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杨熠 《北京纪事》2010,(1):40-42
不出城不知北京柴米贵,金融海啸余波未平,物价回升之潮微澜又起。高昂的城市生活成本让像我这样不知“适度消费”为何物的人叫苦不迭,然熟人中有a、b、c、d四君,吃喝玩乐一样不落,日常开销却维持于最低水平,让我好生羡慕。故向列位高人请教。求得真经如下。  相似文献   

2.
根据一项生活方式调查,香港已经取代东京坐上了世界上最昂贵城市的交椅,该调查同时显示生活成本最昂贵城市与最低廉城市之间的差距正在缩小。根据默瑟人力资源咨询公司公布的调查,莫斯科挤到了第二位,东京则位居第三。  相似文献   

3.
从2007年开始物价开始全面上涨,这势必造成学生在校学习消费和生活消费的支出加大。CPI的高位运行,造成了高校学生的家庭培养成本的增加。虽自去年第四季度物价开始相对下降,但仍处在高位运行。为应对金融危机各国加大了信贷的投放量,已增加流动性,可能在不久的将来会带来新一轮的通胀。基于此本文论述学生生活费用与CPI之间相关性及解决高物价对学生影响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苏调队 《金陵瞭望》2007,(18):33-34
9月11日,国家统计局江苏调查总队发布的数据显示,8月份江苏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涨幅为6%,创自1996年12月以来11年的月度最高。而1-8月全省的累计涨幅为3.4%,超出3.0%的“警戒线”。此外,南京8月份的物价涨幅达5.7%,也创下了近30个月来的新高。  相似文献   

5.
在城市化背景下,城市语言调查开始兴起并逐渐成为社会语言学的一个热点。郭骏(2013)对近年来的城市语言调查进行了梳理,并就调查对象、调查内容和调查方法等方面对城市语言调查进行了分析,指出了问题和不足,是城市语言调查研究一篇佳作。我们通过研究发现,郭骏先生提出的部分观点还有待商榷,有些问题还需做进一步的研究。此外,我们认为某些(或部分)城市语言调查所得出的结果并非适用其他城市,更不能类推至全国所有城市,否则会造成研究的偏差与失误。  相似文献   

6.
编读往来     
《社区》2011,(6):1-1
不浪费也能保证生活质量 广东读者殷卫:眼看物价一天天上涨,我这个原来花钱大手大脚的人,终于决定要过一过勤俭生活,数月下来,也有滋有味。  相似文献   

7.
刘亮 《社区》2011,(14):40-40
近一段时间,物价涨幅较快,百姓们的生活压力陡然增加。因此,有效地平抑物价,稳定市场经济秩序,是相关部门的当务之急。其实,物价自古就被各朝代的政府所重视,也是百姓们普遍关心的问题,我们不妨来看看古代先贤是如何平抑和监管物价的。  相似文献   

8.
应用33个部门进口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时间序列表(1995—2011年),建立投入产出价格模型,考虑了汇率通过成本机制和替代机制的传导作用,量化分析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国内各类价格水平的传导作用。结果表明: 汇率变动对国内物价的传导效果不显著;汇率变动对不同部门产品价格的传导存在显著差别;汇率变动对国内物价的传导随着价格链条向下游延伸而逐渐减弱;通过人民币升值缓解国内通胀压力的作用效果非常有限;2013年人民币汇率变动引起国内CPI下降1.09%。  相似文献   

9.
了解农村居民物价压力的时空差异对缩小县域经济水平差异、助推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以甘肃86个县区为研究单元,在定量测度甘肃县域农村居民物价压力的基础上,运用加权变异系数、空间自相关系数、标准差椭圆的方法,揭示甘肃省农村居民物价压力的空间差异性。结果表明:(1)2010—2019年甘肃省大部分县域物价压力指数总体不高,农村居民物价压力随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逐渐下降。(2)2010—2019年物价压力在空间分布上表现出西高东低态势,高压力区域主要位于兰州南部和陇南市,低压力区域主要位于河西走廊中部,武威、金昌、定西、天水等零星分布。(3)甘肃省物价压力存在明显的空间自相关性,高高集聚区域有兰州南部、庆阳市、陇南市,低低聚集主要分布在河西走廊中部;物价压力的空间分布重心轨迹经历了向东南—西南—东南方向的演化规律,物价压力的重心具有由西南向西北迁移的趋势。结论:2010—2019年甘肃省各区县之间物价压力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性,河西走廊中部物价压力较低,中西部和南部地区物价压力相对较高,县域之间存在着发展不平衡问题。  相似文献   

10.
农民工的城市生活资本与农民工的市民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民工市民化要经历三个步骤:从事非农职业、在城市定居、融入城市生活,据此农民工实现向市民的转变至少要承担以下成本:一是城市最低生存成本,二是转移成本,三是对更好生活预期的补偿成本.只有在有能力支付这些成本并取得一定的收益后,农民工才有机会真正留在城市,成为城市社会的一员.因此,可以说支付城市生活成本的能力是农民工转变为市民的基础.而农民工的城市生活能力又是由其所具有的城市生活资本所决定的.城市生活资本包括权利资本、社会资本与人力资本.农民工的权利资本来源于现行的法律制度体系,是分析农民工城市生活能力的宏观制度环境条件.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是个体获得社会经济地位的自致性因素,也是分析农民工市民化程度差异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1.
《江海纵横》2007,(5):60-60
以与居民生活有关的产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系衡量一般家庭(不合共同事业户)实际购买消费者物价指数上升太多,有通货膨胀的压力,此时中央银行可能会通过调高利率来加以控制,对一国货币来说是利多。由于与生活相关的产品多为最终产品,其价格只涨不跌,因此,消费者物价指数也未能完全反应价格变动的实情,还要再结合其他数据才能通盘考察通货膨胀。  相似文献   

12.
本文运用协整检验和OLS回归分析方法,基于美国QE1月度数据展开实证分析,展示了美国量化宽松政策下的汇率传递效应,并估算了量化宽松政策同国内物价之间的相关性。实证结果表明,在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实施期内,国内物价受汇率波动的影响较小,汇率传递效应大幅降低。在政策层面,以稳定物价为目标的货币政策能够大幅度隔绝汇率冲击。  相似文献   

13.
为更加准确度量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本文利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商品与服务价格和住户收支与生活状况调查数据,综合利用价格法与“马丁”法对我国生活成本的地区差异进行测算;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居民收入差距进行地区间价格调整。调整结果表明在剔除地区间生活成本差异后,我国居民收入差距均有所减小,但仍处于收入差距较大区间。  相似文献   

14.
师至洁 《21世纪》2010,(6):57-58
从2005年7月中国开始人民币汇率改革以来,人民币兑换美元的汇率在三年时间内累计升值了21%。2008年7月的金融危机后,人民币停止了升值步伐,以约6.8的汇率重新盯住美元。最近,关于人民币升值的话题一直在市场上议论不断,那么,作为老百姓,对人民币升值持什么态度?为此,21世纪杂志联合新浪及态度8调查网,用在线调查的方式,对该问题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5.
日前,一份针对安徽省新生代农民工的调查显示,80%的人基本上不会干农活。“不会种地,回到农村对我来说已不现实”,“我在这座城市生活了多年,有了很深的感情,但城市商品房太贵,想要扎根下来同样不现实”……新生代农民工与城市的距离未必近了,但离乡土的距离却实在远了。他们摇摆于城市和农村之间,何处是安居乐土,何处是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16.
南方 《今日南国》2008,(16):62-64
越南盾不断贬值、股市折腰跌损、楼价跳水……物价呈上涨趋势,老百姓不得不开始更多地关注汇率、兑换黄金、学一些新的生活技巧。而与此同时,更多的人仍然希望能在越南挖掘更多,很多双眼睛正悄悄盯着越南正有可能萌发的新机会。福抑或是祸,机会还是陷阱,只有时间能给出答案。  相似文献   

17.
传统会计一直采用历史成本的会计模式,但是现实经济中物价的大幅变动对会计理论和实务都产生了冲击和影响,所以探索物价变动会计的模式是非常必要的。一般物价水平会计,是以传统历史成本会计编制的会计报表为基础,采用币值相等的货币单位,统一地调整为按本期期末或本期平均币值货币的会计数据,并把它作为传统会计报表的“补充报表”,借以反映和消除一般物价变动对传统历史成本会计报表的影响;现时成本会计,是以企业资产的现时重置成本作为计价基准,反映和消除在通货膨胀条件下,个别物价变动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现时成本/不变币值会计模式是不变币值会计程序与现时成本会计模式的有机结合,试图全面消除物价变动对传统会计信息的影响的会计模式。  相似文献   

18.
美国和欧洲有许多人认为,最近来势汹涌的通胀——就像近来发生的其他所有事情一样——是由“中国制造”的。数年来,中国的廉价货物降低了富国的物价,但最近中国的工资和物价开始上涨。除此之外,这条饥饿的巨龙对食物、能源和其他原材料有着极大的胃口,这为漫画家提供了对全球日用品价格上涨的感性认识。  相似文献   

19.
生活体验是人文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立足于“中国公民人文素质调查与对策研究”,对中国西部六个省市(广西、四川、贵州、云南、重庆、西藏)共计809名农民(务农394人、农民工415人)生活体验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析,结果表明:从总体上看,西部农民生活平淡无奇;农民工比务农更感生活百无聊赖,空虚乏味;女农民比男农民更感到生活单调;(4)在所有男农民中,男农民工生活压力更大,空虚感更强。而在所有女农民中,女农民工空虚感更强,生活压力更大。同时,针对调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并提出一些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20.
涂鸦艺术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在城市建设的新时代,涂鸦艺术与景观设计的结合尤为重要。涂鸦(Graffitist),是一种结合了“嘻哈(HipHop)”文化的涂写艺术,形成于上世纪70年代初的纽约。涂鸦文化是一种表现方式,是一种对生活,对人生的看法和观点的一种反映,更是对身边不平事的控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