际出发,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成功地解决了革命的对象、动力、方法和前途等基本问题,把中国革命引向胜利。在毛泽东的倡导培育下,我们党逐渐形成了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等一整套优良的传统作风。建国后,毛泽东在如何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面,进行了许多艰苦地探索,提出了一系列独到的见解和主张,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教训,成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宝贵财富。邓小平接过毛泽东的旗帜,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继承毛泽东珍贵的思想遗产,汲取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集中全党智慧,终于找到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实现了毛泽东的遗愿,把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16.
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理论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守正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自我革命”是党跳出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这和毛泽东提出的“人民监督”这一答案相辅相成,从不同角度回答了历史周期率难题,也为深入认识自我革命提供了新的视角。从“自我革命这一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的论断出发,可以探析自我革命丰富的理论内涵。中国共产党在百年艰苦奋斗中,不断进行自我革命的探索和实践,巩固了党的执政基础。在新征程上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辟自我革命新境界,以党的各项建设为抓手,坚决打赢反腐败斗争的攻坚战持久战,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继续破解历史周期率难题。  相似文献   

17.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总结了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经验,吸取了经济建设中遭受挫折的教训,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教训,又成功地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普遍原理与中国的具体情况结合起来了,开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对这次成功的“结合”,我们应该总结、思考。本文探讨一下新时期邓小平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提出的唯物辩证的方法论原则。一、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现代化建设的唯一正确的方法论原则早在本世纪30年代初,针对当时把中国革命引向失败的左倾教条主义,毛泽东以马克思主义彻底唯物主义者的坚定性,提出了“反对本本主义”的问题,明确指出,马列的“本本”是要的,但必须与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由此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中国革命取得了伟大的胜利。半个世纪以后,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这个问题又被重新提了出来。粉碎“四人帮”以后,华国锋提出的“两个凡是”,是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教条主义,是“左”  相似文献   

18.
在毛泽东军事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民军队法制化建设思想.他在领导人民军队加强法制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不仅为人民军队的法制化建设确立了根本原则、基本思路, 而且为中国特色军事法规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在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军事法规体系的伟大征程中,探讨毛泽东对人民军队法制化建设的卓越贡献,不仅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同时也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的认识,是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思想有一个形成和发展阶段。 一、毛泽东商品经济思想的萌芽 早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总结了历史经验,并加以创造和提高,提出了指引中国革命从低潮重新走向高潮并进而夺取胜利的井冈山道路,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光辉思想。而发展商品经济就是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提出,既再现了当时的国情,又有其经济根据。毛泽东在《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一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民族团结思想,是马列主义民族团结理论和我国民族具体特点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化的马列主义民族团结理论。毛泽东民族团结思想是中华民族的各族人民“平等的联合”的思想,它包括把中华民族作为一个民族整体的“全民族团结”;更包括组成中华民族的各个单一民族之间的团结,即“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还包括“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的民族”。毛泽东民族团结思想体现在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著作和党的文献之中。本文所论述的主要是国内务民族团结的思想。 毛泽东民族团结思想不是僵死的教条,而是推进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行动指南。它的伟大力量,就在于它是与中国的具体的革命和建设实践相联系的。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