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甘肃民族人口分布重心迁移轨迹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甘肃民族人口分布重心迁移轨迹温军,赵军建国以来,随着甘肃经济的蓬勃发展,各族人民的和睦相处,以及相互交往的不断加强,从而使甘肃各民族人口分布重心发生了一系列变化。民族人口分布重心的变化,既体现了甘肃各民族人口分布发展的趋势,又反映了民族人口分布的地域...  相似文献   

2.
甘肃藏区和其他藏区相比较,自然条件比较优越,并较早得到各族人民的开发,社会经济相对繁荣,民族文化业相对进步。明清时期,甘肃藏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历史的角度就明清时期中央政府对甘肃藏族的施政以及甘肃藏族在经济、文化方面的发展作一梳理。  相似文献   

3.
1864年,伊犁地区爆发的以维吾尔族、回族为主体的各族人民反清武装起义,是十九世纪中叶新疆各族人民在陕西、甘肃回民起义推动下革命斗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次起义,前后七年之久,在中国人民近代革命斗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相似文献   

4.
甘肃,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从远古时代起,除汉族外,先后有西戎、月氏、乌孙、匈奴、吐蕃、西羌、回鹘等十多个古代民族在这里繁衍生息,辛勤耕耘,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各族人民热爱祖国,和衷共济,相依为命,共同开拓陇原山水,为祖国的统一、民族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中国共产党从她诞生之日起,就把各少数民族人民的解放问题当做中国革命总问题的一部分。早年,宣侠父、钱靖泉、胡廷珍等同志受李大钊同志的派遣,来甘肃开辟党的工作,  相似文献   

5.
8月8日,一场罕见的特大泥石流重创素有陇上桃源之称的甘肃舟曲县城,导致一千多人遇难。8月12日、18日,四川多地、云南贡山也相继遭遇到泥石流袭击。今年以来,我国各地自然灾害频发,地震、干旱、洪水、泥石流,从四川到云南,从青海到甘肃,一波接一波袭击中华家园,每一次灾害都牵动着人们的心。8月15日,舟曲哀悼日。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甘肃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遇难同胞的哀悼,全国各地举行哀悼活动,全国和驻外使领馆下半旗志哀,停止公共娱乐活动。15日5时28分,天安门广场下半旗,这是继2008年汶川地震和今年玉树地震后,国旗第三度为普通国民而降。  相似文献   

6.
清咸丰、同治年间,封建统治者在镇压太平天国和各族人民起义期间,为了筹措与年俱增的军政费用,对各阶层人民进行敲骨吸髓的盘剥;加上各支清军和地主团练到处烧杀劫掠,致使全国各地的农业生产遭受巨大的破坏。受祸最深的是安徽、浙江、江苏(主要是苏南)、陕西、甘肃以及云南、贵州的一些府县,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7.
中国共产党领导我国各族人民经过了六十年的光辉的战斗历程,在取得了民主革命的胜利之后,紧接着又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胜利。实践证明了并且还在证明着,中国共产党是我国各族人民翻身解放和民族繁荣发展的鼓舞者和组织者,是我国各族人民的领导核心。今天,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六十周年时,我们回顾一下各族人民所走过的道路以及党对各族人民的领导,以便进一步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去夺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胜利,是很有教育意义的。  相似文献   

8.
三峡工程作为闻名世界的重要水利枢纽,凝聚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劳动与智慧,是各族人民共同商讨、科学决策的水利枢纽工程,也是各族人民共同建设的伟大工程,更是各族人民共享成果的民生工程。从共享文化的视角探讨三峡工程作为全国各族人民共商共建共享的大国重器的文化内涵,对推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以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民族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概念。民族政策是党和国家制定的一项既具体而又严肃的维护全国各族人民利益和团结的大政方针。关于生活在四川省平武、南坪以及甘肃陇南文县的所谓“白马藏族”族源的讨论在近两年内似乎在历史事实面前有了认可而平息下去了。但是,今年初谭昌吉同志在西北民族学院学报(社科版),一九八九年第一期上发表了题为《白马人论稿》的文章。认为“这支民族应该从藏族中划分出来,确立为氏族”。由此引起了我们共同探讨这一问题的兴趣。  相似文献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自1982年12月4日公布施行以来,迄今已六年多了。六年多的实践证明:这部宪法科学地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经验,反映了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是合乎国情、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是我国新的历史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它受到了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拥护,全国各族人民都把  相似文献   

11.
西方殖民者从十五世纪起,先后侵入非洲,到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整个非洲沦为帝国主义者的殖民地了。四百多年来,非洲各族人民遭受着殖民主义、帝国主义者极其残酷的统治和奴役。长期的殖民统治,阻碍了非洲各族人民历史的正常发展,使非洲长期处于落后状态。但是,从西方殖民者侵入非洲的时候开始,非洲各族人民就前仆后继地对殖民者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斗争。  相似文献   

12.
(一)中国共产党经历了70个春秋,走过了大半个世纪的风风雨雨和光辉战斗的历程。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了英勇无畏和艰苦卓绝的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终于赢得了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随后,党又继续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光荣而艰巨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性转折之后,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在  相似文献   

13.
最近,英明领袖华主席为民族团结事业亲笔题词:"全国各族人民团结起来,为把祖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国而奋斗。"华主席的光辉题词,充分表达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  相似文献   

14.
根据汉文献记载,本文梳理了历史上清水江流域各族人民因不堪忍受统治阶级的剥削与压迫而进行的武装反抗斗争,这些武装反抗斗争与封建统治的逐步深入和清水江各族人民的逐步汉化有着直接的关系,时间越早反抗的次数较少,时间越晚反抗的次数越多。清水江各族人民的武装反抗有着鲜明的特点,本文对其进行了归纳,并就碰撞与调适的定义、相互关系、具体表现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1937年,“七·七”芦沟桥事变爆发,开始了中国各族人民拯救民族危亡的全面抗战。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保卫祖国统一和领土完整成为中国各族人民的主要任务。然而,国民党蒋介石政府消极抗日,积极反共。在民族存亡的紧要关头,中国共产党挺身而出,领导中国各族人民进行了英勇的斗争。本文试就湘西土家、苗、自、回、汉等族人民参加的这场民族斗争作一粗浅论述。 1 湘西各族人民在后方的反蒋抗日民主运动。日本帝国主义入侵以来,由于国民党蒋介石政府采取不抵抗政策,致使大片国土沦丧,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被迫迁  相似文献   

16.
一九五二年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成立以来,党和国家一直十分关心和援助延边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并殷切期望把延边经济建设搞上去。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更是关怀着延边各族人民,为振兴延边经济,提高延边各族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作过许多指示和有力地支援。邓小平同志于一九八三年八月十三日,为延边各族人民书写了“把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建设的更快些更好些”(《延边日报1983年9月3日)的重要题词。邓小平同志的亲笔题词,指明了开创延边经济建设新局面的正确方向,将成为延边各族人民利用优势,加快延边经济建设的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17.
正当全国各族人民众志成城、意气风发为贯彻执行"十一五"规划而团结奋斗之际,我们迎来了党的85周年生日。85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求解放,谋幸福,前赴后继,浴血奋斗,谱写了经天纬地的光辉诗篇,铸就了惊神泣鬼的永远丰碑!  相似文献   

18.
试析民国时期甘肃社会教育发展的原因和特点高士荣甘肃社会教育开始于清末民初。民国时期甘肃社会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对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拟就民国时期甘肃社会教育发展的原因和特点作初步探讨。一、民国时期甘肃社会教育发展的原因1、为了提高甘肃民众的文...  相似文献   

19.
甘肃海外客源市场现状及发展战略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在对甘肃历年海外客源市场统计资料分析的基础上 ,概括了甘肃海外客源市场的基本特征 ,探讨甘肃海外客源市场的市场体系 ,并结合国家海外客源市场发展趋势 ,分析甘肃海外客源市场的基本位势 ,进而研究并提出甘肃海外客源市场开拓的思路、策略及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20.
地处祖国南疆的广西,是汉、壮、瑶、苗、侗等各族人民杂居之地。在明王朝的残暴统治下,广西各族人民不断起义,此起彼伏,从未间断。为什么明代在广西不断爆发各族人民的起义?其历史作用和意义是怎样的?笔者拟就此发表一些浅见,以求教于史学界。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有矛盾就有斗争。明代广西各族人民起义,是阶级矛盾和民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