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任巍 《学术探索》2014,(8):42-45
完全代孕是指由受术妻子提供受精卵,由代理孕母孕育分娩子女的过程。完全代孕所生子女身份归属的认定应以"子女最佳利益"为指导原则。学界关于代孕所生子女身份归属的认定标准有"分娩说""当事人意愿说""子女最佳利益说"和"血缘说"。四种学说各有利弊,都不足以作为代孕子女身份归属的法律标准。本文在综合各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修正的意思表示说,即在国家公权力监管下,基于子女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尊重当事人意思自由的同时对意思自治进行必要限制。  相似文献   

2.
产翁制探析     
崔德旺 《阴山学刊》2003,16(2):81-84
产翁制这一习俗 ,曾在我国古代和世界上不少民族中都盛行过。它发生于父权制初期。其时 ,男子成为主要的生产者 ,这是此习俗产生的经济基础。这时男子在家庭中的地位已经完全确立 ,为了取替母亲在子女中的威望 ,男子想方设法将生育子女的功劳记在自己的名下。因此 ,妻子生孩子后 ,丈夫却装模作样地坐月子 ,他要使人们相信 ,孩子是由他做父亲的所生的 ,借以突出自己在生育中的决定作用 ,确立社会性的父道  相似文献   

3.
《家庭科技》2011,(4):14-14
敏感问题1 与乙肝病毒携带者同桌进餐安全吗? 乙肝病毒的传播途径包括血液、母婴、医疗性感染、性接触、静脉内注射毒品等。日常工作或生活接触,如一起办公(包括共用计算机等办公室用品)、握手、拥抱、同住一室、同桌就餐、共用厕所,以及游泳、共用浴池都不会传染乙肝病毒。  相似文献   

4.
如果你的母亲或外祖母有下面疾病之一,作为子女的你一定要提高警惕,及早预防: 1.肺癌。肺癌患者中至少有10%的人具有遗传性,而母亲或姐妹中若有人患有肺癌,遗传给子女的机会要比男性患肺癌遗传给子女的机会高出2—3  相似文献   

5.
上世纪90年代,台湾社会开始出现“外籍配偶”之名词,并成为当时岛内倍受关注的新议题。随着婚姻移民妇女人数的逐年上升,外籍联姻比率的提高导致外籍配偶子女人数的明显增加。至2003年,台湾新生儿人口中每100个就有14个为外籍配偶所生,外籍配偶及其子女在台湾人口中所占的比重愈来愈高。近年来外籍配偶所生子女已渐渐进入学前教育及义务教育阶段,由于学童人数有明显增加的趋势,其对岛内学校的教育生态造成了较大的冲击。  相似文献   

6.
荷兰研究人员在近期的美国《胸腔》杂志上报告,如果孕妇常吃苹果,所生孩子患哮喘的风险会大大降低.这一结论是在对1253名儿童和他们的母亲进行长期跟踪调查后得出的.该研究组对这些孩子的母亲从孕期开始进行饮食情况问卷调查,随后跟踪了解孩子出生后的饮食情况,直到孩子5岁.  相似文献   

7.
通过拟合模型发现,不论是独生子女家庭类型,还是非独生子女家庭类型中,与母亲共同生活的子女学业能力都比那些缺失母亲的子女要更好.但与此同时,母亲对青少年学业能力的影响还受到兄弟姐妹家庭成员的约束,即使在没有母亲陪伴生活的条件下,独生子女青少年的学业能力表现为优秀和良好的概率仍高于那些来自有母亲的非独生子女家庭的青少年.虽然独生子女政策引发了诸多的社会弊端,但是单从青少年学业能力表现而言,独生子女家庭的青少年享受了较为集中的家庭资源,从而使其学业能力的表现要比那些非独生子女家庭更好.  相似文献   

8.
苏格拉底曾将"生育子女"与"生产思想"这一精神活动相提并论.他说,他母亲是一个接生婆,他也努力追随母亲的足迹,做一个精神的助产士.帮助别人生产出他们自己的思想.他把这个方法称为接生术(柏拉图:<泰阿泰德篇>第201页).并还说:人不能仅仅凭借生育子女使自己得到不朽.还必须孕育心灵所特宜孕育的东西……思想智慧以及其他心灵的美质,使自己得到不朽.例如梭伦备受人崇敬.是因为他生育了雅典的法律.这样的精神的子女比起肉体子女能替父母博得更大的荣誉(柏拉图:<文艺对话集>,"会饮篇"第269-271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以下凡引该书只标注页码).  相似文献   

9.
最近几个月,我感觉疲倦、乏力、肝功能异常,到医院验血乙肝“两对半”既不是“大三阳”也不是“小三阳”,而是两个抗体(HBsAb 和 HBcAb)阳性,医生建议进一步检测乙肝病毒 DNA,说是“隐匿型”慢性乙肝,这是怎么回事? 林向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和病毒血症是乙肝病毒感染的主要证据,血清表面抗原(HBsAg)阴转和抗体(HBsAb)的出现一直被认为是乙肝病毒清除和临床痊愈的标志。但也有一些病例,肝组织内有病毒序  相似文献   

10.
母亲节,这个洋节已为国人认可.其实,中国孝文化的核心是孝敬父母,其他的孝以及由孝及忠,都是孝敬父母的延伸.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孝敬母亲的童谣、诗词、歌赋,数不胜数.一首“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感动、教育了一代又一代子女.孝敬母亲的道理人们都懂,但这些年耳闻目睹,让我逐渐意识到,对待母亲的态度是多样的.有3句说母亲的话,让人刻骨铭心.  相似文献   

11.
有不少乙肝患者担心生育会加重病情,同时害怕将体内的乙肝病毒传给下一代。解放军302医院中西医结合肺病科的医学博士刘士敬表示,这些担心是有一定道理的,如果乙肝患者不掌握正确的生育时机和方法,确实会带来很多不良后果。刘博士同时指出,只要在怀孕前后及分娩后采取正确的预防措施,母体中的乙肝病毒向宝宝的传播是可以被阻断的。  相似文献   

12.
母子关系是一切人际伦理中最美满、最和谐、最牢固的关系之一.传统社会父母对儿子有不同的角色期待,一般而言,父亲对儿子的期待往往好高骛远,富于理想色彩,其态度是严厉而苛刻的,而母亲对儿子的角色期待则平和而切于实际,其态度是宽容而慈善的.父尚义,母尚恩,故父亲严厉,母亲慈善,母亲而不尊,父尊而不亲.由于母子关系比较亲近,母亲对子女性格的影响常常超过父亲,母亲更适宜做儿童的启蒙老师,是培养儿童健全才性和健康心灵的最佳人选.  相似文献   

13.
冼夫人与母教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萍 《南方论刊》2005,(7):50-50,44
冼夫人,这位历经梁、陈、隋三朝杰出的少数民族首领。为维护国家统一,保护地区的繁荣和发展,受到人民的敬仰和爱戴。冼夫人文化也经过文史工作者的研究和发扬,起到了教化人民,促进地区文化发展的积极作用。笔者做一拙文,对冼夫人的母教文化进行探讨,试挖掘其现实意义。在我国传统教育中,向来重视母亲对儿女的教育作用。母亲通过言传身教,教育子女贤良方正,成为德才兼备的人。首先,母亲的言行举止,成为子女立身行事的标准。《韩非子》记载说“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母亲和子女生活在一起,她们作为监督者,肩负着培养孩子成才的重…  相似文献   

14.
国骂的产生有着深刻的社会文化心理背景:把对方母亲作为咒骂对象,认为母亲应对子女的不当行为负终极责任;语言上对女性施加性暴力,反映出国人对待性的态度;深受家族观、血统观、贞洁观影响的使用者对咒骂效果充满自信.在特定的语境下,国骂表现出不同的功能,成为“另类国骂”.  相似文献   

15.
剥夺母亲的工作和福利救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美国贫困单身母亲被剥夺了经济稳定的过程 ,以及支撑这一过程的逻辑。透过剥夺的镜头 ,我们看到有偿工作和国家福利救济丝毫不考虑母亲这一角色的价值。照料子女的母亲与经济行为人在政治和经济领域是两个截然断裂的角色。尽管贫困妇女成为母亲后 ,没人强迫她们离开工作岗位 ,但社会规范和限制会使她们留在工作岗位上却不能像其他人那样拥有公共资源以获得经济稳定。因此 ,以提高贫困单身母亲的经济自足和劳动力参与为目标的联邦政策 ,结果却导致了贫困化和依附的种种风险  相似文献   

16.
父母亲职业类型对子女心理素质发展影响的测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应用心理测量技术对 672名中学生智力与性格发展与其家长的职业类型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①父亲的职业类型对子女智力发展有显著影响 ,但母亲职业类型对子女智力发展的影响未达到显著性水平。②父母亲职业类型对子女性格发展有显著影响。父母亲职业倾向于从事脑力劳动的 ,其子女的性格发展优于父母职业偏重体力劳动的子女的性格发展 ;③父母亲职业对其子女智力发展不存在交互作用 ,对其子女性格的部分因素具有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17.
生育且未婚、离婚或寡居,在不再婚的情况下独自哺育与抚养孩子的单身母亲面临着时间和收入的双重贫困,其孩子经历着更高比例的物质匮乏,且贫困的程度与孩子的年龄成反比.文章建议以提供现金津贴、社会化照料服务、消除劳动力市场性别隔离和歧视,以及改革婚姻法有关离异的财产分割与赡养费救济的条款为这类家庭的母亲和子女提供国家救济.其惠及的对象不仅限于失婚家庭里的母亲和孩子,也将有效地改变所有婚姻里的母亲和孩子的理性预期,帮助其克服以忍受情感和其他方面的虐待换取家庭财政保障的“自愿选择的奴役”.这是国内学术界首次从理论经济学的角度关注单身母亲家庭这一研究对象.  相似文献   

18.
<正> 罗马公民权主要包括公权(iura publica)和私权(iura privata)两部分。公权主要包括选举权、荣誉权、上诉权,在共和国时期还有公有土地占有权。私权主要包括婚姻权、交往权、遗嘱能力。此外,还有法辩护权、氏族全权成员权、宗教权。只有具备了上述权利,才是一个全权公民。罗马公民权的获得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出生,即以出生获得罗马公民权。这主要有两种人,即合法婚所生之子女和罗马公民与非罗马公社之女公民所生之子女。二是通过授予,即依据人民会议决议,或依据罗马官员推荐;在帝国时期还常依据皇帝指令,把公民权授给个人、公社或民族。以出生得到公民权是一种自然获得,不需要经过  相似文献   

19.
大爱而弃     
张翔 《快乐青春》2011,(4):40-41
常常想起朋友跟我讲的一个故事,关于母爱,关于抛弃。 故事说,曾经有一个聋哑的母亲,生了一个孩子。生下这个孩子后,这个残疾的母亲毅然决定抛弃这个孩子,将其送给了一个没有子女的人家。  相似文献   

20.
邵六益 《社会科学》2024,(2):180-192
《宪法》第49条的家庭条款拥有爱情和亲情两条线索,但长期以来感情破裂学说主导婚姻法理论,家庭关系被简化为夫妻间爱情关系,无法揭示相关条款背后的多重价值及法益冲突。《宪法》第49条包含国家保护婚姻、家庭、母亲、儿童不同层次的规范含义。在宪法家庭规范中,妇女也有多重身份:作为婚姻自由主体的妇女,作为家庭成员的妻子以及作为子女养育者的母亲。一方面,保护婚姻不仅要保护婚姻自由,也要维系婚姻形成的家庭关系,保护婚姻双方的权益及彼此间身份权利。另一方面,保护母亲既是为了照顾作为弱者的孕妇和产妇,也要将对子女权益的保护纳入考虑范围,从而自然带来对妇女权益的限制。理解《宪法》第49条背后的规范含义,既有学理意义,也能为回应现实难题提供宪法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