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 以自由平等为核心的近代价值观的确立是伦理思想的近代起点。这一价值观是由改良派最初确立的,因此,我们把改良派的伦理思想视为近代伦理思想史的真正开端。从改良运动时期到新文化运动时期,对于自由与平等观念的理解表现为不断深化的过程。自由与平等是近代所确立的伦理原则。近代思想家们以此来批判传统的伦理专制主义。在其批判传统与理想创设结合的二重性的思想方法上,表现出鲜明的启蒙主义性格。中国近  相似文献   

2.
"月球大使馆"案件与宪法中的经济自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自由与人身自由、精神自由并称近代宪法三大自由。在规范含义上,经济自由主要包括居住和迁徙自由、营业自由与财产权等内容。在经济自由从自由权时期发展到社会权时期之后,如何协调经济自由与国家干预之间的关系就成为保障经济自由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与学习自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荣祥  包云 《兰州学刊》2012,(1):222-224
学习自由是学术自由的组成部分,体现了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主体性的回归。从学习自由漫长而曲折的形成和发展史看,学习自由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作用毋庸置疑。在我国,大学生的学习自由权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高等教育应着力教育教学改革,扩大学生的学习自由权。  相似文献   

4.
试论我国网络表达自由发展的障碍因素及其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强调了要保障公民的表达权问题。表达权即表达自由,是指公民享有的以口头、书面以及其他形式获取和传递各种信息、思想的权利。网络表达自由是当前我国公民表达权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表达自由对于我国的民主法治、增进知识追求真理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等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但是,当前我国还存在诸多显性和隐性的障碍因素,这些因素影响着我国公民网络表达自由权的实现,这就需要通过进一步加强网络表达自由的理论研究、完善网络表达自由的相关立法等措施进一步保障和发展我国公民的表达自由权。  相似文献   

5.
作为近代自由主义的信奉者与倡导者,梁启超把自由看做是人的一项根本权利,他认为自由权产生予强权,一方面,人人不应侵犯他人的自由权;另一方面,应保护自己的自由权不放弃.在自由的内涵上,梁启超把自由分为政治上的自由与道德上的自由.政治上的自由以民族自由与国民参政自由为目标;道德上的自由则以服从良心为根本,实现了自由内涵的双重界定.同时,梁启超从团体自由与个人自由的关系入手,分析了自由的真正意蕴,从而使个人与团体自由达成了一致和和谐.  相似文献   

6.
《江西社会科学》2014,(10):186-191
"营业自由"语词虽是从日语"回归"于汉语,但中国近代宪法中的营业自由权却源于美法等国宪法。"营业自由"语词在中国近代宪法中的表述互有不同,但本质内涵基本相似。营业自由权对近代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实效。但营业自由权不是绝对的自由权,中国近代宪法对人民的营业自由权之行使加以了限制。为了人民的经济自由和当下中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应重拾营业自由权的价值并将其引入当代中国宪法中。  相似文献   

7.
道德自由权是人们基于道德的自由性质而在道德生活中拥有的自我选择、自我决定的权利。相对于政治自由权明确而硬性的规定,道德自由权主要是软性和约定俗成的。道德自由权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消极的道德自由权,二是积极的道德自由权。消极道德自由权是指人在特定条件下有免于道德束缚的权利,积极道德自由权是指人在道德活动中有按道德必然行为的权利。  相似文献   

8.
人权思想是新文化运动时期激进民主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以陈独秀、李大钊为代表的激进民主主义者从人格独立和个性自由的角度出发 ,不遗余力地宣传资产阶级的人权思想 ,并随着时局的演进 ,将视线逐步聚焦在“劳工神圣”这一主题上 ;在人权思想的换型与转轨中 ,无产阶级的人权观得以初步确立。  相似文献   

9.
论宪法上的良心和宗教自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良心和宗教自由是个人形成自己特有的良心判断,并根据良心判断行事的自由.良心自由是人的尊严的体现,在现代自由权体系居于核心地位.在司法过程中,良心自由案件的审判往往分为两步,首先确认争议中的行为是否是基于良心的行为;第二步是良心自由的要求和社会利益相比较权衡.西方国家在司法过程往往给予良心自由优于法律的保护,这根植于西方自路德以来尊重个人良心的传统.良心自由在西方的产生,喻示了古代自由和现代自由的分野.在当代,仍有极大的现实意义,尤其是对少数人权益的保护.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马克思权利思想的梳理和研究,我们发现,在现实社会的权利体系中,平等权、自由权、财产权和安全权都充满悖论.对弱势群体而言,平等权常常走向它的反面;自由权总是与其失之交臂;财产权可望不可及;安全权更是既虚无又缥缈.  相似文献   

11.
我国宪法恢复确认迁徙自由权的可行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民迁徙自由的实现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但首先从宪法上确认迁徙自由权是我国发展经济、保障人权、深入改革及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从我国目前各方面的发展来看,宪法恢复确认迁徙自由权的条件已具备,实现迁徙自由权的条件正在进一步成熟,而且也有充分的理论根据和迫切的实践需求。  相似文献   

12.
当代中国文艺理论发展,经历了从他律向自律的转变。李衍柱的文艺理论思想建构,主要体现在两个重要方面:他的文学典型论与文学理想论,显示了文学形象学研究的重要意义;他的文艺理论经典观,通过中西文艺理论的自由融合,将文学的生成与文明的发展联系在一起。在文艺理论思想创造的内在转换过程中,最终确立了形象论诗学与文明论诗学的根本价值。李衍柱文艺理论思想的发展,体现了共和国文艺理论理性探索的自由发展过程,具有独特的思想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主体性问题在马克思的思想发展过程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马克思在大学时期追求主体的自我意识哲学,《莱茵报》和《德法年鉴》时期开始探索无产阶级主体的革命作用,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转而研究作为劳动主体的工人的异化问题,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确立了"现实的个人"作为实践主体的思想,在《共产党宣言》中描述了无产阶级主体的历史使命,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展开对资本的主体性批判,标志着马克思主体性思想的成熟。通过研读不同时期的马克思的文本,发现可以从主体性的视角呈现出马克思追求人的自由和解放思想演变的历史逻辑。  相似文献   

14.
遗嘱是自然人生前对自己的财产进行处分并于死后发生法律效力的单方民事行为.世界各国继承法都毫无例外地承认公民享有遗嘱自由权,从而遗嘱自由成为了各国继承法的一项重要原则.然而,任何自由都是相对的、有限制的,遗嘱自由作为继承法确立的一项原则和制度,也不是绝对的.本文从"泸州遗赠案"引发的争议入手,分析出学术界之所以对这一案件存在如此大的分歧,就在于我国继承立法缺乏对公序良俗原则的明确性规定.通过比较各国立法例中公序良俗原则对遗嘱自由的限制和我国立法中的公序良俗原则,提出我国应当确立公序良俗原则对遗嘱自由限制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5.
洛克在《政府论》上篇中,着力批判菲尔麦的人生而不自由,在《政府论》下篇中正面论证人生而自由。理性和法律是实现自由的两个条件。洛克的生命、财产与自由三项权利中,生命权是前提,自由权是基本,而财产权是生命权和自由权的自然延伸和物质保障。自由贯穿于整个《政府论》之中,是《政府论》的线索与核心。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中国自由主义的代表人物,胡适受约翰·密尔《论自由》的影响相当大,《论自由》是胡适自由思想的一个重要来源。胡适的自由主义思想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五四时期的胡适提倡"健全的个人主义",借个人主义、个性主义来冲击中国传统的家族主义;中晚年的胡适则极力强调容忍与自由的关系,认为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不可否认,胡适不同时期的思想中都存在《论自由》的影子,都受到《论自由》的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7.
康德确立的自由是意志的自律,人的价值和尊严就在于其意志的自由。权利学说是《道德形而上学》不可缺少的部分,是自由概念在人的外在行为之上的运用。权利学说通过构建一个合理的秩序来解决人的非社会性问题,为实现人的自由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权利的概念和权利的普遍法则既源于批判哲学所确立的自由概念,也是自由概念的显现。由于在康德那里,本体和现象领域并没有打通,人是否可以实现自由,是有争议的。不过这启示了后来的哲学家沟通本体和现象,把自由看做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在对人的自由的理解上,由于受传统哲学思维方式的影响,一些人将恩格斯自由和必然思想混同于近代旧哲学观点,并以这种旧哲学观点来思考信息时代人的自由,从而陷入要么肯定自由,要么否定自由的两极化倾向。事实上,恩格斯是在实践的哲学思维方式下来全面阐述自由和必然辩证关系的,并在哲学理论上真正确立了人的自由。这和以黑格尔为代表的传统哲学对这一关系的理解具有本质区别。按照恩格斯关于自由和必然思想可以发现:信息时代对信息科学技术的开掘利用,正将人的实践推进到新的阶段。人和自然的关系及其自由和必然的关系都将被提升到与人的全面发展息息相关的复杂层面。人的自由也将在认识和利用更复杂的必然性,特别是在对人自身的全面提升中被赋予自觉、自为的现实内涵。  相似文献   

19.
庄虔友 《理论界》2011,(9):100-103
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和无政府主义两种坚信自己代表社会主义的思潮进行了激烈的论战。论战涉及无产阶级专政、社会革命后生产和分配及"绝对自由"等三个方面。通过场论战,基本划清了马克思主义与无政府主义之间的思想界限,提高了马克思主义者的理论水平,初步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在当时中国思想文化领域的地位,马克思主义也获得了更为迅速和广泛的传播与发展。论战为正处于建党过程中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奠定了十分重要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20.
"行政国家"与经济自由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济自由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先决条件,对经济自由权的保障是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重要目标,即使在"行政国家"背景下,经济自由权也不会被社会权所取代.出于协调经济自由与社会正义的需要,现代法律正在产生着许多新的与近代法律不同的制度.为了保护经济自由,我国法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