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真虹 《科学发展》2010,(3):73-79
本文认为,建立长三角港口群协调发展机制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是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必然要求,符合长三角港口发展的内在规律,也符合国家和企业的利益。在长三角港口群建立协调机制有利于统筹规划和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区域港口岸线资源,有利于科学配置区域港口集疏运体系和沟通内河通道,有利于规范港口市场和构建区域港口群的协调发展机制,有利于整合信息渠道和建立区域港口信息数据传输共享平台,有利于构建区域港口综合体系和提升国际竞争力。本文设计了长三角港口群协调发展机制的四种可供选择的模式:市场主导型、中央主导型、地方联合型和中央地方联合型,并进行了特点比较,提出了长三角港口群协调发展机制的推进方式。  相似文献   

2.
京唐港作为市场经济环境中的创新者,在探索地主港模式方面开展了成功实践,并在国内率先对港口部分经营环节实行了民营化.其主要成效包括:港口公共性与商业性的关系处理得当;企业和港口创新能力明显增强:企业和港口综合绩效持续提高;企业和港口管理体系日臻完善.下一步应从深化港口管理体制改革、深入探索地主港模式、改善京唐港经营体制机制、推动区域港口协同发展等方面深入探索和创新地主模式.  相似文献   

3.
刘重 《城市》2007,(4):11-13
一、日本横滨建设国际港口城市的三大特色 (一)突出港口特色,发挥港口优势 在人类历史进程中,港口扮演了不可替代的角色.  相似文献   

4.
现代港口综合物流中心的规划与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柳钦 《城市》2004,(1):22-24
世界港口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代:第一代港口主要是海运货物的装卸、仓储中心;第二代港口除了承担货物的装卸、仓储外,还增加了工业、商业活动,使港口成为具有使货物增值效应的服务中心;第三代港口适应国际经济、贸易、航运和物流发展的要求,得益于港航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港口逐步走向国际物流中心.  相似文献   

5.
袁绍华 《城市》2007,(3):9-11
沿海港口与运输,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综合实力提升以及国防建设具有十分重大的战略意义.如何充分发挥沿海150多个港口的综合运输潜能,更好地为现代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服务,一直是国家关心的重大课题.最近,国务院审议通过了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与交通部共同编制的<全国沿海港口布局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将我国沿海各类港口定位为环渤海港口群、长江三角洲港口群、东南沿海港口群、珠江三角洲港口群、西南沿海港口群五大港口群体.这些港口群体,将主要围绕国家主干原材料、物资、客运,即煤炭、石油、铁矿石、集装箱、粮食、商品汽车、陆岛滚装、旅客运输八大运输系统开展营运.  相似文献   

6.
开埠之初就被定位为“自由港”的香港,是“以港兴市”的典型例子,港口的发展为香港经济的起飞和就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而香港的产业发展以及与内地的区域合作,又促进了港口的繁荣,并使得香港成为国际航运中心。但目前,在金融海啸、珠三角产业转型、内地港口蓬勃发展等因素的影响下,香港港口的发展前景不容乐观。本文在回顾香港港口与城市发展关系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香港港口业务增长放缓的原因,并提出着力发展航运服务业,是香港航运中心转型升级、提高香港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7.
港口是实现交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的核心环节.以深圳港为例,重点梳理了近年来深圳港在港口集疏运结构、绿色港区建设等领域的相关经验.基于深圳港腹地特征、经济运距分析,总结提炼了深圳绿色港口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综合参考国内外先进港口、航运公司相关经验,提出碳足迹测定方法、开展碳捕获和碳补偿研究、推动港口节能减排等,探索碳达峰和碳中和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8.
《城市》1994,(3)
中国改革开放15年来的港口发展实践表明:港口,尤其重要的海港,现在需要有一个全面的深谋远虑的宏观规划或发展战略,用以指导港口的布局规划与建设发展,才能更有效地服务,促进经济增长,这是中国港口发展的当前特点之一。  相似文献   

9.
王双 《城市》2013,(8):41-45
随着我国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地区等沿海经济带的相继崛起,港口及其城市成为带动我国经济腾飞的重要增长极,港口经济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战略地位也逐渐凸显。近年来,依托天津港的快速发展,天津港口经济发展势头迅猛,已成为天津经济  相似文献   

10.
浙江省十二五规划提出了海洋经济强省战略,对实用型港口物流技能人才的培养变得越来越迫切。宁波作为浙江港口的龙头、海洋经济强省的主战场,在海洋经济强省战略下中职港口物流专业如何进行技能培养需要进一步的探索与思考。  相似文献   

11.
一、滨海新区城镇化进程 滨海新区城镇化进程与中心市区的形成和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港口因素,天津具有河港和海港的双重功能,港口是水陆交通枢纽,是天津城市形成和发展的最直接、最重要的动因。由于多种原因引起内河港口功能的衰退,港口主体向海港转移——由老市区转移到塘沽新港。随着港口主体向海港转移,以塘沽为中心的滨海地区城市化进程得到相应的发展。二是滨  相似文献   

12.
徐峰 《科学发展》2021,(3):62-70
长三角航运政策一体化是一次挑战,更是一次机遇.通过港口与港口之间的差异化发展,借助港口与企业之间的利益分享机制,建立长三角自贸试验区议事协调机制,有利于凸显上海的差异化优势,避免无谓内耗与无序竞争,提升上海作为"国际航运中心"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天津港集疏运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于文龙  范丙泽 《城市》2009,(2):46-49
天津港是我国北方第一大港.处于京津城市带和环渤海经济圈的交汇点上.是环渤海港口中与华北、西北等内陆地区距离最短的港口.是首都北京和天津的海上门户。也是亚欧大陆桥的东端起点。进入21世纪以来.港口吞吐量持续猛增.2007年天津港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分别达到3.09亿吨和710.3万标准箱。港口的发展带来了塘沽城市经济的繁荣.但同时港城矛盾也在产生和扩大.  相似文献   

14.
曹凌峰  赵凛  龚凤刚  代茂华 《城市》2008,(12):69-71
一、引言 港口作为大型的集疏运枢纽点发挥着重要的海陆接驳的作用。随着我国外向型经济的蓬勃发展,沿海各地港口的吞吐量都在迅猛增加,不断涌现出“亿吨大港”。但是,港口吞吐量的增加给周边的陆路集疏运带来了更大的压力,造成沿港口城市交通综合环境日益恶化,给人民生产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居住环境也遭到了明显破坏。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民众法律意识的增强,对我国的消防执法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原有的执法模式已经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加之我国各港口公安消防执法人员和行政部门的执法缺位而引发的火灾给人们群众造成了不小的损失。因此,通过对港口公安消防执法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有效的对策是当前港口消防执法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上海实施邮轮岸电的瓶颈与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传旭 《科学发展》2016,(10):85-88
邮轮的岸电使用已成为世界邮轮母港的通行做法,而上海借鉴制定邮轮岸电的国际化通行标准,有助于提升自身邮轮码头的国际竞争力.因此,从港口形象、邮轮岸电减排特点和提升港口国际竞争力角度来看,制定一套上海实施邮轮岸电的先行先试政策,有助于解决交通发展与日益严峻的港口环境之间的矛盾,以提高上海国际邮轮母港绿色标准的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有关鹿特丹港口综合体长期发展的趋势及其机遇进行了概述。这些趋势是由文献综述和对20位研究港口开发领域方面的教授的访谈中得出。笔者在此就未来十年间预期会变得愈发重要的九大趋势作了探讨。这些趋势涵括制造业与物流平台的兴起,土地利用率的提高,港区混合土地利用的增加,以及港口"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性不断上升。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港口货物吞吐量急剧增加,这样随着航运经济和港口经济的快速发展,给港口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间。随之而来的是船舶吞吐量的增加,船舶交通流量增加,这样船舶会遇率势必会增加,进而使得水域的通航环境变得更加复杂,增加了水域的通航风险。然而,对于这些风险进行评价,得出主要影响因素,采取相应措施改善通航环境是非常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9.
从港口位置的迁移看福州市经济发展地理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港口的发展是一个城市经济增长的重要促进因素.福州作为中国东南沿海的重要城市,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但由于各种原因,其港口建设十分缓慢.福州在区域中重要的交通地位决定了福州应以"大港口、大口岸、大枢纽"为目标,建立现代化、综合性的立体交通体系,向"港口型"城市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20.
福建省港口经济发展环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省因面海近台的优势对外开放较早,相关产业和港口经济发展迅速,成为我国经济发展较快的区域之一。因此,加强对福建省港口经济发展的研究,对于提升福建省区域经济的发展和促进两岸经济良性互动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