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崔钊  魏峰 《中州学刊》2002,(3):14-17
国有股减持问题是长期以来未能解决的深层次国有企业改革问题在证券市场上的累积反映,主要体现在下述两个方面:一是“以国有股和国有法人股为主体”的股权结构,这一结构是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以国有经济为主体”的占有结构在证券市场上的直接翻版,有背于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二是“以非流通股为主体”的二元化股权结构,这一结构有背于证券市场的基本原则,它不仅固化了“以国有股和国有法人股为主体”的股权结构,强化了政府对股市的垄断,而且人为地割裂了证券市场,极大地阻碍了证券市场各种功能的发挥。因此,解决国有股减持问题,必须按照中央确定的“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和“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和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的领域”的方针进行。任何以其他为目的的国有股减持,都会对证券市场的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国有股减持的难点在于非流通股的流通,方案的设计应综合考虑以下几点:1.应以解决非流通股的流通问题为主;2.解决非流通股问题不能损害社会公众股东的利益;3.所有非流通股应一次性同时解决;4.问题的解决不能费时大久;5.国有股减持问题不是一个多赢问题,必须要有承担风险和代价的心理和物质准备。  相似文献   

2.
国有股减持的法律反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有股减持是证券市场上的焦点问题之一。2001年6月,减持方案正式出台,但其制定的初衷与实施效果大相径庭:股市应声暴跌,股民损失惨重。其根本症结在于此次国有股减持缺乏法律依据,与我国现行法律有诸多冲突之处。因此我们应正视此次国有股减持方案的缺陷,从法律角度审视国有股减持问题,以先立法后减持的方式来保障国有股成功减持。  相似文献   

3.
私营经济参与国有股减持,是减持国有股的新突破,是加快调整国有经济的布局和结构,深化国有改革,进一步探索国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的制度创新,是促进私营经济发展的重大举措,这一政策将对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为解决政策执行中遇到的问题,建议对流通股股东进行补偿,设立"黄金股",防止出现新的"一股独大",提高国有股向私营经济转让的透明度。  相似文献   

4.
一般认为 ,我国国有股流通失败的原因是资本市场上的“股权分裂”导致的。因为 ,国有股与流通股处于分裂的两个市场 ,不可能做到“同股同权”。这种认识看似有理 ,实则谬也。“股权分裂”不是导致流通股股价高估的本质原因。我国国有股流通失败、流通股股价高估的真正原因在于我国股市仍是一个无效率市场 ,更深层次的原因是我国投资者缺乏资本成本意识 ,以及资本市场缺乏做空机制。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探讨了减持国有股的核心目的,国有股减持的比例问题,减持公司的选择原则和国有股减持与保证股市稳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解决非流通问题应坚持的原则是,非流通股可以流通,但不应降低深沪股市A股的股指。通过对交易制度的不同规定,将T+1流通制度作为期货来出售。初始时建立起两个资金面与参与者都相对隔离的市场,使它们的交易制度随时间的推移分阶段并轨,逐步缩小准流通股与A股的交易制度基差,分10年时间由T+365与每手5000股的交易制度向T+1与每手100股的交易制度过渡,流通制度差异缩小导致价格差异缩小,自然一直在并轨中,10年后同价,两市自然并轨。本方案可达到减持国有股与保持A股指数不降的并行不悖。  相似文献   

7.
一、国有股减持对证券市场的压力不少人担心近来提出的减持国有股会给二级市场带来巨大的压力和冲击。我认为对此应该辩证地看 ,国有股减持与国有股流通是两个互相交叉但性质不同、属于两个层面上的问题。国有股减持的方式、途径及其后果可能有多种多样 ,而通过二级市场上市流通变现只是其一种途径和后果 ,也不一定是主要途径和后果。减持国有股对证券市场有压力 ,也有机会 ,从长远看却是利好。二、国有股减持给证券市场带来的机会上市公司的品质是证券市场发展的基石。减持国有股有利于改善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和公司法人治理结构。通过回购…  相似文献   

8.
孙恺 《天府新论》2006,(Z1):192-193
前一段时间,人们在各种媒体上在不断地讨论“同股同权”问题,其争论的实质核心就在于股权分置中国有股股东是否应当向流通股股东作出补偿的问题。支持补偿者认为国有股股东与流通股股东的持股成本不同,即同样一股股票的取得成本不同,国有股按照净资产一元或一元多折算为一股,而  相似文献   

9.
我国应将上市公司的国有股表决权证券化为类似于股票一样的国有股表决权信托证,并在沪深股市竞价发行后上市流通交易,与原有流通股一起共同构成统一的公司控制权市场.国有股控制权的流动化、市场化将有助于构筑国家与上市公司经营者之间的信托关系,建立外部控制机制,实现政企分开,构建股市的用手投票机制,促进经理人市场的形成,从而改进我国公司治理.  相似文献   

10.
参照 LLSV的分析思路,结合中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现状,本文从控股股东转移公司利润的成本函数入手,建立了探讨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董事会独立性对公司价值影响的理论模型,得到若干有意义的结论:如果上市公司股权中存在持有非流通股的控股股东,提高董事会独立性或降低控股股东持有的非流通股比例可以提高公司价值;如果上市公司股权中存在持有全流通股的控股股东,提高董事会独立性或提高控股股东持有的流通股比例可以提高公司的价值;在同等条件下,如果国有控股股东转移公司利润的便利优于非国有控股股东,那么其价值将低于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因此,股权分割现象加剧了控股股东的“隧道挖掘”行为,扭曲了控股股东的持股比例与公司价值之间的关系,减持国有股可以提高公司价值。  相似文献   

11.
祝宇红 《齐鲁学刊》2007,2(3):93-96
在李长之的批评实践中,传记批评分量最重、最具影响。李长之的传记批评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和独特的美学追求,他以“感情的型”为文艺创作的最高标准,通过“感情的型”沟通作家人格和作品风格,进而达到审美教育的目的。李长之传记批评中蕴含的审美教育理念,是在中国儒家哲学和德国浪漫主义的双重影响下形成的。  相似文献   

12.
对房产持有环节开征房产税具有国际通用的合理性和合法性,房产税改革是新一轮国家财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对国内主要城市的房产税改革方案及其财税效应分析表明:采用无差别税率征税方案的优势在于减少征管成本、确保居民纳税义务的公平性,劣势在于造成纳税人税负过重、不利于调节财富分配差距;而按住房面积采用递进税率征税方案的优势在于能够调节贫富差距、体现“量能负担”原则,劣势在于容易被纳税人投机取巧而逃避高税率和监管。权衡利弊,“每人享受一定面积的减免,根据住房面积大小、基于公告价值或评估价值按不同税率征收”的方案,可作为今后房产税改革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3.
行政规划作为现代行政法中重要的行为形态已越来越得到学界的关注,但在我国行政法治实践中对于行政规划的概念、属性及其内涵的认识却存在着诸多误解与偏差。其中之症结在于将其与行政计划的概念混为一谈。如何真正体现行政规划的优越性并使将其纳入法治化的路径.首要之工作是对行政规划基本问题予以本源性的厘清,以期从“人”、“物”及“事”三个维度对行政规划与行政计划做一明晰的界分。最终,通过公众权利的保障与政府责任理念的重塑,显现行政规划的自身定位。  相似文献   

14.
[摘 要]电视相亲类节目席卷荧屏,形成一股热潮,以文质观这种文论观点来看待此现象,观众的质疑、批评、谩骂,原因在于此类相亲节目过度包装、策划、炒作,而忽视了电视节目本身的内涵,娱乐教育服务功能,可以说是文胜于质。本文欲对《论语》中孔子“文质观”略作梳理,并且通过其之精髓来推进电视节目的良性发展及提供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广告创意中的侧向思维—心理学原理在广告活动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告创意中的侧向思维一般出现在创意者寻找表现广告主题的新颖方案的过程中。与广告主题之间有内在逻辑联系的局外信息,能在侧向思维过程中激发创意灵感,为解决创意难题提供了可能性。该种可能性转变为现实性的条件是创意者坚定不移地寻找创意方案,创意者有一定的智能水平。  相似文献   

16.
罗筱玉 《兰州学刊》2007,(7):136-138
刘禹锡作为中唐著名诗人,"无体不备.蔚为大家",其诗语言能合气骨、情致、韵律于一体,熔豪健、含蓄、明快于一炉.既重雕琢之功,豪宕而不俚俗;又不遗斧凿痕迹,明快而又含蕴.  相似文献   

17.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see whether God-mediated control beliefs moder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iving in rundown neighborhoods and uncontrolled hypertension. God-mediated control refers to the belief that God will help people handle the stressors that arise in life. Data are provided by a nationwide survey of adults (N = 1919). Three ways of assessing uncontrolled hypertension are examined: a binary format contrasting people with and without uncontrolled hypertension, systolic and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scored continuously, and a four ordinal category scheme recommended by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The data suggest that stronger God-mediated control beliefs moder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eighborhood conditions and uncontrolled blood pressure when blood pressure is scored continuously and when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scheme are used as outcomes.  相似文献   

18.
“霍布斯的秩序问题”是社会生活中的核心问题,它指涉着“社会秩序何以可能”这一问题。在考察这一问题的实质及其内在逻辑的基础上,阐明历史上解决这一问题的诸方案之得失,并简略地阐述解答此问题的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19.
孙中山五权分立思想新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英津 《文史哲》2001,1(4):91-97
五权分立思想是孙中山民权主义的重要内容。它的形成过程、形成动队内容构想和制度设计均一致表明,五权分立不是对西方三权分立的简单改造,也不是三权与两权的简单相加,而是在中西方文化融合基础上的复杂创新。为此,应重新赋予其比以前更高的历史评价。  相似文献   

20.
后现代主义理论作为解读各种社会现象的基本框架,是20世纪后期人文与社会科学领域的支配性范式。后现代理论具备以下两个特征:首先,试图将当代社会的"现代性变迁"置于时间的脉络中加以理解;其次,后现代理论是一个根植于欧美等发达国家经验的变迁图式,是欧美人针对自身的一种自我理解的尝试。全球化理论形成于20世纪90年代,是一个从全球视角理解资本主义的形成与发展的理论。全球化理论同样具有两大特征:第一,擅长将某一社会的"外部"变量放在"全球"范围内加以考察;第二,着重关注西欧圈与非西欧圈合为一体的"地球",是一个主要用来解释非西欧圈问题的范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