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沙僧形象在《西游记》中有着特殊的意义。他一方面作为很好的陪衬角色,另一方面体现出作者的折中倾向。沙僧形象的演变反映出《西游记》人物世俗化的演变,其世情内容使《西游记》的主题风格呈现出多样化特色。  相似文献   

2.
作为取经团队中的次要人物,沙僧的忠厚老实、缄默少言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事实证明,沙僧拥有过人的判断力和强烈的功利心,并深谙人际关系的处理策略。刻意遮掩精明睿智,既是因横遭天廷皇权专制制度戕害所致心理创伤的外化,也是对取经团队组织结构、人际关系所包含的制度性歧视的规避。总而言之,沙僧想通过主动销毁健全人格的方式来迎合这一制度扭曲人性、培植奴性的根本宗旨,以自我异化实现自我保护。可以说,呆板的、扁平化的沙僧形象恰到好处地揭露了皇权专制制度摧残人道的黑暗本质。  相似文献   

3.
沙僧形象溯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沙僧是《西游记》中重要的取经人物之一。从《大正新修大藏经》中的相关材料看 ,其原型当是出于密教中的深沙神 ,历经唐宋元明诸朝说部作者的结撰才定型。  相似文献   

4.
文章从历史小说《西游记》人物塑造得与失两个方面的论述 ,充分肯定了孙悟空、猪八戒这两个典型人物的光彩夺目 ,也指出了唐僧、沙僧这两个人物形象的黯然失色。并从历史的角度找出其失误原因  相似文献   

5.
从《西游记》小说文本的描述和叙述可知,沙僧是印度"苦行"意识理念的化身;《西游记》文本描述沙僧项戴骷髅项饰,这一身体文化来自佛教密宗,而密宗继承和吸纳了印度婆罗门教之湿婆派的习俗;小说中,沙僧"蓝面"、"红发"的身体形貌描写及其文化内蕴表明沙僧源自印度神话中神祇的体貌特征,它通过佛教俗讲和变文、藏传佛教传入西域,又传入中土;从而推知沙僧具有鲜明的印度血统。  相似文献   

6.
冯小刚的喜剧电影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其幽默点主要来源于剧中的人物台词.因而,从语言的微观层级来解析冯氏喜剧电影人物台词的建构艺术,不仅可以较为清晰地把握冯氏喜剧电影人物台词的语言创作技法,而且也为喜剧电影幽默人物台词的建构提供了一种新的创作思路和理论范型.  相似文献   

7.
众所周知,红花必须绿叶相扶。一部优秀的文艺作品,除对主要人物必须精雕细作,达到典型化的高度外,也必须写活次要人物,这样才能真正突出主要人物,且又能使作品达到艺术上的整体平衡,从而进一步提高整部作品的艺术水准。千古名作《水浒传》就是这么一部经典  相似文献   

8.
以《西游记》文本为事实论据,以佛教唯识宗为理论论据,以“金色猪”为八戒原型论据,以八戒曾经是唐僧的小徒弟为《西游记》成书依据,从这四个方面详细论证了《西游记》挑担人是八戒。最后在厘清是八戒挑担的情况下,还描写了沙僧挑担的疑惑:八戒另有重任在身,担子不得不由沙僧代挑;八戒喜好偷懒,又加上“远路无轻担”,沙僧自然伸手援助。这也是沙僧作为唯识宗末那识“传导输送”功能的需要,即“和稀泥”“和事老”角色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论《史记》人物悲剧超越性的艺术之美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史记》多是悲情人物的悲剧之美,这并不是由于司马迁笔下的人物注定要如此,而是太史公在深刻的体悟中将自己的悲剧之思投射于人物,通过浓墨重彩的艺术烘托,使得这些悲剧更具有震撼性.表现出与众不同的崇高美、悲壮美。超越性是司马迁笔下人物悲剧的共性,司马迁主要是通过对悲剧人物超拔的行动、超凡的才智、超常的功绩及超然的赴死等艺术描写来表现的。  相似文献   

10.
曹禺剧作中,不但主要人物有着难以简单用"好""坏"来判断的性格,即使是出场不多,只有几句台词的次要人物也性格复杂,难以一句定论。他们对剧情的展示、结构的承启、人物的烘托有独特的作用,其特殊的艺术价值是主要人物不可替代的。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古代小说中真假李逵、真假孙悟空、甄 (真 )贾 (假 )宝玉等人物形象为例 ,具体地分析了作者们设置、描写真假人物 ,对于突出主要人物的思想性格 ,丰富作品的思想内涵 ,增强作品的审美效果所起的作用。文章指出 ,真假人物的艺术构思 ,植根于作者对现实生活事象及人性复杂性的辨证认识 ,故而闪现出艺术辩证法的光芒 ,能给人以有益的艺术启迪。  相似文献   

12.
伍尔夫成功地利用意识流形式对后现代小说的叙事艺术技巧进行创新,她的写作技巧特点是通过人物之间的意识流相互切换,对其思想意识的表述的话语形式是间接的,多个人物之间频繁的意识转换,是为了让读者更好的理解人物内心真实地感受,因此来揭示人物微妙的心理变化和凸现人物的个性。从美学角度看,它的重要的艺术特征还在于小说的诗化特征。主要表现在抒情性、象征性、自由联想性、比喻性方面。  相似文献   

13.
《林黛玉进贾府》一文,主要介绍《红楼梦》的主要人物贾母、王熙凤、贾宝玉等,以各自不同的音容笑貌艺术地走到了读者的面前。这种次第井然的出场艺术,先闻其声的出场艺术,未见其人的虚出艺术,欲扬先抑、欲赞还讽的出场艺术,值得《红楼梦》阅读者学习借鉴。  相似文献   

14.
令人叫绝的嘴上功夫——《红楼梦》中兴儿的语言才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红楼梦》中 ,贾琏的心腹小厮兴儿基本上是一个穿针引线的结构人物 ,他的出现主要是为了小说叙事结构的需要。但是曹雪芹对于这样一个次要人物 ,也同样一丝不苟地予以深入刻画 ,于是再现了他的个性特征 ,写活了这个人物形象 ,而这在小说中则主要通过他的语言特点而体现出来的。兴儿的语言不仅在小说故事发展和人物刻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艺术作用 ,而且本身也具有极其鲜明的艺术特色。《红楼梦》中关于兴儿语言的片断 ,堪称人物语言高度个性化的经典  相似文献   

15.
遗山碑志文以记叙事情为依托刻画人物,每一篇碑志文都是一篇成功的人物传记。其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采取多角度叙事手法,撷取传主个性特征的主要方面品议人物;选择典型的材料,详略得当地品题人物,叙写事情;在叙事的同时,辅之以议论,出语精警,见解独到,议论和叙述紧密结合而互相印证;选取具有奇异色彩的传说状写人物,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6.
鲁迅小说的人物与音乐——鲁迅小说的跨艺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所论的问题不是鲁迅小说的人物是否涉及音乐的问题,而是从音乐的艺术规范与艺术效果方面跨艺术地探讨鲁迅小说中人物的音乐性与鲁迅对人物描写的音乐性及其审美效果,也就是从音乐艺术的角度探讨鲁迅小说中人物生命迹象与生存状况的音乐性、人物内在生命诉求的音乐性以及人物感觉的音乐性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17.
论证了《西游记》过部小说里的向个主要人物的设计都是为了完成作的意图和意志,每个人物都有佛学寓意,都承担着实现小说主旨的使命。唐僧师徒五人被作用金、木、水、火、土五行学说构成五位一体,取其相生相胜之理;同时又把唐僧喻为“元神”,孙悟空喻为“心猿”,猪八戒喻为“情”,沙僧喻为“性”,白龙马喻为“意马”,主要原因是取佛学修炼的五个法门,意在通过心猿意马,性和情的改造,使得一心向佛的元神完成成佛大道。小说这种五位一体的人物形象设计,寄托着作企图改造社会,改造国民的理想。所以说《西游记》是一部主观性非常强,佛学倾向性非常明显的小说。  相似文献   

18.
艺术情节中的人物命运不是自决定的艺术存在,它外受制于人物的环境关系,内受制于人物自身的性格,而达到环境主体化的性格塑造,则能把环境与性格统一在一起,令人信服地促进情节中的人物命运。这是创造感人的艺术情节与人物形象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9.
霍夫曼斯塔尔是奥地利象征主义戏剧的主要代表人物,也是德语文学中的天才人物。他的主要成就在戏剧和诗歌方面。他的象征主义戏剧论的主要观点在于:一、世纪末感伤和听天由命的情绪宣泄,二、寓意、拟人的象征表现手法,三、"纯艺术"的诗意表现。  相似文献   

20.
文章运用反讽理论分析凯瑟琳·曼斯菲尔德在其经典短篇小说《幸福》中描写主要人物和主题事件两方面所体现出来的情境反讽艺术、反讽不仅使《幸福》主要人物的刻画栩栩如生,而且深化了女主人公幸福感骤然幻灭的主题,体现了曼斯菲尔德精湛的写作技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