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我国证人出庭作证率低 ,同时证人权益受侵犯的问题也相当突出。因此 ,应系统构建和完善证人出庭作证制度 :明确证人可以不出庭作证的范围 ;建立强制证人出庭作证制度 ;完善证人出庭作证的权利义务、补偿和保护制度。  相似文献   

2.
马建林 《社科纵横》2006,21(9):87-88
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确立了“控辩式”庭审方式。新的庭审方式要求证人原则上应当出庭接受交叉询问方式进行的质证,必要时还要接受法官的询问。但目前证人出庭作证的案件数目非常少,证人出庭作证问题是困扰司法机关的一大难题。鉴于此,本文就从证人出庭作证难的原因及完善对策作进一步的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3.
王威 《社科纵横》2010,25(7):63-65
侦查人员作为一类特殊的证人,其出庭作证与否直接影响刑事审判发现实体真实和维护程序正义价值的实现.对建立符合中国实际的侦查人员出庭作证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分析,以期对该问题的探讨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4.
证人拒绝作证权是指在特定范围内,具有作证义务的人,基于特定身份、特定原因,依法享有的拒绝作证的权利。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的国家大多对证人拒绝作证权均有法律规定,只是详略不同,我国应对证人拒绝作证权做出详细的法律规定。  相似文献   

5.
叶青 《太平洋学报》2011,19(4):27-34
从冤假错案的发生原因看,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案件的关键证人和决定关键事实定性的鉴定人不能依法出庭作证,刑事诉讼法规定的"质证"变成了"纸证",使得审判人员无法全面了解案件事实真相,以致做了错误的裁判。在直接言词原则的前提下,本文阐述了证人、鉴定人出庭作证应该得到程序与实体的双重保障。在当前中国诉讼背景下,这种保障都有现实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我国刑事诉讼中的申请取证制度是指当事人及其律师根据案情需要,申请检察院、法院收集、调取证据或者中请法院通知证人出庭作证的一项诉讼制度.尽管我国立法上设立了申请取证制度,但是律师"取证难"的问题一直非常突出.我国现行刑事申请取证制度存在申请取证的主体不完善、申请取证的时机不合适、申请取证的对象不够科学、权利上缺乏保障等弊端,直接导致了侦查机关、公诉机关和审判机关随意拒绝辩护方取证申请的现象出现.针对我国现行申请取证制度立法和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立足我国实际,借鉴国外经验,我国<刑事诉讼法>再修改应当从中请取证的主体和方式、决定和实施取证的主体、拒绝取证申请的情形、取证申请的审查和实施、权利救济等方面完善我国的申请取证制度,矫正控辩双方取证能力的失衡状况,从而为辩护方取证权的实现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7.
探析传闻法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玉玲 《社科纵横》2008,23(9):61-63
传闻法则是英美法系国家的一项重要的证据规则.根据传闻法则的要求,除了某些特殊情况以外,证人都应当出庭作证,而不能由传闻证据来代替证人作证.中国的刑事诉讼法及司法解释,有不少规定体现了传闻法则的基本精神.但另一方面,中国刑事诉讼规定的内容中又有不少是与传闻法则相矛盾的,并在刑事司法实践中造成了诸多弊端.因此,传闻法则在中国有其确立的必要性.但是,该规则的确立在当前仍存在很多的困难和障碍.应当结合司法实践中存在的证人出庭率较低这一核心问题,汲取传闻法则的合理内核,为逐步构建中国刑事传闻法则探寻解决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刑事证人出庭作证的主要意义在于保障被告人的对质权。因此,刑事证人出庭问题基本上可替换为以被告人对质权为核心的必要证人出庭问题。由于中国的刑事诉讼法及其司法解释并未赋予被告人对质权,实践中必要证人出庭率仅为25%左右。这种无对质权语境下的刑事审判,通常表现为积极的实体真实主义、定罪量刑的非精细化操作和裁判正当性来源的单一化。为改变这一局面,有必要确立对质权制度及相应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9.
刑事证人出庭作证的主要意义在于保障被告人的对质权。因此,刑事证人出庭问题基本上可替换为以被告人对质权为核心的必要证人出庭问题。由于中国的刑事诉讼法及其司法解释并未赋予被告人对质权,实践中必要证人出庭率仅为25%左右。这种无对质权语境下的刑事审判,通常表现为积极的实体真实主义、定罪量刑的非精细化操作和裁判正当性来源的单一化。为改变这一局面,有必要确立对质权制度及相应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0.
2012年中国《刑事诉讼法修正案》对证据制度进行了修正,较修改前的内容有进步之处,也存在若干不足。例如,立法中虽然认同反对强迫自证其罪,但却并不认同沉默权,而且保留了行为人的供述义务;对"威胁"、"引诱"和"欺骗"这些非法取供行为发出宽容的信号;对非法搜查、扣押的取证行为缺乏坚决遏制的立法态度;对保证证人出庭作证来说,虽然规定了人身安全保障、经济补偿和司法处分措施,却没有规定这一制度最为重要的传闻证据规则,等等。  相似文献   

11.
The Principles of Civil Procedure of the USSR and the Union Republics provide that every party concerned has the right, under procedure established by law, to go to court for protection of a violated or challenged right or of an interest protected by law (Art. 5). Because of the particular importance of this right, the same article of the Principles provides that refusal to grant the right of recourse to a court is invalid.  相似文献   

12.
13.
法院制度现代化与法院制度改革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建构现代型法院制度并使其在理论层面和操作层面上协调一致是目前中国法院制度改革的关键 ,也是衡量中国是否真正实现法治的参照系。要实现法院制度现代化 ,就应该对法院制度进行改革 ,包括在理论上勾勒出现代型法院的特征架构 ,并以此作为基本的价值追求 ,分析中国当代法院制度的现代性和传统性 ,提出中国法院制度改革所面临的难题与应坚持的立场。  相似文献   

14.
The main goal of this study was to examine the direct and moderating effects of trustworthiness and modeling on adolescent siblings' adjustment. Data were collected from 438 families including a mother, a younger sibling in fifth, sixth, or seventh grade (M = 11.6 years), and an older sibling (M = 14.3 years). Respondents completed Web‐based surveys describing sibling conflict and warmth. Siblings reported on trustworthiness and modeling, and mothers described adjustment. Sibling conflict was directly associated with internalizing and externalizing behaviors for both siblings. The older siblings' reports of trustworthiness were directly associated with the outcome measures. The younger siblings' reports of trustworthiness were less directly associated, but a possible salutary effect was most evident under the highest levels of sibling conflict or warmth. Higher sibling modeling was a risk factor for adjustment problems in relations characterized by high conflict. Results support exploring trustworthiness as a key dimension of sibling relations.  相似文献   

15.
孙秋克 《阅江学刊》2013,(6):106-111
王元翰所秉持的言官精神,使其赞同东林党的政治立场,并引东林党人为同道,视东林党人为“救时”之辈,在他们身上寄托了改变现实政治的希望。无论是否有自觉意识,无论在朝在野,王元翰与东林党人都有自觉和不自学的精神联系,而王元翰被劾辞朝以及后来起复不果,亦皆与东林党有关,由此可观其个人的政治品质以及从万历后期至天启初年朝中党争的状况。  相似文献   

16.
潘牧天 《求是学刊》2001,28(2):72-74
文章在分析法院调解的基本属性的基础上 ,强调指出 ,一定程度上人们对法院调解的认识已陷入误区。认为这是目前影响法院调解立法与实践操作的关键因素。笔者以此为切入点 ,主张对法院调解不可轻易言废 ,进而提出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7.
陈晋 《太平洋学报》2010,18(9):77-82
国家法治的发展必然要求更完善、完备的司法诉讼制度,规范警察出庭作证制度、强化警察出庭作证的规范化,对于我国法制化进程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本文拟从刑事诉讼价值的角度来论述警察作证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试讨论如何将我国刑事警察作证制度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8.
刘春萍 《求是学刊》2003,30(4):74-79
行政程序制度是俄罗斯联邦行政法学体系中正在形成和完善的一部分内容 ,相对于前苏联的行政程序制度已经有了较大的发展。俄罗斯行政法学者从研究行政程序的基本概念入手 ,从理论上和词语规范上理清了行政程序、行政司法程序、行政诉讼程序等基本问题 ;以 2 0 0 1年制定的《俄罗斯联邦行政违法法典》为范例 ,行政程序的原则经历了由维护国家管理向规范行政权、保障公民权的回归 ;与俄罗斯联邦建设法治国家的目标相统一 ,必将尽快结束行政诉讼与民事诉讼程序合而为一的状况 ,制定独立的行政诉讼法典 ;建立具有特色的行政法院体系或在普通法院体系中建立相对独立的行政法庭 ,是未来俄罗斯联邦行政程序制度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Applying an evolutionary framework, we investigate how a reputation mechanism and a buyer insurance (as used on Internet market platforms such as eBay) interact to promote trustworthiness and trust in markets with moral hazard problems. Our analysis suggests that the costs involved in giving reliable feedback determine the gains from trade that can be obtained in equilibrium. Buyer insurance, on the other hand, can affect the trading dynamics and equilibrium selection. We find that, under reasonable conditions, buyer insurance crowds out trust, and trustworthiness. Ockenfels gratefully acknowledges the support of the Deutsche Forschungsgemeinschaft. Mengel’s research was supported by the Spanish Ministry of Education and Science (grant SEJ 2004-0217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